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点击上方“公众号” 可以订阅哦!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辽宁高质量发展、推动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明确目标、指明方向。

近年来,辽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下一步,辽宁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中环报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

中国环境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给辽宁带来了怎样的变化?请问辽宁是如何切实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

张国清:辽宁既沿海又沿边,拥有两大山脉、八大水系,岸线绵长、岛屿众多,可以说是天生丽质、山水宝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辽宁生态文明建设,2013年来辽宁考察时,要求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9月来辽宁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关乎国家发展大局”,要求我们“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扛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我们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指示批示,我们都及时组织传达学习贯彻,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辽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去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两周年之际,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工作进行再部署,强调要把生态宜居作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的重点,打造更多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体验场景,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辽宁、扎根辽宁、圆梦辽宁。省委深入谋划“十四五”时期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通过五年努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取得新突破,形成营商环境好、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的振兴发展新局面。今年,我们成立了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进一步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初步建立起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对辽宁而言,只有从思想认识、价值追求到产业形态、经济结构都进行彻底变革,把思想观念扭转过来,把产业结构调整过来,把污染指标控制下来,完成绿色低碳转型,才能真正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我们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讲究发展品位,保持发展定力,扎扎实实为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营造环境、积蓄力量。我们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倒逼结构调整,着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把维护“五大安全”这个政治使命、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有机结合起来,谋划建设高质量项目群,实现集约式、集群化发展。高度重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排放,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遏制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冲动。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深入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把绿色低碳的要求全面体现到一、二、三产业发展中,具体落实到科研选题、产业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中,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绿色动力”。

三是以斗争精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一场硬仗,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我们锚定建设美丽辽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有力有序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碧水、青山、净土、农村环保“五大工程”,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作坚决斗争,严守生态红线,留白留璞增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深入到大伙房水源地、西露天矿等现场推动攻坚任务落实。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组织开展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充分发挥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出台辽宁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措施,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2020年生态环境部对辽宁省空气和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优。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比2015年提高8.5%,增加32天;全省70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5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90%以上的行政村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6.28%。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出台《辽宁省推动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和“三线一单”编制,发布多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制定省人大常委会环境保护监督办法,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以排污许可制为载体,建立环境监管、监测、监控联动工作机制,全省近10万家企业全部纳入排污许可制管理。对环境违法企业实行联合惩戒,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推动落实企业生态环保主体责任。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全省上下绿色发展理念树得更加牢固,履行保护绿水青山政治责任更加自觉,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明显,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更加完善,辽沈大地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绿色正成为辽宁振兴发展的鲜明底色,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在不断增强。

中国环境报: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辽宁是如何抓整改的?您认为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辽宁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哪些促进作用?

张国清:接受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落实督察整改任务,是对辽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体检,是对辽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一次大考,也是辽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东风。我们把抓好问题整改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台阶的重大契机,切实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动真碰硬,力求取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整改成效。

第一,坚持以上率下,高位推动。我们成立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任常务副组长,统筹推进督察整改工作。去年以来,我多次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进行调研,推动整改落实,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扛起责任,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冲着问题去,切实解决问题,尽快解决问题,做到即知即改、边督边改、真改实改。

第二,突出问题导向,做好“当下改”。我们对照督察指出问题,主动从主观上找差距找根源,做到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不推诿,逐一制定整改举措,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账销号,确保改到位。对能够立即整改的,坚持立行立改;对于不能立即解决的,明确进度、细化措施,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问题整改不作为、慢作为的,坚决严肃问责。

第三,强化制度创新,注重“长久立”。我们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把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作为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的机遇,推动形成制度创新成果。一方面,坚持从整改清单中的具体问题出发,梳理共性因素,堵塞制度漏洞;另一方面,把整改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定下来,逐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制度支撑。

通过抓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一是有力推动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深走细走实,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二是有力推动了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好转,有效解决了一批生态环境“老大难”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称赞和信任。三是有力推动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落地生根,让“管发展的必须管环保,管行业的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的必须管环保”成为常态,初步形成了大环保格局。四是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一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加快实施,一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批绿色生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加强。

中国环境报:辽宁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和突出问题?下一步,辽宁将如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张国清:辽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与党中央要求、群众期盼相比还有一些差距,解决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污染问题仍任重道远。

第一,碳达峰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辽宁是工业大省,能源消费偏煤、产业结构偏重、运输结构偏公路,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依赖性强,清洁能源替代相对滞后,节能降碳面临巨大压力。“十三五”时期,全省碳排放削减任务未达到序时要求,碳排放工作历史欠账多。

第二,环境质量改善压力仍然较大。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生态安全屏障没有织牢织密,生态修复和保护任务艰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企业大多沿河近海,区域性、结构性环境风险突出。涉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第三,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增强。有的干部对绿色低碳发展认识不深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到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勇气不足、办法不多。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短板仍然突出,还不适应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还不健全,市场机制、监管执法等作用发挥不够。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履行维护“五大安全”政治责任,以更大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夯实基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围绕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工业、建筑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科技创新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要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坚定不移走“创新路”,提高发展的科技含量、绿色含量。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推动能源革命,既把能耗增量控制住,又把能耗存量降下来。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着力畅通海铁联运。加快用地结构调整,提高用地效率。

二是坚持标本兼治,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容易、恢复难,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半步,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要把生态保护和修复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项目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区,抓好抚顺、阜新露天矿区综合治理,加快建设以辽河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推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从“覆盖城市”向“覆盖城乡”转变。做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依法严惩环境污染违法犯罪行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三是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员干部抓好生态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做好生态保护,关键在领导,关键靠干部。要坚持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防风险守底线、理旧账补短板的事,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干“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事。要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在干部考核中科学设定“绿色指数”,既考核经济发展总量,也考核总量之下的结构,倒逼各地把注意力和积极性放到扎扎实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健全环境保护督察机制,开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专项督察,推动环境保护督察向纵深发展。要充分发挥各级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绿色低碳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发扬斗争精神,反对奢侈浪费,在全社会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来源:中国环境报

编辑:佟阿娇

责编:朱述国

审核:王爽

监制:姜勇

精选回顾

 

1、【新冠疫情防控专家访谈】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2、【开局之年看振兴】创新“塑”未来!

3、“水电气暖”可以一并过户了!

4、【建党百年•辽阳之最】辽阳最早的少年先锋队组织

5、大势已成→→→请看辽宁!

点亮文章末尾右下角❀小花花

转发+点亮❤让更多人看到吧

更多本土新鲜事

欢迎关注

辽阳广播电视台

视频号哦!

辽阳广播电视台

媒体融合发展中心

投稿邮箱 : lyxmt2020@163.com

微信公众号

今日头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官方快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