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为什么我不担心,孩子的前途未来
本文看点:
在以前的一些文章里,我经常说我对孩子的学习不焦虑,相信我的宝贝们无需内卷、无需鸡血,也能走出好的人生路。
当时有很多质疑,其中最直接的问题是:如果考不上好学校,连好工作的门都摸不着,直接面临阶层滑落,你想到这些能不焦虑吗?
对这些质疑,我今天讲讲我的出发点和想法。
周五
视野 🌏
全文共5647字,阅读时间6分钟
🌿🎨🌏
1
从几个故事说起
故事1:
我曾经在前年和歌手陈鸿宇合作过一首歌。当时一起去甘肃拍摄宣传照,沿途一路在聊。陈鸿宇是学新闻专业的,大学毕业之后先做了记者,我问他是怎样开始做歌手的。他说,他从中学时就喜欢弹吉他、唱歌,但是一直不敢做歌手,怕养不活自己。但是后来有一天他想明白了:音乐不是一个职位,音乐是一个行业,只要他喜欢,在这个行业里做很多很多事情都可以,从编曲到制作,从和声到商业运营,甚至演唱会策划,都是能让自己活得很好的职业。从那一天开始,他不再犹豫,坚决踏入了音乐行业。
故事2:
在同去甘肃的旅途中,有一位同行的朋友,是那次行程的组织策划人。他讲了他自己的经历:一所普通大学,所学专业和旅游没有半点关系,但是自己喜欢旅游,于是从豆瓣上的开始发帖做导游,挣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后来开始自己组织旅行团,然后开公司做文旅。和我同龄的他,已经是西北两个省份很有影响力的文旅公司老板,承接了很多地方政府大项目。
故事3:
前年夏天,我曾经去录制过腾讯新闻的一档节目,见到池子和姜思达,问他们如何开始做脱口秀。池子直截了当告诉我,他从上小学的时候,就是那种嘴里闲不住的孩子,喜欢接茬。虽然写喜剧往往让人孤独甚至抓狂,但他还是确认这是自己的方向。在那一档节目里,遇见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人,有一个广东女孩经营自己的时尚眼镜设计厂牌,很多明星都戴过她的眼镜。还有一个从法律专业转去奢侈品领域工作的男孩,面对他人目光毫无惧色。
讲这几个小故事,只是想说:这个世界上有趣的工作非常多,用心找,总会有自己的路。
2
从市场数据说起
有很多时候,父母担心孩子的出路,是因为父母头脑中对未来职场的想象,还停留在自己从前找工作的经历,或者身边能看到的就业类型。
现在在很多小城市,能见到的职业不外乎还是公务员、老师、银行、做小生意或者打工。于是,对孩子发展的最高出路期望就是考上公务员。对于孩子大学毕业找工作,头脑中想象的也是国企和外企500强,层层面试,闯简历关非名校不可。
这些对职场的理解,20年前是合适的,可能10年前也算是合适的,但是放在今天已然不是如此,未来10年更会发生剧烈变化。
最直接的改变是:市场上现在有大量优质的新工作,高薪、体面、有趣、前沿、发展前景良好、朝气蓬勃,人才需求量巨大,但是几乎不怎么看重毕业院校。倒不是说好学校没有用,而是因为人才缺口很大,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能获得很多机会,无论是哪个学校毕业。
这些是什么领域呢?
就是现在的新兴领域和新兴职业。
对这方面的详尽研究数据,大家可以关注童行学院的战略合作伙伴“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最新信息。我在这里就举一些最显著的例子。
为了让大家对数据更有感受,我先给大家几个大数,作为对比。最近这几年,我们国家每年高考考生将近1000万,高等教育毕业生大约800万。其中,每年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不到1万,985、211院校录取人数不到50万。因此,如果上学就是以清华北大,或者985、211作为仅有的目标,那只有1/1000或者5%几率,确实会非常焦虑,或者说绝大多数人都是焦虑的。
但如果面向新兴职场领域,会怎么样呢?
我们会看到,游戏行业现在每年招聘约50万人,动漫行业每年招聘约30万人,各类产品经理岗每年招聘约70万人,各类设计师岗每年招聘约150万人。仅仅这四个新兴行业或岗位,每年招聘人数就达到300万人。
我为什么关注这几个领域或者岗位呢?原因是,以我家小朋友爱玩、爱胡闹、喜欢画画和设计的性格看,这几大领域未来都可能是挺适合她的。也就是说,我心目中并不是让我家小朋友去争夺清华北大每年1万人的名额,而是期望她在这每年300万的招聘机会中,找到自己心仪的位置。
如果再算上其他新兴领域,市面上科技研发、互联网运营、大数据安全、产品经理、建筑设计、影视动漫、综艺娱乐、直播销售、游戏开发、宇航科技、文化文旅、生态保护、数据安全律师、家庭陪伴、心理咨询……每年招聘机会加起来可能接近1000万。
1万清北录取名额和1000万新兴领域的机会,如果你是父母,你更关注哪个数字呢?
所有这些领域和岗位都是在快速发展、机会增加的领域,等到十几年后我家孩子找工作的时候,可能清华北大还是只招1万人,但新兴领域的机会已经有数千万,只要她自己有能力、有爱好,我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3
当前的矛盾:人才供需不匹配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新兴领域也都得是名校毕业生才能去吧,不考清北,新兴领域能去吗?
根据Boss直聘提供的数据,当前市场人才缺口最大的几个行业分别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疗健康、内容创作者、金融科技。这几个行业的人才缺口长期达到50万上下,有的行业长期有100万人才缺口。
人才缺口是什么意思?就是招聘的职位比求职者多出50万到100万,这几个行业缺口好几百万,清北每年毕业生1万,得400年毕业生全都涌入这些领域,才能填补人才缺口。
其中,最为稀缺的是行业中的“跨界岗位”。例如,人工智能行业不仅缺算法工程师,更缺AI产品经理、AI销售,也就是懂技术的应用场景设计师、懂技术的营销人员;医疗健康行业不仅缺医生,更缺可以用大数据进行工作的医疗工作者,也就是懂技术的医疗工作者;内容创作领域不缺传统的作协作家,缺的是能做出杰出影视动漫剧的编剧、能带给别人快乐的段子写手、能把公司广告做成创意故事的视频文案。
所有这些领域,都缺人才,都不是一般的缺,是特别特别特别缺。
我自己所在的算是文化创意产业,也曾经历过一些科幻影视动漫项目。这些项目里,优秀的科幻剧本创作者、科幻概念设计师、科幻编导和视觉特效……全都缺乏。中国已经到了人均GDP 10000美元的关口,美国欧洲日本都是在人均GDP 10000美元前后开始文化娱乐产业大爆发,中国的影视动漫行业以后需求的人才是非常非常非常多的。童行学院也在做创新教育的工作,我们想招收优秀的教研、美术、编剧、策划、品牌、自媒体作者,人才也都非常非常稀缺,以至于我们面试的杰出人才,可能一个人就能拿到四家公司offer。
北京市今年出台了人才补助政策,只要是营业范围有“动漫制作”,就能按照全公司员工人数,每人获得4800元补贴,可见政府也意识到动漫人才有多么稀缺。
为什么市场上会出现如此大量的人才缺口?
最主要的原因是:时代发展远远快速于教育系统发展。
首先是科技升级、产业升级、商业模式升级,但是学校的学科设置基本上不升级;其次是中国人过了温饱阶段,开始追求美和文化,但是我们的教育中对美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少;第三是新的科技带来的颠覆式革命,往往突然而然扩散至全世界。像深度学习算法,一旦获得关键性突破,全世界公司运行模式都会变;短视频平台一旦成熟,每个人和每个企业都要成为视频创作者。
这些改变是在短短几年之内扩展到每个领域、每个行业、每个公司的,未来随着脑机接口、太空探索、虚拟现实的成熟,商业模式还会发生巨大革新。
然而教育几乎是不变的。我们的孩子,还是按照八十年代模式,拿着八十年代教科书,按照八十年代考学方式,进入八十年代的学科设置。
有稀缺的地方就有价格上涨,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供需关系定理。当1000万人抢1万清北名额,应试的内卷就到了疯狂的程度。但反过来,当1000万工作需求抢100万创新型人才,那就变成了人才的天下。四五个猎头围绕着一个优秀人才,有缺口的岗位薪资就直线上涨,为了抢人才,变成了企业需要用诚意、爱、福利、股份和前途保证来内卷竞争。
4
孩子的成长路径:找到人生方向
孩子面临的人生问题是什么?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自己长久的人生之路。
我们经常错误地估计孩子面临的形势,以至于替他们做出错误的战略选择。我们潜意识认为:好机会只是很少很少很少的,需要挤破头抢一两个好机会,因此能够有条件“被选择”是最好的。但如果有一天形式发生了改变:由于新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市场上的好机会是非常非常非常多的,人才是供不应求的,考验的是如何做出明智“选择”的能力,那会如何呢?
如果说当今新兴领域的新兴岗位就有数百万,那么再过十几年,新兴领域的新型岗位肯定更多,超过1000万,孩子如何在这1000万新的工作岗位里,选出合适自己的岗位?
如果过去时代找工作,就像美丽的女孩子被动等待皇帝选妃子,那么今天这个时代,人和工作的匹配就像双向选择的恋爱,不止需要“被选择”,也更需要“选择”。那么孩子该如何选择?
这种情况下,孩子需要的是自我探索和自我理解:尝试不同领域的事情,发现自己更喜欢什么、更适合什么、更擅长什么。
喜欢不等于适合,适合不等于擅长,反过来说,擅长也不等于喜欢。选择一条既喜欢、又适合、且擅长的路,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亚于选择一个终身伴侣。
还记得我们曾经多年的苦苦摸索、忍痛试错吗?有多少父母曾经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盲报专业,学了四年甚至七年只证明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要跨行却完全不得要领,对自己喜欢的方向没有任何门路,最后只蜷缩在一个不满意、没奈何的位置上,度过余生。
难道我们不希望孩子的人生,活得比我们更自如、更勇敢、更通透吗?难道我们想让今天的孩子依然埋头到作业堆里,不去看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也不去想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一直活在真空里,最后在走出校门的一瞬间,面对人潮人海,完全没勇气跳下去吗?
孩子上大学并不是终点。更美好的人生选择才是教育的目标。
5
未来发展方向:职业启蒙
未来的新兴职业机会,将远不止1000万。
还记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引用过国际劳动组织的一组统计数据:目前欧洲有40%就业在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美国有27%就业在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
什么是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
我们传统常说行业分成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说起产业升级,就是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型,我们以为资本密集型就是最高级,但谁能想到,欧美发达国家,1/3就业竟然是在我们都没听说过的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就是创新型智力活动占主导的行业,只有创新型智力活动才会形成知识产权。类似于科研、文创、艺术、咨询、设计等等行业。
在中国,如果有一天我们进入发达国家阶段,即便是再折半,按1/6计算,我们全国也会有超过1亿人在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工作。那是1亿新的工作领域、工作岗位、工作机会啊!
但是这么多快速发展变化的职业机会,却面临着职业教育和职业启蒙的不到位。
1)目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最多也就是在学校做一次“职业体验日”,当天和一些职业人士座谈,或者让学生假扮一些职业身份,相互合作。这类活动时间太短,而且学生对职业的想象还是只能停留在传统的消防员、警察、厨师、教师等等,基本上是幼儿贴纸书上出现过什么,学生就只能想象到什么。
2)高中和中专阶段的职业教育,沦为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分水岭,只有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才会去职业学校,中专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也都是在贴合体力劳动或者打工者。甚至连对智力和创造力要求非常高的艺术领域,也经常出现“孩子文化课不好,考不上好大学,就学艺术吧”这样的偏见选择。以至于很多贴近职业的教育沦为“兜底”,而非“优选”。
3)高等教育阶段,首先最大的问题是学生高中报志愿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对自己将要报名的专业一无所知,几乎是盲报,相当于盲选一个人就结婚,成功的概率相当低;但大学阶段和工作阶段转换专业的成本非常高,不仅要放弃几年时间的学习积累,还要面临对另一个领域的陌生。无论是家长帮孩子报专业,还是孩子自己选职业,信息都非常不全,对很多行业完全不了解。
4)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水平受限。现有的职业教育学校改革较慢、水平不高,距离真实行业较远,很难为孩子搭建通往新兴领域的桥梁。即使是高等教育机构,产学研结合程度仍较低,即使学生能学到现有知识,也经常不知道如何创造新的知识和产品。
这种情况下,唯有真正彻底革新职业教育模式和职业教育分流方式,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找到如鱼得水的职业方向。
6
教育能做的事:实践化项目+专业培养
如何能让孩子早一点对各类新兴职业发展领域有了解,并且能在自己心仪的方向上有专业的学习和提升?
这就需要教育本身的完善,在做好基础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之余,能让孩子有贴近职业发展的实践学习。
应试教育的练习就好比篮球练基本功,职业启蒙的实践就好比篮球打比赛。很多时候篮球水平是需要以赛带练的。如果只有应试基本功,没有真实项目实践,就好比练了无数拍球,但从未打过比赛,一到实战就露馅。应试只有和实践结合,才有可能真有水平提高。
职业启蒙需要做的三点:
第一:高水平专业化师资引导;
当前市面上也有五花八门的职业短期培训班,但是里面讲的内容是否靠谱,能不能给学生足够好的介绍和启蒙,不同老师差别很大。专业老师的专业度对很多研究和创意领域都是重要的。
第二:行业职业人士近距离辅导;
传统学科有一些职业方向也涵盖,但是距离行业应用相距甚远。例如学习语文或者中文系毕业,也不确保能写出动人的视频脚本。因此需要行业从业者带来真正近距离辅导和点评。
第三:以项目实践带动学习;
传统课堂以传递知识为己任,而缺少给学生设计的实践类课程。这种情况下,每年培养出大量能在物理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但是对于如何设计实验、研发光刻机,很多学生完全没有研究思路。需要从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研究、创作、思考来学习,才能掌握实践的思路。
7
未来可期:18岁给我一个机会
前面说了很多,有关于当前世界的机会,有关于新职业启蒙应该如何去做,都属于“应然”的范畴,但是没有讲“实然”部分——也就是在哪里能找到好的新职业教育。
这里就要隆重推出“童行学院少年成长计划”:让孩子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路径。
我们帮孩子联系行业内顶尖的专家资源和从业者,打造给9-18岁孩子的“少年成长计划”,以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的线上课和寒暑假集中学习的工作坊,让孩子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18岁达到准职业水平,能获得相应的行业实习机会。
少年成长计划 |
少年建筑师成长计划 |
少年时尚设计师成长计划 |
少年游戏设计师成长计划 |
少年哲学家成长计划 |
少年自然探索者成长计划 |
少年生物学家成长计划 |
少年艺术家成长计划 |
少年文学家成长计划 |
少年天文学家成长计划 |
少年动画师成长计划 |
少年宇航家成长计划 |
少年历史学家成长计划 |
少年AI创新者成长计划 |
少年戏剧家成长计划 |
少年媒体人成长计划 |
少年经济学家成长计划 |
少年程序员成长计划 |
少年音乐人成长计划 |
少年经济学家成长计划 |
少年金融家成长计划 |
少年硬件发明家成长计划 |
以上列表是我们正在规划中的少年成长计划,未来我们会不断填满这个列表,也会陆续添加更多少年计划。
每一个少年成长计划,针对9-18岁少年,我们会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顶级学府的老师参与教研,请行业内从业者提供指导,贴近前沿实践,接近时代真实应用场景。让孩子做真实项目,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规划,最终逐渐找到自己认定的方向,不断靠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道路。请时尚设计师带领孩子进行时尚设计工作坊,请编剧带领孩子编剧,请火箭专家带领孩子进行科学实验。在大学开始的时候,也能开启自我长久的生涯。
所有的课程,都将以普惠低价,对全国孩子开放。未来研发的课程也将免费授权各公立学校开展,希望造福于全国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
有关少年成长计划的详细介绍,敬请关注今晚19:30的直播论坛,届时也会邀请清华、北大、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以及一系列合作机构老师到场,畅谈教育焦虑的破局之道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
今晚7:30,这个有爱❤️的日子里,童行学院邀您参加线上教育大会(扫码预约)
《面向未来,教育焦虑的破局之道》
暨
童行“少年成长计划”发布主题论坛会
12
郝景芳
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得主
清华大学天体物理硕士、经济学博士
童行学院创始人,2018年世界青年领袖
互动话题
你会时常为自己孩子的出路感到担心吗?今天的这篇文章有没有让你产生什么思考和感悟?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和想法!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