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韦均一:张兆和继母,因终日猜忌沦为怨妇,与继子继女斗法多年,临终却“无葬身之地”

老路如是观 老路如是观 2023-10-14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老路

“后妈难当”,似乎在每个时代都是社会共识。


百年前,安徽有一位著名的后妈,与继子继女“争宠”多年,最终竟“死无葬身之地”。
 
1921年,在为沈从文的岳父张武龄连生9个孩子后,年仅36岁的陆英因病去世。
 


临终前,陆英对围在病榻前的9个儿女留下嘱托:

娘走后,你们父亲定然会另娶,日子会更难熬,万事都要当心。”

说完,陆英便咽了气,只留下一堆儿女哭天抢地,最小的儿子甚至还在襁褓之中。
 
正如她所料,仅仅半年过后,张武龄便另娶新欢,迎娶21岁的女子中学校长韦均一过了门。
 
韦均一本以为,合肥张家底蕴深厚,嫁进门后便可以享尽清福。


谁知,婚后不久她便发现,丈夫对自己并不甚疼爱,娶她只是为了家中有个能操持事务的女主人,仅此而已。
 


一进张家门,韦均一便祈盼着能早日为张武龄生下个孩子,从而稳固自己在张家的地位。


然而,世事却偏偏不能如她所愿,连怀两胎都没能保住。


得知陆英临终前曾拿出大笔私房钱,委托家仆们悉心照料她的子女,韦均一甚至一度怀疑,她两度流产乃是家中仆人和继子继女们动了手脚。


为此,韦均一怀上第三胎时竟连忙躲回娘家,直到生下了唯一的儿子张宁和,才敢大大方方地回张府。
 
有了亲生儿子之后,韦均对陆英的孩子们更加忌惮又厌恶,利用继母的身份处处加以打压。
 
自陆英的大女儿张元和考上大学之后,韦均一便开始伺机使绊子,以家中孩子太多为理由,勒令张元和退学回家,给弟弟妹妹们节省学费。
 
不得不说,韦均一实在小瞧了这群兄弟姐妹们的团结。


几个毛头孩子一合计,竟然来到韦均一供职的中学,逢人便将继母的所作所为和盘托出,利用舆论压力给韦均一施压。
 
事情闹大之后,韦均一也只得认了栽,继续掏钱供陆英的孩子们读书。
 


随着儿子日益长大,韦均一的生活重心也放在了唯一的儿子张宁和的教育上,与继子继女们依然维持着微妙的关系,不再明目张胆地刁难,却也只是如客人一般以礼相待。
 
此后数年间,继子继女们逐渐成家,陆续搬离老宅,张家四位姐妹更是成为了合肥女性的名片,在各行各业成为翘楚。
 
得益于张家儿女的遍地开花,韦均一作为继母,在老家也沾了不少光,对待孩子们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哥哥姐姐们的资助下,张宁和也得以远赴法国求学,在巴黎音乐学院圆了自己的梦想。


然而自此之后,张宁和也在欧洲安了家,低调地结婚生子,极少再回国。


往后的岁月里,张宁和与年纪渐长的母亲断了联系,反倒常与哥哥姐姐们互相帮衬,尽显人情冷暖。

 


自丈夫过世后,晚年的韦均一独自一人守着张家老宅,虽然活到96岁高寿,却也在人生最后几十年中饱尝孤寂的滋味。
 
1995年,韦均一悄然离开人世,由于亲儿子远在比利时,后事只得交由继子张寰和料理。
 
许是无法接受继母与父亲合葬,张寰和决定采用海葬的方式为继母送行。
 
众所周知,中国人素来安土重迁,最忌讳“身首异处”,即便是在如今,“死无葬身之地”的海葬仍然没能被广为接受。
 
然而讽刺的是,为母亲海葬的这一提议,最终也获得了亲生儿子张宁和的应允。

与陆英的孩子们斗了半辈子,最终的身后事竟然也要依仗继子料理,回顾韦均一这一生,实在荒诞又可悲。
 往期好文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  宋子安:宋家六姐弟中老幺,却最早离开人世,一生远离政坛,遗嘱:遗产给二姐宋庆龄

|  冼玉清:岭南第一才女,出身优渥却总节衣缩食,一件旗袍穿20年,却在临终前捐赠200万
你的「赞」+「在看」,老路都看得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