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红印:美国华语结构与运用的多视角探讨 丨《全球华语语法·美国卷》面世
“全球华语语法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过5年的努力,研究团队完成了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三个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洛杉矶)三个国家的调查。
这套书由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担任总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汪国胜担任副总主编,并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近日推出的是陶红印教授主编的《全球华语语法·美国卷》。
今刊本卷前言,以飨读者。
【往期可戳→勾勒马来西亚华语语法的基本面貌 |《全球华语语法·马来西亚卷》面世
引言:美国华语结构与运用的多视角探讨
文丨陶红印
一、美国华语的特点
美国华人社区作为全球华人社区的一个构成部分,虽然从人口数量(300万—400万,见第一章注释)上来说并不一定构成最大的海外社团,但是由于美国的重要地位以及美国华人在美国社会以及国际社会上的重要地位,美国华人语言的使用状态必然成为全球华语语言研究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部分。不过,由于美国疆域辽阔,华人社区并不像新加坡等地华人那样集中在个别地区,从而促成其华人语言逐渐演变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区域变体,甚至形成自己特色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系统。相反,虽然美国绝大多数华人社区集中在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大城市,由于不同移民进入美国的时间(一般分为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和20世纪晚期三大高潮期)和来源地不同,他们的语言也带有区域方言特色。早期华人大多来自于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华人语言带有粤语、福建话等南方方言特色,是传统唐人街华人语言的主流(Chan & Lee 1981;Wong 1988;Chang 2003;Zhou 2009)。后来的华人来源逐渐扩大,尤其是持台湾“国语”的人和大陆北方地区移民数量的增加,华人语言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特色(Wong 1988:201;Zhou 2009:47;Leung & Wu 2012;以及肖云、张洁等收入本书的章节)。简而言之,当代美国华人华语呈现多姿多彩的局面,而标准(亦即通用)方言(普通话或“国语”)呈现出逐渐取代南方方言主导地位的态势(Wong 1988:203)。①
①这方面的内容主流媒体时常有所报道。例如《纽约时报》2009年10月22日《唐人街未来的语言将是普通话》(http://www.nytimes.com/2009/10/22/nyregion/22chinese.html?pagewanted=all);Boston.com报道波士顿的唐人街(http://www.boston.com/news/local/massachusetts/articles/2009/02/26/a_new_accent_in_chinatown/?page=full)。
二、此前的研究及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前对于美国华语的研究较少关注语言本体问题,而大多是从下述几个方面展开的:移民史与移民所代表的语言状况(Zhou 2009;Wong 1988);语言保持与选择问题(Li 1982;Wei 1992;Leung 2011);语言商业化(Leeman & Modan 2009)。当然更多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集中在华裔儿童语言教育与习得方面(He 2005,2006;Tao 2006;He & Xiao 2008;Xiao 2014)。美国华语本体方面的研究应该说是一个亟待加强的领域。
在我们看来,关于美国华语本体的研究有一些研究话题特别值得讨论。第一,摸清语言事实是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步骤。美国华语现状如何,到目前为止我们都还没有看到除了人口普查之外的比较系统的学术探讨,建立一定规模的语料库是一个可行的路子。第二,美国华语汇集了华人方言的各个分支,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面,各种华语变体交汇、碰撞产生什么结果是一个语言学理论上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此前Dong & Hom(1980)提出了“Chinatown Chinese”(唐人街华语/汉语)的概念。他们基于词汇方面的特色和变化认为美国唐人街语言使用体现出独有的方言(dialect)或变体特征,但是Chan & Lee(1981)随即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一个独立的唐人街华语/汉语的概念是不能成立的。后者的说法目前得到学界大多数人的认可(Wong 1988;Zhou 2009)。第三,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华语与非华语的接触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美国英语和美国华语在美国产生直接的接触,为我们研究全球化和语言变化提供了有利的研究环境和材料。最后,华语的身份认同和习得在美国的社会文化语言环境下如何实现?这个问题关系到几乎每个美国华人家庭和个人,常常是华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应该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本书的研究策略
鉴于上述原因以及我们自身的研究条件,我们对美国华语的研究采取了下述策略。第一,基于标准或通用方言的研究。虽然长期使用于美国境内的华人区域方言必然会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语言变体[以致Dong & Hom(1980)提出所谓的Chinatown Chinese的说法],但是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使得我们有必要把研究范围适当加以限制。第二,基于语体的研究。我们(陶红印 1999)曾经论述过,语法的研究应该以语体为基本出发点,因为不同的语体实际上是语言运用和语言结构规律的结合体,而语言的规律在不同的语境中常常呈现出系统的对立。基于这种理念,美国华语的研究分成口语和书面语两个部分。口语以录音录像获取的日常家庭对话为主,书面语以新闻、小说、网络论坛、政府公文、博客等为主。第三,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日渐普及的现代化手段使得语料的收集和处理更加便利,既为研究增添了有力的工具,也为理解语言提供了重要的视点。本研究系列用到的语料库包括下面一些。
1.日常口语语料库
本书作者(下同)邱新富的研究基于他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5月于加州洛杉矶三个移民家庭所做的田野调查。其语料来源于对三个家庭日常生活的录音录像材料,所涉及的日常生活场景包括家庭生活、中文学校教室课堂以及休闲活动等。全部语料约72小时。
2.书面语语料库
(1)詹卫东和陶红印的研究基于美国40多个网站下载的中文文本。网站的内容大致分为4类:新闻网站、文学网站、政府及公用事务网站、其他(主要是生活资讯类、商业经营性网站、BBS等)。表2总结了语料库的内容。
(2)田飞洋的研究基于洛杉矶地区三大华报电子版的语料,包括《侨报》(大陆/内地普通话背景)、《星岛日报》(港澳粤语背景)、《世界日报》(台湾“国语”背景),同时还利用到《中国日报》和《国际日报》。语料的出现时间为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
(3)景观语料库
陈卫恒调查了洛杉矶地区华语景观现象(linguistic landscape)。在分析了一些景观材料中值得关注的语法特点后,提出了美国华语语料库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尝试提出了“景观语法学”的概念。
(4)学习者语料库
张洁的文章总结了华裔儿童语言习得中的语法现象,其内容涉及多个学习者语料库。
第四,本书的研究基于综合性原则。我们对美国华语的考察,既有本体方面的考察(例如词汇语法特征等),也有语用方面的考察(例如口语的使用与文化模式的传承,语言习得模式等)。除了一般研究论文之外,肖云(刘娅琼译)的文章为了解美国华人移民和语言使用现状提供一个宏观的描述。
四、本书各章的研究特色
本书有多位作者(陈卫恒、刘娅琼、邱新富、陶红印、田飞洋、肖云、詹卫东、张洁)参与。除引言为本卷主编撰写外,具体章节的分工如下:第一章由肖云撰写,刘娅琼翻译,陶红印校对;第二章由詹卫东、陶红印撰写;第三章由田飞洋撰写;第四章由陈卫恒撰写;第五章、第六章由邱新富撰写;第七章由张洁撰写。②
②部分章节曾在《全球华语》《语言规划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此次发表均做了若干改动。
其中,肖云的研究为美国华人华语提供了一个历史回顾与现状描述。詹卫东、陶红印以及田飞洋从形态、句法、语言接触等方面详细描绘了美国书面华语的语法词汇特点。陈卫恒则通过调查洛杉矶地区华语景观现象为华语语法研究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景观语法学”的概念更是一个创新。邱新富把视线转移到美国华裔家庭日常口语的使用上,作者以田野调查、录音录像为基础,利用人类学和语言学的理论框架,考察华人家庭语言的使用如何参与到华人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美国华人语言与文化互动的生动细节。张洁的关于华裔语法语用习得的文章涉及了华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华人语言的习得与语言教育。作者的深度评议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价值的指南。
五、结论
通过对美国华语的考察,我们初步得出下述结论。第一,全球化使得人类语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高度,全球华语的趋同态势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在我们的词汇语法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实证。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以及电子化通信工具的发达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虽然全球华语社区存在极为显著的政治文化制度差异,但是华人社区的交往最近几十年来因为中国的开放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互联网以及移动技术的发展为语言的传递和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使得语言共享(例如新词新语共享)达到了即时同步的地步。第二,在全球化、趋同化的状态下描写区域语言的特色必须有新的方法论考量。我们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区域语言的描写必须把整体特色与细节描写结合起来,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例如,美国华语的词汇语法无疑是中国各地区华语的融合,要准确描述这个区域的华语特点,我们必须对强势区域(中国)在美国的语言变体的特色加以描述,从整体上通过频率描述它们各自的影响,考察哪些特殊现象及其使用频率与范围可以有效地描述本地区华语的现状;同时也要对某些具体的语词和语法构造加以考察,看看它们是如何在美国华语社区得到应用的。第三,我们不必强求语法与词汇的分离。研究发现,很多有特色的区域语法现象其实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词实现的。例如比较、被动、连接等。这也证实了早年系统功能语法学(如Halliday 1994)和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如Sinclair 1991,2000)所倡导的“词汇-语法”(Lexicogrammar或Lexical Grammar)的观念。最后,如果更进一步看,语法和文字的联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这一点在陈卫恒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公共场所的用字用语是一个考察语法以及文化问题的视窗。
最后我们想指出的是,美国华人语言研究是全球华语研究的一个有机部分,也代表了全球华语的一个有特色的区域现象(非亚洲国家、华人为非主流社会),这方面的研究亟待提高。社科基金的这个重大项目使得我们的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当然,这里呈现的研究成果只能是我们在深入认识美国华语本体和使用方面迈出的小小一步,更进一步的研究还有待今后有更多的同行的参与。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
(注:为方便读者阅读,文中小标题为本期编辑所加。)
图书信息
《全球华语语法·美国卷》
邢福义 总主编
汪国胜 副总主编
陶红印 主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卷从多个视角研究美国及相关地区华人语言的使用特征。主要特色是对语体的密切关注和对语料库的充分利用。考察对象包括华人家庭日常生活的口语录音录像、中文网站语言、华人报刊媒体语言、公共场所用字用语以及学习者语料等。研究对象既有本体方面的词汇语法特征等,也有语用方面的口语与文化模式的传承、语言习得模式等。结论显示了全球华语的趋同态势,也为全球化状态下描写区域语言所需要的整体特色与细节描写、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模式提供了一个具体范例。
目 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目录>
本卷主编简介
陶红印,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语言与文化系教授、中文部主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座教授、加拿大福尔布莱特研究讲座教授。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校任教,也曾任美国中文教师学会会长。研究兴趣涉及汉语话语语法、应用语言学及汉语教学、社会文化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以及英语语言学等。
相关图书信息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
邢福义 总主编
汪国胜 副总主编
田小琳 主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本书首次对香港社会流通的港式中文书面语的语法进行了系统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港式中文语法的主要特征和基本面貌,对于深入认识港式中文作为香港的社区语体有着重要意义。内容包括概论、词法、短语、句法、篇章等部分,还论及粤语语法对港式中文的影响。语料涉及范围广泛,包含报纸、期刊、书籍、政府文件及语料库材料;题材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等方面。研究上,运用了“普—方—古—外”综合比较的方法。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全球华语语法·马来西亚卷》
邢福义 总主编
汪国胜 副总主编
郭熙 主编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为现代汉语标准语的区域变体,马来西亚华语与普通话同源异流,平行互动发展,一致性很高;同时,由于国情不同,赖以生存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它与普通话和其他地区的华语也有许多差异,具有鲜明的语法特点。本卷力求对马来西亚华语语法进行系统的描写,勾勒出马来西亚华语语法的基本面貌。共分两编,上篇为综合考察,下篇为专题研究。
延伸阅读
邢福义、汪国胜:“全球华语语法研究”任重而道远 |《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面世 港式中文语法的全面梳理与描写 |《全球华语语法·香港卷》面世 《全球華語語法·香港卷》繁體版在香港出版 勾勒马来西亚华语语法的基本面貌 |《全球华语语法·马来西亚卷》面世
往期回顾
❖
❖
❖
宋柔:为什么要研究小句复合体的语法结构?丨《小句复合体的语法结构》面世
❖
❖
❖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