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饮用水中的学问:探秘饮水中的抗生素和菌群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1-16

今天是第1427期日报。

国内团队:喝什么水可以带来较少的抗生素暴露?

Water Research[IF:7.913]

① 共92个过滤自来水样、10个品牌的国产瓶装水和6个品牌的非国产瓶装水,其抗生素残余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80、182和666 ng/L,中位数分别为92、105和146ng/L;② 三种水样所对应的抗生素种类分别有:41、31和23种;③ 国产瓶装水中含有较多的罗红霉素,非国产瓶装水中含较多双氯青霉素;④ 居民只饮用过滤自来水、国产瓶装水和非国产瓶装水,其每日摄入的抗生素平均含量分别为4.3、4.0和16.0 ng/kg,中位数分别为2.3、2.5和4.9 ng/kg。

Efficient det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human exposure to trace antibiotic residues in drinking water
03-11, doi: 10.1016/j.watres.2020.115699

【主编评语】来自京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的郑春苗团队的研究成果。文章取样南方某个城市的92个水样,包括自来水、瓶装水、桶装水以及过滤自来水,测定了其抗生素含量以及人群饮用后的抗生素暴露。研究结果表明,过滤后的自来水中抗生素含量与国产瓶装水大致相当,非国产品牌瓶装水含有的抗生素种类较少,但残留量较大。(@兵兵)

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水源对自来水的细菌群落的影响

Water Research[IF:7.913]

① 从来自中国不同流域的46个饮用水供水系统中成对收集水源水及龙头水样本;② 与水源水相比,龙头水中的细菌丰富度及多样性降低,生物地理分布特征也有所弱化;③ 龙头水中平均有49.73%±30.22%(SourceTracker比例)的细菌群落来自于水源水 ,水源水与地理位置可共同解释龙头水细菌群落变化的40.11%;④ 根据水源水与龙头水中的差异将细菌分类群分为敏感型及耐受型,SourceTracker比例与敏感型及耐受型分类群的丰度分别呈负相关及正相关。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source water on tap water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46 drinking water supply systems in China
01-03, doi: 10.1016/j.watres.2020.115469

【主编评语】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张昱团队与杨敏团队在Water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中国46个饮用水供水系统进行采样,分析了水源水对龙头水中的细菌群落的影响,发现尽管经过了处理及输配过程,水源水中初始的细菌群落对龙头水细菌群落的影响仍不可忽视。(@szx)

消毒影响饮用水中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Microbiome[IF:10.465]

① 消毒残留物可部分解释饮用水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分别占17%和6.5%,消毒饮用水菌群多样性更低;② 真核生物和古菌分别在消毒、未消毒饮用水中丰度较高,且细菌在消毒和未消毒饮用水中丰度均最高;③ 消毒的饮用水磷酸盐和总氯含量显著高于未消毒的;④ 群落水平功能差异由未消毒系统中碳氮固定相关的基因,及消毒系统中与氨基酸循环有关的γ-氨基丁酸代谢所驱动;⑤ 消毒能通过乙醛酸循环选择能利用脂肪酸(或为微生物降解产物)的微生物。

Disinfection exhibits systematic impacts on the drinking water microbiome
03-20, doi: 10.1186/s40168-020-00813-0

【主编评语】通过保持一定的消毒剂残留或限制营养能够抑制饮用水中微生物生长,但这些方法对饮用水微生物组的影响尚未全面了解。Microbiome 近期发表的文章,通过比较英国(有消毒剂残留)和荷兰(没有消毒剂残留)的饮用水系统,研究了消毒剂残留对饮用水微生物群落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饮用水系统(如水源类型、水处理过程等)如何,消毒会影响饮用水中微生物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同时,还发现消毒和未消毒系统中相关的代谢基因存在差异。这表明,消毒对饮用水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不仅与消毒抗性有关,还可能扩展到其他代谢特性,如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nana)

多吃豆腐或可降低冠心病风险

Circulation[IF:23.054]

① 共纳入最初没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168 474名女性,以及42 226名男性,采用问卷和随访研究大豆制品与冠心病健康相关的关系;② 在4 826 122人/年的随访期间,记录了8359例冠心病事件;③ 分析表明,异黄酮和豆腐摄入与冠心病的风险呈负相关(最高摄入组与最低组的风险比分别为0.87和0.82,且具有统计学显著性);④ 在女性中,豆腐摄入与冠心病风险的负相关主要是在更年期前的年轻女性和未使用激素的绝经后妇女中观察到的。

Isoflavone Intake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US Men and Women: Results From 3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03-23,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19.041306

【主编评语】大豆制品和异黄酮在心脏健康中的作用已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为了提供进一步的证据,近期Circulation发表了一项异黄酮和大豆制品摄入与冠心病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分析发现,较高的异黄酮和豆腐摄入与较低的冠心病风险相关;在女性中,豆腐摄入与冠心病风险的负相关主要在绝经前年轻女性或未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的绝经后女性中观察到。该研究表明,增加豆腐等富含异黄酮食物的摄入,可能有助于降低冠心病风险;在未来,豆腐等豆制品可以作为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融入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来帮助预防冠心病。(@flying dutchman)

植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或降低肝细胞癌风险

Hepatology[IF:14.971]

① 纳入88770名女性和48197名男性,在3664769人-年的随访期间,出现156例肝细胞癌(HCC)患者(85例女性,71例男性);② 整体和动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CD)评分与HCC风险无关联,植物性LCD评分与HCC风险呈负相关;③ 摄入碳水化合物(尤其是精制谷物),与HCC风险呈正相关,而摄入植物脂肪与HCC风险呈负相关;④ 将来自碳水化合物或精制谷物中的5%能量用植物脂肪和植物蛋白替换,与更低的HCC风险相关。

Plant‐based and animal‐based low‐carbohydrate diets 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mong US men and women
03-29, doi: 10.1002/hep.31251

【主编评语】来自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超过13万名美国受试者中进行多年随访后发现,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摄入与肝细胞癌风险无显著关联,但植物性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摄入与肝细胞癌风险呈负相关。同时,摄入精制谷物与较高的肝细胞癌风险相关,而更多地摄入植物脂肪及植物蛋白(少摄入碳水化合物及精制谷物)也可能降低肝细胞癌风险。(@szx)

减少多环芳烃摄入,预防癌症(综述)

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F:8.519]

① 加工食品中多环芳烃含量取决于食品类型和烹饪过程,如脂肪含量、佐料、燃料、烹饪时间、油烟等;② 少食或不食烟熏类食物,不可反复烧烤,不食用烧烤食物表层,选用合适烹饪工具以防止油脂滴落在热源上;③ 选择轻污染饮品,如速溶咖啡、生咖啡、巴氏杀菌或原奶,减少重复用油,不使用储存时间较长的油;④ 商业层面应慎重选择燃料、原料,探索其他加工方式并优化工艺;⑤ 应制定准则和法规,以涵盖尚未涵盖的食品,并制定基于过程的指导方针。

PAHs, diet and cancer prevention: Cooking process driven-strategies
03-27, doi: 10.1016/j.tifs.2020.03.030

【主编评语】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具有致癌性的化学污染物,它可以通过环境沉积,也可以在食品热加工或有机成分的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形成。最新发表在Trend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综述分析了PAHs的来源,如何选择轻污染食物,如何在烹饪过程中减少PAHs生成,并分析了在商业层面和管理层面如何探索策略降低PAHs污染,从而降低相关的癌症风险。(@Lexi)

食用纤维预防乳腺癌?(综述)

Cancer[IF:6.102]

① 为探讨纤维摄入总量和类型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分析了21篇前瞻性研究报告;② 绝经前或绝经后,较高的总纤维摄入量均与较低的乳腺癌风险相关;③ 可溶性纤维与乳腺癌风险显著负相关,不溶性纤维或与乳腺癌风险负相关;④ 总纤维摄入量与雌激素、黄体酮受体双阳性或双阴性乳腺癌风险之间无显著负相关;⑤ 未发现区域、随访时间、酒精摄入、吸烟、良性乳腺病史或乳腺癌家族史等作为研究中总纤维摄入与整体乳腺癌风险相关性的异质性来源。

Fiber consumption and breast cancer incid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04-06, doi: 10.1002/cncr.32816

【主编评语】纤维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需要更多证据支持,最新发表在Cancer的系统性回顾和前瞻性荟萃分析探讨了纤维摄入总量和类型与乳腺癌发病的关系。该荟萃分析发现较高的总纤维摄入量均与较低的乳腺癌风险相关,该相关性与绝经与否无关。可溶性纤维与乳腺癌风险呈显著负相关。(@Lexi)

菊苣根:为增加纤维摄入、改善代谢健康提供可能(综述)

Advances in Nutrition[IF:7.24]

① 菊苣根是由菊粉、果胶和半纤维素组成的根类蔬菜,同时含有一些复杂的植物化学物(如倍半萜内酯);② 人类很早就有食用菊苣根的历史,菊苣根及其提取物自古以来就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甚至在护肤方面也有一定应用;③ 当前对菊苣根的使用主要是提取菊粉,也有用于添加饮料风味;某些地区依旧有食用菊苣根的传统,药用方面主要是对历史药用的延伸;④ 随着对膳食纤维在人体健康方面作用的不断认识,富含纤维的菊苣根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

Back to the Roots: Revisiting the Use of the Fiber-Rich Cichorium intybusL. Taproots
03-21, doi: 10.1093/advances/nmaa025

【主编评语】膳食纤维越来越被认为是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体代谢健康存在积极的影响。Advances in Nutrition近期发表了一篇综述,重新回顾了菊苣根作为一种复杂膳食纤维来源的使用情况。文章介绍了菊苣根在历史上及当前的食品、医学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探讨了菊苣根使用的安全性与法律地位问题,为菊苣根的未来潜在应用(如作为纤维饮食成分)提供参考,为对抗由于缺乏纤维的西方饮食导致的一系列慢性代谢疾病提供了机会。(@flying dutchman)

甲硝哒唑+菊粉降低NAFLD患者的谷丙转氨酶

Nutrients[IF:4.171]

① 60名NAFLD患者在进行4周的极低卡路里饮食(VLCD)后,随机分为3组;② 3组患者分别接受以下干预:甲硝哒唑(第一周)+菊粉、安慰剂(第一周)+菊粉、安慰剂(第一周)+安慰剂,持续12周;③ 进行4周VLCD后,BMI及谷丙转氨酶(ALT)分别降低了2.4 kg/m^2及11 U/L,且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显著降低;④ 12周干预后,相比于安慰剂+安慰剂组,甲硝哒唑+菊粉组的ALT进一步降低,但体重降低未能维持。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Inulin with Metronidazol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03-27, doi: 10.3390/nu12040937

【主编评语】减重可缓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但难以维持,另有研究表明益生元与抗生素可改善NAFLD。来自Nutrients上发表的一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发现NAFLD患者在接受4周的极低卡路里饮食干预后,BMI及谷丙转氨酶均显著降低,而在饮食干预结束后,接受12周的甲硝哒唑(仅第一周)+菊粉干预,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谷丙转氨酶。(@szx)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兵兵,szx,orchid,鑫鑫鑫女开~,王文东,Lexi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411 | 多管齐下,战胜抗生素耐药性危机

0410 | 《科学》:“没收”肠道菌群的铁源,帮助肠黏膜愈合

0409 | 《自然》:防止吃太多,消化道与大脑间是如何沟通的?

0408 | 坚实证据:1岁前少用抗生素,儿童哮喘大幅降低

0407 | 要有效预防感染?宿主-菌群的免疫代谢互作或很关键

0406 | 大肠癌基础研究:近期中国团队多点开花!

0405 | 减肥+改善心血管健康,不同饮食干预大PK

0404 | 多角度看代谢疾病治疗,肠道会是支点吗?

0403 | 胃肠疼痛是怎么回事+肠易激综合征小专题

0402 | 肠道菌怎样为肝脏提供远程保护?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