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还得吃!长期低碳水饮食或不利健康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1097期日报。
碳水化合物吃的少,疾病风险反而高
European Heart Journal[IF:23.425]
① 纳入24825名受试者,平均随访6.4年,分析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全因及病因特异性死亡率的关联;② 校正后,摄入碳水化合物最少的受试者,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风险均为最高;③ 相比于肥胖受试者,非肥胖受试者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性更高;④ 对9项前瞻性研究(462934名受试者,平均随访16.1年)进行合并分析后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全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死亡率显著正相关。
Lower carbohydrate diets and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and pooling of prospective studies
04-20, doi: 10.1093/eurheartj/ehz174
【主编评语】《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对1项队列研究(近2.5万人)及9项前瞻性研究(近50万人)的随访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摄入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与更高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及癌症死亡率显著相关。(@沈志勋)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影响微量元素摄入(综述)
Obesity Reviews[IF:8.483]
① 纳入10项碳水化合物限制饮食(CRD)的相关研究,包括7项随机对照试验,2项非对照临床试验和1项横断面研究,碳水化合物占比在4%-34%之间;② CRD使体重减轻2至9公斤,未有缺乏症的报道;③ 所有类型的CRD均可使硫胺素,叶酸,镁,钙,铁和碘的摄入量减少;④ 阿特金斯饮食(4-34%的碳水化合物)造成的维生素A,E和β-胡萝卜素摄入量的变化不一致;⑤ 6个月的Paleolithic饮食(30%的碳水化合物)干预使碘缺乏比例从15%增加至73%。
Impacts of carbohydrate‐restricted diets on micronutrient intakes and status: A systematic review
04-22, doi: 10.1111/obr.12857
【主编评语】Obesity 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系统性综述,总结了碳水化合物限制饮食对微量元素摄入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起到减重作用,并可能降低部分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可能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而缺乏饮食结构中的某类食物可能会导致营养素的失衡。(@沈志勋)
TMAO前体有望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预后
European Heart Journal[IF:23.425]
① 包含530名疑似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研究中,三甲基赖氨酸(TML) 与患者在30天和6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有关;② TML与不良预后的关系,与传统心血管疾病风险及肾功能无关;③ TML的升高与7年内全因死亡风险有关,与就诊时心肌肌钙蛋白T检测阴性患者的MACE也有关;④ 在另一项纳入1683人的研究中,TML与1年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联系得到证实;⑤ TML与TMAO对于预测近期、长期的心血管风险事件具有重要价值。
Trimethyllysine, a trimethylamine N-oxide precursor, provides near- and long-term pro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04-25, doi: 10.1093/eurheartj/ehz259
【主编评语】心血管疾病标志物TMAO的前体物质TML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European Heart Journal》近期发表研究,纳入两个人群研究,发现TML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长期预后情况具有相关,TML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标志物。该结果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以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小肠君)
肠道菌群如何调节T细胞并影响炎症及自身免疫(综述)
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IF:22.714]
① 对肠道菌群的免疫应答稳态取决于多种因素,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系统共同提供了菌群与宿主上皮层间的生化屏障,减少了菌群与上皮细胞的直接接触;② 菌群产生的信号在上皮细胞或树突细胞介导下直接或间接与CD4+ T细胞互作,影响后者分化为Th1、Th17、Treg、Th2、iNKT等细胞;③ 菌群通过不同途径影响自身免疫疾病及炎症性疾病;④ 通过分泌代谢产物影响先天性免疫系统功能、通过抗原模拟破坏中心耐受、破坏屏障引起抗菌应答、调节T细胞平衡。
Gut Microbiota Regulation of T Cells During Inflammation and Autoimmunity
04-26, doi: 10.1146/annurev-immunol-042718-041841
【主编评语】《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肠道菌群与免疫系统的互作,尤其是菌群对T细胞分化的调控,以及菌群-T细胞互作在炎症及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沈志勋)
低血浆维生素D可能降低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率
Gut[IF:17.016]
① 检测92例接受结直肠癌(CRC)切除术患者的25OHD和C反应蛋白(CRP),分析生存率、血浆维生素D和全身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② CRC术后患者出现的25OHD下降独立于CRP水平的升高,说明血浆维生素D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无关;③ 低血浆维生素D与CRC术后较差的生存率显著显著相关,且这一关联在rs11568820 GG 基因型患者中尤为明显;④ 可通过血浆25OHD水平预测CRC术后生存情况,应进行随机临床试验证实CRC术后补充维生素D的合理性。
Low plasma vitamin D is associated with adverse colorectal cancer survival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independent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04-27, doi: 10.1136/gutjnl-2018-317922
【主编评语】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接受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患者血浆中的维生素D水平降低,而较低的维生素D与较差的术后生存率显著相关,提示结直肠癌术后或应补充维生素D。(@沈志勋)
中山大学王红胜:一种促进结直肠癌转移的lncRNA
Molecular Cancer[IF:7.776]
① 收集6名结直肠癌患者(3名I期,3名远端转移的IV期)的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分析lncRNA谱;② lncRNA RP11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表达量随着疾病进展而增加;③ 在体外lncRNA RP11可正向调节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体内可增加肝转移;④ 机制上,lncRNA RP11通过加速Siah1及Fbxo45两种E3连接酶的降解,抑制其蛋白降解作用,从而上调EMT相关转录因子Zeb1;⑤ m6A甲基化可上调lncRNA RP11的表达。
mA-induced lncRNA RP11 triggers the dissemin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via upregulation of Zeb1
04-13, doi: 10.1186/s12943-019-1014-2
【主编评语】来自中山大学王红胜团队在《Molecular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鉴定出一种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lncRNA,可通过上调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转录因子,而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该lncRNA或可作为结直肠癌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沈志勋)
国科大乐颖影:Fpr2缺失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紊乱
Diabetes[IF:7.273]
① 在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中,白色脂肪组织的Fpr2表达升高;② 全身性敲除Fpr2可缓解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脂血症及肝性脂肪变性;③ Fpr2缺失可升高体温,降低体脂,通过减少巨噬细胞浸润及M1极化以抑制炎症;④ 髓系细胞中表达Fpr2,可恶化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及炎症;⑤ Fpr2缺失可能通过增加骨骼肌的生热作用、抑制巨噬细胞趋化作用及M1极化而起作用。
Fpr2 Deficiency Alleviates Diet-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Through Reducing Body Weight Gain and Inhibiting Inflammation Mediated by Macrophage Chemotaxis ...
03-12, doi: 10.2337/db18-0469
【主编评语】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乐颖影团队在《Diabet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中Fpr2高表达,而敲除Fpr2可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各种代谢症状。(@沈志勋)
张发明等:如何将粪菌群移植做到最好?(综述)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IF:6.313]
① 粪菌移植(FMT)的主要方式是异体移植,筛选健康粪菌供体的排除指标包括年龄、生理、病理、心理、真实性、时间因素、生活环境和供体状态;② 粪菌移植物的制备正从粗制转向自动化,从粪便中纯化富集菌群已具可行性;③ 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使多次FMT成为可能;④ 不同FMT临床效果有异,对难治或严重的菌群紊乱相关疾病,或需多次FMT;⑤ FMT涉及的伦理问题包括:患者意愿、供体选择、安全性和风险性、收益和推广以及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Evolution of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methodology and ethical issues
05-03, doi: 10.1016/j.coph.2019.04.004
【主编评语】近年来粪菌移植(FMT)作为菌群紊乱的治疗手段广获关注。《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近期发表的特邀专题综述,由张发明教授牵头,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相关专家共同完成。该综述聚焦了目前粪菌移植在移植物制备、临床实践策略、新型移植手段和医学伦理问题,对于粪菌移植技术的临床运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FMT方法学进展将使更多的医生愿意接受并推荐FMT,从而为更多患者带来益处。尽管它目前仍面临着许多挑战,但FMT的新证据正在开启治疗革命的新时代,未来可期!(@小肠君)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沈志勋,Roxy,小肠君,迟卉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508 | CGF2019专刊:学术演讲现场记录3
0502 | 营养匮乏,肠上皮如何维持正常的微生物防御功能?
0430 | 食不可无大米,稻不可无菌群!中科院新成果登上NBT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