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一生扛起的大书 | 《蒙古部族服饰图典》问世

冯骥才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5-19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他是汉族人,

却致力于蒙古族民俗文化遗产的

整理和研究,

几乎走遍国内外的蒙古族聚居区,

用蒙语采访、翻译、调研……

作为“感动内蒙古”的翻译家、文化学者,

他用17年丈量14万公里,

采集4000余件珍贵服饰资料,

写就一部草原民族生活服饰图典。

冯骥才称之为“用一生扛起的大书”。



倾一生之力写就的书,会是怎样的一本大书?郭雨桥先生所著《蒙古部族服饰图典》终于问世,今特刊出冯骥才先生所作序言,以助读者了解此书之魅力。



    用一生扛起的大书


     文 | 冯骥才



郭雨桥在牧区调查牧民的生活


我认识郭雨桥先生是在全国民间文化抢救发轫之时,那时他已经在北部蒙古族原生的草原大地上做文化调查了。没有人遣使他做这件事,一切源自他的“蒙古情结”,以及对草原文明一往情深的热爱。几十年里,他孤独一人,无人为伴,在茫茫草原上风餐露宿,踽踽独行,游走于蒙古族各部族古老的苏木嘎査。他背上的小包只有几件换穿的衣裳、生活必需品、纸笔、照相胶卷与小药瓶。


郭雨桥在新疆调查时为牧民的孩子理发


我结识他时,他正在把“草原民居”列为专项。步履所及,包括东北、新疆、青海及内蒙古的全部。他调查的内容绝不止于建筑,而是广泛涉及这些地方部族的历史、习俗、文化,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每与他相遇相见,他都会从背包里掏出许多笔记和图片。他对自己新近的田野发现兴奋不已。他对蒙古族如数家珍般的熟稔令我惊讶。

云南蒙古族女孩的衣衫“一滴水”(赵清丽文物店藏)。郭雨桥每次去蒙古族群众聚居地都想方设法寻找那些流传在牧民家的蒙古族服饰用品。


近年来,雨桥年岁大了,长年辛苦奔波所致的腿疾使他再难远行。反过来,他有了时间,可以将他一生中调查与收集而来的材料进行系统的研究与科学的整理,于是一部部相关草原民族、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学术价值的著作相继问世,《蒙古部族服饰图典》便是其一。



这部图典绝不是一般的现成的资料汇编;书中全部图文皆是他本人数十年间跨涉十余万里,由草原上一个个部落调查、采集、拍摄来的。每一个信息都有根有据,每一个获得皆亲力亲为,再经过精细的梳理与严格的考证,终于使我们拥有了一部草原民族生活服饰图典。


蒙古族女子把吉祥结戴在头上(梳头者莫日雅)。在郭雨桥眼里,蒙古地是难得的文化富矿,许多蒙古族民俗和工艺虽然找不到详细的文字记载,但是却在民间通过口耳相授得到传承。




郭雨桥的调查,是将人类学与民俗学融合在一起的全面的文化调查。因此,这里的服饰绝非一种表面的图像展示,而是将蒙古族各部族的所有服饰——从历史由来到文化生成,从靴帽头饰到纹样内涵,从衣袍款式到穿戴规范,从人生礼仪到部族特色,全面而立体地组合起来。因而,系统性、周详性、确凿性、珍贵性等,不仅是本书的特征,也使其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鼻烟壶袋的刺绣稚拙而灵动,表现了牧人对大自然的情怀(孟和巴图藏)。


蒙古刀、火镰、银图海(连接腰带与火镰或蒙古刀的物件)


近几十年,生活巨变,社会转型,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受到空前猛烈的冲击。特别是生活文化,往往消泯于不知不觉之间;历史财富往往消匿于无。正是因此,记录历史和传承文明是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它往往依赖于一些有眼光的有识之士的先知先觉,并心甘情愿做出奉献。

 

郭雨桥先生便是这样优秀的一位。几十年里,他为抢救蒙古灿烂的文化创造,默默地付出自己的一生。他的功绩将留在民族民间的文化史上,也留在这部沉甸甸的书中。这是用一生的辛苦,日积月累,完成的一部书。在充满功利的市场环境里,有多少人甘心做出这样的付出?

 

在此书付梓出版之际,我以此文,表达对他由衷的敬意,并做序焉。

 




★图书信息★

蒙古部族服饰图典(第1卷)

郭雨桥 著


民间文化学者郭雨桥走遍蒙古地

写就这部草原民族生活服饰图典

冯骥才称之为“用一生扛起的大书”



从历史由来到文化生成

从靴帽头饰到纹样内涵

从衣袍款式到穿戴规范

从人生礼仪到部族特色

全面而立体地呈现蒙古部族服饰


识别二维码,购买此书


内容介绍

《蒙古部族服饰图典》以图典的形式展示蒙古族43个部族的服饰遗产,并对其形成原因、历史沿革以及民俗文化要素进行系统诠释。其中收录的4000余件珍贵服饰均来自作者十几年间走遍蒙古族各部族的一手田野调查。作为一部蒙古部族服饰研究专著,该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在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和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蒙古部族服饰图典》(第1卷)包含两部分内容。序章讲述蒙古族服饰的整体面貌,从蒙古部族形成及分布格局和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切入,分析了蒙古族服饰的形制特色、穿着习惯和文化属性。第二部分从历史沿革的角度讲述蒙古族服饰的流变,从匈奴服饰、鲜卑服饰、突厥服饰、契丹服饰、女真服饰到蒙元服饰和清代王公服饰,纵向呈现了蒙古族服饰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书中以图片的形式展示、解析了近千件珍贵的实物服饰,包括蒙古族的传统衣衫、靴帽、佩件、头饰等。对蒙古袍、火镰、蹀躞带、尤登帽、皮靴、各色头戴等独具代表性的蒙古族服饰组件,作者深入功能、制作、日常穿着等微观层面,讲述其在当代草原生活中的演化和传承。


作者简介

郭雨桥,本名郭永明,民间文学作家、翻译家,生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笔架山下;注定终生与笔为伍。曾历时17年走访中国、蒙古、俄罗斯的蒙古族聚居地,行程近14万公里,搜集、整理蒙古族民间文化遗产。已编写出版各类蒙古文化著作和散文集18部。作为蒙古族民间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先后被评为全国万里采风先进个人、全国民间文化守望者提名奖、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获得首届乌兰夫蒙古语文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等。


专家推荐

@

作家、文化学者

冯骥才

郭雨桥的调查,是将人类学和民俗学融合在一起的全面的文化调查。系统性、周详性、确凿性、珍贵性,不仅是本书的特征,也使其既具有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

@

内蒙古大学教授

齐木德道尔吉

该书图文并茂、形式新颖,语言表达生动而通俗,它将吸引读者去深入了解蒙古族的服饰文化以及蒙古族发展的历史,在蒙古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录★

用一生扛起的大书 / 冯骥才

踏遍草原人未老 / 郭雨桥


序章 蒙古部族服饰总论

蒙古部族的形成和分布格局

游牧服饰的悠远传统和强大影响

蒙古服饰的生态依赖和自然效法

衣袍:天人合一,只为游牧

佩饰:组合成套,一专多能

社会属性:蓝色文明,礼法有序

文化符号:多元化的解读

头饰分类:历史与审美观照

蒙古服饰语汇的文化属性

蒙古服饰的困境、挑战与希望


概述 北方马背民族的游牧服饰传统

匈奴服饰:胡服大备

鲜卑服饰:胡风劲吹

突厥服饰:贯通东西

契丹服饰:承前启后

女真服饰:传承发展

蒙元服饰:集成开元 

清代王公服饰:满族的官服系统 

宝格达汗蒙古王朝冠服:清代王公服饰的余脉



往期回顾

《“的”的性质与功能》获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

《贵州晴隆长流喇叭苗人话》获吕叔湘语言学奖一等奖

《古音汇纂》获评2020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

“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立足当代语言生活 服务国家语言事业

陆俭明 | “中国语言生活皮书”会迎来新的辉煌

陈章太、戴庆厦在“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会讯 | “中国语言生活皮书”编纂十五周年暨第三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

为脱贫攻坚贡献语言之力——2020扶贫日语言扶贫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微观深圳之窗,远眺特区之城

《微观深圳》|胡野秋:我与一夜之城的一世情缘




点击 阅读原文 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