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山大学团队突破:锁定保护心血管的肠菌代谢物 |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小伙伴们 热心肠研究院 2022-08-31

今天是第2249期日报。

中山大学:菌群代谢物IPA如何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Circulation Research[IF:23.213]

① 肠道菌群和代谢组整合分析表明,冠心病(CAD)患者中吲哚-3-丙酸(IPA,色氨酸的菌群代谢物)明显降低;② 在另一队列中,血液IP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风险和严重程度负相关;③ 结合细胞实验和补充/耗竭IPA的小鼠实验表明,IPA作用于巨噬细胞,通过抑制miR-142-5p来诱导ABCA1表达,从而促进胆固醇从巨噬细胞流出,对动脉粥样硬化有保护作用;④ CAD患者中,巨噬细胞的miR-142-5p/ABCA1/胆固醇逆转运轴失调,且与血液IPA降低相关。

Gut Microbially Produced Indole-3-Propionic Acid Inhibits Atherosclerosis by Promoting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and Its Deficiency Is Causally Related to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07-27, doi: 10.1161/CIRCRESAHA.122.321253

【主编评语】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凌文华、杨燕与团队近期在Circulation Research发表研究,发现在人和小鼠中,肠道菌群代谢物吲哚-3-丙酸(IPA)能通过miR-142-5p/ABCA1轴促进巨噬细胞的胆固醇逆转运,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病(ASCVD)发挥保护作用,为改善ASCVD提供了新的潜在干预靶点。(@mildbreeze)

国内团队:脑血栓患者的菌群有何特征?

mBio[IF:7.786]

① 招募104例血栓切除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2%血栓样本中检测到细菌DNA,荧光原位杂交也可观察到细菌信号簇;② 相比粪便和口腔样本,血栓菌群中变形菌门(主要来源血浆)显著富集;③ 心脏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血栓中细菌浓度、优势细菌和分布模式不同;④ 较高丰度不动杆菌和肠杆菌科与围手术期不良事件高风险相关,高丰度不动杆菌与90天死亡率的高风险独立相关;⑤ 血栓切除术取出的血栓中存在细菌,部分细菌与患者预后有关。

Bacterial Signatures of Cerebral Thrombi in 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
06-21, doi: 10.1128/mbio.01085-22

【主编评语】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而脑血栓属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详细探究脑卒中患者脑血栓的菌群特征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这方面相关研究非常有限。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冷昕禕、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立安及团队在mBio发表最新研究,通过测序和荧光原位杂交发现脑卒中患者的血栓样本中存在细菌,且变形菌门(主要来源血浆)显著富集,且部分细菌与患者的手术不良事件和预后显著相关。总之,该研究为未来针对脑血栓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思路。(@九卿臣)

膳食钾保护心血管,男女有别

European Heart Journal[IF:35.855]

① 纳入11267名男性和13696名女性,发现钾摄入量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关系都存在性别差异;② 在女性中,钾摄入量与舒张压负相关,且其斜率在钠摄入量高的人群中更陡(钾的血压保护作用对于钠摄入多的人更明显),而男性中未发现这些关联;③ 分析19.5年的随访数据表明,较高的钾摄入量与较低的CVD风险相关,这种关系在女性中更强(钾摄入量最高vs最低的四分位数,男性和女性的CVD风险分别降低7%和11%)。

Sex-specific associations between potassium intake, blood pressur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the EPIC-Norfolk study
07-21, doi: 10.1093/eurheartj/ehac313

【主编评语】富含钾的饮食与较低的血压和较低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有关。European Heart Journal近期发表了基于欧洲前瞻性队列EPIC-Norfolk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基于尿液样本评估钾和钠的摄入量,分析了钾摄入量对血压和CVD风险的影响,表明钾摄入量与血压及CVD风险之间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即钾对血压和CVD风险的保护性作用在女性中更明显,且钠摄入量高的女性更可能通过补充钾来改善血压。(@mildbreeze)

中山一院:过度限盐或导致心衰患者的不良预后

Heart[IF:7.365]

① 纳入1713名HFpEF患者,基于自我报告的做饭时加入的盐总量,计算盐摄入评分;② 相比于盐摄入评分为0(即做饭不加盐)的患者,盐摄入评分>0的患者的主要终点(心血管死亡、心衰住院与心脏骤停幸存的复合终点)风险显著降低(HR=0.760);③ 盐摄入评分>0的患者的心衰住院风险显著降低(HR=0.737),但全因死亡或心血管死亡风险无显著差异;④ 过于严格的盐摄入限制与不良预后之间的关联在70岁以下及非白人患者中更为明显。

Salt restriction and risk of adverse outcomes in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07-18, doi: 10.1136/heartjnl-2022-321167

【主编评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Weihao Liang团队与Chen Liu团队在Hear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1700多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中发现,过于严格的限盐(做饭时不加盐)与不良预后相关,尤其在较年轻的患者及非白人患者中更为明显。(@aluba)

口腔菌群与胰腺癌(综述)

Microbiome[IF:16.837]

① 较差的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微生物失调均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 个体在基因、种族、社会经济状况、抽烟与否及年龄的差异影响其口腔微生物的组成情况;③ 胰腺与唾液腺有诸多相似点,因此口腔微生物或可反映癌变过程中胰腺的变化情况;④ 胰腺微生物可能由口腔、肠道或血液微生物定植而来,且口腔致病菌或与胰腺癌有关;⑤ 慢性炎症是胰腺癌发展中的危险因素;⑥ 工程化的口腔微生物有望用于胰腺癌的临床治疗,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The oral microbiome, pancreatic cancer and human diversity in the age of precision medicine
06-15, doi: 10.1186/s40168-022-01262-7

【主编评语】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治疗和结果存在个体差异。胰腺癌患者的口腔微生物会发生变化,并且在胰腺肿瘤中发现了口腔中常见的病原菌。但对于胰腺癌患者口腔微生物群如何或为什么不同还有很多未知。发表在Microbiome上的一篇综述总结了口腔健康、口腔菌群和胰腺癌之间的已知联系,讨论了人类多样性如何影响口腔菌群的组成,并探索了人类多样性、口腔菌群和胰腺癌发展相互作用背后的潜在机制,加深了人们对口腔菌群与胰腺癌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EADGBE)

发现可显著抑制具核梭杆菌的唾液链球菌菌株

Gut Microbes[IF:9.434]

① 从17份健康粪便样品中筛选出5株对具核梭杆菌DSM15643具有抗菌活性的唾液链球菌,选取菌株DPC6993进行研究;② DPC6993基因组编码合成唾液链球菌素A5和B的基因,菌落质谱分析也显示出这两种物质的存在;③ 20余种肠道细菌中,DPC6993仅对包括具核梭杆菌不同菌株在内的少数细菌表现出抗菌活性;④ 在模拟结肠环境中,DPC6993可显著抑制具核梭杆菌DSM15643的生长;⑤ DPC6993抑制具核梭杆菌DSM15643生长的同时对结肠菌群多样性和组成无显著影响。

Effect of a bacteriocin-producing 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on the pathogen Fusobacterium nucleatum in a model of the human distal colon
07-25, doi: 10.1080/19490976.2022.2100203

【主编评语】肠道菌群是一个巨大的微生物库,其中一些微生物产生称为细菌素的抗菌肽,可以抑制与疾病相关的特定细菌。具核梭杆菌是一种新出现的与包括结直肠癌(CRC)在内的胃肠道疾病相关的人类细菌病原体。发表在Gut Microbes上的一项研究从健康供体的粪便样本中筛选到了一株对具核梭杆菌具有窄谱抗菌活性的唾液链球菌菌株DPC6993,其对模拟结肠环境中的其他细菌影响较小。该研究强调了天然肠道细菌靶向与CRC相关的细菌病原体的能力,或可作为生物疗法降低CRC发展的风险,并对结直肠癌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EADGBE)

病原体如何适应菌群与宿主共同介导的铁限制作用?

Current Biology[IF:10.9]

① 在小鼠肠内,大肠杆菌铁稳态的主要调节因子iscR C92S突变体表现出波动选择状态;② 免疫力不同及无菌小鼠的体内竞争表明,iscR C92S突变体的选择压力受免疫系统调节,由抗生素和菌群驱动;③ 体外试验表明,铁的可用性是iscR适应性收益或成本的重要因素;④ 宿主的免疫蛋白Lipocalin-2,可以防止细菌获得铁,是iscR波动选择的主要宿主机制;⑤ 该文阐述了大肠杆菌铁调节剂在哺乳动物肠道中经历波动的选择的机制。

Fluctuating selection on bacterial iron regulation in the mammalian gut
07-05, doi: 10.1016/j.cub.2022.06.017

【主编评语】这是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一份工作,作者从大肠杆菌的铁硫簇调节因子iscR在小鼠肠内铁适应的重要作用出发,鉴定了C92位点的重要性。随后,在衰老小鼠和年轻小鼠肠内都发现了iscR C92S突变体的波动性选择状态,使用免疫力不同的小鼠以及无菌小鼠进行体内竞争,发现这种波动性选择状态受宿主免疫系统调节,且有抗生素和菌群驱动。同时,铁限制也会调节iscR C92S的适应性,作者还鉴定出宿主的免疫蛋白Lipocalin-2可限制细菌的铁摄入,因此是iscR波动性选择的主要宿主机制。(@Johnson)

JAMA子刊:上消化道手术后的心律失常发病率、相关风险因素及结局

JAMA Network Open[IF:13.353]

① 纳入1210名接受上消化道手术的患者(中位年龄62岁),其中100名(8.3%)发生术后心律失常;② 食管切除术与最高的术后心律失常风险相关,术后心律失常与更长的ICU住院时长相关(23.4天 vs. 5.9天);③ 4项因素(更大的年龄、术中并发症、感染及器官衰竭)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显著相关;④ 术后心律失常及败血症与更高的院内死亡风险相关;⑤ 中位随访19个月期间,27.0%的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在出院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

Incidenc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Postoperative Arrhythmia Afte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07-21,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2.23225

【主编评语】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在1210名接受上消化道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为8.3%,并鉴定出了与术后心律失常相关的4项风险因素,同时发现术后心律失常与出院后的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相关。(@aluba)

肠道骨桥蛋白如何改善酒精性肝损伤?

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IF:8.797]

① 酒精诱导肠上皮细胞(IEC)的骨桥蛋白(Opn)表达上调,通过构建IEC中Opn过表达和敲除小鼠,探究其功能;② Opn过表达小鼠接受酒精饮食后表现出肠屏障改善、菌群失调改善,以及酒精性肝损伤(ALD)改善;③ 粪菌移植证明Opn过表达小鼠通过肠道菌群来改善ALD;④ 口服mOPN复现了Opn过表达小鼠的ALD改善作用;⑤ Opn增加通过AMPs保护肠道菌群,通过色氨酸代谢增加和SCFAs响应Ahr保护肠屏障功能,以改善ALD。

INTESTINAL OSTEOPONTIN PROTECTS FROM ALCOHOL-INDUCED LIVER INJURY BY PRESERVING THE GUT MICROBIOME AND THE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07-08, doi: 10.1016/j.jcmgh.2022.06.012

【主编评语】这是发表在CMGH Cellular and Molecular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的一份工作,作者在前期研究发现肠上皮细胞(IEC)中的骨桥蛋白(Opn)在酒精诱导下表达上调,通过构建IEC中Opn的过表达和敲除小鼠,探索了Opn的功能。作者发现Opn过表达可以改善酒精诱导的肠屏障损伤和菌群失调,通过粪菌移植和外源添加mOpn进行了确认。其中,乙醇喂养的Opn过表达小鼠的空肠IEC中抗菌肽、IL-33、pSTAT3、芳香烃受体、紧密连接蛋白过表达,且门静脉血清中有更多的色氨酸和短链脂肪酸;最终,作者发现Opn增加通过抗菌肽保护肠道菌群,通过色氨酸代谢增加和短链脂肪酸响应芳香烃受体保护肠屏障功能,最终改善ALD。(@Johnson)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mildbreeze,拍了花宝贝,Rustypotatis,aluba,XLyasby,EADGBE,WK红叶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728 | 今日Nature:揭秘Akk菌调节免疫的分子机制
0727 | 国内成果小爆发,微生物相关研究多点开花
0726 | 再添新证:促肠炎,肠道噬菌体的作用不可小觑
0725 | Cell子刊:胰腺癌如何塑菌群、逃免疫?新“武器”被锁定
0724 | BMJ详解膳食纤维:为何重要?如何吃够?
0723 | 9文聚焦肠易激综合征:疗法与新知
0722 | 今日Cell:重磅综述详解菌群研究的单细胞技术
0721 | 国内菌群研究多点开花,昼夜节律、粪菌移植等均有新突破
0720 | “漏”进血液的菌群内毒素如何损伤心血管?49分综述详解
0719 | 小肠菌群再发高分研究,揭示乳糜泻潜在机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热心肠日报的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