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光未歇,2023年继续熠熠生辉!

教育时报 2023-06-28


辞暮尔尔
烟火年年
在我们满怀期待中
2023年到来了

期待中
有久违的阖家欢聚
有新的征途等你出发
有新的朋友等你遇见……
相信
春暖花开时
在校园、在广场、在街角
在你我相遇的地方
一定会有
许许多多的灿烂笑脸

教育

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年末岁首

向您发出邀请

我们一起

在美好期待中

回望过去的一年

我们的中原教育人

如何在多次疫情阻击下

创新工作

破解一道道教育难题

助力中原教育

向前

再向前

↓↓↓



1《南阳:完全学校建设让学生“好上学”“上好学”》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5年,20所,总投资120亿,占地330多公顷,新增学位超12万个,将最金贵的商业用地、建设用地调规为教育用地……近年来,南阳市在完全学校建设上的投入前所未有。


南阳市完全学校与中心城区学校遥相辉映,形成了连续贯通的完美闭环,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扩充,有效缓解了南阳群众的教育焦虑,让更多南阳孩子早一步享受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自此,南阳市教育事业“骨架更壮了”“颜值更高了”。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1月7日第二版


2《济源:让“党建红”领航“教育蓝”》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2021年,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济源示范区率先在全省探索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济源示范区不仅厘清了党组织和校长的职责范围,还以党建力量确保学校发展不偏航,切实提高了学校管理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如今,济源示范区各学校教学、管理战线涌现出一批党支部典型、党员模范,也为贯彻落实河南省近日印发的《河南省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前夯实基础。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1月14日第二版


3《焦作:让学校的最后一个角落华丽转身》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中小学幼儿园集中改厕,是惠民、惠师、惠生的教育工程。近两年来,焦作市将学校卫生厕所建设改造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拉高标杆,始终保持“归零”心态、“冲刺”姿态、“赶考”状态,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之下闯新路、做典范,把学校厕所开发成了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


当前,以修武县中小学幼儿园为代表的典型做法走在了全省前列,并在教育部“办实事、见实效”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赢得广泛赞誉。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1月21日第二版


4开封:校园足球探索迎来新助力》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近年来,开封市教体局发挥自身体教融合优势,盘活校园足球资源,在推广、普及过程中形成特色。2021年首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新型校园足球学校在开封落地,开封校园足球发展步入新阶段。


在新型足球学校的辐射带动下,开封全市共下一盘棋,助力校园足球探索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带动省内外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发展,获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点名表扬,校园足球“开封模式”名扬全国。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3月4日第二版


5

《登封:小工程为教师带来大幸福》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近年来,登封市围绕教师生活中的关键小事,通过调研梳理出的5个普遍性、代表性需求,在有需要的学校推行“五小工程”,并将其上升到政府工作的层面。推行过程中,登封市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搞一刀切、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真让教师在工作中收获职业幸福。


今年全国两会上,“‘双减’之如何为教师减负”成为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然而,在登封,这些已早早落地变为现实。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3月11日第二版


6《漯河:放权+教研,让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双减”政策要求,漯河市坚持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通过“一校一案”策略适度放权,让学校在课后服务的内容、管理上具有自主性,发挥更多育人功效;建立健全漯河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机制,推进课后服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课后服务清单”做法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热点议题,但漯河市早在2021年就先行一步探索。2022年1月,漯河市郾城区课后服务探索经验在全省全面推广。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4月1日第二版


7《卢氏:一根“线”为数千名教师找到“家”》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县域面积大、人口密度小,这是卢氏县的独特地理环境,曾经深深影响着卢氏教育发展,甚至造成巨大困难。从2016年开始,卢氏县将教育信息化作为突破口,以“互联网+教育”为抓手,迅速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短短几年,信息化技术让卢氏教育实现蝶变,还为4300余名教师在网络中建成了一个专业成长之家。2022年2月,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示范案例》,卢氏县案例成为我省唯一入选案例。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5月6日第二版


8《洛阳市洛龙区:让师生家长共享“双减”幸福》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作为洛阳市探索“双减”工作的“先行者”,洛龙区率先交出了“满分答卷”:推行的“186”课后服务模式,打造区域教育减负增效的“树木·森林·气候”绿色教育生态;“八大工程+六进校园”,将服务创成模式、让模式彰显品质;一系列的“解压操作、暖心服务”,在放松教师身心的同时,提振教育工作的“精气神儿”。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广第四批学校落实“双减”典型案例的通知》。作为我省唯一入选案例,洛龙区“开展关心关爱教师行动”相关做法在全国推广。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5月27日第二版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郑州市郑东新区作为河南省幼小衔接实验区,用1年时间打造出“一核三体”(以优化教育生态为核心,以园校融通教育体系、社区共长教育体系、社会支持体系为支撑)工作框架,整合区域资源,聚焦全学科、全主体、全要素、全过程,推进全区幼小衔接。


如今,郑东新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衔接坡度的“郑东方案”,富有特色,为幼小科学衔接架起过渡桥梁。2022年8月,该做法被《中国教育报》一版刊发,在全国推广。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7月1日第二版


10

《许昌:“六个一百”打造教育领军骨干团队》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报道


案例解读:继许昌基础教育“三年攻坚”(2016—2019)成功改善教育硬件条件后,许昌市为破解师资队伍不强、教育质量不优、治理能力不足等软件层面的难点问题和发展障碍,推出许昌教育“固本工程”——“六个一百”培育工程,培优建强师资队伍,培育出更多具有丰富管理经验、治校思想的校长,治班有方、德才兼备的班主任,潜力巨大、后劲十足的青年教师,精于研究、善于指导的教研员,让许昌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愈加出彩。


原载:《教育时报》2022年12月23日第二版


时光未歇
繁华焕彩
一岁一年
祝愿中原教育
熠熠生辉

原载:《教育时报》


中原教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