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分顶刊疾呼:忽视肠菌的临床营养缺陷重重(附一图读懂) | 热心肠日报
今天是第2006期日报。
Nature Reviews:营养不良和危重病人的最佳营养供给,需考虑肠菌(一图读懂)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46.802]
① 在主要关注宏量/微量营养素的化学组成明确膳(CDD)发展中,许多利于菌群定植和正常信号传递的化合物被忽视;② 高度可吸收的CDD无法充分滋养肠上皮细胞和原生菌而引起不良应激信号传递,这可能导致肠道细菌毒力增加和肠道屏障渗漏;③ 抗生素、无纤维饮食和长期患病等许多临床应激源会改变微生物组的组成,导致菌群的多样性急剧下降,使致病细菌增多;④ 未来大数据测序和分析可能是实时阐明影响微生物组和患者健康的复杂相互作用的方法。
Re-examining chemically defined liquid diets through the lens of the microbiome
09-30, doi: 10.1038/s41575-021-00519-0
【主编评语】随着现代医学的引入和重症监护的复杂性,人们假设喂养危重病人的最佳方式是提供不含纤维的化学明确的无菌液体食物(即全肠内营养)。近期发表于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观点性综述文章,揭示了这一假设中的潜在缺陷,并讨论了微生物组科学的新兴技术如何为营养不良和危重病人的最佳喂养方法提供参考。事实上,目前我国临床上也越来越多可供患者使用的肠内营养制剂如特医食品和肠外营养液,这为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商品化的营养制剂需要考虑到肠道菌群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合理开发和个性化使用。我们特别将本文的配图编译为一图读懂,希望能助你长知识。(@临床营养Dr.Chen)
长按二维码查看一图读懂
国内团队: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应逐步达到目标需求,勿操之过急!
Clinical Nutrition[IF:7.324]
① 纳入中国11家医院经NRS2002评估≥3分的有营养风险的腹部手术后的患者,男女的能量目标分别计为25和30kcal/kg(按理想体重);② 共有411例患者入选并随机分为IGEN组(在术后第3天即达到100%目标热量)和GGEN组(在术后第3天获得40%的目标能量,随后每天增加10%的目标能量);③ 在最终纳入分析者中,IGEN组感染17/199 (8.5%),GGEN组感染19/207 (9.2%),两者无明显优劣;④ IGEN组胃肠道不耐受事件显著多于GGEN组(29.1% VS 15.5%)。
Immediate vs. gradual advancement to goal of enteral nutrition after elective abdominal surgery: A multicenter non-inferiority randomized trial
10-30, doi: 10.1016/j.clnu.2021.10.014
【主编评语】近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外科王新颖作为通讯作者在Clinical Nutri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有营养风险的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术后患者中,即刻目标剂量肠内营养(IGEN)在感染并发症方面不低于逐步目标剂量肠内营养(GGEN),但IGEN与更多的胃肠道不耐受事件相关,这提示术后营养支持不能操之过急,过快到达目标能量,应逐步增加供给达到目标量。(@临床营养Dr.Chen)
Cell子刊:膳食组成对肝脏蛋白质组有很大的影响
Cell Metabolism[IF:27.287]
① 在宏量营养素比例、能量和药物添加(二甲双胍、雷帕霉素、白藜芦醇)有所不同的40种饮食搭配喂养小鼠,研究饮食和药物对小鼠肝脏蛋白质组的交互和比较效应;② 能量摄入与剪接体蛋白丰度呈负相关,而蛋白质摄入量与线粒体蛋白丰度、线粒体NAD+转运体—SLC25A51丰度及氧化应激水平正相关;③ 三种药物的作用小于饮食中宏量营养素变动,雷帕霉素和二甲双胍主要降低了线粒体对膳食蛋白质的反应,而白藜芦醇降低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作用。
Nutritional reprogramming of mouse liver proteome is dampened by metformin, resveratrol, and rapamycin
11-11, doi: 10.1016/j.cmet.2021.10.016
【主编评语】近期发表于Cell Metabolism的一项动物研究成果,通过设计宏量营养素5种水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各占比为10:70:20,14:57:29,19:63:18,33:20:47 或55:25:20)和2个能量水平,配制10种试验饲料,在这10种饮食基础上添加二甲双胍,雷帕霉素或白藜芦醇(它们被认为是热量限制模拟物),最终有40种饮食和药物干预方法用于喂养小鼠,结果表明不同饮食对肝脏蛋白质组有明显的影响,不仅对代谢途径,而且对线粒体功能和RNA剪接等基本过程都有影响。其实关于能量及三大宏量营养素的最佳供给量和比例在许多研究都有探讨,对健康或疾病状态下所得出的最佳推荐可能存在不同,目前我国通常推荐正常成人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供能比50~60%,蛋白质10~15%,脂肪25~30%。(@临床营养Dr.Chen)
探寻预防痴呆症的个性化营养(综述)
Alzheimer's and Dementia[IF:21.566]
① 代谢和神经生物学对饮食的反应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异质性,更个性化的饮食方法可能更适合生物学现实,并提高预防痴呆症的效果;② 个性化饮食有赖于食物暴露(指一生中与饮食相关的暴露史),及其与基因组和其他生物学特征(如代谢、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③ 考虑并解析个体间的异质性,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可能有助于破译从饮食到大脑健康的分子途径,并帮助完善营养目标,最终通过个性化饮食对确定的易感人群进行痴呆症预防。
Personalized nutrition for dementia prevention
11-10, doi: 10.1002/alz.12486
【主编评语】营养是一种复杂的暴露(即食物暴露),它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大脑功能和健康。在临床研究中,还没预防痴呆症或认知能力下降的“万能”饮食方法。近期发表于Alzheimer's and Dementia的一篇综述回顾了目前个性化营养在痴呆症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做了相关展望。(@临床营养Dr.Chen)
天津医科大学:饮用咖啡和茶降低中风、痴呆、中风后痴呆的风险
PLoS Medicine[IF:11.069]
① 英国Biobank的一项前瞻性人群研究,纳入365682名参与者,随访11.4年间,5079人发生痴呆,10053人中风;② 咖啡和茶与中风、痴呆症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每天喝2-3杯咖啡、每天喝3-5杯茶或每天喝4-6杯茶和咖啡与中风、痴呆症的最低危险比(HR)相关;③ 每天喝2-3杯咖啡和2-3杯茶与中风风险降低32%和痴呆风险降低28%相关;④ 咖啡和茶的联合消费与缺血性中风和血管性痴呆的低风险相关,且降低中风后痴呆的风险,每天饮用3-6杯咖啡和茶最佳。
Consumption of coffee and tea and risk of developing stroke, dementia, and poststroke dementia: A cohort study in the UK Biobank
11-16, doi: 10.1371/journal.pmed.1003830
【主编评语】天津医科大学的Wang Yaogang在PLoS Medicine发表文章,对英国Biobank的一项前瞻性人群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单独或联合饮用咖啡和茶可降低中风和痴呆的风险,与降低卒中后痴呆的风险相关。研究也存在局限,患者的饮茶和咖啡的量是自我报告,且Biobank的参与者并不能代表整个英国人群的情况。(@章台柳)
Science子刊:年轻时的高糖饮食或可诱发精神疾病
Science Advances[IF:14.136]
① 缺失乙二醛酶1(GLO1)的青春期小鼠摄入高蔗糖饮食,可诱导多动症、工作记忆受损、感觉门控受损等精神疾病相关行为表型;② 高蔗糖饮食+GLO1缺失导致小鼠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功能障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累积、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③ 高蔗糖饮食+GLO1缺失导致小鼠的微毛细血管损伤,降低脑部葡萄糖摄取;④ 低剂量阿司匹林抑制高蔗糖饮食+GLO1缺失诱导的小鼠行为异常及脑血管病;⑤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双相障碍患者的脑纤维蛋白累积显著增加。
High-sucrose diets contribute to brain angiopathy with impaired glucose uptake and psychosis-related higher brain dysfunctions in mice
11-10, doi: 10.1126/sciadv.abl6077
【主编评语】代谢功能失调被认为可促进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缺失乙二醛酶1(可降低蔗糖代谢产物的毒性)的小鼠中,在青春期喂食高蔗糖饮食,可诱导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累积、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障碍,并导致脑部的微毛细血管损伤及葡萄糖摄取降低,从而诱发精神疾病相关的行为异常(多动症、工作记忆受损等)。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双相障碍患者中,也可观察到相似的脑血管损伤。(@aluba)
多吃红肉或增加老年女性的虚弱风险
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IF:12.91]
① 纳入85871名60岁以上女性,中位随访14年期间共确诊13279例虚弱病例;② 调整生活方式等因素后,红肉摄入与较高的虚弱风险显著相关;③ 每天增加一份总红肉/未加工红肉/加工红肉摄入均与虚弱风险增加显著相关,RR分别为1.13、1.08和1.26;④ 除了体重减轻外,疲劳、有氧能力下降等虚弱标准均与总红肉消耗量呈正相关;⑤ 用鱼类和坚果替代未加工红肉分别与虚弱风险降低22%和14%相关,替代加工红肉分别与虚弱风险降低33%和26%相关。
Red mea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frailty in older women
11-09, doi: 10.1002/jcsm.12852
【主编评语】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超过8万名女性进行最长22年的随访后发现,较高的红肉摄入量与虚弱风险增加显著相关,而用其它蛋白质来源(鱼类、坚果、豆类、低脂乳制品等)替代红肉与虚弱风险降低显著相关。(@aluba)
国内团队:多吃鱼或可降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风险
Clinical Nutrition[IF:7.324]
① 纳入21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② 较高的ω-3 PUFA摄入与早期及晚期AMD风险分别降低14%及29%相关;③ 每天增加1g的ω-3 PUFA摄入量,与早期及晚期AMD风险分别降低6%及22%相关;④ 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摄入量与AMD风险呈负相关,而α-亚麻酸的摄入量与AMD风险无显著关联;⑤ 较高的鱼类摄入与早期及晚期AMD风险分别降低21%及29%相关,且与AMD进展风险显著降低相关;⑥ 每天增加15g的鱼类摄入量,与早期及晚期AMD风险分别降低13%及14%相关。
Dietary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fish intake and risk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10-11, doi: 10.1016/j.clnu.2021.10.005
【主编评语】西安交通大学的马乐团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Cheng Pei团队、中国营养学会的Jin Zhou团队在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21项研究的数据后发现,更高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摄入量,或更高的鱼类摄入量,与更低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风险(AMD)相关。(@aluba)
饮食如何影响乳腺癌的预后
Cancers[IF:6.639]
① 纳入63项队列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总结饮食因素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联;② 确诊前的啤酒摄入与复发风险增加相关,确诊前的饱和脂肪摄入与乳腺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③ 确诊前的钙、叶酸、木脂素摄入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确诊后的纤维、抗氧化剂、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D及维生素E)摄入与死亡风险降低相关;④ 确诊后的维生素C、维生素E、异黄酮摄入与复发风险呈负相关。
Dietary Factors and Breast Cancer Prognosis among Breast Cancer Survivo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hort Studies
10-23, doi: 10.3390/cancers13215329
【主编评语】来自Cancer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63项队列研究的数据后发现,确诊前或确诊后的饮食摄入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其中,确诊前的啤酒及饱和脂肪摄入可能对乳腺癌预后有不利影响。(@aluba)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orchid,临床营养Dr.Chen,章台柳,aluba,徐硕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1120 | 如何写好人类微生物组论文?《自然·医学》发表百名专家指南
1119 | 今日Science:少吃点,抗衰老?8页综述详论
1118 | 李飞等Microbiome:抗癌药伤睾丸,肠道菌群是中介
1114 | 临床营养多重要?Lancet子刊详述排除膳食缓解IBD
1112 | 今日Cell:肠道菌群只是自闭症的“果”而非“因”?
1111 | 今日Nature双发:调免疫脆弱拟杆菌 & 促癌转移棕榈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