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文 | 中亚学习者:中文让我们与中国紧密相连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语合中心
语合中心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近年来,随着“中文热”在中亚国家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中亚民众选择学习中文。中文,不仅给当地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也成为促进中国与中亚人民相知相近的友好桥梁。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三位来自中亚的中文学习者,听他们讲述与中文的不解情缘。
中文学习者:
愿成为两国文化交流桥梁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侯子墨从小就爱看中国电影,喜欢中国文化。高中毕业时,父亲建议他选择中文专业,他毫不犹豫地听从了父亲的建议。2017年,在塔吉克斯坦学习了两年中文后,侯子墨来到中国留学,继续他的中文学习。
来到中国的第五年,侯子墨俨然已是一位“中国通”。目前在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他表示,自己非常喜爱中文,尤其是汉字和书法。
“我第一次接触书法是在塔吉克斯坦的中文课上,老师向我们介绍:‘书法如做人,拿笔要稳,坐姿要端,就好像君子要行得正坐得端,要谦逊自信,但不可太过张扬。’这让我一下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他还表示,用毛笔写字的感觉很神奇,“汉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在跟你交流。一个作品完成,会从中感到中国文化内涵所在。”
除了书法,中国的音乐也让侯子墨着迷。他自学了葫芦丝和笛子,常和家人、朋友分享自己在中国的见闻,也向中国的朋友介绍塔吉克斯坦文化。
如今,侯子墨即将毕业,在谈到自己未来的规划时,他表示,希望能回国当一名本土中文教师,向人们介绍真实的中国,也让更多人可以有机会学习中文,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本土中文教师:
让更多青年有机会学习中文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李庆庆是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中文专业的在读博士生,也是一名本土中文教师。
2011年,李庆庆以优异成绩考入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中文专业,由此开启了他的中文学习之旅。“当时学校只有一名本土老师,许多专业课都是由来自中国的中文教师教授。那时我就想,自己以后也要成为一名中文教师。”
学习中文过程中,李庆庆对这一语言的兴趣愈发浓厚。本科毕业后,他选择继续攻读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非常幸运,我是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的第一批硕士研究生,有中、乌两名导师指导我的学业。”
硕士毕业后,李庆庆成为了撒马尔罕国立外国语学院的一名本土中文教师。初为人师的李庆庆也曾在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学生有些句子语法正确,但是听起来很奇怪,因为中国人并不这样表达。”为此,李庆庆一方面认真钻研教材,另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向中国的老师们请教教学方法,并积极参加本土中文教师研修培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如今,他教授的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有多名学生在乌兹别克斯坦的中资企业担任翻译,还有的学生跟随他的步伐成为了本土中文教师。每每说到这里,李庆庆都倍感自豪。
谈到未来的理想时,李庆庆表示,希望能继续从事与中文教学有关的工作和研究,成为一名汉学家。“中文实现了我的梦想,我愿意帮助更多乌兹别克斯坦青年通过中文实现梦想。”
汉学家:
一生的美好都和中国有关
“从19岁开始,我的生活就与中国联系在了一起。”现年84岁的哈萨克斯坦汉学家克拉拉·哈菲佐娃表示。
克拉拉·哈菲佐娃从小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最吸引她的是中国的汉字,“我觉得汉字非常有意思,像画一样。”
中学毕业后,哈菲佐娃先工作了两年,之后考入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大学东方系开始学习中文。她的中文老师大多有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书法和绘画、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
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哈菲佐娃获得了去北京大学学习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去中国,在北大中文系学习的一年时间,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自此,哈菲佐娃逐渐走上了汉学研究的道路。
研究汉学几十年,哈菲佐娃始终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在我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都或多或少与中国有关。虽然我与中国有着广泛的接触,但我仍不能说熟知中国,因为中国的变化就在我们眼前发生。”
“‘中国’这个词简短却迷人,让我想要不知疲倦地认识它。”哈菲佐娃说,一方面,她希望为中哈文化交流再作贡献;另一方面,她仍竭尽全力提携年轻人,培养更多的文化使者。哈菲佐娃说,“我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在我的生活中最有意思的、最好的都和中国有关。”
➤来源:新华报业网、中新网等
精彩链接:
投稿方式
如果您有感言见闻、学员故事、教学方法、知识干货等想跟更多人分享,欢迎通过weixin@chinese.cn邮箱给我们投稿~我们期待您的来稿!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 新浪微博:@语言合作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