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服装3D设计切入推动时尚产业数字化丨BV Family
近年来,数字技术在时尚消费端的创新应用已有不少尝试,如3D量体、3D试衣、VR购物等,而供给端的数字化升级才刚刚开始。BV百度风投被投企业凌笛数码是一家领先的3D数字化时尚产业运营服务商。凌笛数码创始人兼CEO刘郴认为,5G时代即将到来,3D数字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生产端的应用和产业互联网的建设将成为时尚数字经济的重点。
以下转自36氪
刘郴表示纺织服装产业在过去20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凌笛数码想要基于“数字孪生”和“虚拟现实”技术,推动时尚产业的3D数字化,提升产业效率。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商品交期的环节可分为前期设计沟通和后期生产制造,后者相对刚性,而前者的时间却很有弹性,从初步的选款、打版、制作实物样衣,再到获取反馈、重做样衣,采购方和供应商沟通效率低下,浪费了很多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
对此,凌笛数码首先开发了“Style3D设计软件”。这是一个3D数字化设计和建模工具,提供3D建模、仿真还原、动画渲染等功能,设计师通过Style3D绘制服装款式、制作版型、选择面料,建立3D仿真成衣模型,用立体建模取代过去的平面绘图,用虚拟样衣展示取代实物样衣,从款式、面辅料到版型均“所见即所得”,减少打样次数,工艺信息输出即可对接生产。
Style3D设计软件界面
与家具等标准化产品不同,服装立体建模的难点在于,服装材料本身有很多特性,不同材料的柔韧度、伸缩度都不一样,服装和人体的碰撞产生的拉扯感决定了服装是否合身。Style3D设计软件涉及的核心算法包括布料物理模型、服装人体碰撞检测、布料渲染等,团队拥有5项目发明专利,11个软件著作,同时与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持续对相关技术进行优化。
而针对沟通环节,凌笛数码开发了“服装3D数字化设计研发沟通管理系统”,提供款式智能云管理、研发资源库云管理、企划看板、轻量云设计、即时沟通、在线下单等功能,帮助采购方和供应商建立高效协同,实现供应链的快速反应。
据介绍,传统的服装生产从商品企划、设计研发到最终生产大约需要77天,而使用凌笛数码的系统可将周期缩短至17天,人员仅需过去的1/3,打样次数也从至少3次降为至少1次。下一步,凌笛数码将进一步深入到制造环节,将全产业链周期压缩到一个半月。
服装3D数字化设计研发沟通管理系统
而未来,凌笛数码还想要搭建一个3D数字化时尚交易服务平台,整合工厂、面辅料商、设计师、品牌商、渠道经销商等产业各方参与者,将人体数据、设计数据、生产数据、成本数据、物流数据等信息以3D数字化方式流转,实现服装时尚的生产消费全方位数字化融合。
刘郴表示,未来时尚数字经济的特点是可视化、在线化、智能化,基于3D数字化信息流,时尚资源将得到高度整合,生产关系也将重构。设计门槛被极大降低,每个人都可以提供和交易时尚创意,消费者也参与到研发生产中来。而开放的交易平台整合并开放了全产业资源,链条式的生产关系也将转变为网状点对点互通的关系。
目前,使用凌笛数码的技术服务有ZARA、HM、森马、绫致、波司登等品牌,也包括线上线下零售商、批发商、代理商等小B商家。从2017年上线产品至今,凌笛数码服务了近百家品牌和小B客户。
在盈利模式上,Style3D设计软件暂时不收费,未来会考虑SaaS费用,以及为全产业链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供应链金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服务支持。
凌笛数码团队目前共有70人,技术人才占比达70%以上,研发中心位于杭州,同时在上海设有商务中心。创始人刘郴是浙江大学管理专业硕士、比利时ULB大学应用计算机专业硕士,国内服装外贸五十强联合创始人之一;CTO黄宁海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硕士,曾任百度、奇虎360等科技公司产品总监;总裁邵泽希曾在乐视、乐蜂、小米、亚马逊等公司任运营总经理;CSO金小刚是浙江大学计算机图形学博士,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研究人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仿真学会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推荐阅读
鲸仓CEO李林子:“抢钱”的创业时代,我们不说服客户,更希望满足客户
麦飞科技谈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背后推动力
垃圾分类你怕了吗?AI帮助提高垃圾识别准确率,加快分拣
Catalog演示新存储技术:16GB维基百科数据写入DNA
实现由“类眼”到“类脑”,芯仑科技成功开发高效能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
人民日报评极米:做打动世界的科技产品
aiCTX发布世界首款事件触发运算的动态视觉AI处理器
关于BV
BV是由百度发起、专业团队管理的独立风险投资机构,其出资人包括百度和其他优秀的产业、金融机构。BV目前管理着5亿美元规模的三支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在北京和旧金山同步运营,致力于成为AI时代的世界一流VC。
BV在用投资打造一个更高效的智能世界:更细颗粒度的感知、更精准的决策、更少的人力成本、更好的效率模型。我们已投资了100多家AI公司——从芯片到传感器,从人体数据采集到天基观测网,从智能工业到智能城市,我们投资AI背后的底层技术,也投资AI驱动的各种行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