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健康的果汁竟然致癌!睡觉还能预防肥胖?!这个世界怎么了…… | 一周资讯
不想错过界妹的推送?
戳上方蓝字“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关注我们
并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一周资讯第120期,喜欢边喝奶茶边写稿的我瑟瑟发抖……
本周提要
果汁也致癌?肥宅快乐水喝了倒没事儿?
睡觉能减肥?再不睡觉基因让你变更胖!
预测并发症?更适合中国人的工具来了!
果汁也致癌?肥宅快乐水喝了倒没事儿?
DOI: 10.1136/bmj.l2408.
图 1.1 研究发表于BMJ
待会儿吃点啥?如果说这个问题是我们每天的最重要的话题,那么第二重要的问题就是:待会儿喝点啥,奶茶、咖啡,还是白开水?饮食对于人们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以“会吃”著称的法国人把他们对于饮食的热情用到了科研上,开展了一项NutriNet-Santé 研究,最近的新成果又双叒叕一次发表在了BMJ上。
图 1.2 NutriNet-Santé研究
NutriNet-Santé 研究是一项大人群、前瞻性研究,主要探索了各种饮食对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死亡等风险的关系。这项研究在2009-2017年对超过10万名平均年龄42.8 ± 14.8岁的法国成年人进行了访5.4 ± 2.9年的随访,调查了他们日常摄入的超过3300种食物饮料的数量并评估了这些饮食因素对于种种疾病的影响。基于这项研究已经发表了一系列的成果,包括深加工食品增加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有机食品能降低患癌风险等。之前我们对于这些研究结果也进行了深入的报道。
相关文章:
(JAMA子刊说多吃有机食品能降低患癌风险?我太穷,听不见……)
(吃货中枪!BMJ下通牒,这些“超级加工食品”会增加患癌风险!)
此次发表的研究则主要关注了含糖饮料对于癌症和死亡的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爱喝含糖饮料的人相对更年轻,教育程度更高,疾病家族史更少,心血管疾病更少,但运动量更少,内脏脂肪更多,糖、脂肪和钠盐的摄入量更多,酒精摄入量更少。
其中,男性的含糖饮料消费量较女性明显更多(简直就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一个天天捧着奶茶、果汁、肥宅快乐水,一动不动坐着码字的男孩子……)
图 1.3 研究中参与者各类含糖饮料消费的比例
参与者消费的含糖饮料中19%为人工甜味剂饮料,45%为100%纯果汁,36%为其他含糖饮料。分析的结果显示,每天多喝100mL含糖饮料,与总体癌症风险增加18%相关(HR 1.18, 95%CI 1.10-1.27; p<0.001),尤其与乳腺癌风险上升有关,幅度可达22%(1.22, 1.07-1.39; p=0.004),但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与之的关系并不显著。分析了不同BMI或体重变化的人群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
亚组分析的结果显示,100%纯果汁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健康”,其摄入与总体癌症风险上升12%相关(1.12, 1.03-1.23; p=0.007)。
糖,真的就是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研究随后分析了饮料的含糖量,发现每多摄入10g/天的糖与癌症风险增加16%有关(1.16, 1.09-1.24; p<0.001),尤其会让乳腺癌的风险增加18%(1.18, 1.05-1.33; p=0.006)。而排除掉饮料中糖的影响后,喝多少含糖饮料也就与癌症风险无关了,人工甜味剂饮料也与癌症风险无关。
图 1.4 BMJ Opinion作者Adam Briggs
在同时发表的BMJ Opinion中作者指出,英国1/3的男孩和2/3的成年人超重/肥胖,为此每年可能需要消耗60亿英镑的医疗费用。为了逆转这一趋势,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减少人们对于饮料的消费。
“几乎每个人都摄入了过多的糖”,儿童青少年通过饮料摄入了三倍于推荐量的游离糖。除了体重增加之外,这些饮料的消费还与糖尿病、蛀牙、心血管疾病有关,此次的研究又为这一长长的名单添加了一个名字:癌症。
减少糖的摄入量,真的迫在眉睫!——赶紧倒了杯白开水再继续码字……
REF:
[1] Chazelas E, Srour B, Desmetz E, et al. Sugary drink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ancer: results from NutriNet-Santé prospective cohort. BMJ. 2019 Jul 10;366:l2408. doi: 10.1136/bmj.l2408.
[2] Adam Briggs: “Sin taxes”—the language is wrong, but the evidence is clear. BMJ Opinion. July 9, 2019. Accessed at https://blogs.bmj.com/bmj/2019/07/09/adam-briggs-sin-taxes-the-language-is-wrong-but-the-evidence-is-clear/ on 2019-07-14.
睡觉能减肥?再不睡觉基因让你变更胖!
DOI: 10.1038/s41366-019-0405-1.
图 2.1 研究发表于Int J Obes
老不睡觉是肥胖的危险因素。不过,现在可不止成年人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不爱睡觉、没空睡觉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对于儿童而言,较短的睡眠时间除了让人“过劳肥”之外,还有可能和遗传因素产生相互作用,激发孩子体内的变胖的“天赋”,从而导致未来的肥胖风险进一步增加。最近来自中国北京的研究就探索了这一问题。
这项研究共纳入了3211名来自中国6-18岁的儿童以及来自北京儿童和青少年代谢综合征(BCAMS)队列研究的848名具有10年随访资料的儿童。研究检测了参与者的基线瘦素水平、12个在成年人中已经得到确认的体重指数(BMI)相关基因位点以及这些儿童通常的睡眠持续时间。
图 2.2 基因、瘦素与BMI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基于BMI相关基因的肥胖遗传易感性评分(GPS)与参与者基线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在睡眠时间≤8小时/天的儿童的中十分显著(P <0.001),但在睡眠≥10小时/天的儿童中则不存在这种关系。其中瘦素水平相关的基因位点与参与者基线超重/肥胖之间的关系尤其显著。
后续的随访继续探索了瘦素水平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瘦素相关基因位点和睡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BMI的影响主要(52.6%)通过儿童瘦素水平介导。在10年的随访期间,儿童的瘦素水平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一结果表明,儿童时期睡眠时间较短对于基因的影响将会长期持续,直至成年后还能继续影响参与者的瘦素水平,导致肥胖风险增加。
图 2.3 睡眠对于肥胖的影响
研究认为,儿童时期保持充足的睡眠对于早期预防肥胖很重要。之前没睡的觉都会在基因上留下印记,尤其是对瘦素相关基因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将会伴随着你一路长大,即使已经成年,不睡觉导致的“童年阴影”还是会一致让你更容易胖。如果在变胖上“天赋异禀”,那就更应该从小好好睡觉!
REF: Fu J, Wang Y, Li G, et al. Childhood sleep duration modifies the polygenic risk for obesity in youth through leptin pathway: the Beijing Child and Adolescent Metabolic Syndrome cohort study. Int J Obes (Lond). 2019 Jul 8. doi: 10.1038/s41366-019-0405-1.
预测并发症?更适合中国人的工具来了!
DOI: 10.1210/jc.2019-00731.
图 3.1 研究发表于JCEM
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以及癌症风险均会增加,影响患者的预期寿命。为了评估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死亡风险,风险评估系统应运而生。目前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风险评估的系统包括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亚洲糖尿病联合评估(JADE)、2型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公式(RECODe)等,然而评分系统在建立时就没有考虑到足够的中国患者,评估结果不甚准确。最近的来自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研究基于中国人群的数据开发了一种新的HKU-SG系统。
这项研究纳入了来自中国香港的67.8万名20岁以上的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开发出了HKU-SG评分系统,用于预测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以及死亡风险。随后,研究使用了来自新加坡的38.6万名患者的数据检测了这一系统的评估效果结果显示,这一评分系统的在死亡(c-index 0.772)、脑血管疾病(c-index 0.695)和缺血性心脏病(c-index 0.644)风险的预测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图 3.2 HKU-SG评分系统的预测效果
研究人员还比较了各个评分系统之间的区别,分别使用JADE、RECODe和UKPDS风险评估系统对中国香港人群的数据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这三种评估系统的效果均不如新开发的HKU-SG系统。JADE系统由于纳入了部分中国香港人群的数据因此其表现较RECODe和UKPDS系统稍有优势。
图 3.3 JADE和RECODe系统对死亡风险的预测效果
图 3.4 JADE和UKPDS系统对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预测效果
目前,这一研究已经在网上推出了这一评分系统(网址是这个👉https://jquan.shinyapps.io/riskmodel/),简单输入年龄、病程、性别等基本信息以及HbA1c、LDL-c、血压等检测结果以及病史之后,就能获得5年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的风险评估结果。
图 3.5 输入简单的信息就能获得风险预测结果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基于中国人群的风险评分系统能够更好地反映中国患者的风险变化。在1995-2005年期间,中国的医疗保健、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势必会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预后。UKPDS和RECODe评分系统均由西方开发,鲜有亚洲参与者,因此表现不佳,而此次开发的HKU-SG评分系统则更能适应中国实际,有助于中国的糖尿病患者评估其疾病风险并作出合适的应对措施。
REF:
[1] Quan J, Pang D, Li TK, et al. Risk prediction scores for mortality, cerebrovascular, and heart disease amongst Chinese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 Jul 9. pii: jc.2019-00731. doi: 10.1210/jc.2019-00731.
[2]HKU-Singapore Risk Equations for Type 2 Diabetes. Accessed at https://jquan.shinyapps.io/riskmodel/ on 2018-07-14.
本文首发 |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 | 鲸鱼
责任编辑 | 梁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