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梳理小说的艺术架构——带你通读《红楼梦》

吴泓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07-15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红楼梦》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单元的学习书目。《红楼梦》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其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形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新课标”),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学习目标与内容”里提出“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的具体要求;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也给出“抓住情节主线……体会小说纵横交错的结构特点”“理清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等“阅读指导”。这些要求和建议正好切合了这部长篇小说所呈现出来的“特殊性”,为我们“通读全书”并“读懂文本”提供了一把钥匙。

下面,跟着语文特级教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编写者吴泓一起来梳理情节结构,通读全书吧!


梳理小说的艺术架构,推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进程

文丨吴泓

与《水浒传》《西游记》单线发展的线性结构不同,《红楼梦》创造了一种更为错综复杂的结构形式。也正是这种不借旧套的结构形式,不仅让作品不落凡俗,也让作者对读者能否“解味”此书不无几分担心。

怎样让学生避免在开始阅读时就遭遇毫无头绪的窘境呢?

第一步,要参考、借鉴并充分利用《红楼梦》在结构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

第二步,要编排好“通读全书”的日程,划分、梳理《红楼梦》各部分的内容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联。

第三步,要确定探究、鉴赏的具体内容,或梳理场面,或探究事件,或分析群像,或聚焦评论一个或几个人物,等等。

如此,才能让教师“导”有方向,让学生“研”有目标。在这里,我特别强调第三步的方法和步骤——先“聚类”,然后“条分”,最后要排出合理的学习顺序。唯有这样,才能确保“通读全书”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

已有的对《红楼梦》结构的研究,首当推崇清代王希廉的梳理。他从传统文章学的角度将全书划分为“二十一段”:

第一回为一段,说作书之缘起……第二回为二段,叙宁、荣二府家世及林、甄、王、史各亲戚……三、四回为三段,叙宝钗、黛玉与宝玉聚会之因由。五回为四段,是一部《红楼梦》之纲领。六回至十六回为五段,结秦氏诲淫丧身之公案,叙熙凤作威造孽之开端……十七回至二十四回为六段,叙元妃沐恩省亲,宝玉姊妹等移住大观园,为荣府正盛之时。二十五回至三十二回为七段,是宝玉第一次受魔几死……惹出无限是非。三十三回至三十八回为八段,是宝玉第二次受责几死……值贾政出差,更无拘束。三十九回至四十四回为九段,叙刘姥姥、王凤姐得贾母欢心。四十五回至五十二回为十段,于诗酒赏心时,忽叙秋窗风雨,积雪冰寒……隐寓泰极必否、盛极必衰之意。五十三回至五十六回为十一段,叙宁、荣二府祭祠家宴,探春整顿大观园,气象一新,是极盛之时。五十七回至六十三上半回为第十二段,写园中人多,又生出许多唇舌事件,所谓兴一利,即有一弊也。六十三下半回至六十九回为第十三段,叙贾敬物故,贾琏纵欲,凤姐阴毒,了结尤二姐、尤三姐公案。七十回至七十八回为第十四段,叙大观园中风波迭起,贾氏宗祠先灵悲叹,宁、荣二府将衰之兆。七十九回至八十五回为第十五段,叙薛蟠悔娶,迎春误嫁,一嫁一娶,均受其殃;及宝玉再入家塾,贾环又结仇怨,伏后文中举、串卖等事。八十六回至九十三回为第十六段,写薛家悍妇,贾府匪人,俱召败家之祸。九十四回至九十八回为第十七段,写花妖异兆,通灵走失,元妃薨逝,黛玉夭亡,为荣府气运将终之象。九十九回至一百三回为第十八段,叙大观园离散一空,贾存周官箴败坏,并了结夏金桂公案。一百四回至一百十二回为第十九段,写宁、荣二府,一败涂地,不可收拾,及妙玉结局。一百十三回至一百十九回为第二十段,了结凤姐、宝玉、惜春、巧姐诸人及宁、荣二府事。一百二十回为第二十一段,总结《红楼梦》因缘始末。

① 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578—579.

再当推崇当代学者周汝昌的看法。他认为,《红楼梦》采用的是“三线”和把“三春”“三秋”作为全书“重大关目”的“大对称”结构法。

所谓“三线”,就是三条情节主线,即家亡、宝玉自传、人散。“家亡”一线起于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结于第九十九回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自传”一线起于第一回,结于第一百零八回(周汝昌推测《红楼梦》“原本”共一百零八回);“人散”一线起于第十七至十八回兴建大观园,结于第九十(或九十二)回大观园毁于元宵节上。这之间,还有一个“诗格局”,起于第三十七回探春兴诗社,结于第七十六回黛玉、湘云、妙玉联诗。以上合称“四起四结”。所谓“三春”“三秋”,“三春者,既指贾氏三姊妹,也指三个‘春的标志’上元佳节。所谓始以‘三春’,终以‘三秋’,则是指以中秋佳节为‘秋’的标志……一部《石头记》,一共写了三次过元宵节、三次过中秋节的正面特写的场面。这六节,构成全书的重大关目,也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大对称法。”

② 周汝昌.红楼梦与中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9:183.

此外,还有俞平伯以“在五十四、五十五之间”为上半部与下半部的“分界”和周汝昌以第五十四回与五十五回之间为“分水岭”的说法。

③ 俞平伯.红楼小札[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63.

④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16:759.

从上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发:王希廉“六回至十六回为五段,结秦氏诲淫丧身之公案……十七回至二十四回为六段,叙元妃沐恩省亲,宝玉姊妹等移住大观园”的说法,可以让我们有“由府入园”的前后划分;周汝昌的“诗格局”一线,能够给我们以青春诗意、聚散离合的启示;俞平伯的“分界”说、周汝昌的“分水岭”说,可以使我们找到由聚至散具体的划分界限。当然,在涉及《红楼梦》各部分更具体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时,我们在此无法获得更多的、更为详尽的指引。这就需要我们做更多、更细致的梳理工作。

具体到《红楼梦》各部分内容及其关联,我们又该怎样划分、梳理呢?我的设计是:首先可以将全书划分为入大观园前、入大观园后和出大观园后三大部分;然后将前两部分再划分出若干“段”;最后采用“金字塔结构法”对前两部分的每一段进行梳理,即教师给出回目范围,规定阅读时长,学生梳理、概括各回目内容并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

在这里,我把入大观园前和入大观园后划分为六段,每段列出金字塔图,图后给出分析、评价,供参考。

第一段,阅读、梳理并概括前五回,时长两天(利用课内外时间,下同)。图1供参考。

图1  前五回内容梳理

仅从前五回的内容便可以看出,作者对小说的安排、布局是用尽心思的。第一回,“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出了《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女娲炼石补天,弃顽石一块未用,这石因遇上一僧一道变幻成美玉。“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见石上“字迹分明”,“从头一看,原来就是……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这“原来”与“从何而来”前后呼应,便构成了全书总叙事前置性的回环。随即“且看石上是何故事”一句,才正式开启了《红楼梦》的叙事。第二回,借冷子兴之口,全面介绍了宁荣两府共五代的主要人物。第三回,以林黛玉进贾府,对贾府的方位、格局以及主要人物等再来一次正面的、全方位的描绘。第四回,用“葫芦案”“护官符”,不只展现出更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还让最先衰落的薛家入住贾府,让女二号人物薛宝钗登场。第五回,用十四幅图画、十四首判词和十四支曲子,既概括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又将主要女性人物的命运和贾府的最后结局和盘透露给读者。总之,前五回,作者主要以贾雨村为“牵线”,对全书作了一个大分类、大梳理、大部署和大预言。

第二段,阅读、梳理并概括第六回至第十六回,时长两天。图2供参考。

图2  第六回至第十六回内容梳理

从第五回秦可卿判词“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可以看出,王希廉“按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后,应即叙荣国府情事;乃转详于宁而略于荣者,缘贾府之败,造衅开端,实起于宁……所以首先细叙”的评语极为精当。从宝玉随凤姐入宁府认识秦钟,到二人入学“顽童闹学堂”,再到凤姐多次往返宁荣两府探视病重的秦氏及协理宁府丧事观之,作者记事的确重在宁府。然而,细察凤姐这条“牵线”,我们还应该注意到:这当中,还附带着另外一条宝黛钗或两人、或三人在一起时情感互动的支线。如:周嫂送花,黛玉冷嘲;宝玉探钗,黛玉含酸;林如海病重,黛玉返回扬州;林父亡故,黛玉折返贾府;等等。只不过宝黛爱情在初始就被笼罩在这个家族衰败的阴影之下罢了。

⑤ 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578.

第三段,阅读、梳理并概括第十七回至第二十四回,时长两天。图3供参考。

图3  第十七回至第二十四回内容梳理

以人物活动的地点来作入园前与入园后的划分,这是曹雪芹的精心策划。从秦可卿病亡出殡的盛大场面,到元妃省亲的大热闹、大排场及大欢喜,前者为衰败的起始,后者为大喜过后的大悲大惧。前后悲欣交集而来,接踵而至,既极尽写出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也预示或暗伏着“登高必跌重”“盛筵必散”的忧患。而这当中,由府入园,仍还附带着宝黛钗这条支线。而且,宝黛二人在共读《西厢》之后,一路磕磕绊绊,相互试探,情感很快向前发展。这些,在梳理时,不可不察。

第四段,阅读、梳理并概括第二十五回至第三十六回,时长三天。图4供参考。

图4  第二十五回至第三十六回内容梳理

通观全书,宝黛爱情的发展经历了“前世情定—两小无猜—相互试探—情投意合—泪尽夭亡”几个阶段。而这一段,从黛玉“春困发幽情”,到第三十二回宝玉“你放心”三字的彼此交心,再到黛玉“题帕”,写出了两人从相互试探到情投意合。至此,宝黛之间已然形成了一种彼此相知、默契、信任的感情,置气、拌嘴也就再没有发生过。如:在第四十二回,宝玉看到黛玉头发凌乱,不明确提醒,只是用一个眼神暗示,黛玉便知道去对镜“抿了两抿”;第四十五回,宝玉连续三问,不待黛玉回答,也无需回答,彼此便心照不宣;第四十九回,黛玉将与宝钗的“闺蜜谈话”和盘托出,竟毫无保留;第五十二回,作者一笔带过写宝黛二人相互关切;等等。当然,在这一段中,宝玉受魔、宝玉挨打,和他当着母亲面撩拨金钏儿致使其投井,以及被买来唱戏的龄官拒绝等事,构成了他精神成长主线的前段,即所谓“各人各得眼泪罢了”的“情悟”阶段。

第五段,阅读、梳理并概括第三十七回至第五十四回,时长三天。图5供参考。

图5  第三十七回至第五十四回内容梳理

这一段可分三节。第一节起于探春结社。作者安排了刘姥姥入大观园,将园中儿女们的各处居所详写个遍;又让贾母“两宴大观园”,极力描绘出众人欢乐、喜庆、热闹的场面。中间穿插黛玉脱口而出《牡丹亭》《西厢记》中的诗句,和宝钗教导黛玉读书不可“移了性情”等事。第二节起于凤姐庆生。作者安排了贾琏私会鲍二家的,凤姐大闹一场并殃及平儿,以及众儿女邀请凤姐加入诗社等内容。中间穿插宝玉外出祭奠金钏儿,和钗黛从开始的敌对到此时推心置腹、成为“知己”。第三节起于贾赦逼婚。作者安排了鸳鸯拼死抗争、香菱向黛玉学诗和大观园再次掀起众人联诗的盛会,以及贾府祭宗祠、过除夕、闹元宵的奢华生活等内容。中间穿插薛蟠调情遭打、离家行商,宝琴、岫烟、李纹、李绮入园和袭人归家、晴雯补裘等事。真可谓千头万绪,令人应接不暇。

第六段,阅读、梳理并概括第五十五回至第七十六回,时长四天。图6供参考。

图6  第五十五回至第七十六回内容梳理

这一段可分四节。第一节起于凤姐染病。作者安排了探春兴利除弊,宝钗施小惠,以及紫鹃“试玉”,让众人都明白无法拆散宝黛二人,引发薛姨妈“慈爱”安慰痴“颦儿”(黛玉)。中间穿插了甄家前来送礼请安、甄贾宝玉在梦中相会,薛姨妈替薛蝌张罗与邢夫人侄女邢岫烟的婚事等。第二节起于撤裁戏班。笔锋转入以大小丫鬟、众伶人和奴仆为主的叙述,而后一贯而至宝玉庆生、“群芳开夜宴”的高潮,结尾转入乐极生悲的贾敬“宾天”。第三节起于贾琏贪色。作者安排了以下内容:贾琏偷娶尤二姐,遭尤三姐痛斥;尤三姐“横”剑自尽,柳湘莲痛失刚烈女;凤姐闻讯诓骗尤二姐入园,借刀杀人致使尤二姐“吞金自逝”。在这一段中,开头还嵌入黛玉题《五美吟》;中间嵌入黛玉思乡等。第四节起于重建诗社。作者安排了众儿女题柳絮词、贾母庆八旬寿辰,司棋与潘又安私会偷情并由此引发“抄检大观园”,以及贾府中秋节“最后的晚餐”和黛玉、湘云、妙玉三人联诗的场景。当中又穿插了王子腾夫人来访、宝玉应付贾政检查“功课”、贾琏想取贾母“金银家伙”以应付支出等事。

对《红楼梦》后四十回内容的划分、梳理也大抵如此,在此从略。

用大约两周的时间,通读、梳理并概括完《红楼梦》,我们便可以确定出探究、鉴赏的主要内容。探究、鉴赏,可选某一类内容,也可选某一个具体的内容(见表1);可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时长为一周。

总之,学生通读、梳理、概括、探究、鉴赏等学习活动所用课时,“宜集中使用,便于学生静下心来,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阅读一本书”

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2.


(以上内容节选自《〈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导读)



图书信息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吴    泓    主编

张安群    编著


七大主题    全息梳理    聚焦文本研读

十个课例    阶段指导    提供教读方案

历年真题    模拟测评    检验学习成效

识别二维码,进入当当购买

识别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往期回顾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