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IDGA】全球南方发展研究范式的转型: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

全球学院 CIDGA 2023-10-24
为了深入探讨全球化视野下不同区域国别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途径,并由此推动全球南方的共同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10月22日,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CIDGA)和诺丁汉大学商学院(NUBS)共同主办了以“面向全球南方的发展研究范式转型”为主题的首届未来乡村研究国际论坛(IFFRS)。来自中国、印度、非洲多国、东南亚多国、南美多国、以及英国、法国、瑞士、俄罗斯、加拿大等不同区域国别的知名学者、发展专家和青年研究者围绕全球-地方知识系统等五个主题展开讨论。

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辛贤副校长、诺丁汉大学副校长佐伊·威尔逊、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校长帕特里克·周和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副校长安迪·陈致开幕辞。四校副校长都强调了高校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利于全球团结,提高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能力,加强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有效性。


1

主旨发言


主旨发言紧扣“面向全球南方的发展研究范式转型”的论坛主题,从理论发展、实践问题、期刊发表和学科范式的不同维度阐发了发展研究范式南方化转向的重要性,并为探讨全球南方的时代性议题提供了宏观图景。该议程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教授主持。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朱尔斯·佩蒂教授从自然资源、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物质资本五大角度提出推动全球农业与食物系统可持续再生的新框架,从效率、替代和再设计的维度系统性指出可持续农业创新的潜力与可能方式,启发研究者们在推进乡村发展议题研究中进行理论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名誉院长李小云教授以“从建设城市的现代化到建设乡村的现代化”为主题呈现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脉络。以中国为案例,李教授既分享了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同时也向国际学术界提出了社会转型中如何处理城乡关系的一系列疑问,这些都启发了对于全球南方如何在时代挑战下实现乡村可持续繁荣的思考。


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Rural Studies主编达伦·史密斯教授分析了中国乡村研究的前沿进展和重点关切,并将其置于全球乡村知识版图下,对未来乡村研究的范式转型提出思考与建议。他指出未来的发展研究要关注时代的发展变迁趋势、跨学科探讨乡村发展议题以及在全球视野下多视角开展乡村研究。


曼彻斯特大学全球发展系教授、中国农业大学讲座教授大卫·休姆阐发了全球南方国家在国际发展向全球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挑战和机遇。在国际发展向全球发展的范式转型中,南北方国家间不平等差距逐渐缩小,全球北方和全球南方之间概念分野逐渐模糊,如城乡问题等国家内不平等逐渐显现。其中,乡村发展对于全球和国家的两个维度上减少贫困的作用都至关重要。


2

乡村发展研究的范式转型


分论坛由诺丁汉大学发展经济学系主任奥利弗·莫里西主持,宁波诺丁汉大学教授曹聪担任评议人。三位发言人对南方国家所兴起的有关农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界定与新实践,从而对传统农村发展研究的概念进行重塑,他们向听众展示了各种不同于传统现代化范式的新型发展知识的可能性,为未来全球乡村发展研究的范式转型提供了有效参考


达尔豪斯大学植物、食品与环境科学系克劳德·考德威尔教授汇报的论文题目是《全球南方的新“绿色革命”?农业生态学的视角》。他指出,目前全球农业和食物系统转型正在面临食物可获得性、气候变化、饮用水供给和小农生计四大挑战,同时农业的定义也应转向与更加关注健康、幸福的人相关的科学、艺术、政策和社会的科学。通过非洲小农户太阳能灌溉项目、越南社区为基础的综合虫害治理项目、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案例,说明全球南方的“新绿色革命”应当具备气候智慧型食物生产策略、水资源集约化的农业模型、生态价值链等要素。农业生态学将从植物育种、灌溉、农学、价值链与消费者管理四个主要领域引领“新绿色革命”,全球南方国家要继续加强本土沟通和全球合作的能力以应对新的挑战。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徐秀丽教授汇报的论文题目是《从“绿色革命”到“绿色发展”:发展中国家如何从全球体系中学习》。她通过对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选择性学习”形成机制进行探索,以中国与世界银行、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合作历程为例,分析了中国能够在接受援助融入全球体系和保证自身相对独立发展路径之间保持平衡的机制,对全球南方国家应对国际发展体制的失衡和以绿色革命为代表的传统现代化浪潮提供了参考。中国从全球发展体系中“选择性学习”先进理念和方法,同时保持着与自身发展步调相匹配的独立性和自决性,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关注解决粮食安全与工业化等“绿色革命”问题,逐渐转变为21世纪以人为本、五大发展理念等为核心的多元“绿色发展”路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讲师徐思远以《中国种子育种体系的转型:从社会主义合作到联合研究》为题,介绍了中国育种体系的转型,描绘了从社会主义合作到联合研究的历史图景。围绕“种子市场化如何影响育种体系转型”和“创新育种体系对可持续育种的价值”这两个核心问题,以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两者为主要研究对象,中国育种体系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拉锯与平衡过程中逐渐转型升级。中国的育种体系转型展现了公、私合作和对乡土知识的重视能够有效实现对粮食安全和效益的双重追求,重视草根行动者的能力,善于从本土挖掘发展转型的力量将会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评论人曹聪教授指出三位发言人着眼于绿色革命和绿色发展,显示了对全球南方国家发展研究范式转型的深切关注。如何实现本土发展与国际合作的平衡,如何搭建乡土知识与结构性知识的沟通渠道,如何处理市场效益与公共利益的拉锯,这些都将成为未来全球南方国家应对国际合作和开展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

全球-地方知识体系和创新精神


分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玉恒担任主持,由来自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的莉迪亚•卡布拉尔担任评论人,这一部分的研究展现了在全球南方不同区域国别的地方发展实践与本土知识体系转型。


诺丁汉大学的武斌分享的研究题目为《为中国乡村转型的可持续性创业:一个系统性视角》。基于中国乡村转型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研究引入了可持续创业来考察创业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并回应了可持续创业何以可行与何以扩展的问题。该研究明确了可持续创业在农村转型中的角色和作用,指出社区建设是可持续创业中建立相互信任与通力协作的关键,以系统性视角来理解创新扩散并对可持续发展给予了新的阐释


诺丁汉大学普尼塔•巴特(Punita Bhatt)博士以《全球南方农村妇女的创业培训:何时有效,何时无效?》为题进行了汇报。基于对全球南方性别议题的关注,该研究聚焦农村女性的贡献,尤其是农村女性创业这一面临重重现实困境的问题。该研究考察印度社会组织通过与各农村地区的合作伙伴为妇女提供培训,以促进农村妇女创业的实际效果,从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多维角度来分析女性在什么条件下通过培训最终成功创业或失败的原因及其机制。该研究在执行层面有助于提高农村妇女培训项目效果,在决策层面为全球南方推动女性创业的实践者与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的王松良教授以《将乡村振兴实践引入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的农业生态学视角》为题进行汇报。该研究旨在通过社区参与的学习和研究,找到全球南方农村社区如何推进高等教育体系转型的建设性方案。农业生态学重塑了理解农村生态系统的模型,在乡村生态学与现代城市生态学的交界处正是值得关注的农业问题所在。他认为,着眼中国的本土实践,可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从生态学角度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农村生态系统。该研究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


评论人莉迪亚研究员提示要关注知识在本土或国际上是如何流动的。另外,她还引发了两点思考:创新过程中是否带来如环境方面等的负面效应或影响?创新是否涉及社会与政治维度,如社会平等与规范等问题需要纳入考量。


4

中国可持续生计的农村治理


分论坛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网络主席何·皮特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的仝志辉教授担任评议人。这部分展现了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乡村发展项目中多元主体,尤其是专家、行政管理体系、社会组织与农村社区等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从而形成特定的治理关系。


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的郦莉教授、全球环境研究所的阎甜博士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杨乐博士共同汇报了《环境社会组织在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中国云南亚洲象保护的合作视角》。从云南野生亚洲象迁徙案例引入,本研究展现出多元主体尤其是是环境社会组织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重点讨论了环境社会组织(ENGOs)在农村社区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源和机会的中介作用。该研究强调环境社会组织在多方参与的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为边缘地区自上而下的干预和自下而上的发展之间的伙伴关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启示。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的张传红副教授以《超越科层以提高有效性?——对中国乡村振兴项目中专家作用的思考》为题进行汇报。为了回答外部干预如何与当地官僚体系互动,以及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的问责制和项目效果的问题,该研究基于中国农业大学团队和地方政府在云南省三个村庄共同设计的发展项目,以行动者为导向的方法研究专家在中国地方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专家与官僚制度的互嵌可以提高专家的专业性技能对发展项目的推动作用,形成专家权威。外部专家与当地政府形成平等互促的良性互动伙伴关系,对加速创新性知识制度化进程,推动乡村发展项目的快速落地实施,产生良好的项目效果发挥重要作用


评论人仝志辉教授指出了两篇文章关注到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知识流动方式以及外部干预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在全球性关注的动物保护领域中,国际社会组织在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中推动了生物保护知识生产的创新。在发展项目中,专家在政府权力体系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如何合作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5

促进全球南方乡村发展的知识交流


分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教授齐顾波主持,来自利物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苏普里亚·加里基帕蒂担任评论人。


来自印度的西班牙维戈大学助理教授波南·潘迪汇报题目为《印度的农民主权和整体性农业:希望的工具箱》。她以案例研究探讨了民间社会组织在动员、分享知识和信息,以及在不同行动者之间建立联系方面所采用的多种创新方式,及其在原有知识体系中的整合机制。波南认为,是农业宣传结社、农民政策商讨和种子节等这些与农民密切相关的创新活动逐渐构建起了自下而上的城乡互动平台,并推动了可持续和整体农业的政策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讲师张悦汇报题目为《国际发展中新的混合机制试验:来自中国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故事》。在非洲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援助失败和市场失灵的双重困境背景下,本研究结合中国在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实践,提出一个创新的国际农业合作的国家-市场混合机制,包括为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提供便利的政府,以及为提高项目效率和可持续性提供有效的市场,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政府在实践中鼓励和引导私营部门符合国家公共利益的正式与非正式机制。该研究激发了有关公私部门在国际援助中潜力与作用的探讨。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晋燕汇报的论文题目为《全球南方乡村发展的替代性生计:中国在老挝的农业投资案例》。该研究探讨了中国公司在老挝北部发起用橡胶和水稻等经济作物以减少罂粟的替代种植。研究发现,中国农业公司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投资过程和自下而上的合作方式,在地方到国家机关、企业和农民之间建立合作和联系。农业企业通过多种方法与社区建立信任,提供农业技术和当地人才培训,以提高农民的能力和提高合法生产效率。然而公司却面临着公司能力、市场风险和投资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等瓶颈,需要进一步探索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有效联系。


评论人苏普里亚·加里基帕蒂副教授认为该论坛发言人的汇报展现了中国、印度、老挝和坦桑尼亚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等主体对地方发展实践的创新,并提供了知识交流如何影响农村发展的生动案例。为了实现良好的发展效果,在多元主体间建立何种合作机制以及如何建立,这一问题值得更多的探讨和研究。


6

气候变化、适宜性技术和可持续性


分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乔玉辉教授主持,达尔豪斯大学植物、食品与环境科学系克劳德·考德威尔教授担任评议人。


洛桑大学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玛丽安娜·芬齐研究员汇报的论文题目为《边缘中心化与以末为先:美洲的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农村发展》。首先,她将基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真实分布和社会生态过程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提出一个新的农业潜力地理位置,与伊万诺维奇·瓦维洛夫进行理论对话。她阐述了美洲地区绿色革命与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关系,认为绿色革命对现代品种的采用造成了许多地方品种的消失,它启示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绿色革命“创新”的真正意义,强调需要开发符合小农户需求的新方法和品种,将地方品种作为植物育种的基石。她认为农民能够保存、使用和改良品种不仅是出于文化和美食原因,也出于非常务实的原因,因为本土品种适应了当地土壤、温度、气候等限制条件,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非常重要,也是低投入农业的基础。为了保护植物遗传多样性,应该制定保护和育种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多方行动者参与项目来调整对当地种子系统网络的支持,以符合农民生产和适应不同与困难环境的方式增强遗传多样性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阿卜杜勒卡里姆·伊苏福·卡利多汇报主题为《自下而上发展的乘数效应:尼日尔小型灌溉对小农户粮食安全韧性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当地人民通过使用小型灌溉这一适宜性技术将想法和资源聚集在一起,建立应对粮食不安全的能力。研究发现适宜灌溉的土地、劳动力、国内外市场、农民合作社和资金支持是推动使用小型灌溉,及其内部运作机制的系统因素。从全球南方视角看,如果农民能够选择更合适的技术和合作机制,小型灌溉很容易与农民自己的机构产生乘数效应,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小农户应对气候变化、保证粮食安全和减少农村贫困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何俊研究员汇报的论文题目为《亚热带边疆地区的农政变迁:中国西南咖啡繁荣的地方案例研究》。以云南省咖啡产业的发展为例,他认为中国西南部三个村庄的商业咖啡种植园减少了土地转让,增加了利益分享的平等性。何俊研究员展示了保护土地权利的制度和咖啡国内市场的增加使小农能够在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下更多地参与商业咖啡种植


评论人克劳德·考德威尔教授指出该三位发言人强调了理解农业的整体本质——农业如何与社会和文化相互作用,以及我们必须保持对这一点理解的重要性,以便发展具有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可持续农业。此外,他重申了地方性知识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

圆桌论坛:建立全球-地方发展实践共同体


圆桌论坛对话的主旨是为了加强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从而促使研究者能够从现实出发提出富有意义的研究问题,实践者的参与不断丰富着传统的研究方法。本次圆桌论坛嘉宾包括瑞纳新国际咨询公司高级政策顾问帕特里克·安纳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齐顾波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处项目官员董乐,大北农集团全球创新平台合作经理/全球农业科技创新网总经理张尔康先生。该议程由国务院参事汤敏和宁波诺丁汉大学研究与知识交流中心主任格伦·诺布尔共同主持。

关于全球南方小农和社区面临的具体挑战,帕特里克·安纳姆先生认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粮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农村社区能力不足、粮食浪费等,而在生产阶段改善粮食减损的问题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齐顾波教授补充,除了关注经济因素以外,还要从知识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考虑合作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张尔康先生表示针对抗击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农户,目前已经考虑针对他们真实的需求搭建起社会保护网,如提供财政支持等。参会观众也进行了相关讨论,包括小农场中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践经验分享,数字化和数字技术赋能小农生产和发展的思考等,同时也有学者呼吁,希望更多的年轻学者参与农村发展规划、社会创新、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等领域的研究,为全球南方的农村发展贡献更高质量的知识成果。

在认清当前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相关从业者结合工作经历分享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帕特里克·安纳姆先生谈到非洲国家中很多农村地区不完善的运输网络限制了进入市场的机会,造成较高的农业产后损失。为解决农业发展因产业链成熟度不足的问题,国际社会和发展中国家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从而为非洲农产品行业转型升级赋能。齐顾波教授分享了中国农业大学开始开展中坦玉米增产增收“小技术大丰收”项目,将中国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在坦桑尼亚进行示范,推动当地玉米产量的提升,农民的生计也得到显著改善。目前又开展了“小豆子大营养”玉米大豆套种项目,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孕妇和哺乳期母亲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改善,大豆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等技术还需要更多的学习。张尔康先生介绍了大北农集团搭建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全球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开放平台,已经与国内十多所大学建立了深度产学研用合作,通过搭建全球农业交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服务全球农业食品安全。董乐先生分享了农民田间学校的实践变迁,联合国粮农组织最初在东南亚实施水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项目(IPM),在水稻田间学校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其运作模式为了适应项目地的社会文化环境而不断进行调整,关注点也从IPM扩展到集约化农业生产和管理。然而随着产业化发展,培训机制的长效化建设也是当前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讨论发展知识如何交流分享的问题时,帕特里克·安纳姆先生指出未来合作和知识共享要依托于数字化技术,然而非洲一些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较大的缺口,未来重点针对非洲国家农村青年进行信息通信和数字技术领域的培训。齐顾波教授和董乐先生都提到可以继续发挥当前合作中的人力资源优势,将高校资源与发展实践机构对接,发挥不同主体的专业所长,推动年轻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参与更广泛的国际学者团队合作与实践。张尔康先生指出大北农集团在知识分享中已经做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形成国际化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并在美国、荷兰、以色列设立了研发实验室,他表示目前正参与讨论与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合作的方式,期待未来帮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农民。与会人员就农民在理解不同援助方提供相应的知识上存在欠缺达成共识,但考虑到农民也拥有宝贵的知识,有效的知识交流必须是双向的,同时不同地区的农民也需要相互交流和学习,理论知识大部分来自全球发达地区,新的实践积累逐渐在全球南方成长起来,伴随着发展研究的范式转变,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视角产生,需要建立起共享的全球发展知识体系

汤敏先生对圆桌会议进行了总结,对与会嘉宾和参与人员纷纷表示感谢,他提出我们不仅仅把所有的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学术界、政府简单地集中在一起,同时还要把主要工作聚焦在一或两个具体问题上,为破解发展难题分享实践经验。


8

总结与行动展望


最后,武斌研究员和徐秀丽教授主持总结与行动展望环节。在平台建设方面,武斌指出发展研究的范式转变是基于全球-地方知识体系的发展,本次论坛正式启动了未来乡村研究合作网络(CFRS)为研究者和青年学生们提供合作交流平台,以加强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地方知识的贡献。徐秀丽教授从问题意识、知识谱系、研究单元、以及方法论四个角度总结了全球南方发展研究范式转型的内容。在研究关切上,传统发展研究中全球南方与乡村具有一定的同构性,都属于有待发展的对象。但在新型范式下,本次研讨会却展示出全球南方和乡村的丰富性、能动性和创新性,多个案例也充分展现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发展经验与知识的流动也从原先的北南纵向流动向立体多向转变。通过比较研究可呈现出不同区域国别的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和社会文化结构,而从宏观国家和组织行为体到微观的社区和农民个体等多元的分析单位有利于构建系统的发展知识图谱;在方法论上,研究与行动的关系值得关注,参与式研究、行动研究等扎根田野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全球乡村/发展研究的推进。




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CIDGA)/

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CISSCA)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基于其过去三十多年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国际发展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探索之上,于2017年成立的围绕国际发展和全球农业相关领域进行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新学科建设平台。面向国际前沿,秉持全球视野。*Frontier research with global vision*

Established in 2017, CIDGA/CISSCA is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at brings  together multidisciplinary fields arou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global agriculture based on decades of the university's explorations on both bring-in and going-out development researches and talents fostering.

编辑:赵天阳


【CIDGA】面向全球南方的发展研究范式转型——首届未来乡村研究国际论坛(IFFRS)
【CIDGA】Paradigm Shift for DEV Studies in the Global South
【CIDGA】论坛邀请:The 1st International Forum of Future Rural Studies
【CIDGA】“以全球南方发展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研究”方法论沙龙举办,聚焦青年学者学术研究挑战与新趋势
【CIDGA】全球农业青年工作坊、中英未来乡村研究合作网络(CFRS)方法论沙龙——以全球南方发展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研究
【CIDGA】解读世界农业,培育青年担当 | 全球农业青年领袖项目回顾
【CIDGA】唐丽霞教授出席“第三届中非经贸合作岳麓论坛”并做主旨发言
【CIDGA】跨学科、共讨论——全球农业青年领袖项目专场活动顺利举行
【CIDGA转】南南移民、不平等与发展:国际移民研究探寻新方向
【CIDGA】全球农业青年领袖项目内容预告&专家介绍
【CIDGA】我院执行的中国民间组织国际化发展基线调研项目近日正式启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