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画少年的天空》:当艺术也被“模式化”?

冷眼编辑部 冷眼看电视 2023-05-08

对行业的挖掘和呈现一直是综艺所热衷的题材,芒果TV《会画少年的天空》巧妙地选择了艺术题材,以美术生作为独特切口来展现艺术行业,这本身是极具吸引力的。

节目邀请60位青年画家进行艺术交流和切磋,通过多轮竞技选出1位“当代新锐美术家”,将“策展”模式融入到节目呈现中,试图打破绘画艺术“高高在上”的悬浮感,拉近艺术与普通大众的距离。

独特而新颖的美术选题,试图带来美学潮流的破圈。

《会画少年的天空》一开始的表现的确让冷眼惊喜。

节目一开场,冷眼就惊叹于节目整体的机制设计和场景设计。

第一期,节目设置了一个公共的大厅场景作为策展人与画家的对话空间,画家和作品直接成为被审视和挑选的对象,策展人凭借对于作品的第一视觉印象选择想要深入交流的画家。

这个过程实际上模拟了当下的艺术品市场,节目中策展人与画家的对话则引出了绘画作品背后的故事。

但是,原创美术综艺的亮眼选题却没有得到期待中的好评,节目在开播之初就被诟病,豆瓣评分仅3.7分,1星评价占62%,甚至引发了众多艺术学生和从业者的争议,原因何在?


“会画少年”的定位是否合理?

“会画少年”是节目提出的一个特别的概念。

从节目呈现出的内容来看,“会画少年”指的是成长中的青年画家,类似于“美术生”的概念,他们还没有成为成熟的艺术家,因此他们有性格,有天赋,同时也有不足,有棱角,他们有足够的成长故事可讲。

但是,这群“会画少年”真的具有代表性吗?

毕业于美术学院的科班画家,尝试跨界、追求潮流的先锋艺术家,业余绘画的艺术爱好者……节目将不同类型的“会画少年”置于同一个平台之上,试图表现出艺术的多元和包容,但选手在普遍的“高颜值”之外,作品的艺术水准却相差过大,反而让节目的专业性受到质疑。

王振宇,以新闻图片为灵感创作的《背影》被其他选手评价为绘画成人班作业的程度。

王钧浩,刘宸羽,作品内容不够突出,却靠煽情的成长故事获得陆蓉之的邀请卡。

这样的例子在《会画少年的天空》中比比皆是。

对于这些“会画少年”来说,他们的故事性大于作品的艺术性。事实上,有些选手并不是真正从事美术行业的青年画家,而是参演了多部青春偶像剧的演员和模特。

节目试图用故事立住人物,但是对于这些缺乏实力的“会画少年”来说,作品不够深刻,故事不够真诚,仅靠煽情,已经不再能够引发同情和共鸣,反而让观众抵触和排斥。

另外,只选择男性,却忽视了女性画家的存在,也让“美术生”这个群体不具有代表性。

冷眼查阅相关信息,发现国内美术院校大多处于“女多男少”的状态。

中国美术学院的女生比例约为71%,中央美术学院的女生比例约为55%,清华美术学院的女生比例约为77%……

占数据压倒性优势的女性创作者实际上才拥有更强的群体代表性,而作为一档强调拓宽艺术边界的综艺作品而言,性别本不应该成为划分的标准

如果说《会画少年的天空》试图复刻《声入人心》的成功,通过打造“男团”的方式,在拓宽高雅艺术的边界之外,也期望收获女性群体的青睐,那么它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声入人心》和《会画少年的天空》的行业逻辑完全不同

美声表演本身就有着强烈的“秀演”属性,而男声和女声在音乐行业中也有着不同的划分,因此《声入人心》选择实力出众的男性美声演唱者作为尝试是合适的。

但对于《会画少年的天空》来说,艺术作品本身的美学底色才是核心看点,而创作和审美并不因性别差异而区别对待,对于“画家”群体的刻画应从行业本身去洞察。

清一色的“美少年”让节目在所谓的“美学破圈”的概念下有了“选秀”的刻意感。

然而,就算一定要用“会画少年”这个概念,节目也没有找好适合于“会画少年”的节目发力点。

用作品挖掘少年背后的故事是一个方面,但仅靠作品的积淀却远远不够,节目应该讲新的故事,而绘画课题则是激发故事的必要途径。

节目在绘画课题的挖掘上明显缺少思考,尤其是第一次以策展人为主题的设定,让冷眼十分不解。

作为策展人的嘉宾可挖掘的空间并不大,画家多以具象的形态、名字的拆解作为绘画内容,但这样的绘画作品内涵较为单薄,因此节目组只能通过画家之间的意见不合,选手自身的故事作为填充,来弥补内容空洞的硬伤,这样的手法并不高明。

其实,绘画课题本身就可以是故事。

一方面,课题的设定可以挖掘新故事,艺术创作本身就是自我表达的过程,节目组大可以将课题设计地更加自由,让画家以自己的故事做诠释,呈现少年视角下对世界万物的思考。

另一方面,课题的创作过程中也可以有新的故事产生,比如节目中顾天予以综合材料创作的《熔》就引发了“到底是艺术品还是工艺品”的出圈话题,带来美学的深度探讨。

因此,节目能否在绘画课题中加入艺术创作更多的可能性

展现绘画过程中最真实而动人的创作瞬间和情感流动,或许才是打动观众的关键所在。

并非“讲出来”而是“做出来”的艺术表达和勇敢坚持,实际上才是真正的“少年感”。

但目前看来,定位不清的“会画少年”并没有展现出冷眼所期待的青春内心,反而更像是一个噱头。因此,选角的单薄也直接削弱了节目的艺术厚度。

对于专业的艺术从业者来说,“会画少年”的故事很难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而缺少实力的艺术作品也不足以展开对艺术内容和艺术价值的深刻探讨。


“绘画”可以被“竞赛模式化”吗?

选角的单薄只是内容薄弱的一个方面,而赛制模式的不合理,才是让节目与其初衷背道而驰的核心原因。

从画作展示,到策展人发邀请卡互选,再到画家分组竞技,冷眼发现,这个赛制像极了我们在综艺节目中常见的竞赛模式

先不论这种同质化的竞赛模式会不会引发审美疲劳,冷眼最想问的是,没有任何标准的艺术是否适合以这种方式呈现?

“成员展示、导师互选、分组pk”的竞赛模式适用于各大音综、舞综,乃至表演类综艺、职场类综艺,虽然模式同质化但至少逻辑是合理的,这是因为“好”与“不好”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但对于《会画少年的天空》来说,艺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

不同的绘画风格对应着不同的审美特色,而不同的艺术类型也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

没有明确的竞赛标准,却刻意突出激烈的竞技冲突,用一轮又一轮的绘画比拼作为节目的叙事线索,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甚至让节目丢失了应有的出口。

而策展人的权力过大,却没有令人信服的专业性,让节目矛盾再度升级。

虽然李象群可以从专业视角分析绘画,李诞可以从观众视角提出疑问,但其他人的功能作用并不明晰,且作为策展人的他们,在无法显露专业性的时候,凭借自己的主观想法就可以定下选手和作品的“生死”,让节目充满着刻意感和尴尬感。

特别是以策展人为主题的绘画课题中,丁绿洲的《生日快乐》以陆蓉之与其家人作为主要对象,以人生历程作为线索创作了一幅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兼具艺术性的同时也有着强烈的人文情怀,得到了其他画家和嘉宾的一致认可,却因为和策展人的展览主题不相符而遗憾离场。

艺术的重点是发现美,而不是定义美。

艺术的出现让人们可以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世界,所谓的印象派、抽象派、野兽派、未来派等等,都只是观察世界的视角发生了转变,而不是构建起一个新的标准去评判艺术。艺术作品的欣赏是需要从时代、思潮、艺术家的个人经历等多个维度去思考的,因此“美”并没有单一的标准。

而美学节目应是带领观众的节目,而不是让观众评判画作本身。

《会画少年的天空》并没有挖掘出“能用艺术看到的东西”,设置不合理的竞赛模式,利用各种娱乐比拼和争吵冲突来弥补内容的单薄,反而让节目模糊了原本的核心。

艺术本身有着丰富的可能性,特别是绘画作品本身的视觉感和力量感,和节目的可视性结合起来,其实会呈现出非常动人的画面。

跳脱出模式之外,构建一个真正的艺术空间,让现实中的美与艺术中的美互相碰撞和融合,用艺术作品表达更加重要的社会议题,注重艺术创作本身的过程,呈现艺术创作者不同的视角和方式,引领更加多元的审美思潮。

而“策展”作为大众与艺术深入了解的一个路径,可以作为节目的叙事出口。

一群“会画少年”为了一个特别的展览发挥所长,共同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有趣且吸引人的故事。

在这个过程中明晰叙事主线,让“会画少年”更加立体、丰富、真诚,会比让“展览”成为评判画作的标准更有意义。

在冷眼看来,《会画少年的天空》对于艺术行业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但节目如果想做好,就需要丢掉“娱乐至上”的竞赛模式,深入行业本身去洞察。

若只是为了突出看点进行“流水线”般的节目制作,那不仅对观众是不尊重的,对这个行业也是不尊重的。

友情提醒一下大家,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所以,如果你还想经常看到我的文章,需要在每次阅读后,给我的文章点一下“在看”。

这样,每次更新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
文/圈圈



推荐阅读




《乐业中国2022》:职场类纪录片的破题新思路



《江苏卫视2023跨年演唱会》:如何把内容与形式做到极致?



冷不丁09|自信点,其实综艺本身就是一种趋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