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晓园:琼瑶姨母一生剽悍,敢与蒋介石叫板,不会外语却逆袭成中国首位女外交官

老路如是观 老路如是观 2023-10-14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老路
“她这一生见惯了风云变幻,与其说见证传奇,不如说她就是传奇本身。”

台湾作家琼瑶口中“传奇”一般的女子,名叫袁晓园,是她嫡亲的姨母。

这女子以一己之力,为无数前途迷茫的中国女性拓宽了职业边界。

她是中国首位女税官、首位女外交官,也是联合国秘书处招录的首位华人女性。

政界成绩斐然,文化领域同样建树卓绝。

作为中国最早研究汉语拼音的学者之一,袁晓园被学界誉为“现代女仓颉”,为中外文化交流立下奇功。

然而,袁晓园一生走过的102个春秋,却并非全如这般风光无限。


1901年,袁晓园出生于江苏常州的翰苑之家,家境相当显赫。

论权势,她的外公曾咏是江西吉安的知府,二伯袁励准则是晚清末代翰林,做过溥仪的老师,地位非凡。

论财力,善经营的父亲袁励衡,则是交通银行的首任行长,大家族可谓富甲一方。

可即便是这样的大富之家,依然免不了要被封建礼教束缚。

作为家中长女,袁晓园自幼聪慧过人,三岁可吟诗,四岁能作画。

然而,受制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袁晓园无法去学堂读书,只能“蹭”弟弟的私塾先生,坐在一边勉强做个旁听生。

此去数年,她越发意识到被旧家庭捆住了手脚,一心要去闯荡天下。

18岁这年,乘着“五四”东风,袁晓园毅然离家前往上海,拜在刘海粟门下学习书画。


二十年代初,国内局势波诡云谲,袁晓园敏锐地意识到,埋头书案绝非救国之道。

彼时,适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招贤纳士,袁晓园便怀着报国之心前去参考。

凭借扎实的文化储备,袁晓园在招考中斩获头名,被录用为农矿厅长何玉书的中文秘书。

自此,袁晓园一脚踏入政坛,正式开启了她非凡的一生。



比起满腹学识,袁晓园最为出众的能力,是她总能敏锐察觉机会的来临。

1930年,得知公使高鲁即将前往日内瓦赴任,袁晓园立刻自荐,希望能以其秘书的身份赴欧洲工作。

但此时问题来了,袁晓园只学过些许英语,位于瑞士西部的日内瓦,官方语言是法语。

一个外交官的文秘,连当地语言都不通,实在说不过去,高鲁起初并不愿接受袁晓园的请求。

从小养成的契而不舍的精神,使得袁晓园从来不达目的不罢休。

为了未来的发展,她连日对高鲁软磨硬泡,几番求情,这才如愿踏上了赴欧的轮船。

为了尽快弥补短板,在前往欧洲的35天航程里,袁晓园通过自学“速成”了法语。

轮船缓缓驶过地中海,抵达法国马赛港时,她已经可以流利地与当地人对话,语言天赋尽显。

这样逆天的学习效率,就连从来不轻易赞人的高鲁,也只能连言佩服。


1936年,因母亲突然病逝,袁晓园只得结束了在欧洲的工作和学习生涯,仓促返回国内。

料理过后事,袁晓园重新开始寻找事业的新跳板,跑去福建做了厦门营业税务局副局长,成为中国有史以来首位女税官。

身为银行家的长女,从事税务工作自然难不倒袁晓园。

上任之后,她大刀阔斧地查漏补缺,增加了国家的税收,却也挡了某些人的财路。

在一众掣肘阻碍之下,袁晓园只得辞去了职务,再次前往欧洲,攻读国际关系学。

这一次,袁晓园的野心进一步膨胀。

她攻读国际关系的目标,就是拿到可靠的学位,做中国第一位女性外交官。

1945年,袁晓园圆满结束了学业,向外交部长宋子文寄去一封自荐信,表示自己不怕吃苦,愿意到最需要她的地方去任职。

宋子文被她的热忱和担当打动,当即答应这一请求,任命她为中国驻印度加尔各答副领事。

在热情的南亚大陆上,袁晓圆首开中国女性外交官之先河。


在任期间,她以真心换真心,赢得了当地华侨的拥戴。

彼时,国内抗日战事正吃紧,袁晓园终日为国奋力奔走,向华侨发起募捐。

然而,自华侨处募得的军需物资,常常被当地政府无故扣押。

事关国际关系,她的顶头上司本想缓和了事,可袁晓园却出面据理力争。

靠着一腔孤勇和三寸不烂之舌,袁晓园成功打通了军需输送通道,“中国铁娘子”一举成名。

这一时期,连大使都不放在眼里的印度当地官员,独独忌惮她几分。


袁晓园一生最大的挫折,发生在1947年。

这一年,她跟随丈夫叶南从法国履职回国后,当选为国大代表。

在目睹了当局的黑暗和百姓的困苦之后,袁晓园夫妇拍案而起,联名写信针砭时弊,呼吁两党合作。

夫妻俩本是拳拳爱国之心,却被蒋当局扣上了“附匪”的罪名,遭到了除籍和下令通缉的处分。

情急之下,袁晓园夫妇被迫移民美国。

凭借在实战中精通的四国语言,袁晓园赴美后成功进入联合国秘书处工作,被称为“多能翻译”。


在联合国的工作当中,袁晓园屡次从同事口中听到“汉语难学”之类的抱怨,这让她回想起一件往事。

当年还在加尔各答的时候,她去一位华侨家做客,只见他家客厅没有任何装潢,只在墙上挂了一根鞭子。

老先生告诉她:“是为了鞭策儿孙学习汉语,把中国人的文化传下去!”

鞭子不一定有用,只有找到最便捷的方法,才能让中文传播更容易。

经过长期的摸索,袁晓园推出了“袁氏拼音方案”,为外国人识读汉字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更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旅美数十年,袁晓园事业顺风顺水,家中儿孙满堂,生活平静幸福。

然而,她始终仍有一个未了的心愿,那就是叶落归根。

1985年,已是耄耋之年的袁晓园,再次展现了她“倔驴”一般的脾气。

她不顾家人反对,退弃了美籍,潇洒地“抛夫弃子”,独自回到江南寻根。

晚年的袁晓园,低调寓居在南京,偶尔参政议政,热心公益,寄情书画。

海外漂泊半生,方知“此心安处是吾乡”。


2003年深秋,袁晓园安详地走完了她漫长又煊赫的人生,享年102岁。

出身优渥的袁晓园,本可以做衣食无忧的大小姐,却把生命“折腾”到了极致精彩。

她从不安于现状,遇到机会永远主动出击。

也恰恰是凭借这份“不安分”,她走遍大千世界,阅尽宦海人心,也承得起百般赞誉。

百年沧桑如烟云拂过,三妹妹的名字只活在其女儿琼瑶的光环之下,她袁晓园的背影,却依然鲜活。

正如香港女作家亦舒所说:
一个人终究可以信赖的,不过是他自己,能够为他扬眉吐气的也是他自己。

我要什么归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与君共勉。

 往期好文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  陈掖贤:赵一曼烈士独子,一生未能治愈不幸的童年,拒收母亲的抚恤金,53岁自缢身亡
|  钱瑗:钱钟书独女,一生两次婚姻却无儿无女,潜心治学数十年,59岁因病先父母而去
你的「赞」+「在看」,老路都看得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