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查丨短视频可能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取向

教育时报 2023-06-28

你有多久
没和孩子聊梦想了?
你家孩子的梦想
正在跟着时代变化吗?
下面
跟着时报君一起来看
一个关于孩子梦想的故事
↓↓↓
“我长大以后的理想生活,就是成为一名主播,白天看视频,晚上打游戏……”这是初中学生小杨(化名)现在的梦想。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源于他最近几年在某平台持续关注的“网红”主播。
小杨上小学五年级时,妈妈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小程序,帮助他学习英语。没想到,小杨在学习期间迷上了网络直播。
小杨妈妈认为,短视频和网络游戏主播会给未成年人一种错觉:生活就是打打游戏、吃喝玩乐。


长大后想成为主播的未成年人

不止小杨一人

有调查显示

短视频
可能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取向
受网络短视频内容影响的
还有未成年女生
↓↓↓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杨瑞(化名)发现,还在上小学的女儿小玉,上网课之余喜欢追短视频网剧,不但有了屏幕偶像,还模仿偶像的言行,经常站在镜子前自己搭配衣服、摆弄发型。


有时候,小玉还会通过电话手表和同学聊剧,内容多是“某某(男主)太帅了”“年级某某同学像某某(男主)”……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文珺认为: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具有参与性和互动性、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新媒介融入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其接收信息、学习、休闲娱乐、社交的重要途径。这些新媒介的使用和基于新媒介而形成的一些亚文化,都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近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心理与行为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未成年人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研究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未成年人蓝皮书》),其中披露——

网络内容媒介频繁使用
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取向

《未成年人蓝皮书》之所以得出此结论,是基于“未成年人数字生活与网络保护”课题组,2021年在全国针对6至18岁的在校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的抽样调查分析,此次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学生问卷21733份,家长问卷19804份。

《未成年人蓝皮书》披露的数据显示,频繁看视频或短视频的未成年人,与从不或很少看视频或短视频的未成年人相比,其重视财富成功的比例要高出12.31个百分点,重视社会名气的比例高出4.07个百分点,重视形象出众的比例高出16.55个百分点。

《未成年人蓝皮书》还披露,频繁玩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与从不或很少玩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相比,重视财富成功的比例高出10.07个百分点,重视社会名气的比例高出4.82个百分点,重视形象出众的比例高出10.17个百分点。


在高文珺看来——

◎ 看短视频的频率可能会影响未成年人对外在价值的重视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城乡对比来看,看短视频可能对城市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影响更大;就年龄阶段来看,看短视频可能对高年级学生价值取向影响更大。
◎ 玩网络游戏的频率可能会影响未成年人的外在价值取向。就城乡对比来看,玩网络游戏可能对农村未成年人的影响更大;就年龄阶段来看,玩网络游戏可能对高中生价值取向影响更大。
◎ 短视频、视频、网络游戏等网络媒介,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产品的价值输出上可能存在单一化问题,让未成年人更多去注重财富、名气和外表这些外在价值取向,而降低其对个人成长等内在价值的关注度。

如何让网络内容媒介

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取向

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是关键点




高文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财富、名气、外貌本身是中性价值,追求这些价值本身是正常的,但要注意过度关注的问题,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媒介时集中于这些价值观过于单一,看不到个人成长、热心公益等其他价值观。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袁治杰对此表示赞同:要注意不能出现算法推荐导致的“信息茧房”问题,算法推荐服务如果应用到未成年人身上,会形成极强的“信息茧房”效果,应该要让孩子看到多元的信息。


如何解决问题呢?
↓↓↓

高文珺认为,我国互联网发展已度过野蛮生长期,网络社交、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各领域在未成年人中的渗透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社会各界对网络平台企业提供的数字内容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各平台企业不能只将眼光集中在吸引流量、赚取利润等商业价值和资本利益上,而要更加关注数字内容的价值导向。

高文珺建议,应充分发挥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给未成年人提供优质数字内容,主动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对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积极的引导作用,助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水平提升。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运慧看来,除了平台企业要加强自律,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还要依法加强对网络平台的治理,实行他律。他建议:根据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规划,应该尽快完善网络信息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尽快出台专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规等,形成系统性、整体性规范体系,依法鼓励平台企业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算法支撑优质数字内容的推送、支撑多元价值观内容的推送。

相关信息↓↓↓
根据《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还提出通过立改废释并举等方式,推动现有法律法规延伸适用到网络空间。完善网络信息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制定完善对网络直播、自媒体、知识社区问答等新媒体业态和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办法。


信息时代
影响着我们每个人
对于未成年人接触短视频
我们还是要“堵疏结合”
正确引导成年人
身心健康成长

来源:法治日报


正确引导未成年人价值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