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雨水到了日本,就成了不一样的風俗

楚狂兒 京都伽藍記 2021-06-23





日本人常提到季節的風物詩,其實不是詩,而是最能體現四季風情的事物。春天的櫻花,夏天的風鈴、焰火和怪談,秋天的紅葉與螇蟀,以及冬天的雪,那些須記下的四時好景好物,就是最美好的詩篇。


每個節氣都有對應的風物,如立春花道、春分風呂敷、小滿藍染、夏至香物、小暑扇子、處暑的蕎麵。而雨水,就是硝子。


雨水 · 硝子



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水。


早春山頂消融的積雪順坡而下,河面層層未消的浮冰,晶瑩剔透,宛如琉璃。


琉璃,日本又稱為硝子,它與日本邂逅則是到彌生時代以後了。古墳中發現的“勾玉”、“管玉”,也有大大小碎片狀玻璃出土,其中也有從中國傳來的,曾作為裝點佛堂而用的琉璃供器,想必是伴隨著佛教一同來到日本。



雨水の七十二候


日本從平安時代開始將二十四節氣引入曆法中,但日本和中國的氣候不同,因此又設定了“雜節”。雜節有節分、彼岸、八十八夜、入梅、半夏生、土用、二百十天等。對七十二候的具體描述,也和中國有了區別。






由於初春雪融,到處都是泥土露出的樣子被稱為“雪間”、“雪暇”,已經開始發芽的草被稱為“雪間草”。


春雨暈染著濕潤氣息的泥土,是春天常有的景象,在俳句春季季語中,除了“春の土”之外,還有“泥香”、“春泥”等。



 「春近し雪にて拭ふ靴の泥」

春近了,在雪中拭去鞋上的泥 

                                      澤木欣一






靆,指霞雲氤氳,薄薄地長時間漂浮著的樣子。春天與冬天乾燥的空氣相比,大氣中細小的水滴和灰塵會新增,遠處的景色隱約可見,這種現象被稱為靆”。


古人把在山下隱約可見的春霞比喻成掌管春天的神“佐保姬”所穿和服之裾。所以“霞衣”也成為形容衣物美麗的詞彙。


柔和而朦朧的群山,是一道和煦而充滿春天氣息的風景。



「 山門を下りて京去る霞かな」 

從山門下到京都去的霞啊

                                 金尾梅の門





2月的別名是“木芽月”。“木芽”是指春天樹木萌發的嫩芽,樹發芽的季節叫做“木芽時”。樹發芽時下雨被稱為“木芽雨”,風被稱為“木芽風”。


這時節,雨意朦朧,台階阶缝里不經意就有了淺綠。再幾日,待梨花紛落,春雨綿綿,綠苔沁出階缝,悄然爬滿了整面南牆。



 「 夕月の空に木の芽も影絵かな」 

夕月當空,樹木嫩芽也是影繪吧

                                        稲盛如風




雨水 · 女兒節



女兒節(ひな祭り)在3月3日,是雨水三候的最後一天。原本是在舊曆的3月3日舉行,所以被稱為“桃花節”,又叫“上巳節”。但是因為明治時代改為陽曆的3月3日,所以這個時期桃花還沒開。


關於女兒節的起源,一般認為源於中國的“上巳節”。中國上巳日有驅邪的風俗,把自己的邪氣驅移到人偶身上,然後把那個人偶放到河裡沖走。被稱為“流し雛”。


這個風俗傳入日本後,最初使用的人偶是用紙和稻草做的簡單的東西,但是漸漸變得精美起來,而且不再投入河裡,而是放在自己家裡。


另一方面,在貴族女孩中,玩人偶的過家家遊戲很流行。逐漸與上巳驅邪結合起來,形成了女兒節。



現在的女兒節,與其說是像以前的“以驅邪為目的”,不如說是祈禱女孩子健康成長和幸福,擺放女兒節人偶成為了一種風俗和習慣。


但是自古以來,流傳著必須在雨水當天擺放人偶才會有良緣的說法。而拖到女兒節的前一天才慌慌張張擺放的「一夜飾り」,被認為是不吉利的,預兆著惡緣。



雨水 · 菱餅 · 櫻餅


菱餅

雨水有吃菱餅、櫻餅的風俗。


中國自古就有在“上巳節”用菱子粉做成糕餅,和母子草一起吃的習俗。菱的果實被認為有“子孫繁榮”和“長壽”的力量,母子草中包含了希望母子健康的願望。傳到日本後,演變為製作菱形的和菓子作為菱餅來祈願。


櫻餅

而櫻餅的由來就很搞笑了。享保2年(1717),隅田川岸邊的長命寺僧人山本新六為打掃櫻花落葉而煩惱,突然想到用鹽醃制櫻花葉,裹上飯糰出售,這在江戶大受歡迎,稱為“長命寺餅”。


結果被將軍德川吉宗聽說後,專門在寺院附近種植了大量櫻花樹,大概將軍認為,吃櫻花葉,簡直是焚琴煮鶴不可忍,不想掃落葉偏讓你掃,想吃落葉就讓你吃個夠。(笑)


雨水 · 京都 · 梅



每年雨水次候的2月25日,京都的北野天滿宮都會舉辦“梅花祭”。


為什麼是這一天呢?因為這是特別喜歡梅花的菅原道真公的忌日。道真公所作的和歌中有這樣一首:



 東風吹かば にほひおこせよ

 梅の花 主なしとて 

春を忘るな



長於漢詩被日本人尊為『學問之神』的菅原道真公被讒言所害,遭流放到九州太宰府,他比較想不開,兩年後即抑鬱以終,這首便是失意中在太宰府期間所吟誦的和歌。


翻譯過來就是:『當東風吹起,務使花香乘風而來,吾梅縱使主人已不在,亦勿忘春日』。


梅樹因過度思念主人,竟然在一夜之間從京都飛到九州太宰府,矗立在九州天滿宮的兩株梅樹至今仍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梅前的石碑上斗大的『飛梅』二字蒼勁有力。



因為道真公的忌日和飛梅傳說,京都天滿宮每年都會舉辦“梅花祭”。在此期間,紅梅、白梅、一重、八重等50種梅花大約能盛開1500株。這項擁有約900年歷史的祭典,作為雨水次候不可或缺的一大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注意上圖神官的簪花。在中國古代簪花是男子的風雅和禮儀,日本現在依然有保留此風。


天滿宮還有尊神牛像。傳說如果身體哪裡有病痛,摸神牛的相同部位病痛就會消失,而摸神牛的頭更可以增長智慧和招來財運。今年是牛年,估計摸牛的人會更多吧。(笑)


題圖由耿威提供,其餘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延伸閱讀


当立春到了日本,就成了不一样的風俗

日本人的年夜饭,都吃些什么?

日本 | 枯山水100图

日本爸爸把女儿拍成宫崎骏动画,治愈无数人,每天上万人催他晒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