日本禅庭 | 禅 之 七 美
禅之美一 “不均齐”——无限的延展
人力所不能及的要素里蕴含着价值
完整对称被称为“均齐”。但左右对称,或者达到全部的平衡,在禅的美学中并不是美,只有在硬要将其破坏的“不均齐”中才能发现禅之美。
均齐是一种“完成后的姿态”,也是一种“结束的姿态”,再无继续变化发展的可能。它的延伸、扩展甚至深化在它完成的那一刻也随之终止。但是,禅仍旧追求更多的延展。
禅语有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表示100尺(约30米)长竿的顶端虽已是极高境界,但是“仍需更进一步”。比喻不应止步于完成(“均齐”)状态。
超越均齐而追求“不均齐”才为禅。正是这种“不均齐”体现了造庭人的哲学以及人性。例如,将西方陶器与日本陶器相比,区别就很明显。
西方陶器在器型、设计以及花纹方面没有任何的瑕疵,十分均齐,这被西方认为是美的。日本的陶器又如何呢?
日本的陶器在审美方面与西方完全不同。观察茶具就会发现,茶具有微妙的歪斜,触感也有所不同......作者的意图正是在这种“不均齐”中才得以体现。
另外,上釉的方法、窑的温度、火烤的方式都会改变最后的成品。也就是说,只有加入人力所不能及的要素,并且以此为美才是禅,才是日本人的审美态度。“不均齐”可以激发出人的想象力。依靠想象,不同的人能够感受到不同的美。
禅之美二 “简素”——看透对象本身
因为简单所以不会厌倦
“禅庭”是极为简单的。尤其是仅仅依靠砾石和白砂,最多再加入少量的苔藓来表现大自然的“枯山水”,这即是“简素”最极致的体现。它的样子即是禅之美的象征。建造“禅庭”的基本在于“做减法”。削减,削减,减到不能再减时,“禅庭”就成立了。不要对素材进行加工。
按照砾石本来的状态,从各个方向对其表情进行品读。然后将最美的表情,以及符合“禅庭”主题的表情作为“颜”来摆放。这就需要能够看出素材不同表情的“眼力”了。
大家都知道京都龙安寺的“石庭”吧。十五尊大小不一的岩石分别放置在五处不同的地方,仅由大片白砂铺地,是极为“简素”的“枯山水”。我想在此空间内的感受虽因人而异,但无论何时它都不会令人感到厌倦。
越“简素”,越深奧,越能够使人产生紧张感。水墨画的世界也以“简素”为美。西方绘画着重色彩,水墨画仅靠墨的浓淡就可以表达丰富的颜色。有句话说“墨分五色”。“五色”指的是各种颜色。墨的浓淡可以唤起欣赏者的想象力,幻化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正是“简素”,无论在何处都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禅之美三 “枯槁”——在悟道的顶端
栖息于枯朽而坚强的美
但是,这种姿态里存在着小松树不具有的庄严的存在感让人感觉什么都不能动摇它,具有一种“历经岁月、饱经风霜后的强大”。古松的这种风骨,正是“枯槁”,正是禅之美。高僧的墨宝(书法)里面也有这种“枯槁”。这是经历长期修行后才能达到的一种精神境界的体现。虽具有“枯槁”的态势及扣人心弦的力量,却毫不卖弄夸耀,没有丝毫的“悟臭”。
所谓的“悟臭”,与字面的意思一样,指独自陶醉于自己感悟到的东西时所散发出来的臭气。禅宗最忌讳的就是悟臭。在“禅庭”中提到“枯槁”的话,自然就是“枯山水”了。其景色具有不可比拟的存在感,压倒其他所见的东西。最能体现作者力量的也是“枯山水”。禅语有云:
禅之美四 “自然”——无须修饰
舍弃自我,追求无心
建造“禅庭”也要做到此时此刻全情投入,需要用超脱的无心境界来面对。这种状态下创造出来的“禅庭”才能够最真实地反映出自已的内心以及自己的力量。建好后的“禅庭”需要继续打理,打理也必须遵从自然,将修整限制到最低的程度。
京都的“禅庭”就非常符合这个守则。将繁茂的枝叶打理成自然原有的姿态,让人意识不到修整过这才是真正优秀的技术。任何人都有自我,想要从根本上做到无我是不可能的,即使这样也要尽可能地舍弃自我。这点可能是造庭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禅之美五 “幽玄”——想象余韵
隐秘于想象的世界
在日本的文化和艺术中有一个自古流传的传统,那就是“幽玄”,即深藏于内在的余韵。例如在歌舞伎中亮相的表演者会有一瞬间停下不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间”。能够唤起观者的思考和想象的此时的“间”究竟为何意呢?
这就是“间”所表现的“幽玄”。可以说“幽玄”是依靠想象的世界。在“禅庭”中相当于“间”的就是“留白”,即什么都没有的空间。这种“留白”实际上是“禅庭”中重要的构成要素。
欣赏者在这里揣摩造庭者的意图,感受造庭者想要表达的世界。可以说如果没有“留白”的话,“禅庭”就无法成立。在“禅庭”中体现“幽玄”的不仅仅是“留白”。瀑布位于庭园的中心,鲜艳的红叶枝干,稍许穿过瀑布,一阵微风吹过,树枝摇曳,后面的景色若隐若现如果欣赏到了全部的景色,人们只会感慨一句“原来就是这种景色啊”就结束了。
但通过若隐若现,景色会发生多种的变化。这也是“幽玄”的世界。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幽玄”,而且乐于享受“幽玄”。格子窗、帘子以及拉门等都可以成为创造“幽玄”世界的素材。从透过格子窗看到的风景中体会余韵的乐趣,这是日本人与生俱来的感性。
禅之美六 “脱俗”——不拘泥于事物本身
突破世俗的自由姿态
世界具有一定的规则。有墨守成规的老规矩,也有约定俗成的惯例......不受这些规则的束缚,勇于突破的自由被称为“脱俗”。七福神之一的布袋和尚总是面带笑容,其大腹便便踱步的姿态经常出现在水墨画之中。
布袋和尚的形象就可以说是“脱俗”。布袋和尚完全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只是笑眯眯地在街上踱步。带着的“布袋”里面虽装满了化缘的东西,但是接受施舍的时候不卑不亢,从不卖惨博同情,就是堂堂正正“被施舍”的样子。这就是一种洒脱。
从世俗(“框”)中完全摆脱出来,不被任何事情所拖累,以完全自由的姿态存在于世。这也是禅之美。
要说起“禅庭”中的“脱俗”,脑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苔寺中非常著名的京都西芳寺(西芳寺:日本寺庙,属日本临济州宗天龙寺派)。
在晨雾弥漫的早晨站在西芳寺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脑子里就会浮现出各类情景。潮湿的青苔,树缝间透进来的光,由此酝酿出来的静谧......正是“脱俗”世界的延展。《论语》里面有这样的话
禅所说的“静寂”并不是指身在森林深处,周围没有任何声音的安静。禅认为即便在街道的喧闹中也可以有“静寂”。因为“静寂”是无论外界环境嘈杂还是安静,自己的内心都能够感受到的东西。
临济宗的中兴祖师白隐禅师说过“动中功夫胜静中功夫百千亿倍”。坐禅的时候,心自然会静下来。但是与此相比,如果在动中坐禅也能保持同样的心境就更加难得。虽然这种境界很难达到,但是通过坐禅确实能够体会到“静寂”。一坐下,就会感到内心安定,被宁静所包围。
当然周围并不是丝毫没有声音。可以听到鸟儿的婉转轻啼和微风的低声细语,使人心情十分愉悦。没有刻意地去听反而听得到自然的声音,这种内心的宁静就是“静寂”。
白隐禅师说过,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像能体会到那种“静寂”一样去修行。建造“禅庭”就是要建造一处能够令人感受到“静寂”的场所让人静立于此,能够长久欣赏景色的场所。除了禅庭,亭台也是体会“静寂”的好地方。
图源瓢观,作者枡野俊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