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中国人口最大悬念揭晓
文|凯风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正式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全国人口共14.11亿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比63.89%,65岁以上人口占比13.5%,东部地区人口为占比39.93%,相比2010年上升2.15个百分点。
全国人口普查,与经济普查、农业普查,是关乎国情国力的三大周期性普查。一般而言,经济普查5年一次,农业普查10年一次,人口普查10年一次。
自1953年进行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先后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进行了七轮人口普查。从1990年开始,人口普查每隔10年一次,尾数逢0年份为普查年度。
人口是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人口普查,将为生育、养老、教育、就业等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成为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这一次人口普查,有哪些重要数据值得关注?
其一,大陆总人口突破14亿大关,创下历史新高,但增长持续放缓。
2020年,全国普查人口共14.11亿人,相比2010年增加0.72亿人。
第一次人口普查的1953年,大陆总人口为5.82亿;上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010年,总人口已经突破13.3亿,这一次则站稳了14亿。
虽然总人口创下历史新高,但10年新增人口却在不断减少。2000年相比1990年增加了1.32亿人,2010年相比2000年收缩到0.74亿人,2020年相比2010年增加0.72亿人。
要知道,过去几年来,我国先后放开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等政策,但依然阻挡不了生育率走低的大趋势。
其二,老龄化率再创新高,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普查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5280人,占13.50%。
一般而言,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则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比重超过14%,则标志着“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超过20%,则称为“超老龄化社会”。
就此而言,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步入轻度老龄化社会。未来5-10年,大概率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35年,有可能进一步滑向超老龄化社会。
其三,孔雀东南飞。东部人口大增,中部、东北人口减少,广东10年新增2170万人,领跑全国。
数据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
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
其中,广东增量最高,10年间大增2170万人,其次为浙江、江苏,分别新增1014万、608万。
这意味着,人口仍在向东部的发达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聚集。随着抢人大战的推进,这一趋势还会有增无减。
其四,汉族人口占比再次降低,未来有望回升。
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汉族人口占比91.11%,相比2010年的91.51%微降,而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分别是94.22%、93.3%、91.96%、91.59%。
这背后是不对称的生育政策带来的影响。不过,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以及进一步放开生育的可能性不断提高,未来这一比例有望回升。
其五,整体性别比处于正常区间,但近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却一直居高不下。
2020年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有一定改善。
性别比失衡,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天价彩礼、光棍危机、拐卖问题、生育率下滑等都与此不无关系。
因此,近年来,加强性别比治理已经成为重中之重。近日,国办发文指出,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大力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工作。
其六,城镇化率再创新高,中国正在步入城镇化后半场。
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89%,相比2010年大幅增加。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处于30%-70%之间时,将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0%,离70%的上限越来越近,按照目前每年1%的城镇化速度,到2030年前后,我国城镇化率就有望突破70%大关。
城镇化,是中国房地产的终极支撑之一。一旦城镇化开始减速,未来房地产必然受到明显影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