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世家”传人张虹霓 : 以老手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香港故事》摘选
《香港故事》
近日,新华社高级记者闵捷所主编的《香港故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由新华社“香港故事”栏目中精选的50篇作品构成,分为风物地理、历史天空、人物志、众生相、生活百态五个板块。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香港,如果你想避开“水泥森林”找个特别的角度进入,本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读懂香港的50个独特注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香港”。
今刊摘选,以飨读者。
● 2018年6月26日,张虹霓在毛笔博物馆内展示用槟榔果实现场制作的毛笔 李鹏摄
香港九龙土瓜湾,一条不太起眼的小街。“香港毛笔博物馆”,金字招牌,赫然醒目。推开玻璃门,里面暗藏乾坤:四面展架上珍藏着玉石、鲸鱼牙齿、飞鼠毛、马鬃毛等材料制成的毛笔,馆内正中匾额下方,悬挂着一排大幅老照片,那是张家曾太祖父张鼎龙和六代制笔传人的画像。一条长案上摆着各式制笔工具,一位蓄须长者正坐在案前制作毛笔。这位长者是清朝宫廷制笔手艺第五代传人张虹霓。他继承先祖们的制笔技艺,在香港这家创办40多年的毛笔博物馆里,延续着“毛笔世家”的家族传承。
“嘉庆年间,
曾太奶奶九岁入宫学习制笔”
张虹霓从柜中取出一个古色古香的长方形紫檀木盒,盒面刻有十二生肖浮雕,盒中用红布裹着一支青铜笔杆的毛笔,笔头散开呈菊花状。“这是我曾太奶奶的手艺,我们家的传家之宝,清代道光皇帝御用的‘大清一统’笔。”抚着传家宝,年近七旬的张虹霓口音中还带着京腔京韵。
张家制笔素有家学。张虹霓的曾太祖母张杨氏是满族人,九岁被选入宫学习制作毛笔。心灵手巧的她很快发现用卷烟的方式制得的笔头更精细顺手,于是,张杨氏凭借一手轻拢慢捻制成的“大清一统”青铜菊花笔头毛笔,得到了清代道光皇帝的赞赏,并用作朱批御笔。
张虹霓的曾祖母张陈氏善制湖笔和胎毛笔,祖母张段氏精通胎毛笔,母亲张翁氏则涉猎各类毛笔。张虹霓生长在制笔世家中,自幼耳濡目染,对制笔的热爱也悄然萌发。年幼的张虹霓说服祖母教他制笔,打破了张家制笔技艺传女不传男的传统,七岁时便师从祖母和母亲,开始学习制作毛笔。
20世纪70年代,
一对贺喜胎毛笔重燃制笔热情
“这是我来香港做的第一对胎毛笔。瞧,龙衣蟒袍,多吉利!”张虹霓从展架上取下一对笔杆以蛇皮装饰的胎毛笔,回忆起他当年到香港后如何重拾制笔热情的往事。
张虹霓1969年来到香港。为了宣传毛笔制作技艺,他在不同路口摆摊,参加各类活动。但彼时香港无人重视毛笔制作,苦于无法维持生计,张虹霓转而在一家制鞋厂做学徒学习制鞋。
1970年,张虹霓鞋厂老板的儿子出生,大摆满月酒。按规矩,员工得为老板包个大红包,以表“孝敬”。揾食不易,一个月只得280港元的张虹霓实在拿不出150港元的礼金。苦思冥想中,他灵光一现,何不用家传制笔技艺做一对金色蛇皮“龙衣蟒袍”胎毛笔?老板见到这对精心制作的胎毛笔大喜,却不知这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是清朝宫廷制笔世家的第五代传人。正是这对金色蛇皮胎毛笔,让张虹霓的毛笔制作工艺走进了大众视野。越来越多人请张虹霓制作胎毛笔。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生意也越来越好,张虹霓自立门户,专心制笔。
“80 后”制笔人 :传统与现代混搭
不同于其他毛笔的古意,博物馆一个展架上的毛笔极具现代气息——一支支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白色笔杆,上面插着传统毛笔笔头。张虹霓告诉记者,这是伯裘书院学生的作品。“学生们都不拘泥于老手艺,他们用新技术制笔。”
为了提高香港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及书画的能力,伯裘书院举办了有关毛笔制作及书法学习的活动,并邀请张虹霓担任顾问和导师。张虹霓会与学生们分享毛笔制作的方法,他说 :“以后希望向更多香港中小学推广毛笔制作工艺,弘扬中国毛笔文化。”
● 在“香港毛笔博物馆”,张虹霓展示学生们的书法作品 李鹏摄
令张虹霓欣慰的是,儿子张振宇继承了他的毛笔制作技艺,成为张氏制笔技艺的第六代传人。“我自小生长在制笔之家,对传统毛笔制作技艺耳濡目染。我希望通过赋予毛笔新的寓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张氏制笔第六代传人,张振宇任重道远。
现如今,张虹霓致力于丰富毛笔博物馆,他组织“一人一笔一故事”项目,向社会各界征集跟毛笔有关的人和故事,修复、收集毛笔,并于2018年3月和6月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了与毛笔文化相关的展览,矢志不渝传播和拓展与毛笔相关的传统文化。
● 在“香港毛笔博物馆”,张虹霓向参观者介绍家族制作的毛笔 李鹏摄
手记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毛笔是历代很多文人墨客的心头好,而传统手工制笔的学问之大、历史之悠久,也非一般人所能想象。一说起毛笔就滔滔不绝的张虹霓,更是从笔头、笔杆、笔帽的材质与工艺,再到各种动物乃至人的毛发,都说得头头是道。因为家族世代制笔,他不仅爱上毛笔,也爱上书法、绘画,爱上文物,并组织各种活动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这篇稿件播发几个月后,记者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的第五届“孔子学院日”上再次见到他,这一次,他是作为毛笔书法比赛的评委,而他带来的毛笔展览则展示了多款古代毛笔和墨宝。这也是他第一次把中国传统手工艺毛笔文化艺术带进香港的高等学府。张虹霓说:“希望能够加深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让人们热爱书法、写好汉字,做一个有艺术品位的中国人。”(闵捷)
图书信息
《香港故事》
闵捷 主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五个板块:风物地理、历史天空、人物志、众生相、生活百态,由新华社“香港故事”栏目中精选的50篇作品结集而成,这个栏目在新华社客户端上的累计浏览量超过一亿,影响遍及海内外。
深水埗最后的“布市场”、街头的报摊、巷子里的“武侠味”、菜农的“朋友圈”、最后的抗战老兵…… 揭开香港这个繁华都市的面纱,里面藏着丰富而饶有趣味的香港故事,深耕这片沃土,“香港故事”挖掘出香港的另一番天地。
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01 风物地理
深水埗的记忆链
海上龙舟 承载燃情岁月
天台之城 风景百变
香港温情记忆:转角遇到报摊
大澳渔村:海边的“浮城”往事
鸭洲:“袖珍小岛”的前世今生
大馆的一百面:打开中环“记忆的盒子”
香港图书馆:别致的风景
香港有个“小泰国”
锦田壁画村:200名义工绘就爱的画卷
跨境探访香港赛驹从化“新家园”
02 历史天空
寻访蔡元培在香港的足迹
张爱玲与香港的“半生缘”
香港抗战老兵:追忆山河岁月
香港书展:三十而立
80岁的工展会
东华三院的百年守望
南丰纱厂:前世对话今生
最后的香港小巴牌手写艺人
03 人物志
作家陶然:文学行旅与人生流转
慈善家田家炳:诗礼传家 大爱济世
女作家梁凤仪:用“挚爱”演绎香港传奇
两代工程专家胡应湘与林鸣:港珠澳大桥从梦想到现实
商业巨子吕志和:“和谐共享,仁爱和平”
香港艺人汪明荃:山水不变,情不变
双料影后惠英红:一树繁花别样红
眼科医生周伯展:让光明照进心田
画家李志清:图解金庸的“武侠世界”
科学家容启亮:登月之路有多长?
“湾仔码头”臧健和:狮子山下的奋斗传奇
跨界摄影师李秀恒:用镜头讲述中华多民族节庆故事
“毛笔世家”传人张虹霓:以老手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04 众生相
“盲人电影院”:让心“看见”
一位香港菜农的“朋友圈”
一位女大学生的“咏春情结”
粤剧传承:小小少年的“梨园梦”
香港老人的长寿之道
外佣的星期天
港式紧急寄养:寄住的家 常驻的爱
上岗!导盲犬和它背后的三位主人
旧爱仍是美:一家二手衣寄卖店的环保实践
05 生活百态
24小时店:见证夜的香港
球叔的“写信佬”生涯
霓虹灯招牌:点亮昔日“繁华晚妆”
单身男女:都市里的独行者
香港美食中的“武侠情”:探访“射雕英雄宴”
寻找香港街头巷尾的“武侠味”
香港美食:当“米其林”遇上“黑珍珠”
四姐的“麻辣人生”
香港街市:活色生香滋味长
后记:
深耕香港 感受“故事”里的城市脉动 闵捷
<上下滑动可查看目录>
主编简介
闵捷,新华社高级记者,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8年赴美国,后就读于纽约大学。1992年进入新华社对外部从事对外报道工作。
往期回顾
李宇明 | 全球治理,语言助力——序《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
会议通知 |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高端论坛(2021)”即将举办!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