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6月2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合集

凡若清韵 2021-06-28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打虎英雄(一)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三败考场(二)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泪溅龙床(三)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知遇之恩(四)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初露锋芒(五)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柳暗花明(六)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少年战士(七)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情场懦夫(八)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风流放翁(九)
侠骨柔情陆游陆放翁丨一往情深(十)

侠骨柔情陆放翁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飘了几天,大山都被覆盖了。


雪刚停,鸟兽就出来觅食。


远远的看到一队人马跋涉而来,也许是走累了,找了块空旷地,下马休息。


刚拿出酒壶喝了一口,就听到虎啸声由远而近,还没来得及爬上马,一只吊睛白额大虎像旋风一样,从山林里奔了出来。


老虎看着几十个肉团摆在面前,口水都流了出来,对着人群猛扑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手拿长矛挺身而出。


不偏不倚,一枪刺穿老虎的喉咙。老虎在地上痛的仰天长啸,地动山摇。男子死死抵住长矛,老虎拼命挣扎了几下,终于倒在地上。


这一幕不是武松打虎的续集,而是陆游打虎第一集。



陆游出生在金军攻打北宋那年,不久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军掳走。


大宋子民的爱国热情被激发,出现了以岳飞为首的“中兴四将”,但是宋高宗只想求一个安稳人生,做一个快乐皇帝,对解救他爹和他哥没兴趣,更对收复沦陷区没兴趣,剩下的大半个宋朝足够他生活了。


岳飞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十年北伐毁于一旦。宋金议和,宋朝向金国称臣,每年进贡金国数不清的金银财宝。


陆游的父亲因为是主战派,被以宋高宗为首的主和派罢官,在乡间归隐。


老爷子在家没事,就教儿孙们读书写字。这家庭教师够水准,陆游十二岁就能诗文。


十八岁那年,他遇到了曾几,他对曾几是敬佩的五体投地,曾几不仅是有名的学者,而且是爱国志士,铁骨铮铮,因为得罪秦桧,被免官。


秦桧是主和派,科举考试,他要的是听话的“奴才”,而不是像陆游这样时时刻刻和他作对的“刺儿头”。


陆游也是个性子直,说话直的烈性小伙,明知道科举考试是秦桧主持,而且知道“考试范围”,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考试失败之后,陆游的老母亲唐氏寻找陆游的原因,找来找去,找到了陆游的新婚妻子唐婉身上。



陆游拗不过母亲,一对幸福夫妻就这样被打散了。


这是陆游一生的痛。


几年后,陆游游沈园时,偶遇唐婉,两人不胜唏嘘,陆游做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一生怀念唐婉,他去世那年的春天,陆游最后一次重游沈园,花还在,人已归土,陆游又写了一首诗纪念她: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第二次科考之后,陆游经历了休妻,再娶妻,父死,丁忧等等事情,第三次科考的时候,他已经二十九岁了。相对于苏轼的二十一岁,王安石的二十二岁,已经算是“老三届”了。


注定的结局因为主考官“跑偏”了。考官陈之茂也是硬汉一枚,明明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他还不信邪。秉公执笔,把才能远远高于秦埙的陆游录取为第一名。


秦桧气的七窍生烟,直接把陈之茂这个“不知道死活的东西”免职了。


殿试时,秦桧在宋高宗耳边说了陆游很多坏话,总结起来就六个字:顽固的主战派。宋高宗马上懂了,让陆游卷铺盖回家种田去吧。


陆游还没来得及种田去,秦桧挂了。秦桧一死,举国欢庆,大家都以为议和是秦桧的意思,这下可以北伐了。


结果,宋高宗出来说话了,其实议和是我的意思,和秦桧没关系,他只是一个执行者。


不过,看到百官这么兴奋,宋高宗也不好扫他们的兴,就选了几个主战派出来平衡一下权利。其中就有陆游的老师曾几。


“朝里有人好做官”啊,陆游被曾几推荐,当上了福州宁德县的主簿。


两年后调到京城,做敕令所删定官。


一年后调任大理司直兼宗正簿。


宋高宗自从定都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之后,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心,在临安建了一个黄金窝,在那里享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快乐,哪管丢掉的半壁江山,和每年压在老百姓头上沉重的赋税。


宋金宣战,起用64岁的老将刘锜做统帅。刘锜当年是和岳飞齐名的抗金大将,因为秦桧的排挤,长期流放在外。刘锜当时已经是重病缠身,每天只能喝粥续命,可是国家危难之际,还是临危受命。


不读历史,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南宋有两个宋朝特色的词语,一个是“北狩”,一个是“航海”。北狩是指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掳走,大宋朝为了自己稀薄的脸面,说是去北方打猎了。“航海”就是指去海上逃亡。


宋高宗一听,金国要打过来了,赶忙修了一条五尺宽的逃亡路,逃亡船也早就准备好了。还下了道手谕要丞相陈康伯解散政府,大家各自逃命,各求多福吧。


陈康伯为了稳定民心,把手谕烧了,还把自己乡下的家属接到了京城。


百官更是群情激奋,上书让皇上御驾亲征,最激动的要数我们的陆先生。


宋朝有一个“轮对”制度,就是到了一定的官职,皇上会轮流面见他们,这一天轮到了陆先生。


陆先生的确是性情中人,做了一件特呆萌的事情:“泪溅龙床请北征”。


啥个意思,就是在皇帝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抱着皇帝的大腿,请求皇帝御驾亲征,他愿做马前卒,连战衣都做好了。


皇上准备驾着小船去海上逃亡呢,哪里愿意御驾亲征,这会丢命的好伐。


陆游越说越激动,皇上要是不同意,新衣服就没机会穿了,越哭越伤心,眼泪鼻涕弄了皇上一身,还抹到皇上的龙椅上。


皇上心想:弄脏了我的衣服和椅子,你赔得起吗?赶紧让他从我眼前消失,就这样陆先生又下岗了。


但是现在主战派占上风,陆游这样一个爱国战士,没几天就重新被召回朝廷。


全国掀起了高昂的抗战热情,宋高宗再当缩头乌龟也有些不好意思,在群臣的请求下,很勉强的下诏:“御驾亲征”。


宋金战争,大宋朝险胜。十一月份金军撤出大宋朝,十二月份宋高宗“御驾亲征”,跟金军撤退开了个欢送会。


把金军赶跑了,主战派也没用了,主和派在宋高宗的支持下开始了新一轮的反攻,将军刘锜被气死。


陆游为他写了挽歌:


坚壁临江日,人疑制敌疏。

安知百万虏,锐尽浃旬余。

智出常情表,功如定计初。

云何媢公者,不置箧中书?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不小心,又轮到陆游“轮对”,我们年近四十岁的陆大侠还是那么天不怕地不怕。


又向皇上提了几个尖锐的意见:比如皇上要虚心接受臣子们的意见,就像对金抗战时,皇上就不要老想着开溜,要想着和大家一起消灭金军。还有你让主和派杨存中去做军事要地的统帅这是啥意思,怕爱国的老百姓得罪了你金大爷吗。


那时候,主战派还在朝中控制局面,陆游虽然给了宋高宗一个难堪,但是皇上忍了。



宋高宗被金国这样一吓,对当皇上也没了兴趣,就把皇位让给了儿子赵眘,自己做起逍遥的太上皇。


出生牛犊不怕虎,宋孝宗赵眘(同慎)一上任就大力提拔主战派。陆游几次被大臣隆重推荐,宋孝宗亲自召见了他,并且亲自授给他进士学位。


满大宋朝只有两人得到了这样的优待,可见宋孝宗对他的赏识。“士为知己者死”,陆游发自肺腑的对孝宗感激,愿意为他“杀身从死”。


同时,陆游还升了官,进入了最高军政机关做“秘书”,官虽然不大,但是到底进入了朝廷权力核心部门。


“七分爱别人,留下三分爱自己”,我们的陆大侠却是用十分来爱国忠君。


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动,陆游对国,投入了十二分的热情,所以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


赵眘当了皇上之后,想提拔两个自己人:龙大渊和曾觌(dí)。这两个人算不上是好官,也不是大奸大恶,在大宋朝干部群里浑水摸鱼总是可以的。可是他们偏偏是皇上的亲信,就成了众矢之的。


一次内宴,一个歌妓请曾觌题词。宫女结交外臣,这可是重罪,更何况是当着皇上的面,曾觌拒绝了。


当时宴会上的大臣们都碍着皇上的面子,谁也没说什么。毕竟领导没说话,我们说话不合适。


虽然没说什么,但大家心里都有不满。丞相史浩就把这件事告诉了陆游,陆游这个“愤青”,最是嫉恶如仇,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参知政事张焘。


陆游的目的很明确,要让张焘劝劝皇上。


张焘真的就把陆游告诉的事情告诉了皇上,还劝谏皇上要他亲君子远小人。


皇上听了勃然大怒,内宴懂不懂,家宴懂不懂。谁给你们权利在背后议论皇上的,真是反了天了。


内宴时,张焘并不在。皇上就问他从哪里听来的,他就把陆游和史浩一起供出来了。


皇上一听是陆游在后面捣的鬼,气更大了。我给他这么高的恩宠,他不知道感恩就算了,还在背后说三道四,惹我生气。


皇上很生气,问题很严重。陆游这一次被赶到镇江做了通判。


这次被贬,陆游很伤心,一片赤诚之心啊,怎么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犬马区区正自愚”,自己真是“自作多情”。


自从宋孝宗登基,朝廷就轰轰烈烈的准备北伐。


但是由于战争发动的太仓促,宋军大败。


意志不够坚定的宋孝宗开始摇摆,而且太上皇宋高宗也给了他压力。


就有臣下拿宋高宗威胁宋孝宗:国家大计,须面奏上皇之后从事。意思是,干不好,你就下台吧,让高宗接着干。


顺理成章的,主战派又被打压下去。


主战派领导张浚奉命巡视江淮一带,驻扎在镇江。于是一些像陆游一样的爱国志士就围绕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小团伙”。


这些人每天探讨北伐大计,尽情讨论国家大事。主和派一看,好家伙,什么意思,鼓动造反吗?赶紧把他们消灭。


很快,张浚被罢官。


陆游也没逃过这一劫,被远调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做通判。


陆游即便是被赶到这么远,京城还是有人时刻惦记着他。主和派清点人数的时候,发现陆游还在。


陆游的“污点”不用放大镜,就能看到:“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


陆游对这些“污点”什么态度呢,坦率承认。


老年回忆起这件事情时,还写过两句诗:“少年论兵实狂妄,谏官劾奏当窜殛” 。


对啊,我就是喜欢谈论北伐怎么了,你们咬我啊,大不了不做官了,我回家归隐去。


四十二岁,男人正是“一朵花”的时候,我们的爱国战士陆游被迫下岗了。



陆游回到了老家山阴,建了一栋别墅。


像陆游这样的清官,才做了几年不大不小的官职就可以去乡下建栋别墅,足见大宋朝,官员的薪水多高。


陆游这么大阵仗,貌似要在乡下长治久安了。


陆游在乡下的生活分为三部分:作诗,求仙学道,布施药品。


作诗就不多说了,陆游在宋朝有“小李白”的称号,师从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有杜甫,黄庭坚,陈师道等。


求仙学道是调节心态的利器,让陆游得享84岁高寿。


陆游经常骑着头小毛驴,带着一袋子草药到附近村里闲逛。谁家有个病人,就请陆游看看。


陆游的形象有些江湖郎中,走街串巷的感觉。但陆游通医术,不仅帮人诊治,还送病人药材。简直就是一个“活菩萨”。


八十一岁时陆游写了一组《山村经行因施药》诗,选其中的一首:


闲行偶复到山村,

父老遮留共一樽。

曩日见公孙未晬,

如今已解牧鸡豚。


老百姓见了他,多欢迎,留着吃饭,吃酒。好多人家的小孩生下来起名“陆”。


隐居生活虽然优哉游哉,但是陆游安于这种现状吗?不。他对朝廷还是有期待: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期待着“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的时刻终于在四年后出现。


宋孝宗脆弱的小心脏终于有些恢复,主战派又开始出来活动了。


陆游的好友陈俊卿被任命为右丞相,爱国志士王炎做了四川宣抚使,召集有勇有谋的抗金志士,筹划北伐。


就这样,一封邀请函送到了陆游手上。


陆游无比激动,“莫敢不急装待命,碎首为期”。


偏偏这时候,一盆冷水浇了下来,朝廷下了一纸诏令,陆游以“左奉议郎差通判夔州军州事”。这是个啥官呢,就是拿着正八品的俸禄到夔州做通判去。


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当年可是除了鸟去,人不去的地方。陆游从山阴(今绍兴)走到夔州,整整走了160天。


陆游在夔州这个兽比人多的地方,呆的想死的心都有,“万里羁愁添白发”。


三年的任命期一到,马上写信给丞相和王炎。给丞相的信里,那是十二万分的哭穷啊,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没吃没喝,薪水都不够来回路费。你就当可怜我,别再把我送到这只看到鸟,看不到人的地方。


给王炎的信里,那是360度大反转,我现在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你快点把我召到前线去吧。


王炎当时手里正缺人,就把陆游叫来了。


我们的陆叔叔,那叫一个开心啊,“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


当年去夔州的时候,“流离鬓成丝,悲咤泪如洗”。去前线的时候,“不妨青鬓戏人间”,当年的白发一夜之间转黑了,绝对没用“一抹黑”。


老年时作诗“念昔少年日,从戎何壮哉”,“忆昔西征日,飞腾尚少年”。四十八岁的中年老男人也返老还童变成少年了。


陆游一路欢歌到达前线,在前线做了四件事:第一件,以“军事参谋”的身份献计献策。


第二件,亲身参与了对金的小规模遭遇战。


第三件,上山打虎。当年打虎是训练士兵的一种方式。


第四件,诗人陆游迎来了其诗歌创作的质的飞跃。看心情好,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影响脑袋“转速”。


陆大侠还在自己的“英雄梦”里畅游的时候,朝廷一纸调令把王炎调进京城,给了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第二年王炎就被罢官,前线组织也被遣散了。


陆游被调往福建。


前线解散了,陆游的心也散了。


前线成了陆游生活的“别处”,成为他一生怀念的地方。


陆游由福建又调往四川,公事没多少,“冷官无一事,日日得闲游”,陆游把多半时光消磨在酒肆和歌院中,来发泄他的郁闷心情。


贺新郎•夏景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后来又被调往嘉州,这次生活是丰富的。他修堤,种花,筑假山,大阅,修岷江浮桥,但是这一切还是没有消磨掉诗人心中的忧闷。

陆游不断的被调任,都是些没有多少实际工作的闲职。陆游只能四处游玩,不断的写诗来消磨时间。


上班时间不好好在办公室呆着,到处闲逛,不是迟到就是早退,要么就是旷工、请假,哪里有上班的样子。陆游的政敌时刻都不放过他,要说他没闲逛吗,开玩笑,你写了这么多诗歌在这里呢,黑纸白字的好伐。


第一次,陆游被赵汝愚弹劾,为人“疏放”,“不自检饬,所为多越于规矩”。第二次,谏议大夫何澹弹劾他,“所至有污秽之迹”。


一个爱国志士,因为事业的失落,被推到了“燕饮颓放”的路上。


陆游宦海浮沉多年,早见惯了“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把戏。他对这一切都是不在意的,他的人生只有一件事重要那就是北伐,收复中原,统一大宋。


你们说我“燕饮颓放”是吗,好啊,那我就是燕饮颓放。你们以后不要叫我陆游了,我改名叫“放”。


你们说我写诗,“专嘲风月”,那我就干脆把我的书房,改成“风月斋”好了。


怎么,想打击我,不好意思,我根本不气。看不惯啊,看不惯过来咬我啊。


北伐是陆游一生念念不忘的梦想,我们看他晚年写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壮志未酬,英雄老去,不甘心啊!


陆游八十二岁那年,南宋又一次组织北伐。


这时候的陆游已经退休二十多年,早被朝廷遗忘了。


听到北伐的消息,陆游写了一首《老马行》:


老马虺隤依晚照,自计岂堪三品料?

玉鞭金络付梦想,瘦稗枯萁空咀噍。

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即使已经八十二岁,陆游还是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这一年的陆游和北伐统帅韩侂胄(tuō zhòu)走的很近,陆游为他写了一篇《南园记》和一篇《阅古泉记》。


同样是主张北伐,但是韩侂胄和陆游的动机却不一样。


陆游一生的梦想就是收复失地,陆游把实现梦想的希望都寄托在韩侂胄身上。


韩侂胄是北宋著名将领韩琦的曾孙子,当年边疆流传一首民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这“一韩”指的就是韩琦。


可是韩侂胄只是为了巩固他在朝廷里岌岌可危的地位。


这样动机不纯,失败是注定的。


陆游想亲眼看到北伐胜利的希望又被打破了。


他因为给韩侂胄写过两篇文章,还被人诟病:趋附权贵


八十四岁,英雄终于走完了他的一生。对民族、对国家纯粹的爱,到死也没有改变。临死前,他还做了一首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带着遗憾离开了,他没有看到,也永远不会看到宋朝国家统一。大宋朝直到灭亡也没有收复失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非原创作品  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主编:可爱天韵

请您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