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荟萃 | 国家治理框架下善治导向的会计监督体系重构

中国会计学会 中国会计学会 2022-06-09
 

*源自《会计研究》2019年第4期的文章

题目:《国家治理框架下善治导向的会计监督体系重构》

作者:武辉,王竹泉

会计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支撑。党的十九大指出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会计监督体系如何重构以适应新时代国家治理对公允、客观会计信息的需求成为会计监督的改革方向。本文结合当前会计监督体系的监督目标狭隘、监督体系落后、监督机制僵化等问题,从会计监督目标转变、体系优化和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论证了国家治理框架下会计监督体系的重构,以“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实现会计善治”为目标,以多元共治为主体,借助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并定期发布的执行机制,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建立以政府会计监督为灵魂、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为支柱、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为基础的新“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引导和规范会计行为,进一步提升会计监督为国家治理服务的能力。

一、会计监督的目标定位

传统的会计监督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行政监管和经济监督,反映了会计监督的责任性和经济性。国家治理框架下的会计监督目标从传统的经济监督目标转向社会治理目标,体现会计监督的公共性和秩序性,以“增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实现会计善治”为终极目标,以“资源配置高效、会计信息负外部性最小、体现公平分配”为现实目标。

国家治理框架下会计监督目标呈现三个特点:公共性、多元性、有效性。会计监督职能在传统职能基础上增加了两层涵义:服务职能——将社会公共利益作为会计监督的宗旨;引导职能——配置和运用公共权力规范会计行为,引导会计行为更加理性化和责任化。

二、会计监督体系优化:多元共治,协同互动

国家治理框架下的新“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由政府会计监督、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组成。在多元共治的会计监督主体结构中,政府是“元治理”,以“利益相关者各得其所”为目标,发挥主导作用,并向其他主体提供参与会计监督的机会和渠道。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是由股东、债权人、社会公众、政府其他部门、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人等利益相关者所实施的会计监督,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参与会计监督。政府其他部门、公共经济责任受托人、社会公众等则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单位负责人实施的会计监督,向社会提供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最大限度降低会计信息的外部性。在新的“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中,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基础,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是支柱,政府会计监督是灵魂。

三、会计监督机制创新:善治导向,指数评价

会计监督机制以善治为导向,促使多元主体在良性互动中寻求整个社会的好状态、好政府、好治理。会计善治是追求整个会计领域的好秩序、好信息、好规制。本文以“资源配置高效、会计信息负外部性最小、体现公平分配”为现实目标,通过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监督治理,建立持续发布、动态管理的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数,进而提升新“三位一体”会计监督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用“评价”助“监督”、用“指标”定“标准”、用“排序”促“自律”,提高会计监督绩效,最终实现“会计善治”。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数是多元主体参与、多维度建立的评价体系,对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的会计信息和会计行为进行科学、公正、合理的量化判断,将评价结果以指数的形式公布,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引导被监督单位主动规范自己的会计活动。

四、未来研究方向

(1)在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中如何将“善治导向”的会计监督机制与“多元共治”的会计监督主体结构更好的结合,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2)会计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一、二级指标如何筛选和确定,如何通过这些指标判断会计善治的实现程度,也是未来需研究的内容。


感 谢 关 注 中 国 会 计 学 会

王金妹

编辑人

张金泉

审核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