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日谈|英国新任首相闪电辞职,又是见证历史的一周!

龙牙 龙牙的一座山 2022-11-09

时政丨热点丨军事丨为农

这里,是龙牙正在爬的一座山。


周最具有冲击力的新闻莫过于英国刚上任45天的新首相特拉斯辞职,为一项极为失败的经济刺激政策搞得众叛亲离,于昨天正式辞职。比较搞笑的是在她上任之初,有好事者搞了一棵生菜看她的首相任期长,还是生菜的保质期长,现在看来,生菜赢了。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国产电动汽车品牌大举进军巴黎车展。疫情之下巴黎车展已经阔别4年了,今年刚刚恢复而且限制在新能源汽车,规模也小了很多,因此显得国产车的声势更为吓人:几乎统治了整个车展。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参观巴黎车展之后表示,法国将会打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乍一看这两件事没联系?那你还是天真了。


我一直对这种表演型人格过剩的西方政客不抱有任何好感,对于他们在政坛上的表演,闹出什么动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并不相信他们说的就是他们想的,说白了,演员而已。


演员嘛,就有“偶像派”和“实力派”的分野,有演技不扎实靠炒粉丝量里立人设走偶像路线起来的,比如特拉斯、马克龙;也有演技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靠着多年积累上来的,比如德国的舒尔茨。但是不管走哪个路线,这些政客本质上都是演员,而不是政治家,或者说是某一股政治势力的“形象代言人”,你要说他有多靠谱,本身就是缘木求鱼的事情。


以特拉斯为例,19日“我是个战士,我不会轻易放弃”言犹在耳,隔了一天就打包麻溜儿的滚蛋,此前还表演了一次“断尾求生”把财政大臣当替罪羊丢了出去,结果也没自保成功,可谓是喜剧效果拉满了,堪称低迷许久的“英式幽默”难得的佳作。



而另一位表演家马克龙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表态更是纯粹的搞笑,法国汽车工业在新能源方面完全彻底的“毫无建树”,即使是在新能源产业链十分完备的中国,中法合资品牌都没能推出一款稍微有点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产品。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各自推出的混动车产品力只能说是惨不忍睹,既没有德国车的品牌号召力,也没有中国车的实惠产品力。



20多万的混动车居然只能给出60公里级别的纯电续航,这就是法国汽车工业的现实。


在这种背景下,马克龙所谓的“打造法国自己的新能源车”,则充满了歌剧式的悲剧色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算是很有勇气了。

未来等待英国和法国的事情还有很多,前景并不乐观。


英国方面,政坛的震荡还要持续很久,特拉斯下台以后谁来担当大任这事儿到现在也没扯清楚,保守党不得不在一周之内提交首相人选,现在猜测还有很多,我们可以静观其变。目前支持率最高的居然是刚刚被保守党自己亲手搞下台的“金毛”鲍里斯.约翰逊,英国人真的是生怕讽刺意味不够足,真舍得下猛料,用自己抡起大耳刮子揍自己的方式满足各位看官,确实是诚意满满了。



不抽自己又能怎么办?剩下的人看起来一个不如一个靠谱,唯一一个稍微靠谱一点的,又是个印度人,这就是咱大英帝国的现状。


有一种说法,自2019年赢得大选以来,保守党在混乱与分裂中耗尽了自己所有的人才储备。这个话我不是很赞同,一个政党越是在混乱和分裂中越能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不是耗尽它,否则英国政坛成了什么了?吃人怪兽吗?如果一个政坛成了吃人的怪兽,那么问题就不是在某一个党派的身上,而是在这种政治制度的设计上。在英国政坛这种选秀式的“形象代言人”选举任命制度下,越是演员越容易执掌大权,至于有没有执政能力、能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成了次要的事情。


以特拉斯这一波骚操作为例,可以看出这套制度出来的是什么货色。


上任三天送走老女王的时候信誓旦旦,以新一任“铁娘子”自居。



随后就草率通过一项根本没有任何资金支持的减税政策,减少个人所得税率、上调公司税率,摆明了为富人服务;在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削减福利支出;所谓“特拉斯新政”迅速引爆英国股市、国债、英镑同时重挫,反过来又被富人集团抛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罪了英国社会几乎所有人。


其政策的反复无常与肆意妄为可以看出,特拉斯执政团队根本就没有弄明白这事儿该怎么办,政策反复无常、自相矛盾,完全看不出来有提前推演或者说至少逻辑上说得通的迹象。“治大国如烹小鲜”,你这都不是烹小鲜了,你这完全是在颠大勺。


我一直觉得鲍里斯.约翰逊的治国水平就算是下限了,真的想不到“强中自有强中手”,大英帝国的下限还早得很呢。


法国方面,接下来必须要面对的就是这个严冬。


很多人担心欧洲人取暖的问题,其实这个毫无必要,用于民生的能源还是基本上能够保证的,大规模冻死人这个也不大可能,不是买木材、买电热毯就是要冻死人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保工业还是保民生


俄乌战争久拖不决,俄罗斯的天然气过不来,中东不愿意大幅增加供应、美国能源价高量少,不管欧洲怎么多渠道搜刮能源都必须要面对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能源价格飙升,工业成本随之水涨船高。

在整个欧洲工业被瓜分蚕食的当口,失去廉价能源供应的后果将是极其惨烈的,这已经不是“屋漏偏遭连阴雨”这种和风细雨的危机,而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众人锤。法国、德国工业本身正在逐渐失去竞争力,既没有足够支撑的品质、又没有足够扩张的性价比,眼看着就要被攻陷到自己工业核心中的核心:汽车工业。先前德国一家租车公司认购10万台比亚迪的车,紧接着法国巴黎车展中国车又攻城略地,欧洲老牌工业强国的底牌已所剩无几。


在这种多事之秋,老欧洲面临的实际上是个两难的选择:


一是放弃保民生、全力保工业。


这实际上是最为理性的选择,毕竟工业是欧洲一切的基础,进一步去工业化的结果就是明天会没饭吃。然而,理性正是欧洲现在最缺的东西,上百年富足生活、战后被哄着宠着,导致整个欧洲到处是没有任何远见的白左“巨婴”,你敢把他的天然气停了,他就敢把你送上断头台。一如前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环保少女”通贝里一样,一边大言不惭鼓噪“环保”,一边吃个面包都不忘了把皮切掉。他们才不会管你明天有没有饭吃、天然气从哪儿来,他们只要高福利和子虚乌有的“环保”,谁敢违拗他们的意志就砸烂谁的狗头。


二是放弃保工业、全力保民生。


这是大概率的事情,也是饮鸩止渴的事情。欧洲没有一个政客敢于面对群众的怒火,更没有任何政治人物能够压制住这群白左“巨婴”,至于工业垮掉?那至少也是明天的事情了,在这个朝不保夕的年代,今天过不过得去还两说呢。


毕竟这是个首相任期还不如一棵生菜保质期的年代。


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谓的“法国自己的新能源车产业链”我们都知道是梦幻泡影,他自己其实也知道,法国人心里更知道,问题是他还是要这么说,为什么?欧洲政坛现在你就不要把它当成正经的治国理政,你把它当成一场话剧就行了。英国也是一回事,德国暂时还没闹什么幺蛾子,估计也快了。


郭德纲在他的相声里说过关于“于谦的父亲”这个事情:电影里两个人一屋子睡觉你知道是假的,电视剧里打仗打死那么多人你知道是假的,怎么到我这儿说相声就成了真的呢?


舞台上“于谦的父亲”只是个角色,并不是于谦的生理学社会学上的父亲,这是看电影电视剧小说戏曲相声小品最起码最基础的常识,基本上属于三岁就应该掌握的技能。唯独在政坛上,这一点很多人看不明白,演员那就是演戏,其实明白了这一点,西方政坛很多事情就没多复杂了。


不管接下来英国政坛搞出什么笑话,马克龙和朔尔茨如何挣扎,欧洲的前途命运实际上已经定了,需要把握住的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欧盟市场的解构,一个是欧洲产能的剥离,这两个方面共同作用下,欧洲的去工业化已经在所难免。


东欧与西欧的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东欧出于对俄罗斯的恐惧、西欧出于保自己工业的考虑,必然在俄乌问题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欧盟内部市场解构的开始。东欧作为欧盟内部原材料、人才的来源地,同时也是产品倾销地,东西欧的分裂必将导致欧盟内部市场瓦解。


产能不会等着你政客表演,资本逐利本能远比政客们灵活得多,欧洲找不到廉价能源,资本自然会出逃,随之而去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工业产能。这个冬天过去之后欧洲的工业产能就会出现肉眼可见的下降,未来几年到十年的时间内,欧盟就会被迫完成去工业化,数百年的工业化高地就此成为历史。


一些暂时没有被中国、美国盯上的产业,可能还能苟延残喘。我以前有个朋友是做电动窗帘里面那个推杆驱动电机的,因为市场实在是太小了太偏了,几乎没有什么竞争对手,现在还在拿着40年前的技术吃饭,倒也吃得饱。


可是这样的领域越来越少了。


整个欧洲躺在祖上的基业上面太久了,不思进取、四体不勤,实际上是个千疮百孔的现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再想让他们过苦日子是不可能的,当场给你跳八丈高;然而另一边是入不敷出,工业产业链被蚕食得差不多了,拿不出足够有竞争力的产品,哪怕亚非拉市场再怎么增长也跟你没什么关系。


现在回头看,俄乌战争简直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局:切断欧洲的廉价能源供应,撕裂东欧与西欧的合作关系,使西欧手里掌握的工业产能同时失去廉价能源供应、失去原材料支持、失去倾销市场。东欧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对于俄罗斯必然采取斩尽杀绝的策略;西欧基于自己能源需求,必然倾向于息事宁人讨好俄罗斯,基本的矛盾点就在这里,东欧西欧撕裂的关键点也在这里。


这个矛盾无法解决,欧洲的工业产能就无法恢复,只能以一种相当惨烈的方式去工业化。


“政坛傻白甜”特拉斯就是栽在这里,她手里拿的是前朝的剑,却要去斩本朝的官。


现在对于欧洲而言任何“经济刺激计划”都是水中花镜中月,不会有任何效果,反而副作用一个都不会少,不光是英国,对于法国、德国也是一样。没有足够的廉价能源作为支撑,没有持续稳定的生产环境,你换谁来都一个效果,换丘吉尔,换俾斯麦,换希特勒,换拿破仑,都不可能改变这一点。如今欧洲这几个国家出的幺蛾子,背后逻辑都是这一对矛盾,并没有人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顶多就是在钢丝绳上多走一会儿而已。


实际上你换个生菜、换一只猫上去,也行。



英国“首席捕鼠大臣”表示:要不换我来试试?


END




关于《七日谈》系列文章:


进入2022年以后,整个世界的矛盾从“暗斗”走向“明争”,撕破脸这种事情越来越司空见惯,一切掩盖在经济繁荣之下的矛盾都扯下了温情脉脉的外衣。像有一位网友说的,“2022年的瓜都吃不过来了!”所以在跟一些朋友的沟通后,决定写《七日谈》这个系列文章,目的就是梳理这七天。


今秋难辨明春花,莫以新瓜换旧瓜。


不求有多大价值,只求能够理出一个脉络。每一个刚开始看起来无关紧要远在天边的“瓜”,如果最终汇聚起来成为一种叫做“历史”的东西,实际上是结结实实的砸在我们身上的,虽然我们也无能为力。


不过,就算是死也要死个明白对不对?


在这些“瓜”慢慢汇聚的过程中,我期待于在每个互联网记忆周期之中去记录它,最终理出一条清晰明了而持续的脉络,不管最终是好是坏、是光辉是沉沦、是秩序是混乱,终究能给自己一个明白罢了。





作者简介:龙牙是一名曾西藏戍边数十年的退伍军人,他热爱文学和写作,对时政问题、社会新闻有着独到的见解欢迎关注公众号“龙牙的一座山”、小号“黄科长锐评”。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上方名片回复关键词,如“精彩推荐、“中美关系”、“军事”、“毛泽东”等。


点击查看更多推荐阅读


1、老兵的葬礼

2、中国的崛起与美国的衰落是否都在加速?

3、不吹不黑,印军的实际战斗力到底如何?

4、这才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华所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