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要闻】接收站对外开放,海油迈出关键一步!
编者按:
全文共1,200字,阅读约需要3分钟
本文首发于天然气新时代
8月27日,中海油气电集团贸易分公司、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关于公开提供“进口LNG窗口服务”预公告【交易中心2018(9)号】”。
公告内容很简单:预告中海油将会在上海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进口LNG窗口服务”,交易时间为“9月份”,卸载窗口期为“10月份”,卸载地点为“中国南方某LNG接收站”。公告原文请见下图。
早在2014年,国家能源局就出台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试行)》,但实际开放量极少,进展缓慢。
2017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油气管网公平接入机制,油气干线管道、省内和省际管网均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
2018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天然气管道(国家长输管线、省管网、各地自建输气支线)、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地下储气库”在“保障现有用户现有服务并具备剩余能力”的前提下向第三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但在该“办法”中,对于“剩余能力如何计算” 、“受理方式和价格”这两项核心内容并未有明确的说法,只做了原则性描述。简单说,关键的两条,还是由设施运营企业(主要是三大油)自己来定。(详见本公众号此前解读文章:《油气管网设施开放,这次是认真的!》)
本次中海油将“窗口期服务”放到上海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不管最后操作结果如何,中海油和第三方是否都觉得划算,但对于油气体制改革,特别是设施开放有重要的标杆意义:
首先,基础设施开放迈出实质性的一步。2014年的管网设施开放政策出台后,公开透明的、有商业运作规模量的开放几乎没有。本次开放,是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公开透明的开放。
其次,为后续更多接收站的开放提供非常好的实际操作样本。本次在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窗口期”,服务价格、卸载窗口期具体作业模式、时间周期、技术要求和标准等,都将会是公开信息。设施运营企业和第三方,都可以通过本次交易,算算账,看看到底是否大家都能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从商业的角度看,只有双方都有得益的生意才能长期做下去。否则就只能靠行政命令强推,历史的效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最后,对整个行业基础设施开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14版设施开放政策主要是针对长输管线的,2018版设施开放政策中长输管线也是放在第一位的,LNG接收站和储气库是排在后面的。如果本次中海油在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窗口期服务”的模式比较成功,那长输管线和地下储气库也完全可以参照这种商务模式,将“剩余能力”拿到交易中心交易,对中石油、中石化的设施开放有很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建议,有志于海外气源采购或贸易各方,都要密切关注本次交易的进展情况。
这份仅有200多字的公告,对于中国LNG行业,甚至对于整个天然气行业都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意义深远。希望本次交易能够成交,希望中海油和本次摘牌的第三方都能有账算,有钱赚。
正如2006年广东大鹏LNG接收站投产(国内首座商业化运营的接收站)对天然气行业的深远影响一样,“中海油的一小步,是整个行业的一大步!”。
本文作者: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点赞,请分享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