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的“作者化”趋势,真的可行吗?
「冷不丁」第四篇,我们来聊聊综艺导演们的个人表达这件事。
如果把2012年当作综艺的大片时代元年的话,今年正好到了第十个年头。毋庸置疑,这一定是国内综艺高速发展的十年。
在这个过程中,卫视平台经历了最为风光的几年,但很快就被几大长视频平台抢去了风头,如今长视频平台又被短视频们蚕食到手足无措。
综艺十年,充满了各种话题,也有大量值得反思的事情。但今天冷眼只想从一个非常小的切口进入。
总导演,一个以往极少能被普通观众所能关注到的角色。也许最早被大众所熟知的综艺导演,应该是《爸爸去哪儿》里的谢涤葵。一位操着湖南口音,时不时出现在节目中的幕后导演。
随后,在《向往的生活》里,我们看到了时刻打码“冷漠”的总导演王征宇。《极限挑战》里和男人帮斗智斗勇的总导演严敏。在《青春环游记》里和艺人打成一片的吴彤。还有深耕一个赛道,并把自己植入到节目案情里的何忱。当然,还有那个在《中国新说唱》里比所有选手都更像Rapper的总导演车澈。
一时间,综艺导演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网友开始将一部综艺和幕后的总导演联系得更加紧密,开始对综艺导演有了一些风格和类型的印象建立。甚至总导演会和艺人一起被写进节目的招商方案,成为一档节目的重要卖点之一。
于是,我们慢慢发现,综艺开始有了“作者化”的趋势,像极了电影导演的定位,综艺总导演的地位和权力在被放大。
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一件好事。至少综艺行业能因此被更多人所知道,幕后团队的价值也在被大家看到。但是这个度,开始有些难以准确把握,总导演们该如何处理好自己与综艺之间的关系,这个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起来。
“作者化”趋势为什么重要?
不管你是否承认,综艺相比影视,总归还是存在着一条鄙视链的。就比如我们经常会说一档综艺的质感是电影级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但在冷眼看来,这是因为不同的内容特质所决定的,受众也因此会有很大差别,于是综艺和影视就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产方式。
更直接一点来说,综艺是反映当下的现实题材,是内容快消品。所以综艺的创作周期相比影视来说更快,且被反复观看的动力很弱,这样就很难有作品感。
而剧和电影的周期更长,且大多都是虚构题材,即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也没有那么强的纪实性。最关键的是,剧和电影有被反复观看的动力,甚至会有常看常新的效果,所以作品感就会很突出。一旦有了作品感,其背后的导演、编剧也就逐渐被观众所认可,也就让影视行业有了良性运转的可能。
而国内综艺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萌芽,总共也才走过30年的时间。而高速发展的时期也就是最近的十年,也是移动互联网和流媒体平台爆发的十年。平台的更迭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伴随着综艺制作者们的“迁徙”。那些深藏于体制内的导演们开始陆续出走互联网,他们的动向成为了行业内的焦点,他们的新节目更是被重点关注,“作者化”趋势由此开始。
就像开头提到的那些总导演们,他们赶上了一波视频平台野蛮生长的红利,也让他们和自己的节目形成了捆绑关系,并建立起了个人品牌。不仅让用户能够与综艺内容产生连接,也能跟总导演产生连接,这种观演关系是前所未有的。
有了这个基础,综艺行业开始有了更加细致的分工,“作者化”趋势的最终目标也是希望行业能变得更加规范。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总导演成为了新的关注入口。因为这个角色,用户有了更多关注内容的理由。如果总导演也能有更多综艺之外的表达,有一套被用户认可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作者化”趋势会被强化,综艺的价值也会被放大。
所以从长期来看,获益的一定还是整个综艺行业。
“作者化”的边界在哪儿?
踩着移动互联网的红利,综艺的“作者化”趋势,让这些总导演们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但是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当一个人的价值被放大的时候,势必会产生新的问题,那就是总导演们的权力边界。
当有了一些成功案例打底了之后,总导演们开始又了更多“企图心”,希望借助综艺完成不同程度的个人表达。无论是自己对当下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还是一些自认为有趣却晦涩难懂的节目立意,甚至一些单纯的个人喜好,都在想办法体现在各自的综艺里。
你不能否认总导演们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的洞察能力,那些才华的部分必须得到大众的认可。但是有一个基本原则也必须遵循,那就是不管在什么条件下,综艺首先是一门生意。总导演们要对内容负责,更要对生意负责。把握好这一点,综艺的“作者化”趋势就会更加清晰。
除此之外,冷眼再把这个原则丰富一下,那就是创作要感性,执行要理性。在创作的时候,才华尽显,展现自己的思考与洞察,执行的时候,理性收敛,和制片人一起对生意负责。而现在很多总导演们只是在尽力做好前半部分,甚至有些“任性创作”,后半部分却在刻意回避。
要知道,之所以能够实现“作者化”,很大程度也是因为有后半部分的生意做支撑,才会有才华展现的机会。
其实今天讨论综艺“作者化”这个话题,很大程度上也是希望在未来,综艺能够有更多艺术性和时代性的表达。从“作者化”到“作品化”,让综艺内容有跟多复看的价值,这也是冷眼希望这个行业最终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所以,如果你还想经常看到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阅读后,给我的文章点一下“在看”。
这样,每次更新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文/冷眼编辑部
推荐阅读
《闪闪发光的你》第二季:比真人秀更沉浸,比行业剧更真实
综艺制作能否也做到去中心化?
《百川综艺季》:探索长综新赛道,下一档大众爆款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