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的这个能力,可以预测小学的成绩,比智商测验还准?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写在前面: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如今得改一下了,四肢简单,头脑更容易简单。
文章及封面配图:动画《强行吹拂》
周四
视野 🌏
全文共3306字,阅读时间13分钟
🌿🎨🌏
四年前买过一本书《具身认知》,每次拿起来翻上几页又放下去,我和这本书的缘份未到。今年因为我运动坚持得还行,有了一点点感悟,终于认真看了看《具身认知》。
书中有这么一个实验引起了我的注意。
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可以通过一个婴儿身体的运动能力来推测他青少年时期的成就,甚至比智商测验还要准。
看到这个结论,我并不以为然,不过我还是继续往下读:
“通过孩子们在5个月时表现出的行为,不仅能预测出他们在4岁和10岁时的智商,还可以预测出他们在14岁时的学习成就(阅读理解和数学解题)。这些行为包括‘俯卧时间’,何时婴儿可以抬起头和肩膀每次能够保持几秒,何时可以自己做起来,以及他们尝试伸手抓住周围物品的频率。”
那不就是在说,通过孩子“三翻四坐七滚八爬”的早晚和强弱,可以预测孩子小学、中学的学习成绩。我还是不太相信,心想影响一个孩子成长的因素相当多,怎么可能……
不过,这个心理学团队可是跟踪了375个婴儿,做了10多年的认真研究,从这些孩子5个月大的时候,一直到青春期结束,周期性地评估孩子们的成就。
看在心理学家这么认真的份上,我想,还是本着开放的心态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这个结论。毕竟婴幼儿就是通过动作来学习,来探索这个世界的。
心理学泰斗级人物皮亚杰就说了,孩子是通过运动来学习的。身体的动作是知识的基础,婴儿拥有感觉运动智能,也就是说婴儿的动作可以帮助他们形成关于世界的概念。
蒙台梭利也有着类似的观点,她认为心智的发展必须和运动相联系,也必须依附于运动……通过观察孩子,就会清晰发现他们的头脑发育是通过运动形成的……头脑和运动是一心同体的。
遗憾的是,这两位泰斗级人物的发言,也并没有阻拦住整个社会要求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坐在课桌前学习。
人们认为认知、学习都是脖子以上的事情,和脖子以下的身体没有关系。
近些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认知科学——“具身认知”打破了这个观念。具身认知的核心观念是,我们的心智活动和身体密切相关。
这背后的理论依据是:我们的大脑并不能清晰地区分生理和心理,管理生理的大脑区域通常也是管理心理的大脑区域,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用身体来影响、甚至创造心智。
就比如说,想让孩子数学学得好,可能就需要让孩子多动动手指。
想要学好数学,就得锻炼手指的灵活度
当我们提起音乐和成绩之间的联系时,立马能想起来的是“莫扎特效应”,也就是给孩子听莫扎特会提高他们的智商。不过有20多个研究证明,莫扎特效应并不存在,对智商的影响小到可以忽略。
通过学音乐可以提高数学成绩,但并不是通过听莫扎特,而是通过演奏一些乐器。
音乐训练和数学技巧如影随行,那是因为手指和数字在大脑中拥有相同的神经实体。演奏乐器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
美国有个数学竞赛,人们发现一个冠军团队中的队员,全是些数学神童,而且这些数学神童还都会演奏乐器。
世界知名数学教育家布莱恩·巴特沃斯,也是一位心理学家,他这样说过,如果不能把数字表示与使用手指和手的神经表征相连,那么数字本身在大脑中永远不会有正常的表达。如果孩子手指的精细活动能力很糟糕的话,很可能学数学有困难。
是不是说,想让孩子数学学得好,就得逼他们练琴呢?大可不必。锻炼手指的能力也并不只有演奏乐器这一项,也可以是折纸、画画、捏泥人等等。
这些都是孩子们天然喜欢去做的事情,咱们只需要在孩子想要做手工的时候,不打扰他们就行了。
阅读力提升,不是依靠认字,而是写字
4、5岁的孩子可能自己会复述故事,也有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但是会阅读的孩子并不普遍(这里阅读指的是阅读纯文字的内容,而不是更侧重图的绘本)。
什么时候孩子会阅读,再或者这样说“是什么让孩子们跨越了(阅读)这个认知能力上的里程碑呢?”
不是朗读,而是会写字。也就是说,朗读对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用,但不是全部,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练习写字。
你看阅读还是和动作有关系。
有科学家做了实验,让学前班的孩子参加了一个月的阅读学习计划,发现练习书写的孩子比练习说出词语的孩子有更好的认识字母的能力。也就是说,想要通朗读来提高阅读能力,那你可能会失望。
识别文字的大脑区域在孩子学会书写之前似乎并没有真正工作起来。
这个说法解开了我的一个困惑,为什么孩子到了二年级下学期之后,阅读力提升得那么明显。
我娃在一年级只愿意看漫画,文字书不愿意看,买的好几套桥梁书更是碰都不碰。
二年级下学期,也就是前些日子居然把《毛毛》给看完了,那可是15万的纯文字呀,桥梁书也开始带去学校读了。
真是太惊喜了。纯文字的书,孩子只喜欢我读他听。我曾担心这种方式会影响他的独立阅读能力,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其实早在两年之前,就有朋友给我说过,她家娃的阅读力也是在二年级下半学期有了很明显的变化,某一天突然就看到孩子捧着厚厚的书在自己看。
我在想,这种神奇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和身体的发育还有认知的发展有关,这种解释自然是错不了。可我总觉得这样的解释非常含糊,孩子的任何发展都可以这样解释。直到我看到这本书里的这个实验,感觉一下子就能解释通了。
阅读的成功取决于一处位于大脑底部的从属于视觉系统的组织——梭状回。科学家们发现,朗读和书写相比,练习书写的孩子大脑梭状回激活的更加明显。
孩子上小学之后,学语文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学写字。而上文提到的实验,写字对大脑阅读区域的深度激活,也就是孩子阅读力提高的原因。
对了,咱们说的是阅读力的提高,说的是孩子具备了这个能力,至于孩子想不想阅读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来小小总结一下,咱们以前可能会认为,数学和阅读是脖子以上要干的事,可没想到的是,脖子以下,身体的动作也对阅读和学习有帮助。
话说回来,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设计,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用身体来学习知识,书中举了一个借助身体来学物理的例子。这样的学习设计更专业和复杂一些,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帮助不是太大。
我们可以做的是,就是带着孩子多运动运动,至于怎样运动才能让孩子的认知力得到提升,这也是有讲究的,咱们接着往下看。
短时间的运动之后,大脑也会立即受益
有研究团队收集了一批9岁、10岁儿童的体能数据,他们设计了一系认知测试,目的是要考验一下孩子们的思考、推理和记忆的能力。
在孩子完成测试之后,研究者扫描了他们的大脑,发现身体最健康的孩子在很多记忆测试中表现得也最出色。
同样一波实验者,还想要研究经过短期锻炼后,孩子大脑功能是不是能够直接受益。一批孩子,第一次在跑步机上以较高的强度走了20分钟,第二次则是安静地在椅子上坐了20分钟。
这两次活动之后,孩子都接受了一次认知考验。研究者要孩子专注于屏幕上的一条信息,而忽略其他跳出来的信息。
这考验的是孩子的专注力,这种能力在考试、做作业的过程中都是极其需要的。
结果发现,“孩子在锻炼之后,不仅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优于休息的孩子,他们的大脑在锻炼之后也运转得更流畅了。由前额叶和顶叶发出的神经活动被公认能够反映出对注意力的控制(对学习来说至关重要),该神经活动在孩子进行了锻炼之后(相对于静止)会得到提高。”
是不是只要运动,大脑就会变得更强呢?
不一定,这得看运动完之后,大脑做了些什么活动。
运动之后,认知能力没有提升的原因
《认知觉醒》这本书里提到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
可是我们还是会有一些疑虑,不少大人和孩子运动了,为什么认知力没有得到提升呢?书有这样的解释。
“一个不可忽略的信息是:科学研究虽然证实运动能使大脑生长出新的神经元,但这些神经元需要经过发育,长出神经轴突和树突,才能形成真正的神经细胞。
“简单地说,新生的神经元就像一棵树,它需要长出树枝和树叶才能活下去。”
“所以运动不是关键,运动之后的活动安排及环境刺激才是关键。”
“换句话说,运动之后,脑子需要充分接受考验或挑战,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变‘聪明’。”
可以说,运动只是大脑的一个热身,要想大脑变强,就需要趁热打铁,做一些高强度的脑力活动。
隔离在家的人儿,给你们提供一个小案例。《具身认知》里有这么一个例子,身体可以帮助你思考,即使是小小的动作,比如说在房间里随意走动,甚至在两手之间移动保定球都可能帮你把平时看似不相关的想法联系起来,让问题解决的能力变强。话说,保定球算不算是神秘的东方力量呢?
帮助孩子打开思维,拓展视野
在科学、艺术、人文等学科全面发展
欢迎1元体验童行通识共学营
12
韩乐
儿童故事创作者
生活教育实践者
互动话题
如何让孩子专心,需要的恐怕不是集中注意力。您对此有何想法,欢迎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tianxiaotu@tongxingschool.com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