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处理与同学间的小冲突?
Hello~「不焦虑来电」专栏来啦~每周我们都会和大家定期见面。本期来电内容整理自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圆桌答疑。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圆桌答疑:由心理咨询师雨林林老师定期答疑俱乐部家长育儿问题。
案例一:
看到同学在课堂上说话会大声斥责,但自己声音更大;甚至有时看到同学发呆也会批评同学不认真听讲。如何管理好自己,分清哪些事情该自己管,哪些事情不该管。
案例二:
孩子在幼儿园班上发展得不突出、个子也小,有时候在班里受了欺负比如有的小朋友不跟她玩、不让她玩游戏、甚至被拍到脸踢到小腿和肚子都不敢主动反抗或向老师寻求帮助……请教作为妈妈该从哪些方面帮助她?
案例三:
班里有一两个同学经常给孩子起外号,有些是一般性的,比如将他的名字倒着念,有些是不好的,比如臭皮蛋、大臭之类,孩子很容易被激怒,我们建议他如果是一般性的就告诉对方我叫xxx,然后不要搭理了;如果是负面外号,就严肃警告对方,如果对方还要说也不再理睬对方。如何引导孩子更合适地处理这种情况呢?
雨林林:
我相信绝大部分爸爸妈妈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案例里面包含了两种类型:自家孩子“爱管事”的、孩子被“欺负”的。可能大部分冲突概括起来都属于这两种类型,但是程度不一样。
大家觉得哪些冲突是需要家长介入的?哪些不需要?
不同家长互动回答:
“我认为小矛盾小孩子之间解决。小孩子觉得心理被孤立时或者校园霸凌需要家长介入。”
“小孩请求家长帮忙时。”
“我家也是7岁男娃,一年级,有次回来说,有个小盆友很喜欢弄他,就是从背后拍他屁股这种。我就问他是不是需要父母帮助。”
雨林林:
看到大家的思考啦,总结下来:
1、普通小矛盾让孩子自行解决;
2、孩子被欺凌时要介入;
3、孩子请求家长帮忙时要介入。
如果是自家孩子“欺负”别人了呢,可能也是需要介入的一种情况。
双方势均力敌的小矛盾、争夺个玩具之类的,可以通过赋能让孩子自行解决。这个看来差不多是共识。
接下来是应对孩子之间的欺负与被欺负。我觉得也要去定义一下“欺负”。有时是孩子告诉你他被欺负,有时也可能是我们觉得孩子被欺负了。这种情况其实也要分不同程度,是同学之间不懂事的欺负,还是带有欺凌性质的故意打压?
在讨论如何介入前,有一点小小的提醒,如果我们一旦看到孩子在同伴关系中处于弱势就会涌起强烈的情绪,会特别想出手帮助孩子,那要觉察一下这种情绪。
如果是偶尔的处于弱势,比如刚才有爸爸妈妈提到孩子被同学咬了,或者从后面打屁股,这些如果是偶尔发生,不存在长期的、权力不对等的打压,那可能算不上校园霸凌。这个时候,家长可能会有各种情绪:我的孩子为什么不打回去?是不是太软弱了?长此以往,以后会不会一直被欺负?但这些担忧其实都属于父母。我想第一步,是去看看孩子对此的感受。
第一,请他说说当时发生了什么;第二,他当时的感受是什么?第三,他为什么做出那样的行为选择。
可能让我们担心的是孩子一味退让回避,这也是值得讨论的。如果没有搞清楚孩子退让的心理原因,简单鼓励他“勇敢”可能效果不大。
进行这样的讨论,有利于我们理解孩子的情绪,但孩子毕竟缺乏经验,在他有限的认知里,处理冲突的手段也是有限的。所以可以带着孩子拓宽更多的选择:除了退步,还能做什么呢?除了打回去,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这个过程是以孩子的意志为中心,而不是以父母的感受和意志为中心。如果孩子做出了选择,比如他宁愿自己吃点亏从而保住友谊,我们可以谈谈吃亏的底线在哪里?如果孩子是个喜欢直接回击的人,也要谈谈自我保护的底线在哪里。
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做出他自己的选择,大人帮忙守住底线、给予支持就好。比如有的孩子会认为只有自己吃亏讨好别人才能获得友谊,我们需要给出的是“获得友谊的多种方法”;有的孩子认为自己不被别人喜欢,被打都是自己的错,我们要给出的是“你没有错”。
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打不过时逃跑、寻求老师的帮助、和其他小朋友结成“同盟”……方法不一而足,不违背法律和道德都没有问题,支持孩子自己的选择,可能就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是自己孩子“爱管事”甚至是“欺负”别人,其实处理的方法也差不多,都是先放下标签,去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
我儿子在幼儿园中班时也是很喜欢管别人,我当时是和老师进行了一个沟通,分析他这种举动的多种可能:1、求关注;2、规则感过强;3、当小帮手求老师表扬。然后老师在学校给予引导,不去表扬这种行为,我在家里跟他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他理解其他小朋友的心情,这种情况过段时间就好了很多。
孩子之间的冲突,比较严重的是校园霸凌,那是另外一个大话题,我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再讨论。
雨林林快问快答
问:6岁孩子跟朋友学说脏话以及攻击性的话(如“我打死你”),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答:攻击性的话比攻击性行为好很多,我个人认为偶尔说一说没有太大问题。我家孩子经常在家里说“我要把你揍成照片”,大部分情况下我不理会,人嘛,总需要撂点狠话,这也是他们凸显自己力量的一种方式(而且是相对好的方式),偶尔也会承接下他狠话背后的真实含义,比如“哦,你现在好气啊,你是因为XXX生气吗”。脏话也是一种攻击性的表达,引导孩子分清场合与底线就好。
问:孩子是个遇事爱哭的4岁女孩,我一般是先梳理情绪再讲道理,但是在家庭聚会的时候老人觉得孩子爱哭不好,怎么跟老人解释?爱哭会不会一直这样,如何解决?
答:你的做法很好,不用跟老人解释,只要父母能承受住老人的眼光就好。老人看不惯,哭的时候就稍微抱出去与环境做一个隔离。有的人可能就是一辈子都爱哭,福原爱就爱哭,但不影响她哭了以后继续打球。所以哭本身没什么问题,也不需要解决呢,只要擦干眼泪继续前进就好啦。
带娃不易,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不焦虑父母俱乐部」用科学的分析,理性的判断,让父母和孩子产生更好的情感联结,给各自找到更好的通往对方的桥梁。欢迎加入我们~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五天体验营来啦!
完成体验有机会领取
一套价值149元音频课。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什么?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是童行书院建立的父母共学社群。希望在喧嚣世界里营造一个安静的角落。在这里有共同学习的心理学内容,有温暖共建的思考氛围,也有日常育儿的有益沟通。希望让父母获得更多有关成长的知识,获得自我剖析的方法,也希望孩子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获得更长远的学习方法。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如何学习?
不焦虑父母俱乐部采取“领读书籍+共学讨论”的方式,每两周围绕一本心理学、教育学书籍展开共学。课程内容包含书籍领读音频、原文精选阅读音频、讨论总结音频,理解问题、学以致用、学而思辨内容讨论,思考作业。更重要的学习来源于俱乐部队友之间的讨论和思考。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包容环境,可以让平时得不到疏解的困惑得到聆听、理解、肯定和解决方法。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