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我校第三期研究生农业外事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结课仪式在东校区新图书馆举行。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李青、副校长杜太生、研工部部长兼研究生院副院长宋岳镇出席此活动。其他相关领导、教师代表和第三期学员代表近 50 人现场参加了此次活动,20 余名学员线上收看。活动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冯伟哲主持。
杜太生首先对第三期学员们成功入选提升项目并顺利完成课程阶段学习表示祝贺,对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杜太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一流大学要主动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共同福祉。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以农业为特色的一流大学,更应该承担起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嘱托和国家赋予的“立德树人、强农兴农”使命,培养更多懂外事、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通晓国际规则的人才。杜太生强调,我校国际交流以服务“双一流”建设,服务教学、科研和师生发展为主体,搭建A5联盟和“一带一路”联盟两个全球交流合作平台。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在非洲和坦桑尼亚的研究与实践是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体现。杜太生指出外事管理能力提升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项目能够越办越好,培养更多的农业外事人才,鼓励学员们在未来到国际组织中实习任职,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构建国际话语体系。
李青给学员们做了“对新形势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的讲座,系统介绍了“国际化人才”“全球胜任力”等概念及其内涵,提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需要重新认识国际化。她强调国际化人才是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桥梁的搭建者,是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认知的创建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她肯定了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组织有力,特色鲜明,希望学校在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乡村振兴人才专项、国别区域研究人才等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和特色。
冯伟哲对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长期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专题讲座高屋建瓴,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很深的启发意义。冯伟哲鼓励在座学员顺应学校国际化发展潮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进方向紧密结合,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渠道到世界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国际组织中学习交流,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贡献农大力量。
宋岳镇对结课仪式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此项目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他期望各位学员能够学有所获,通过此项目可以提升对农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在农业外事外交方面的理论水平,提升农业外事实践业务能力。研究生院将继续办好、办大、办强研究生农业外事管理能力提升项目。
来自项目第一期的学员代表,目前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工作的吴若宾,以自己参与第一期农业外事班,参与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实习项目,最终进入国际组织工作的亲身经历,提升学员们的信心,鼓励学员们在接下来的实习实践环节努力工作,尝试突破极限,找准路径,把握住机会。工学院马至远和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李炎作为第三期学员代表分享了课程学习感受和收获。
会后,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执行院长武晋、教师黄振乾和张悦向学员们介绍了后续实习实践环节的安排与要求。国际处副处长毕蕾蕾、研究生院边梦雨、国际处梁越、教师代表徐及等出席了本次活动。2019年我校与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联合开展研究生农业外事管理能力项目,此次项目为第三期,由研究生院主办,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承办。本项目是以培养农业外事外交后备队伍为目标的证书项目(”学位+”项目),旨在增强学员在农业外事外交理念、知识、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开阔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外交思维、掌握一定涉农前沿科学知识、具备一定外事外交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探索高层次国际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为农业方面外交事业储备后备力量,为我国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本次课程设置在传统的农业前沿理论知识、外事能力提升专题和国际组织实习实践三个模块外,新设全球治理系列远程课程模块。项目将有力推动我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文章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
http://news.cau.edu.cn/art/2021/6/29/art_10867_765413.html
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CIDGA)
中国农业大学基于其过去几十年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探索之上,于2020年组建的校级跨学科、跨学院、围绕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相关学科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校级新学科建设平台。面向国际前沿,秉持全球视野。
【CIDGA】李小云教授受邀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
【CIDGA】我院参与主办的首届人类学与国别区域研究论坛闭幕
【CIDGA转】关于2021年高层次国际化教师发展培训项目的报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