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试,不鸡娃,芬兰教育凭什么全球第一?
本文看点:在之前的文章《真正好的儿童职业教育是怎样的?》中,我们详细解读了芬兰的职业教育(点击蓝字可温习)。今天我们跟随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探访芬兰,发现教育全球第一的奥秘,希望能带给你更多借鉴与思考。
周五
视野 🌏
全文共7118字,阅读时间8分钟
🌿🎨🌏
芬兰,一个只有500万人口的北欧小国,却是世界瞩目的教育强国。
在经合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估(PISA)中,芬兰学生在数学、阅读和科学三项成绩中,屡次夺冠。
全球第一的好成绩可不是靠补习班、题海战,训练出来的。芬兰学生不仅成绩好,创造力也很强,还快快乐乐没有压力。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在最近热播的高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主持人带领观众探访芬兰,发现教育全球第一的奥秘。今天,我就带你先睹为快,为你解读这部纪录片。
虽然芬兰和中国国情不同,许多经验无法照搬。不过,芬兰的故事能够引发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创造出符合我们国情的、好的教育。
01
终于迎来开学季
终于迎来开学季
拉尼老师在给三年级学生上课。
这节课不是数学课、语文课、英语课……它叫“现象学习课堂”。拉尼老师要和孩子们探究一个现象——时间。课上并没有课本,拉尼老师可以决定自己教什么,怎么教。
怎么教给孩子,什么是时间呢?拉尼老师首先引导孩子思考时间与自己的关系。
她说:“想一想,时间怎么在你脸上显现的。当你还是个婴儿的时候,脸上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说着,拉尼老师皱起眉头,扮演起了小婴儿,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
接着,拉尼老师请同学们拿出iPad,给自己拍一张照片,录一段音,记录下当下的时间。别开生面的课堂引入,让孩子对“时间”有个感性的认识。
在这场以“时间”为主题的课堂中,拉尼老师:
会介绍艺术作品;
会从数学的角度带孩子认识时间,学习一小时有多少分钟、一分钟有多少秒;
会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认识时间;
还会阅读芬兰语的文学作品
……
这种以“现象”,而不是以“学科”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叫做“现象式学习”。现象式学习能让孩子意识到知识有什么用,与自己有什么关联,从而激发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在另一个现象学习课堂中,拉尼老师带孩子用手指丈量脸庞,发现人脸的比例关系。老师还让学生们设计一张适合在寒冷的北欧生存的脸,把它做成面具。
有的学生在面具上贴上了长长的毛发来保暖;
有的学生把脸设计成了狭长的,这样面积小、散热也小;
还有的学生在脸上安装了灯泡,这样在漫长的极夜,行走在户外也会很安全;
……
现象式学习中,孩子从现实生活中学到了知识,又将知识应用到了现实生活中。知识有了上游、有了来源;也有了下游,有了用处。
现象式学习还会因地制宜。比如,在北极圈内的一所学校里,老师就用北极的精灵——“驯鹿”为主题,教授各门学科。
看到这,我有些迷惑:这样上课挺好的,可是怎么考试呢?给谁打100分,谁打90分呢?
拉尼老师解答了我的困惑。她说:“我们没有考试。三年级没有,四年级也没有。因为我们要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
那么,如何评估学习的效果呢?
拉尼老师说:“评估孩子学的怎么样,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学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如何自己学习,如何搭档学习,如何在小组中学习,在面临新任务时如何承担责任……”
在芬兰,学习过程中,孩子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跟重视学科的应试教育相比,这种避免竞争的教育有什么优点呢?
拉尼老师提到了一个教育理念,叫“积极教育”(positive pedagogy)。如果以数学、科学、英语、艺术等等学科的成绩来评判孩子的学习,势必会有天分不足的学生,再怎么努力做题也无法取得好成绩,继而丧失了求知欲。
而在芬兰,老师将学科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学得有动力。此外,即便天赋不好的孩子,从创造和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优势——有创造力、有领导力、有执行力、有好奇心、有同情心、懂得爱……
影片中,主持人问了一位芬兰老师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孩子在数学上没有天赋,讨厌数字,你们会怎么办?”
老师回答到:“我们会反思教孩子的方法出了问题,而不是孩子有问题。”
以数学课为例。芬兰的数学课上没有抽象、枯燥的算式和练习。课堂上根据孩子的兴趣,用不同的方法教数学。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喜欢小汽车,老师们就会用汽车来上数学课;如果孩子爱搭乐高,就会带他们用乐高数数;如果孩子喜欢逛商店,就带他们去杂货店,借用商品认识数字……
老师的一句话让我热泪盈眶:“我们把数学放进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数学就会变成他们擅长的东西。因为我们相信,他们本来就擅长。”
02
“教育是为了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可能会说,为了生存;有人可能会说,为了享受生命。
芬兰人怎么看呢?
我们先来认识一位芬兰的土豪爸爸,收入在全芬兰排在第330位。他的孩子当然衣食无忧,可以完全不用为了生存而上学了,可以学习钢琴、马术、滑雪等等,享受生命。
可是,这位白手起家的爸爸却不这么看。十五岁时,他的儿子想买一双昂贵的乔丹球鞋。爸爸就让儿子靠送报纸,赚够了买鞋的钱。
送报纸很辛苦:每次准备三个小时,配送两个小时,五个小时只能赚到15欧元。孩子从中感受到了赚钱的辛苦。
你可能会觉得,富人的孩子打工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体会赚钱的不易,听上去也像是花把式,毕竟富人的孩子只需体验贫穷,而不需要与贫穷为伴。
可是,富人的孩子打工,难道只为了体验穷人的生活吗?
不是的。土豪爸爸给了我们一个高明的答案。
他说:“有一次,孩子抱怨一家店的老板做得不够好,没有好好培训员工。我就问他,如果他是老板,会怎么处理。他就告诉我,如果他是老板会怎么做。
我很开心,因为他做汉堡时,不只是在想怎么做好一个汉堡,而是已经在思考如何经营一家企业了。”
听了他的话,我觉得,如果只是把生存教育理解成“体会赚钱的不易”,实在是太浅薄了。
与学校相比,打工的环境才是真实的世界。孩子能在真实世界中,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比如如何协作,如何与人相处,一个组织如何运作,如何共情等等。同时,孩子还会不自觉地把课本里的知识,运用到真实世界中。
土豪爸爸的妻子是中国人,因此他也接触过中国年轻人。他说:“当我和中国年轻人接触时,我发现他们工作很努力,学习也很认真,但是不知道怎么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中间有一环好像缺失了。芬兰教育的一个特色,就是常识教育,他填补了生活和书本中空缺的一环。”
学会了,却用不上,这样的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教授知识的之前,芬兰的老师总会想一想:孩子学这个有什么用?怎么能让所学的服务于他们的生活。
这一点,对于语言教学也不例外。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学了十几年英语,却说不出几句完整的话,更难以阅读英文原著,获得新知。想表达一个意思,需要从第一单元搜罗一个动词,第三单元搜罗一个名词,第七单元搜罗一个形容词,再把它们拼成一句老外听不懂的“英语”。
这样学出来的英语有什么用呢?
芬兰的教学法则不同。他们用了一种叫CLIL(内容语言整合式教学,content-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教学法,将外语学习和学科学习整合在一起。学生不单学习语言,而是用外语学习知识。这样一来,孩子就能自如地读英文、说英文了。
芬兰的老师不会让孩子把一个单词抄十遍,疯狂做语法题。
他们不是在教英语,而是用英语教授各种学科,让孩子用英语认识世界。
让我们再用更大的视角看看“生活”这个词。
人不仅生活在城市、乡村中,跟其他人打交道。人更是生活在天地草木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芬兰的教育不仅教给孩子如何在人的世界中生存,也教给孩子如何与更广阔的大自然相处。
因此,芬兰人把课堂搬去了森林,让孩子以自然为师,与自然为伴。
在森林里怎么上课呢?能教些什么呢?
在一堂森林课中,老师发给了孩子一张色卡,学生们要在森林里找到每一种颜色的东西。孩子们在寻找的过程中探索了森林,也认识了颜色。
接下来一个任务,是寻找气味。孩子要寻找不同的植物,并且形容它们的气味。
“这种叶子闻起来像苹果。”
“这根树枝闻起来有雨的味道。
……
在劳拉老师的森林课堂上,孩子不需要记住植物的名字,只需要根据它们的气味、颜色,用想象力给它起个名字。每一种树都有独特的气味,而这种气味,就是它的名字。这听上去有些荒诞,又有些感动,不是吗?
劳拉老师给主持人展示了一种植物,叫做“自然”。我们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自然”就是劳拉老师心中,它的名字。
森林不仅能教会孩子颜色、气味,还能上数学课、语文课。
接下来,劳拉老师发给孩子们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可爱的”、“恶心的”等等形容词。孩子们要找到符合每个形容词的物品,并说明理由。
我想起了我们小时候在教室里憋作文的场景。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沉浸在森林里,还担心写不出东西吗?
芬兰人为什么要把课堂搬去森林呢?
为了借用森林里的东西做教具,方便教学吗?这倒还是次要的。
劳拉老师说,在森林里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与大自然的关系,让他们懂得爱惜、保护自然。
我想起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卢梭是提倡自然教育的先驱。他觉得,最好的启蒙教育在大自然中感知,而不是看书学习。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长大后依然时不时想逃出城市,去踏踏青、玩玩水,去亲近大自然。每当这时,我们会回想起小时候玩泥巴、爬树的情景。
卢梭把童年时与自然亲近的珍贵回忆比喻成“金栅栏”。这金栅栏里藏着的,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在我们心里,它永远占据着特别的位置,给予我们力量。
说到这,我们或许会羡慕芬兰的孩子,因为他们有上天赐予的森林。那没有森林的地方,比如非洲,那里的孩子怎么办?
劳拉老师说:“自然教育不一定要在森林里。每个人都有他所处的自然环境,无论是壮丽的大海,还是贫瘠的沙漠,还是繁华的城市。自然教育的重点,不是把课堂搬到最美的地方,而是让孩子认识他所处的环境,与周围的环境产生联系。”
看来,芬兰的教育并没有什么惊天的秘密。
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回到人所在的环境。
03
老师被信任,才能信任学生
看了这么多让人振奋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我们当然很好奇,芬兰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他们长得像学者、像大学教授吗?看上去“一表人才”,正襟危坐吗?
在芬兰教育界的“西点军校”——海门林纳师范大学内,我们看到了未来的老师们,他们的画风是这样的:
这里的老师染着红头发、黄头发、绿头发。老师没有着装和形象的规范。对芬兰人而言,着装是定义自我,展示个性的方式。喜欢穿什么就穿什么,旁人不许多嘴。
在芬兰,教师的收入高、地位高,吸引了最好的人才。因此,师范学院也非常难进。
不过,要考进师范学院,并不是靠考高分。入学时,心理学家会面试考生,看看他们是否热爱家庭,是否关爱他人,以此判断是不是适合当老师。
正是因为把懂得爱视为选拔教师的最重要指标,因为老师们自己的个性获得了尊重。老师们才会去爱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
主持人分享了自己的小经历:她小时候歌唱得不好,被老师同学嘲笑,唱歌像是在念书。于是,她再也不敢唱歌了。
被亲妈嘲笑长相,被老师笑话智商,被同学取笑着装……我们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来自身边人的伤害。
而在芬兰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很少。
一个留着粉色、绿色头发而没有被贴标签的老师,又怎么会给别人贴标签呢?一个没有“正常”这一观念的老师,又怎么会批评孩子“不正常”呢?
在芬兰,老师受到尊重还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没有教学督导员检查他们的教学计划,告诉他们该怎么教,必须怎么教。于是,老师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根据孩子的兴趣,讲自己觉得重要的内容。
再比如,芬兰没有中级教师,高级教师等等职称。于是,老师不用为了职称而写论文,准备公开课,获得行政头衔。入职后的五年、十年、十五年……教师都会自动获得一次涨薪。
虽然工资会涨,但是等级不会涨。学生和老师之间,老师和老师之间永远直呼姓名。老师不会变成主任、处长,老师永远只是老师。
宽松的环境,让老师们“放飞自我”,拥有不可思议的自由。
他们可以拒绝聒噪的上下课铃声,自己选择摇滚、古典、爵士等音乐。
他们甚至可以帮孩子逃避写作业!
如果孩子一次作业完成得好,老师会发给孩子一张“越狱卡”。下一次,如果孩子任性,不想写作业,或者没有完成作业,就可以祭出这张越狱卡。老师也就不会告诉家长了。
这不是胡闹吗?不,芬兰的老师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因为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作业,自己的责任,而不是老师的,家长的。
因为任性,也是成长的权利。
宽松的环境,也让老师们不去追求职称、地位、收入,而是关注自我成长。
在帮助孩子成为自己的时候,老师也在不断问自己:“我是谁?”,不断成为自己。
文章开头语的拉尼老师,虽然已到中年,仍然在不停学习。为了获得芬兰语文学的教师资格,为了成为未来学校现象教学的老师,她几度重返校园进修。
对她来说学习不是为了工作,因为工作中没有竞争,没有考评,没有职称评比。
她学习,是为了自己,为了发现自己。
她学习,同时也是为了学生。因为老师学到的所有东西,就是能给到学生的东西。
04
“没有人是最好的,大家都挺好的”
说到这,你可能感觉到了,芬兰的教育不竞争,不考试,不急不躁。
这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国家朴素、平等的价值观。
整个芬兰社会都透露着朴素的气质。拒绝喧嚣、浮华,回归本来面目。
在芬兰的大街上,你很少能看见奢侈品店,看见行色匆匆的人。芬兰人不攀比财富,如果说比,他们比的是修养、品味。
在芬兰,什么是成功呢?
一位九岁的小男孩说:
“这里没有成功。如果你有一份工作,一个妻子,一点钱。你已经算是成功了。”
“没有人是最好的,大家都挺好的。”
在芬兰,也没有热门职业、高薪职业、精英职业。因为芬兰的教育体系是经过严格设计的,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出路——可以去上大学,可以边读职业学校边工作等等。所以,孩子没上大学,也没什么好焦虑的。
如果你问一个芬兰人,什么工作是最好的工作?
他会说:“没有工作是好工作,因为所有工作都是好工作。”
如果你问他,最好的学校是哪一所?
他会说:“是最近的那一所。”
在远离首都、位于北极圈内的小镇——索丹屈来,主持人到一位驯养驯鹿的牧民家中做客。他们祖祖辈辈已经在那里生活了18个世纪了。
主持人问:“你多久去一次首都赫尔辛基?”
主人淡定地说:“可能十年一次。人太多了。”
主持人又问:“你将来想让孩子去首都,还是留在家?”
主人说:“当然是留在这里。我们什么都有,过得很幸福。”
这时,小朋友插了句话,说到:“我要照顾驯鹿。”
赫尔辛基再好,不是自己的家。这就是芬兰人朴素的信念。
说完了朴素,我们再来看看芬兰人另一个深入骨髓的观念——平等。
05
终于迎来开学季
跟别人一样,也是一种幸福
每个国家都有贫富差距,这很正常。但是在芬兰,贫富差距不会影响下一代的教育质量。
无论是富人扎堆的城市,还是偏远的地区,还是移民家庭聚居的地方,老师的水准、教学的质量都没有差别。
北极圈里的学校,和首都的学校获得的政府资源是一样的,只不过教授的内容各有特色。
并且,芬兰的每一所学校中都有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没有专收官员、富人子女的学校;没有贵族学校、私立学校、精英学校……
老师不知道,也从不过问孩子们的家长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
“因为这些不重要。我们收的是孩子。”
芬兰教育的平等,不仅在于对穷人的关照,还体现在对少数族裔的关照上。
在禾斯曼公园小学,有来自25个国家的孩子,说着27种语言。少数群体的孩子们肤色不同,文化不同,难免产生“我很孤单”“我不重要”的感觉。
怎么办呢?
校长说,他们的解决办法,是让少数族裔的孩子通过校园广播,教给所有同学他们自己的语言。下面的图,是几个皮肤黝黑的小朋友在教给同学们,如何用阿拉伯语说“早上好”“晚上好”。
校长说:“这会让其他小伙伴觉得,你好厉害!你可以做到我做不到的事情。这样一来,就提升了少数族裔在学校的声誉。也让移民家庭和孩子们觉得,他们也是学校、社区中重要的一部分。”
芬兰人的平等观念,还渗透在生活的每个细节。
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主持人遇见了一位衣着朴实的校长,叫阿尔托。校长出现在食堂中,并没有引起孩子们的注意。
校长走到孩子们的餐桌边,祝福孩子们吃得开心吃得饱。孩子们则默默接受祝福,享受着国家准备的免费午餐。
校长说,他每天都和学生们一样排队取餐,吃着和老师们、孩子们一样的饭,没有校长特权。
我们熟悉的幸福,可能是一种跟别人不一样的幸福——比别人吃得好、赚得多、地位高。
阿尔托校长却像我们展示了,跟别人一样,也是一种幸福。
06
妈妈是boss
妈妈是boss
芬兰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朴素、平等的价值观这些软实力,但也离不开政府的硬保障。
政府重视教育,是芬兰教育腾飞的前提。
上世纪70年代,芬兰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教育改革。所有的私立学校都纳入到了政府的管理之下。国家出钱,让每个人都上得起学。
芬兰政府把孩子看成国家未来最宝贵的资源。因此,他们把钱都投到了人的身上,让人成为人才,再让人才去赚钱。
芬兰对于教育的投入,不仅体现在免费教育、免费午餐这些学校福利上,也体现在对妈妈的支持上。
和在中国一样,在芬兰当妈妈并不容易。有几个孩子的家庭不在少数,而且爷爷奶奶通常不会帮忙带孩子。妈妈们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几个孩子,压力可想而知。
那么,芬兰政府是怎么帮助妈妈们“减压”的呢?
首先,就是减轻妈妈们的经济负担。
文章开头的拉尼老师是几个孩子的母亲。她说,在她生完孩子后的三个月,能够拿到100%的工资。之后的一年,不用去上班,也能拿到工资的80%。如果她愿意,她可以在家里一直陪伴孩子到三岁。
不用担心失业,还能拿到钱,芬兰的妈妈们可以安心地享受亲子时光。
芬兰对妈妈们的关照更体现在细节上。
比如,过去八十年间,每一个待产的妈妈都在期待一份来自政府的礼物,一个小盒子,叫做“妈妈百宝箱”,里面包含了各种新生儿能用到的东西——衣服、被褥、洗护用品等等。
每一年,百宝箱都会升级,根据妈妈们的需求和反馈,增加新的物品。妈妈们收到百宝箱,心中自然有种被珍视、被照顾的感觉。
再比如,赫尔辛基的妈妈坐公交、地铁都不要钱。
这不仅是省点钱的问题,它更是一种便利。妈妈要带很多东西,要推婴儿车。于是,政府帮妈妈们省去了刷卡、投币的烦恼。
没有了抚养的经济压力,芬兰的妈妈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
一位移民芬兰的妈妈介绍说,她的日常,就是带孩子逛博物馆。芬兰的博物馆无处不在。更可贵的是,他们的博物馆不是展示宝贝的圣殿,而是孩子可以玩耍、嬉戏的游乐场。孩子沉浸在其中,体验文化,感受美。
这就是最好的人文教育。
你看,爱是一条由此及彼的锁链。
妈妈们感受到爱,才会把更多的爱传递给孩子。孩子在爱中成长,才会懂得爱别人。
在芬兰,爱和幸福就这样从一代传递给了另一代。
07
结语
至此,纪录片已经播放到第50分钟,接近尾声了。
主持人和拉尼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一家老人活动中心。老人和孩子们一起画画、做手工。
这也是“时间”主题现象学习课堂的一个环节。
主持人问一位奶奶:“您会画画吗?”
奶奶说:“我没学过,不过我喜欢画。从小就喜欢。”
拉尼老师说:“画画不是为了竞争,看谁的技巧好。画画是自由地表达自我,是将自己看到的东西,有创意地表现出来。”
看到老人、孩子们投入地作画,听到“自由表达自我”这几个字时,主持人哭了,我也哭了。
我们打开了厚厚的心房,沉痛的记忆仿佛被唤醒了。
这是这部纪录片里最让我感动的时刻。
拉尼老师把主持人拥入怀中,安静地听她说到:“我们总是被说到,你这个不行,那个做不好。你不可能做到这个那个。”
“这位女士刚才告诉我,她从没有学过画画,也不擅长,只是从小就喜欢画。当你的一生中有了一项爱好,你永远不会孤单,不会绝望。这真的很宝贵。”
“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了生活而学习,是什么意思了。”
我想,我们已经发现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缘由了。
不是因为PISA考试排名第一,也不是因为幸福感世界领先。而是因为,他们把生活,把自我,当做教育的重心。
让人成为人,让知识融入生活。
从老人活动中心回来后,拉尼老师说:“我不希望他们记住我的任何一堂数学课、科学课。但他们会记住这个项目,记住与老人们的对话。”
“了解自己是谁很重要。可如果你身边谁也没有,只有你自己的话,你什么也不是。”
“我觉得人生的乐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对话。”
润物细无声,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芬兰的教育教会我们什么呢?
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它应该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它应该是存在在自然、社会之中,在人与人之间;它也不应该是冰冷的数字和文字,它应该是有温度的,能够自然流动的,是能够被感知、体验的。
我们的社会与芬兰存在的巨大的差异,我们也不可能照搬芬兰的教育经验,但是,芬兰的教育提醒着我们,那些真正被孩子们铭记的时刻是怎样的,让他们能感受到幸福的教育是怎样的。
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和学校,但是至少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创造这样的时刻,也许这就会成为重压之下支持他们走的更远的力量。
互动话题
在你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方法和芬兰教育是异曲同工的?你计划如何借鉴芬兰的教学方式呢?文末留言区等你来一起探讨。
拓展阅读
限时福利
扫描海报,购买《年度大课》直减60元
12
范以文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
擅长科学创新教学实践
参考资料:
《他乡的童年》纪录片可在优酷网(www.youku.com)上搜索观看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