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声 | 文化产业管理优秀毕业生访谈合辑
时光的列车匆匆前行,又是一年毕业季
到了别离的时候
有许多话想要诉说,有太多情想要表达
而他们的优秀无需言表,直击人心
今年,新媒体中心与新宣共同合作
采访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
大家现在就和小薪一起
领略一番文化产业管理优秀毕业生的风采吧
人物简介
专业:社会发展学院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
奖项:
曾获国家奖学金1次、校冯茹尔奖学金特等奖1次、校朱敬文奖学金1次、校优秀学生奖学金6次、院天地龙背影奖学金1次、校优秀学生团干部1次、三好学生3次、暑期实践先进个人2次、校优秀志愿者1次
经历:
2018年5月——2019年9月,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让沉睡的文物“活”过来——南京地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顺利结项
2018年8月,参与公益创新项目“乡师工作坊”获第四届江苏“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
2019年4月,省级期刊《新西部》发表论文
2019年6月至今,参与校级大创项目《“竹韵遗芳”——江苏常州留青竹刻的历史沿革及在新时代保护与传承的路径探讨》
金海涛坦言,因为文化产业是国内的新兴产业,初入大学时,她对“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的认识也曾一度模糊,甚至萌生过转专业的想法。但在动摇时她想到:“如果都没有尝试了解过,那么何来否定它的资格?”
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老师所讲述的创意案例,还是书籍中描绘的专业前景,都让她感受到这个充满活力的新兴专业所散发出的魅力。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她也愈发喜欢这个兼具“文化艺术元素”和“理性商业气息”的专业。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让我的观念变得更加成熟,不会像以前那样,未经尝试就对事情做出‘非黑即白’的判断。”有些时候,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或许就是在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她也曾经写道:“扎根学业才能登高望远,勇于实践才能激流勇进。”从专业课上的调研课题,到国家级大创项目顺利结项,她始终坚信专业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也不能是纸上谈兵,要勇于实践,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知识为己所用。
“科研是严谨的工作,但应该在兴趣牵引下进行,当你从中不断寻得乐趣时,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享受的过程。”金海涛认为,科研不应该只是严肃、死板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跟志同道合的朋友热烈探讨,还是与行业人员、相关专家深入接触,亦或是总结分析研究结果时获得的成就感,都使她得到满足。
金海涛认为,不管处于大学的哪个阶段,都会不可避免地会有“迷茫”的感觉,可能在面对学习和工作上出现的棘手问题时不知所措,也可能对未来充满未知的生活感到慌张担忧。但是我们要做的,首先应该是试着走下去,“行动力”才是“迷茫”的天敌。
走下去,可能在跌跌撞撞后,收获到意外的惊喜;就算只是一次“试错”,它带给我们的经验也弥足珍贵。
“Work hard,Play hard.”这是金海涛的座右铭。认真对待工作,真心热爱生活。既始终脚踏实地,也不停地在仰望星空;既不缺乏前行的动力,更是一路走得安心坚定。
(采访及撰稿:王月)
人物简介
专业:社会发展学院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
奖项:
曾获团中央暑期实践优秀个人、国家奖学金、校暑期实践先进个人、胡敏英语奖学金(非英语类)二等奖、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天地龙背影”奖学金、刘放吾将军励志奖学金、朱敬文奖学金、朱敬文特别奖学金(全校仅13名)、校优秀学生团干部
经历:
2017年于省级期刊《青年时代》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轴心时代产生的必然性分析》,独立作者
2018年于国家级期刊《新媒体研究》上发表学术论文 1篇:《自媒体时代大众传播的理念创新》,独立作者
2018.6——2019.6主持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产业融合视角下中华老字号品牌转型升级之路——以南京地 区老字号 IP开发为例》
2019年成功申请到专利2 项:《秦淮花灯——传统非遗的创意改造项目》,《品茗随身杯》
“我愿独立自主和照自己的意思过生活;凡是我自己需要的,我欣然接受,我不需要的,我就决不希求。”金培正是秉持着这种观念生活的人,并且贯穿了她的大学四年。
生活是自己的,所有困难与美好都要亲自体会。谈及大学四年的生活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思索片刻后,金培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生活上独立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许多以往并不了解的生活常事现在都能够自己解决。”
进入大学前的高中生活,金培和很多大学生都一样,一心埋头于学习,生活上的各种琐事全都是由父母来管理。然而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中时期强压的学习压力,没有了父母在身边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活顿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还需要自己照顾好生活起居:洗衣、晒被、打扫……所有从前看父母做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忽然全部要自己打理,便似乎变得复杂起来。
然而对于独立的观念早已萌芽的金培,将其付诸了实践,慢慢地去学习生活中各种琐事的处理,慢慢地去调节生活与学习之间的平衡,渐渐地,她已经能够自如地独自处理曾经陌生且看似困难的生活问题,最后形成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独立的生活方式。
然而,生活上所遇见的困难,学业与生活之间的平衡等问题,并没有阻碍金培努力前行的脚步。四年的大学生活,四年的自我调节与平衡,教会了她独立,教会了她独自面对困难,独立做出与自己未来息息相关的每一个决定,同时也教会了她成长。
从专心于学业、无需劳心生活,到自行调整学业与生活的关系、自己掌握未来的方向,金培用了四年去完成这一转变,而这四年的经历,也是她舍弃依赖,活出精彩迈出的第一步。
(采访及撰稿:庄景)
专业:社会发展学院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
经历:
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会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委员
连续七次获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2019年4月获“朱敬文奖学金”
2017年开展的“吴桥杂技的保护、传承和品牌推广研究”暑期实践项目获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评比三等奖
2016-2017学年校社会工作先进个人;2017-2018学年校社会工作先进个人、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018-2019学年共青团南京师范大学委员会先进工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先进个人
2018年带领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团队开展“流动儿童,爱随你动——关爱流动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获评2018年全省高校红十字会“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奖
作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王秋阳的心中不只有“圣贤书”。学业之余,她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的学生组织以及实践活动,在大一加入了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在红会中的经历对她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收获了很多良师益友。并且在红会的工作是很多其他学生组织中无法体会到的,比如关爱流动儿童,组织献血活动,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同时让我对红会这一社会组织有了一个更加全面深化的认识。”
除了红会,学姐还积极参加了各种实践活动。其中,王秋阳提到令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跟着老师进行了一次实操性的项目:“金陵水乡——南京钱家渡文化旅游IP开发与品牌建设项目”。这是一个直接与企业挂钩的一个项目,学姐表示“当时最直接的一个感受就是项目太难了,明显感觉自己的实践经验实在不足。期间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文案不断进行修改,促进了我在团队中的交流。在这个项目中,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意识到实践活动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最后,经过日夜奋战,王秋阳和团队成员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就完成了项目书。期间是多少挑灯夜战、反复打磨,多少眼泪和汗水才造就了讲台上那个自信从容的她。王秋阳清楚地认识到,正是有这些辛苦,才让她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没有和常人一样为繁重艰难的项目工作抱怨,而是迎难而上,越挫越勇,因为“只有通过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学会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才能出真知。”
每个人的大学四年都有不同的特点。而王秋阳学姐的大学生活像四段层层递进的阶梯。在每一段阶梯,她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划和不同的侧重点。
“大一的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任务,处于一个广泛尝试和摸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并找到自己的目标,制定自己的生涯规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自己为之努力的方向。”
“到了大二,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无论在学习还是任务上,量和难度都在提升,这时,我们应当在找准生活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简而言之,大二是一个发展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广泛参与活动,尤其是科研方面的活动,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对于自己专业的认知,一些工作上的事务都渐渐有了概念,所以应该趁此机会进一步发展这些能力,为大三大四的规划打好基础。针对大一广泛参与的社团和学生组织要有一个取舍,并注重学业的重要性。”
“大三大四就是要为梦想冲刺的阶段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竞争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们更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让自己的大学生涯留下遗憾。”王秋阳对自己大学生活的作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规划,使她不遗余力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发,并最终到达理想彼岸。
四年来,王秋阳曾对自己有过许多期许,其中有些已经实现,有些却成为过去的遗憾,但最终,她在这段时间里积累了专业的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还收获了很多朋友。自始至终保持着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和一颗温柔坚定的心。收拾起行囊,她就要迈向远方,她说,她想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再添几分冷静和从容,像她一开始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文管人。”
(采访及撰稿:张骋洋)
专业:社会发展学院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
奖项:
曾获2018-2019年度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2016-2017年度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2017-2018学年三好学生;2017年度优秀团员;2017年、2018年大学生暑期实践先进个人
经历:
2017.09 参与“寻访千名抗战老战士”活动,团队获评省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个人在南京师范大学抗战老兵口述史调研中获评先进个人
2018.07 主持“驿曲澜沧——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非遗调研,撰写的论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老达保寨为例》入选2018年中国民俗学会年会,并在大会期间宣读交流,撰写的调研报告《从老达保成功脱贫看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获南京师范大学第一届“乡村振兴”论坛二等奖
2018.09—2019.09 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学生会主席
2018.10 带领“青春环保行,绿意社区情”团队获评2018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二等奖
2019.02 主持校“互联网+”项目“天工承艺——非遗人才教育平台”,带领团队前往多个社区进行非遗推广与非遗教育
在大学的四年里,张梦予致力于为集体服务。1602班的班长、文体中心的主任、学生会主席……这些都曾是她身上的标签。带着这些身份,她也给出了漂亮的答卷:带领学生会成员成功举办各项活动、带领班级入选第一届十佳班级建设案例……
担任的职位越多,肩上的压力越大,但张梦予选择一一抗下这些担子。问及原因,张梦予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喜欢。
面对繁忙的学生工作,张梦予写日程本的习惯帮上了大忙。她每一年都会买日程本,按月写好把每一件事的ddl标在上面,形成一个中短期的规划,来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做好更多的事,“每个月通过规划,能够更有条理些。”
这四年里最难忘的时光就是大二那年的五月份,在那个五月的日程表上,写满了各项事务安排和ddl。当时身为院会文体中心主任的她,需要负责克里奥晚会和趣味运动会的策划与组织工作。作为学院一年一度的盛会,克里奥晚会在每年的形式上需要有所创新,这让社发学子无比期待,也让张梦予倍感压力。张梦予负责策划的这一届,选定了朗读书信作为主要形式,并且要将形式与主持稿和每个节目相串联,使其形成连贯的一体,这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敲定内容。
在确定晚会主题形式的同时,张梦予也忙着带领每一个干事们,进行着节目的几轮审查与后续的反复彩排。工作上繁重的任务几乎占据了她所有课余时间,加上趣味运动会的筹备和临近期末的课业压力,更是让她有些心力交瘁。苍天不负有心人,而这场倾注了她大量心血的克里奥晚会,在五月的末尾成功举办。晚会圆满结束的那一刻,也是张梦予四年大学时光里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去做就好了,做让你开心的事,然后你就会愿意多去尝试。”敢于承担,是张梦予看来参加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她不希望自己只为利益所驱使,而是能遵从心意,以不变的热情,去参与、去付出、去做好她想做的事。“不计较结果,这样你也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几年当学生干部的经历,让张梦予与同学们建立了更为深厚的感情。大一大二时担任班长,她因为职务需求便和同学们早早有了更多互动,快速地熟悉了班上的每一位同学;在学生会工作的三年,从在前辈指导下学习进步的小干事,成长为带领整个学生会前进的主席,张梦予也与更多的人有了亲密的接触,收获了一段段珍贵的友谊。
“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干了很多只有我们才知道的事,也留下了很多非常美好的回忆。”倏然回首,四年已过。即将离开南师的张梦予也许带不走南师的一草一木,但这些美好的感情与回忆,将永远伴随她,前往今后的任何一个地方。
(采访及撰稿:林姝含)
欣赏完这些毕业生们的优秀,大家都有被惊艳到的感觉吗?是不是都很渴望具体了解一下呢!请翻阅院刊《五色石》,查看完整访谈内容~
下期文博专业特辑,又会给我们介绍哪些优秀的人才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下期再会啦!
文案 | 王月 庄景 张骋洋 林姝含
图片 | 金海涛 金培 王秋阳 张梦予
编辑 | 安婷
-----
特别感谢所有接受采访的学姐,
祝毕业快乐!
往期链接:
薪态 | 健康校园·“疫”起运动—健身打卡活动公示(第七周)
薪态 | “我寄芳草”毕业季线上博物馆活动圆满结束
薪态 | 社会发展学院“大学生青年说”微演讲比赛院内选拔赛圆满结束
薪态 | “手账”硕果等你来“摘”——毕业季手账征集活动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