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GA】走进世界粮食计划署,了解粮食安全与营养 ——中国农大第三期外事班国际组织实地访问侧记
7月23日上午,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外事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第三期15名师生拜访了世界粮食计划署(WFP)驻中国办公室,WFP驻中国办公室代表屈四喜先生对前来参访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WFP。WFP是联合国内负责多边粮食援助的机构,总部设在意大利罗马,宗旨是以粮食为手段帮助受援国在粮农方面达到生产自救和粮食自给。2020年10月9日,因其努力消除饥饿和改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所做的贡献,以及在防止将饥饿用作战争和冲突武器的努力中发挥的推动作用,世界粮食计划署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座谈环节中,来自WFP“南南合作”、“国内项目”、“政府关系”及“企业关系”四个工作组相关人员介绍了WFP的具体工作。南南合作领域,为了加强合作,终结全球饥饿,世界粮食计划署于2016年3月和中国政府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了南南合作的四个重点工作领域,分别是衔接小农与市场价值链建设、产后减损与粮食系统、气候变化应对与灾害风险控制、农村发展与创新扶贫。WFP南南合作伙伴关系大概可分为战略合作伙伴、项目合作伙伴和技术合作伙伴三类。
座谈中,学员们就学术、就业、实习等问题与WFP各组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通过此次参访,学员们不仅对世界粮食计划署的工作内容及其与政府、企业的合作方式有了深入了解,还对国际组织的职业发展路径有了具体的了解,受益匪浅,倍受鼓舞。
【学员感受与分享】
“通过此次参观,让我了解到了世界粮食计划署在消除贫困和关注儿童的成长中做出的贡献,真的产生了想要加入他们的想法。”
——李泽林(植物保护学院 硕士 )
“世界粮食计划署驻中国办公室以数字化形式入手系统而精准地介绍基本信息,以工作内容为依据,深入分享南南合作(农村发展卓越中心)组、国内项目组、政府关系组、企业关系组的实践经验,使处于国际事务与外事入门前的我们心向往之。在发展干预项目的分享中,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感受到南南合作之于人类的重要。当所有人携手以应对贫困、饥饿、不平等,我们的信心和潜力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在通往外事能力提升的路中,这次参访将会激励着我们把情怀融入到严谨的研究和科学理性的思考中,向实现自我价值不断努力。”
——刘懿锋(人文与发展学院 硕士)
“通过本次访问,使我印象深刻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国与WFP在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领域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框架,基于供需匹配的南南合作逻辑、不断拓展包括中国政府、企业和民众等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全球治理中来;第二,企业在南南合作与三方合作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2019年阿里巴巴与WFP合作的“全球饥饿地图”在联合国大会发布,为实时跟踪脆弱国家的粮食市场等趋势和响应各国新冠疫情防控提供了信息与支持;第三,看到WFP办公室中大家坚定的目光和忙碌的身影,我在每位工作人员身上都能感受到那份“拯救生命,改善生计”的全球使命,不由得使我肃然起敬。”
——孙进(人文与发展学院 博士)
“2020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背后,是一群有理想,有担当,有着“拯救生命,改善生计”使命的人通过一个个项目,在政策,技术,知识的层面上,为世界摆脱饥饿做出的不懈努力。无论是在其他国家开展的管理技术培训,还是在中国开展的促进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帮助贫困小农增产增收,都让我看到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奉献。同时也激励我们不断努力。”
——尹晓童(资源与环境学院 硕士)
此次参观拜访活动属于我校农业外事管理能力提升项目第三期“国际组织实习实践”模块的一部分。2019年我校与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联合开展研究生农业外事管理能力项目,此次项目为第三期,由研究生院主办,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承办。本项目是以培养农业外事外交后备队伍为目标的证书项目(“学位+”项目),旨在增强学员在农业外事外交理念、知识、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培养热爱祖国、具有开阔国际化视野和前瞻性外交思维、掌握一定涉农前沿科学知识、具备一定外事外交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探索高层次国际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为农业方面外交事业储备后备力量,为我国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本次课程设置在传统的农业前沿理论知识、外事能力提升专题和国际组织实习实践三个模块外,新设全球治理系列远程课程模块。在实践环节,学员前往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进行参访,提升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实习环节,学员将赴农业农村部和商务部相关部门及下属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等农业相关国际组织,及开展农业对外投资与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农业外事实践技能。项目将有力推动我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CID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