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可能没有变好,但我们仍要感谢林奕含

E姐和美少女们 高能E蓓子 2021-02-08



2017年4月27日,26岁台湾才女作家林奕含,在自己的公寓结束了她短暂的一生。



当年网络上铺天盖地地都是关于她的议论,台湾网友评论两极化。有人同情她的遭遇,也有人说她“破坏别人家庭”“自取其辱”,导致这个结果是她“活该”。


自杀一周年时的网友评论


时隔三年,大陆网友用一个热搜来纪念她。



纪念一个人的不幸、苦难和抗争,是因为林奕含的故事还在发生,但今天,我觉得我们仍要感谢林奕含。


感谢她用生命捍卫了未成年性侵事件的真相,感谢她用生命打开了受害者的内心世界,证明了那些曾经或正在诋毁这些受害者们的言论,都是偏见与误解。



完美小孩,长成了所有家长都“害怕”的样子



林奕含出生于1991年3月16日,爸爸是台南知名的皮肤科医生,妈妈受到过高等教育。林奕含品学兼优长得又好看,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小孩”。



2007年前后,初升高的孩子们都纷纷加入了补教班,林奕含也不例外。


当时爸爸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补教名师”陈星。两家原本关系就很好,林奕含和陈星的女儿还是一起玩到大的闺蜜。


框出来的是陈星,上排左二是他与林奕含年龄相仿的女儿


然而就在林奕含16岁的那个暑假,她被陈星诱奸了,这段畸形的关系,从那时起便不断折磨林奕含。


高二开始,她厌学厌食,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每周要去看精神科医生。往后的十年,她重度抑郁,多次自杀轻生。



她的学业也被摧毁。


林奕含中学就读于当地女中排名第一的“台南女中”,高中毕业她是唯一一个以满级分考进了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的学生。但是因为病情反复,仅仅读了两周便辍学。



林奕含2009年取得满分时与校长的合影  来源:封面新闻


2012年病情稍有好转时,她复考进政大读文学,坚持读到大三,因身体状况不好再次休学。


那时的林奕含,已经严重到要依赖药物勉强生存,别说回学校念书,连正常生活都没办法继续。



林奕含的父母意识到陈星对女儿造成的不可逆伤害时,后知后觉地开始保护女儿,并为女儿“讨公道”。


来源:中华网


林爸爸曾帮她找过律师,可林奕含与陈星发生关系的时候已经满16岁,而她也说不清自己是“自愿”还是“被迫”,很难给陈星定罪。


林奕含的闺蜜曾说林奕含和陈星会像情侣一样互动,陈星还曾在采访中用林奕含手抄的歌词来证明“我们有在交往”。



这种模糊的关系一旦被揭露,更大的可能是会让林奕含背负上“妨碍他人家庭”的罪名。


律师的担忧当然是有理由的,不然怎么会在林奕含去世之后,经过4个月的走访考证调查,得到“陈星强制性交罪名不成立”的结果?


传媒和网友更是乐此不疲地挖掘所谓的林奕含破坏陈星家庭的证据,夸张地编造着林奕含找陈星妻子对峙、被陈星妻子掌掴的故事。


林奕含在跟陈星抗争,也在跟自己的情绪抗争。


当我们翻看林奕含在社交平台po出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笑容满面,根本看不出她其实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这也是她多年以来与自己“抗争”的方式:努力地试着像正常人一样活着,表现出乐观积极,然而内心却一刻也没停止过煎熬。



直到她遇见B。


B是林奕含真正意义上的初恋,也是她名义上唯一的合法伴侣。


2016年两人结婚时,她在婚礼上坦白,自己这些年没有一刻不感到痛苦与折磨,她早已经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感知快乐的能力。



之所以她愿意与B在一起度过余生,是因为B教会了林奕含“平等”,让她感受到她不是谁的附属品,而是她自己。


可婚后一年,林奕含便和B分开生活,有人说是因为两人感情不好;也有朋友证明两人很恩爱,分居是林奕含提出的,B对她绝对尊重所以同意。


截图来源:环球网


在林奕含的告别仪式上还了解到,他们两人经常一起到处旅游,B说遇到林奕含是他“做了好几辈子好事才能够得到”。


我们或许有理由相信,B是真爱着林奕含的,而林奕含也努力试过“干干净净地去爱”,显然,她失败了。



2017年2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问世。


为了新书,林奕含录制了一个专访,她解释书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对照上她本人的人生。



‍录制完专访8天后的4月27日,联系不到妻子的B回到住所,发现了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林奕含。



几番挣扎,她终究没能逃出“房思琪式的强暴”。



林奕含的遗言,

也是给“房思琪式强暴”幸存者的忠告



写作《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过程,林奕含极其痛苦。


她每天起床、打扮,去习惯的咖啡厅开始写作,然后她必然会掉入情绪谷底——崩溃、大哭、然后写作,在极度痛苦的状态下结束每天八小时的创作。



这是一份“记录”,更是一份遗言。


林奕含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强暴。这场屠杀的幸存者,不仅是遭受过性暴力活下来的人,也是每一位侥幸旁观的我们。


她的遗言,正是对每一位幸存者的警示和忠告。


首先,父母一定要做孩子最信得过的“日记本”,而不是一提到禁忌话题就粗暴拒绝孩子的倾诉。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李国华作为高级的性侵未成年人惯犯,最终让他决定向房思琪伸出魔爪的,就是房思琪的自尊心。



培养这种自尊心的,正是那些看起来体面、精致的大人。


房思琪并不是没有发出过求救信号。


在被李国华性侵初期,房思琪曾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却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的。”


和李国华的关系维持一段时间后,她再次试探式地提到:“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妈妈的第一反应更让她绝望:“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林奕含在书中说,父母这一代在性教育中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就这样,小说里的李国华开始登堂入室,对房太太借口带房思琪去看展览,车却每次都开进小旅馆。


大人的沉默和误解,带给孩子深深的伤害。


近日福州一小学1997级的20余名学生共同发声,曝光20年前的班主任陆某曾有体罚及猥亵行为。



学生说,陆某会对班上早熟的女生下手,当着全班面前,当众把漂亮女孩当“人肉坐垫”,贴着女生前胸狂蹭……



学生们回忆,陆某还会对他们施用暴力,他们因为年纪小不敢反抗,有学生试图告诉家长,但家长不是认为“你做错事才会惩罚你”,就是向学校反映无果。



大人越是对性的话题禁忌,加害者对未成年人洗脑就更容易,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道貌岸然的禽兽,未成年人往往很难亲自揭开他们的“画皮”


在房思琪的故事里,李国华打扮成文学的美好化身,让热爱文学的房思琪钟情,让街坊邻里信任,房思琪虽然见识和智力不低,可她那种未成年人的主见和思考,终究是敌不过李国华的洗脑话术。


李国华会一边强暴她,一边告诉她:“这是老师爱你的方式……我们没有做不对的事情。这是两个互相喜欢的人能做的最极致的事情。”



这样的对白,是不是很像不久前曝光的鲍某明对李星星的说辞?



长期忍受这样的拉锯般的精神凌迟,受害者往往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产生斯德歌尔摩症状,让自己“爱上加害者”。这不是自愿,是求生本能!



在无法对父母及外人说出真相,也无法逃脱李老师的精神肉体控制的时候,房思琪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让自己活下去的。


想了这几天,我想出唯一的解决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欢老师,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思想是一种多么伟大的东西,我是以前的我的赝品,我要爱老师,否则,我太痛苦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可即使躯体按时长大,他们对生命的上进心、对生活的热情,都因为过早且被迫地接触“性”被破坏了,他们心中的柔情成为悬崖的推手——房思琪注定走向毁灭且不可回头。



初一的教师节以后她从未长大。李国华压在她身上,不要她长大。而且她对生命的上进心,对活着的热情,对存在原本圆睁的大眼睛,或无论叫它什么,被人从下面伸进她的身体,整个地捏爆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他们的灵魂在诱奸者的“循循善诱”下被撕裂,他们的精神世界是碎片化的,如同一场“折返跑”,无时无刻在“无邪孩童”和“放荡大人”之间徘徊。


他们的心理状态会挣扎、会反复,会在服从和叛逆中摇摆,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所以,不要因为性侵受害者讲述的故事不完美而质疑他们,也不要因为猎奇和八卦去逼问那些令人窒息的细节。


无论是林奕含还是李星星,还有微博上无数说出自己故事的哥哥姐姐,他们忍痛回忆这些经历,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八点档的好奇心,而是在拿出自己最后的一点勇气去呼唤正义,去求救。



绝望的李星星,目前正遭受着林奕含一样的困境,但我还是希望受害者们永远不要因为男人肉欲引发的伤害自我折磨。


因为他们残害自己的身体,但加害者不会有一丝愧疚,《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房思琪最后疯掉,而李国华仍然是大家心里温良恭俭让的良师。


现实中,陈星也仍然在执业,林奕含说,走在路上还能看到他的招牌,他并没有死,也不会死,这样的事情仍在发生。



最后,是林奕含留给社会舆论的忠告。


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面对类似的事件,我们的舆论应该更冷静,讨论中不会轻易模糊焦点,不跟着所谓“劲爆的八卦”走进瓜田,不被带“受害者有罪”、“侵犯者傻白甜”的节奏。


不久前,我们看到一则安徽工程大学33岁老师郭某捅杀19岁女学生涵涵的新闻。



许多人热烈讨论着畸形的师生恋、小三说,却极少有人关心涵涵在这场不对等恋爱中始终是受害者。



事实上,当涵涵发现郭某有暴力倾向时,她已提出分手,但郭某却用老师的身份威胁她:“分手拿不到毕业证,考试让你挂科。”



在这种居高临下的迫压之下,涵涵明明是被操纵的受害者,最后还惨死在郭某的屠刀之下。


‍如果舆论总是热情地将关注放在八点档的故事里,讨论受害者有罪而不是事件真相和本质的时候,那我们便成了禽兽的帮凶,甚至与施暴者无异了。




E姐结语



一早这个关于林奕含的热搜可能是最近一段时间我看到的最温暖的一个热搜了。

 

一个热搜的“纪念”,本身是一种抗争的态度。我们没有忘掉林奕含,因为天仍然是暗的。生活在阴云之下的女孩不知其数,而侵犯者们逍遥法外。


前不久轰动的李星星案,结局仍不明朗,现行法律框架下,准备充足的嫌疑人甚至可能逃脱惩罚。

 

当然我们应该清楚,法律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去约束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和舆论的作用,不正是去填补这些规则的间隙,并且推动社会管理和民众观念的进步么?


因此我坚持认为,内容是平等的,热搜也可以标价,但林奕含这个热搜远比XX明星美貌/长腿有价值得多。

 

这个时候,社交媒体更像是一面纪念墙。林奕含的tag下人们所说的事情,其实也是关于自己的,林奕含并不能再做什么,但我们希望那些尚未被知晓的罪恶能被惩治,希望身边人的观念可以有所进步。

 

当我们写下那些关于林奕含的碎碎念,应该意味着自己有所进步。我们会如她一样勇敢,照亮生活中那些黑色的角落;我们会比她更强大,因为有更多的人已经醒来,可以更容易获得帮助,进行斗争。


最终,希望我们不会再像今天这样去怀念林奕含。

 

但愿有一天,人们也可以在林奕含的话题下聊吃喝、聊恋爱、聊生活里其它的不如意。那时我们不谈性侵,不是因为不敢,而是因为天亮了。她不再是黑暗里仅剩的那道光,而只是很久以前一个勇敢的小姐姐。她所面对过的绝望和沉重,只在故事里有。

 

林奕含是一个玫瑰的名字,它美丽、坚韧、不畏艰险和绝望。可我们希望世界的土壤能有所变化,不要再培育这样的玫瑰了。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认为林奕含的故事还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忠告?


来评论区说说吧~






上一篇:明明是老司机,装清新装个屁!


推荐阅读:


有钱老男人家里,到底还有多少个受辱的房思琪?

没有自愿,只有欺骗!

那些在很多很多爱和阳光中长大的水晶姑娘,最终死于PUA

12岁小女孩的养成系恋爱:别侮辱真爱两个字,容忍你们才是罪孽深重!

渣男的假面:谈谈PUA这种黑魔法

孩子或许会忘了性侵的创伤,但创伤永远不会忘了他们!

被哥哥猥亵的小女孩,希望你的未来能得到很多很多的阳光和爱







-今天头条の主笔-


你的小仙女E姐,睿智的河马君,清醒的油梨&菜籽


责编:菜籽     美编:海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