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纸上的名师讲堂 丨《清华园名家演讲录——纪念朱自清诞辰120周年》面世

王中忱 商务印书馆汉语中心 2022-12-22
点击上方蓝字可以订阅哦!

近日,由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李守奎主编的《清华园名家演讲录——纪念朱自清诞辰120周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清华大学日新书院院长、中文系教授王中忱为本书倾情作序,今刊其序,献予读者。


写在前面

2018年,为了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清华大学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自清讲坛——纪念朱自清诞辰120周年高端学术系列讲座”是其中之一。承蒙八位主讲人在讲演之后又细心地校订了记录稿,汇集在这里出版,希望能给更多的朋友分享。

朱自清先生是现代著名作家、学者,他的文学成就和学术业绩已经载入史册。虽然关于他的史料整理未称完备穷尽,他的作品和论著的内涵也须继续阐释发明,但我们纪念活动里的学术性主题,并未限定在朱自清本身,即如收在本书里的各篇讲演,也都由各位主讲人就自己的关心所在自由命题发挥。我想,这符合朱先生一贯的谦和性格, 更符合他一贯秉持的以学术为公器的精神,是对朱先生的最好纪念。

朱自清先生1925年8月到清华学校大学部任教,至1948年8月12日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就是因为他的散文作品而成为超越时空的永恒风景。他是一名好老师,任职以后始终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讲授“国文”,通过教学实践和写作实践,孜孜探索“文学的国语”建设之路;他开设的“中国歌谣”“中国新文学研究”课程,在当时的前沿性应该可以比肩鲁迅先生在北大首开的“中国小说史”课程,尤其是后一门课,后来成为一门学科的奠基。而他的《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学术名著,也都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完成的。朱自清先生曾数度出任清华中文系的系主任,处理各类杂务,内心肯定不无烦恼,但他总是勤谨任事,把高远的理念落实到日常。在他执笔的“学系概况”“学程说明”以及“科目表说明”等事务性文字里,其实都蕴含或体现着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长远构想,而他和闻一多先生共同提出的中外文学系重组的方案,至今也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在纪念朱自清先生的日子,我们回想起他那一代的学人,那些曾经在清华中文系工作的前辈们:杨振声、陈寅恪、杨树达、刘文典、俞平伯、闻一多、浦江清、罗常培、王力、唐兰……原谅我无法在此写全这些前辈的名字,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学术群体,清华中文系才在当年成为“清华学派”里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中国的人文学术做出了贡献。

同样,我们也不会忘记清华中文系复建的历程。首先感念蒋天枢先生,身为复旦大学的教授,直到晚年仍念念不忘早年求学的母校,1982年提出“创办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的建议,认为最适合作为“试点”的就是清华。同时我们也深切怀念徐葆耕先生,中文系复建之后,他担任系主任的工作时间最长,殚精竭虑,苦心经营,以宽阔的胸襟和至诚的情怀,邀请到一批优秀学者加盟,组建了一个小而精的学术队伍,在任期间完成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设。他曾著有专书探究和阐扬“清华学派”,我感觉,他内心里一直是以朱自清先生为楷模的。记得我刚到清华工作那天,蒙他在办公室里接见,在他身旁的墙壁上,就悬挂着朱自清先生的画像。

1994年9月,清华中文系首届汉语言专业本科学生入学,我转来清华任教,当时还算是青年教师。时光流逝, 现在我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教师,而徐葆耕先生已经故去, 多位同事先后退休,思之令人感伤。但令人高兴的是,清华中文系近年来集聚了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教学、科研都在生机勃勃地展开,这次纪念朱自清先生的活动,主要都是由他们筹划组织。如果前辈们有知,看到清华中文薪火相传、蓬勃向上的气象,一定会感到安慰的。


王中忱

2020年8月12日


图书信息

《清华园名家演讲录——纪念朱自清诞辰120周年》

李守奎  主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是2018年9月—11月清华大学中文系“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的讲稿汇编,涉及历史、语言、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讨论议题广泛,具有学术性和严谨性。内容如下:清华大学旺晖教授主讲,《世纪的诞生》;清华大学黄德宽教授主讲,《新发现的战国楚简〈诗经〉及其意义》;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柯理思教授主讲,《汉语一百年来的变化:从叙事语体和对话语体的对立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高建平,《从〈芥子园画传〉与〈命运之轮〉看中欧绘画之比较》;台湾清华大学于治中教授主讲,《现代性与文学的诞生——朱自清先生与文学学科的创建》;北京大学蒋绍愚教授主讲,《〈论语〉的阅读和理解》;清华大学谢思炜教授主讲,《汉语诗歌的特点——从语言角度看》;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主讲,《关于若干传日隋唐乐舞的考辨》。


目    录


主编简介

李守奎,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度),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汉字学、出土文献、简帛学等。出版多部专著,有《包山楚墓文字全编》《楚文字编》等。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发表论文百余篇。


往期回顾

2022东北亚语言文化论坛在大连举行

14点—20点直播间福利不断 | 2022“新华绽放·文教读书月”

彭玉平丨我与《人间词话》—— 记《〈人间词话〉讲演录》

陶红印:美国华语结构与运用的多视角探讨 丨《全球华语语法·美国卷》面世

小学、初中、高中常用汉语工具书分级推荐

宋柔:为什么要研究小句复合体的语法结构?丨《小句复合体的语法结构》面世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