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内驱力持续,村上春树在用这个办法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写在前面:
利用人类天然就有的心理现象,让孩子的内驱力能够持续下去。
周一
视野 🌏
全文共3390字,阅读时间9分钟
🌿🎨🌏
村上春树不仅是写作人的偶像,也是业余跑步者眼中的大神。他身上还有一个标签,那就是“自律”——自驱力长年不败。
“我33岁那年秋天决定以写小说为生。为了保持健康,我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跑10公里。”
今年村上春树73岁,算下来他已经坚持写作40年,也坚持跑步40年。村上春树可以说是作家中最能跑的人。他每年至少跑一个马拉松,还参加越野跑和铁人三项比赛。
他还出过一本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其中的内容自有公号以来,就不断被引用转载。
我跑步到现在坚持了4个多月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看了几本关于跑步的书,包括把《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重新读了一遍。
在读的时候,我在有意识地寻找他能够坚持跑步和写作40年的奥秘。
这个奥秘似乎被我找到了。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写到,无论是写作还是跑步,都要留给自己一点饥饿感和愉悦感。他是这样说的:
“想跑快点就适当地加速,不过就算加速也为时甚短,只想将身体感受到的愉悦尽量维持到第二天。
“其要领与写长篇小说一般无二。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果断地停下笔来,这样第二天重新着手时便易于进入状态。”
海明威也用了这样的办法:
“最好的办法总是在你感觉良好或者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的时候打住。别去考虑它,或者担心它,直到你第二天又继续。
“这样的话你的潜意识就会一直起作用。如果你每天都这么干的话,你永远也不会卡壳。”
这就是“接近完成”状态所带来的“闭合”冲动,这也就是“蔡加尼克效应”的本质。
“蔡加尼克效应”,天然的驱动力
“蔡加尼克效应”说简单也挺简单的,咱们的评书、古典小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用的就是这个效应,让人忍不住想要继续、再继续。
看到拼多多上的提现活动,即使知道活动的目的是让你再多花些钱,可看到差一点就可以提现的进度条,还是会忍不住再买点东西。
一天快要结束了,看到手环上那差一点就能达成的目标,便会按耐不住,在屋子里来回转圈,或者再来一组运动,以达到圆满的闭环。
想要完成一个挑战,看到进度条,剩下最后几天了,你燃起了斗志,那几天你运动力比之前要强上好几倍。
所以说,当一件事情处于“未完成”的状态时,我们内心就会有极大的驱动力,推动着我们去完成这个任务。
这就是“蔡加尼克效应”。咱们今天就是要用这个效应,这种天然的驱动力,来让孩子自发自觉地完成任务。
虽说这个效应很容易理解,可也别小看了这个效应。研究者对这一相关主题做了600多项研究。它可以解释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现象,文章后面也会说到。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效应是怎样被发现的。知道了发现之源,就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泛化应用了。
才华横溢的立陶宛姑娘
与
记忆力超强的服务员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蔡加尼克和她的同学,经常跟着老师库尔特·勒温(现代社会心理学公认的奠基人)在德国当地的一家露天啤酒屋聚会,交流想法。
(左图:布卢马·蔡加尼克在柏林,即将着手研究蔡加尼克效应。右图:50年之后,照片摄于莫斯科,她去世前不久。资料来源:Courtesy of Dr. Ardrey V. Zeigarnik.《先发影响力》)
有一天晚上,他们说起了店里一位身怀绝技的资深服务员。
这个人不需要纸和笔,就能够记住一大堆就餐者各自所点的饮料和食物,上菜时从不出错。随着讨论的深入,勒温和蔡加尼克就想试试这人记忆力的极限在哪里。
等服务员把菜都上齐了之后,学生们把盘子和酒杯都遮了起来,请这名服务员再回到桌子边,让他说出每个人都点了些什么。
这次,服务员懵了,不仅没有记住,猜都猜不准,简直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
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时间上隔得久了点呢?是隔了一点时间,但这不可能是原因。因为这点时间差就是用餐巾把盘子和酒杯盖起来的时间。
勒温和蔡加尼克怀疑是另一个原因:一旦服务员上完菜,他的上菜任务就从“未完成”变成了“已完成”。
蔡加尼克的结论是:人们对已完成的工作较为健忘,因为“完成欲”已经得到满足,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这就是“蔡加尼克效应”。
简单来说,蔡加尼克效应就是,未竟之事,让人印象深刻,并且回味无穷。
为了验证这个想法,蔡加尼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这是她、勒温和其他许多人研究日后所称的“蔡加尼克效应”的出发点。
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的冲动,如去解答一个谜语,读完一本书等,这就叫“心理张力”。“心理张力”可以使人经常处于“适度紧张”状态,只有在这件事情完成的时候,心理需要才能得到满足。
这样利用“蔡加尼克效应”
未完成的故事:一个谜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说看一个广告,假如你看完了,让你再回想这个广告的细节内容,你记得不是那么清晰;可一旦这个广告你只看了一半,那你能想起来的内容和细节就多了去了。
再比如,为什么人们对初恋的印象那么深刻,也是同样一个原因——未完成。
人们对未完成的事情,会分配到很多的注意力。
《先发影响力》的作者(也是一位老师),这样利用蔡加尼克效应。
他在每一堂讨论开始,都会讲述一种特殊的未完成故事:一个谜。这个“谜题”除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之外,还有一个特殊作用,那就是和教学内容提问相比,谜题的指导启发性更强。
“阐释需要的是说明,问题需要的是答案,而神秘需要的则是解释。我向学生提出挑战,要他们为本来不合理的事态做出解释,结果他们的考试分数飞速上涨。何以如此呢?因为这个过程最有可能让他们以有意义并持久的方式理解教材。”
如何构建谜题,有一个具体的方法,感兴趣的你可以去读一读《先发影响力》,第一部分第5章。
这样利用“蔡加尼克效应”
用简单的开头激发行动
先做一些容易的事情,骗过自己的大脑(大脑是个懒蛋),告诉它,咱就只做一点简单、容易的事情。等大脑和身体启动之后,我们就会自然会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本来只打算洗完碗后擦一下灶台,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厨房墙也擦了,油烟机也擦了。
跑步、跑步也一样。不想跑的时候,我这么劝自己说,今天跑不动就少跑一点。于是换好衣服,穿上跑鞋。结果呢,也没少跑。写文章的时候,快点把初稿写出来,写完之后再修改,这样文章的终稿才会有盼头。
孩子也一样。
孩子有时会下意识地拒绝做一些事情。原因很多,可能是觉得任务太多,根本完成不了;也有可能是担心自己不会做;再就是上次做作业的时候,被吼了,没有一个好的体验等等。
怎么办?作业或者是任务,只有先做起来,才能完成。可以让孩子启动一个简单的、容易的、不会抗拒的学习任务。一旦开了头,在完成欲的推动下,孩子就会比较容易继续下去。
比如我让娃跟我一起跑步,一开始让他挑战1公里。娃很轻松跑完了,于是这小子就开始膨胀了,他很快就挑战了3公里(实际跑了4公里),接着又挑战了5.2公里,8.88公里。
总之,要让孩子保有饥饿感
我们过年吃饭,还没等饿,一桌丰盛的晚宴又已经准备好了。每次都是吃到撑,没有把愉悦感留给下次。
如今,为了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我们很容易在看到孩子有一点点兴趣苗头的时候,就填给孩子大量的资源。孩子的那一点点兴趣,会被我们的风风火火给吓灭了。
这容易让孩子丧失欲望,也就没有了驱动力。
如果孩子喜欢做一件事情,咱们可以试着限制一下。怎么限制呢?限制时间。一个是因为蔡加尼克效应,另外是为了储存孩子的精力。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突然失去兴趣,可能就是因为累着了。
如果我们在孩子累之前及时喊停,就可以让这种愉悦感留给下次,下次启动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这其实也就是“峰终体验”,我在之前文章里写过。
咱们及时喊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的驱动力更强一些,持续时间更久一点。
不过,当孩子极为专注,驱动力很强的时候,咱也不必为了“蔡加尼克效应”去刻意打断。
12
韩乐
儿童故事创作者
生活教育实践者
互动话题
你平时会注重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吗?如果会,你又是如何培养的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