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什么样的家庭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郝景芳 童行书院 2022-06-23


写在前面:


最近,景芳老师在实验班群里分享了《情感依附》这本书的读书心得,许多父母表示深受启发。我们将讲座精华整理出来,希望对父母们有所帮助~


父母/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成功的孩子都来自什么样的家庭?那些在成长中遇到困境的孩子,痛苦来自何方?父母如何才能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今天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解答~


以下文字整理自景芳老师的讲座分享。



 周五

视野 🌏

全文共4420字,阅读时间14分钟


🌿🎨🌏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本心理学书——《情感依附》。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读这本书,因为这里讲的只是其中某些个案,书里其实有非常多细节和家庭生活实例,对父母们会有很多启发。



下面我分成四个部分解读。


第一部分介绍书里的一个科研项目。第二部分介绍一些成年后发展比较好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成长经历。第三部分介绍书中记载的一些成年后发展不太好的孩子的生活和他们的成长经历。第四部分介绍这本书给每个家庭的启示,所有的启示应该也是因人而异的。



Part

1

30年,76个家庭


这本书是基于一项跨越30年的研究过程。1964年,心理学博士西尔维娅·布洛迪招募了131组家庭条件各异的志愿者家庭,对其进行母婴观察。这131组家庭来自纽约各个不同的社会经济团体和不同的种族和宗教。其中既有中产阶级家庭,也有移民家庭和少数族裔家庭。


而最终结果显示,所谓人生成功者里面是有移民家庭和少数族裔家庭的孩子的。这提示我们,孩子的人生成长非常复杂。每一个家庭的不同因素,都可能会使得孩子有不同的结果,这不是那么简单按阶层区分的



这项研究做得非常细致,跨越时间很长,因此非常宝贵。实验研究者会对观察到的部分进行讨论、打分、评论和描述,在最早期会定期跟母亲访谈,后来到了孩子4岁时开始加入了跟父亲的访谈。这些访谈每年一次。他们对参访的父母也有一些评价和观察。后来孩子7岁后,观察者们不再每年跟踪这些家庭。


在孩子18岁,在131组家庭里,他们联系到了91名被试进行深度访谈。后来又到了孩子30岁时,76人都接受了深度访谈。所有的访谈内容既有这些孩子的自我陈述,也有所有观察者对这些孩子的观察和记录。主观和客观的描述融汇在一起,形成对这些被试的综合评价。



除了对这些被试在18岁和30岁的时候进行深度访谈,实验研究者还给他们进行了详细的心理评定。结论是,绝大部分人都在一个相对正常的范畴,有些人的表现会非常出色,但也有一些人有很大的情感上的困难,所以研究者开始分析,早期成长经历和后期的发展困难有哪些关系


Part

2

什么是成功的样子



第一组选出了7个比较成功的孩子。他们的特征是风度翩翩,令人愉快,没有情绪上的痛苦,工作成功,关心他人的生活,婚姻幸福。这7人并不是说成名或者富有,但他们的自我比较满足,相对比较圆满。这种情况下就让人想去询问这7人早期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事实上,这几个人的父母在他们早期童年是做得非常好的,所以这样的一个早期成功和后期成功构成了很好的对应关系。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尼古拉斯·尼克的故事。他在30岁时是一个体格健壮的经济学教授,下班以后也很惬意,回忆过去的成长经历让他觉得非常兴奋。他觉得他和父母双方很亲密。他对于和父亲一起分享智力活动感到特别兴奋。他觉得自己独立于父母,并不依赖父母。这些都让他的回忆充满快乐和活力。


他讲到的一些细节对我们会有一些启示。有一次,尼克打碎了玩具,他父亲阻止他去操场玩儿,尼克很崩溃,然后父亲对他有所限制,让他弥补过错,但是最终还是带他去了操场,所以尼克也理解了不能逃脱责任,同时也感谢父亲对他的教导。


除此之外,尼克的父母非常欣赏他,没有把自身的需求和缺点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而是展现出亲切、热情、宽容的属性。当时他回忆了非常多的亲子游戏、睡前故事,还有父亲跟自己一起去做一些智力思考,然后去想一些关于世界经济形势之类的问题,这些都让都给尼克留下了很好的记忆。


尼克和父母都对于彼此过于亲密有一点点轻微的不适,所以尼克的父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也懂得随着他长大而进行放手,这也使得他在成人后很独立,也并不是和父母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但是相互回忆起来的时候都觉得非常信任。



在了解了这7个家庭的故事之后,研究者发现,成功的孩子背后的家庭有一些很明显的特征。


首先是父母对孩子非常有信心。研究者认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是有效养育孩子的必要条件。这些家庭的母亲都非常爱孩子,父母也都能投入到孩子的体验里,去感受孩子的感情,也就是共情。


另外,这些父母还表现出镇静和纪律,这种镇静,还有及时反省、专注,都能够更好让孩子缓解紧张。与此同时,父母也会强调纪律,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父母还会对孩子的积极感到很骄傲。例如有个女孩虽然哇哇大哭,但是她的母亲说她很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此外,这些父母对子女的独立性感到愉悦


最后一点其实会被所有家庭都提到的,就是快乐母亲的感染力。一个快乐的母亲、微笑亲切的母亲,对全家人的感染力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这个母亲非常快乐,很有感染力,就能够带动整个家庭。



Part

3

痛苦来自于什么地方



接下来,研究者们分析了里面有一定痛苦的孩子,或者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困境、发展并不是特别好的孩子。


这里面有两种痛苦的表现机制。在精神分析学派看来,儿童感到痛苦的时候有两种方法缓解。


一种是把情绪和不安向外释放,表现为问题行为,经常是极度焦躁不安、过度活跃、挑衅或者行为涣散。


另一种是停止对情绪进行躯体化,从而把痛苦指向内心,痛苦内化通常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情绪经常破坏儿童的人格发展,导致缺乏胜任感,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甚至有时候是补偿性的夸大或者自负,这些都是孩子的行为特征。


换一些通俗的话讲,痛苦外化的孩子会表现为问题儿童,要么会表现得焦躁不安,要么很容易产生对抗行为,也就是跟父母对抗、跟他人对抗。而内化痛苦的孩子并不针对他人,但是会表现为自己内心的情绪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困难


这里面有个女孩遭到过母亲的精神折磨:在降生几天后,母亲就想摆脱孩子。这个母亲非常喜欢控制和牵制,经常制止孩子的自发行为。她无法容忍脏乱,因此很少和女儿一起吃饭。她非常忙碌,经常对孩子发脾气。所以这孩子在5岁时在幼儿园就有一些反叛的行为,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抑郁、茫然。


后来她非常投入学业,有一定的躁狂机制。她并不能取悦母亲,也不能还击母亲对她的攻击。所以成年后,她远离了这个令她不安的家庭,开始独立,但她生活也处理得一团糟,很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满足。但是她自己的个人生活相对来讲不是很愉快,一直没有家庭生活。


这几个痛苦的孩子被诊断为有ADHD,就是有一定的多动和躁郁的症状。研究者发现,这几个孩子与父母之间也有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就像第一组一样,会有很多显著的共性。



其实这些共性很少是家庭资源方面,所有的共性也依然都是来自情感和教管风格的方面。


第一,在这组家庭中,比较明显的缺失就是父母不能与孩子建立联结。在第一组家庭里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爱,父母跟孩子有非常强的情感联结。而在这组家庭里,在婴儿期,父母就不能与孩子建立联结。


第二,这组家庭的父母不能与孩子一起玩耍,他们太习惯指手划脚,过度控制,他们不相信玩耍的价值。其实父母和孩子共同玩耍,是与孩子一同存在和一同思考的早期形式。如果父母控制玩耍,就会把原来很轻松的存在和思考方式变成说教和呆板的体验,孩子就会变得多动,在思考、感受欢乐和行为方面就没有办法进行整合。


第三,这组父母有时会把自己的情绪和认知投射在孩子身上,会否定孩子。这样会妨碍父母准确地理解孩子。过度控制的父母,反而会认为孩子总是操纵别人,也有一些父母否认自己和孩子的情感,会给孩子一些不太好的评价,就不像第一组的家庭的父母都是会充满积极地看待自己的孩子。


第四,这组家庭的父母,也有对于自我认知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分离。例如一个母亲把一个很焦躁不安的孩子赶下饭桌儿,因为孩子的这种坐立不安,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家庭,当时的混乱的记忆让她想摆脱,因此她就粗暴地对待对待孩子。


第五,这组家庭体罚也比较普遍,而体罚能驯服孩子的冲动行为,也会使得一些很难驾驭的部分转为向内。但这种孩子的冲动、躁动的行为转向内以后,会转为内疚、抑郁和自尊减退,所以体罚也会束缚孩子。


我已经详细讲了痛苦外化这一组。痛苦内化的这一组就不展开讲了,因为这一组更为复杂,大家可以去看书里的案例。


Part

4

对家庭的启示



那么,这些研究者有哪些结论呢?


研究发现,父母确实在塑造孩子方面具有发人深省的力量,而且其实孩子在六七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早期人格,虽然后面的人格还是会发生很多的改变,但是根据在六七岁时对孩子做出的观察,在很大程度上内在会和他们成长之后是一致的。


这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儿童的内在工作,意思是儿童内心里有非常多心理活动,他们会在心里处理从外界获得的信息、情感信号,和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和思考。也就是说,其实儿童内在的思维活动、心理活动像我们成年人一样丰富。


一些儿童游戏能够体现儿童的内在工作,或者说能体现他们的内在思考中有对家庭的持续关注。家庭的成员也经常出现在他们的梦里,而生命中最早的记忆是他们早期情感的资源。人们至少在人生的前30年,其实都在致力于建构有安全感的内在工作模型,这个内在工作模型就是安全感,他对于人际关系、他的情感历程的基本来源,这和他的亲子关系是不是安全依恋会有紧密的联系。


在生活的延续性、间断性和一致性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相关性,发生在被试童年早期养育质量和防御功能量表的问卷得分之间。这就是说,在婴儿期测试中被最高效地养育,且优质养育贯穿整个童年的儿童,成年后有着最成熟的防御机制


为什么早期养育质量非常高,亲子关系很好的儿童,成长之后会容易有比较健康成熟的防御机制呢?


我的理解是,他其实并不担心对于自己的挑战和攻击真的会让自己的人格受损,或者说他不担心自己有了这样的缺陷后生活就会坍塌或者怎样。他有很强的心理基石,也有跟他人情感关系的安全感。因此在遭受一些心理挑战时,就可以正视并良好地面对。


最后这些研究者得出了七条结论。我们来看一下这七条对家庭的启示——什么样的家庭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第一,父母的镇定、善于反省、专注。父母要有比较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把孩子当人看待,能够非常尊重地看待孩子。

 

第二,父母两情相悦,感情深厚甚于彼此爱慕。

 

第三,母亲温柔、慈爱、热情,并富有同情心。

 

第四,父母为孩子积极、自信这些能力感到骄傲。


第五,父母为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感到愉悦。这往往容易被忽略,就是一旦孩子表现出独立性,他有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是对于父母控制的不遵从,或者是对于跟父母过度亲密关系的抵抗。这种情况下,父母如果不能够对这个孩子的独立性感到愉悦,其实不利于孩子未来独立性的发展。

 

第六,父母强调纪律而非惩罚。纪律与学徒的拉丁词根相同,这表明父母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孩子会追随父母生活的脚步。也就是说,父母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在孩子做的不对的时候,父母应该用各种方式努力试图让孩子做对。

 

第七,至少在最早的几年,父母应该密切关注并且参与孩子的生活。也就是说亲子的陪伴、亲子的沟通交流,父母和孩子一起玩,是非常重要的。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总而言之,亲子关系、爱的关系、孩子的自尊和人格成长,这些才是孩子良好的学业成绩的基础。童行学院提倡的教育,一直都是能够真正看见孩子、尊重孩子的教育。希望每一个孩子,不管他未来走到哪里,都是健康的、内在完整的孩子,这是我们不变的教育主张。


互动话题

原生家庭究竟对孩子有多重要?带娃的你是否有所感受?亲子关系的建立来自于日常相处的许多小细节。


景芳的讲座分享是否让你有所感触呢?欢迎给我们留言分享!


拓展阅读




12

郝景芳

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童行学院创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