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略

其他

中国第一个14万亿大省,呼之欲出

文|凯风经济大省,正在挑起大梁。日前,广东发布最新经济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广东GDP总量为99939亿元,逼近10万亿,占全国GDP的10.5%,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与去年同期初核数据相比,广东前三季度GDP增量超过3700亿元,而去年全年GDP为13.56万亿。一般而言,沿海省份四季度GDP占比更高,加上近期一系列拼经济的重磅举措,广东今年全年GDP有望突破14万亿。而根据年初出版的《广东蓝皮书:广东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广东全年GDP有望达到14.3万亿。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与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GDP总量相当的经济大省,块头越大,体量越大,对宏观大环境变化就越敏感,转舵所需的能量也就更大,增长更加来之不易。在从高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征程中,广东的每一分向上突破,每一次挺进“无人区”,都是在为全国探路,真正担起大国经济“火车头”的重任。广东经济,靠什么一直“走在前列”?01今年以来,国际上的地缘冲突、经贸冲突和科技竞争,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有效需求不足,都对经济带来新的挑战。地处最前沿的广东,靠什么扛住重重压力?第一大支撑,在于“制造业当家”。前三季度,广东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9%、11.6%。这背后,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是最大贡献主力,这从主要工业品增速就可见一斑。数据显示,广东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28.7%、104.4%、34.0%,而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等主要产品产量增幅在15%以上。事实上,作为中国制造第一大省,广东诸多新兴工业品产量都稳居全国之首。简单来看,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了全国1/4强,工业机器人占了全国1/3,手机产量占了全国4成以上,智能电视占了半壁江山,而民用无人机更是占了近90%,这些无不属于新兴产业,体现了广东强大的新动能。同时,在广东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等传统投资不再是主力,工业投资尤其是先进制造业投资成为最大亮点。数据显示,广东固投下降3.6%,但工业投资大幅增长9.1%,占全部投资比重36.9%,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5.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9.4%。从主要工业品到制造业投资的突飞猛进,都说明广东经济转型取得相当大的成效。当前,广东已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软件与信息服务、先进材料等八大万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超高清视频显示、数字创意3个五千亿至万亿级产业集群。面向未来,广东布局了未来网络、通用智能、生命与健康、低碳能源、先进材料、未来空间、量子科技等七大未来产业,力争打造未来产业创新策源中心和发展高地。与传统产业坐吃市场红利不同,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并无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不断探索,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之凸显。过去40多年来,广东产业历经三次大跨越,从改革开放初期的
10月23日 上午 11:33
其他

人口第一大省,终于翻身了

文|凯风区域竞争,正在进行时。2024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披露,而第一个公布省份数据的不是粤苏鲁浙,也不是声势日隆的川渝,而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前三季度,河南GDP总量达47882亿元,同比增长5.0%,不仅跑赢全国增速,而且相比上半年逆势增长0.1个百分点。要知道,今年以来,河南一直处于舆论漩涡,先后丢掉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中部外贸第一大省之位。先是年度GDP终核数据被调减3100亿元,导致经济总量被四川赶超,维持10多年的第五大省之位罕见易主。接着又遭因苹果产业链全球大调整,导致手机出口遭遇冲击,外贸总额被安徽赶超。如今,经历了转型阵痛的河南,正在借助中部崛起、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夺回失去的一切。作为经济大省,河南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一道,成为勇挑大梁的存在。而要挑起大梁,经济的高增长是第一位的,而能否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走在前列,更为关键。01河南经济,“挤水分”结束了?今年前三季度,河南GDP总量为47881亿元,而去年同期(初核)为47785万亿,名义增量为96亿元。同期,四川GDP总量为45441亿,相比去年同期的43387亿大幅增长,但季度GDP不及河南。可见,河南名义GDP已再次超过四川,全年有望夺回第五大省之位。河南名义GDP增长已经转正,意味着基本摆脱去年终核GDP数据“挤水分”带来的影响。这一数字看起来不多,与其他经济大省动辄2000多亿的增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不能忽视GDP调整的影响。GDP分为初核、终核数据,每隔5年还有一次经济普查,由于统计资料完整性不同,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今年年初,河南官方表示,下调2022年GDP终核数据,从最初的61345亿元调整为58220亿元,进而导致2023年GDP终核随之而调减。这背后究竟是统计差异,还是经济普查之年“挤水分”的常规操作,抑或其他原因,暂时存而不论。如果按照初核数据,河南今年前三季度名义GDP刚刚转正;而如果以去年同期的终核数据来看(暂未发布),河南名义GDP增量2000亿以上。退一步讲,即使不考虑经济数据终核调整的因素,今年河南经济开始恢复正常的增长态势,则是不争的事实。今年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公布之年,河南已经预先“支取”了普查数据,而部分省份仍旧悬而未决。换言之,经过一轮大调整,河南经济数据“含金量”开始上升,其他省份仍要等待最终考验。02河南经济反弹,究竟靠的是什么?统计口径只是短期波动因子,真正影响一地经济起落的还是产业。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衰退则经济难以独善其身,这是颠扑不破的经济原理。过去一段时间,河南经济的巨大波动,就在于以富士康为主力的手机制造业,遭遇地缘冲突、经贸摩擦和全球产业大转移的冲击。今年年初,河南手机出口一度大幅腰斩。不过到了1-8月,降幅进一步缩小到32.9%,但影响仍不容低估。幸运的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电子产业遭遇冲击之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形成一定的对冲、补位效应。从最新数据来看,河南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来自制造业,而汽车及零部件业又是最大的增长主力。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南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同比增长29.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8.9%。值得一提的是,河南的外贸增速也连续三个月转正,其中“新三样”出口78亿元,同比增长11.4%,而出口电动汽车51.7亿元,更是增长67.3%。就在今年年中,富士康宣布再次投资河南,打破此前甚嚣尘上的“出走”传闻。当然,这一投资,针对的是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数字医疗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额,而非手机代工等电子信息制造业。对此,河南也再次喊话,“希望富士康坚定投资河南信心”,希望富士康“进一步扩大在豫产业布局”。富士康“押注”河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是偶然。事实上,河南正在迎来一批新能源产业龙头落户。去年底,比亚迪在全国面积最大、产能最高的整车生产基地在郑州投产,带动郑州跻身新能源汽车十强城市之列。根据当地报道,预计2024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70万辆,而2025年的目标是150万辆。今年7月,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投产,同时二期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合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合计规划产能达到90GWh,位列国内第一梯队。再加上河南已有的宇通、上汽、一汽等整车制造厂,河南正在成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弄潮儿。目前,河南已将新能源汽车纳入重点培育的7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奋力建设全国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根据规划,到2025年,河南省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200万辆,产量规模进入全国前三位,产业规模迈上万亿级台阶。一旦稳住手机制造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河南经济将会迎来新的高增长态势。03河南,能否夺回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之位?自本世纪以来,河南一直都是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无论GDP、工业还是外贸,都稳居中部首位。然而,经济普查与产业博弈带来的双重冲击,加上西部地区一系列政策加持带来的增长红利,河南的领先优势开始受到挑战。面向未来,河南靠什么再次突围,靠什么守住第五大省之位?其一,新一轮产业大转移,中西部地区受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与倾斜,这是河南等中西部省份的共同机遇。日前,国家层面印发文件,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这背后,既是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考虑,也是成本压力之下产业正常的市场化转移,同样不乏“国家战略腹地”、“关键产业备份”等政策的直接加持。有论者将之解读为“川渝新三线建设”,将国家战略腹地定位为四川一省,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产业转移并非强制性的,而是市场驱动,只有一些关键产业存在国家倾斜布局。同样,无论是战略腹地,还是产业转移,受益的是整个中西部地区,并非四川、重庆两家,河南、湖北、陕西等地也在其列。其二,作为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在“陆权复兴”时代抢得先机。广东是常住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则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虽然上千万人在外打工,但整个省域的人口仍然接近1亿人。这一人口规模,与越南一个国家基本相当。1亿人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劳动力供给,这在内需时代和产业转移时代可谓无往而不利。同时,地处中原,河南的交通优势是中西部省份中数一数二,是大国交通难以绕开的存在。根据《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这一轮“陆权复兴”的支撑,在于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市市有机场、人工运河等大基建的突飞猛进,加上中欧班列、航空物流枢纽的横空出世,内陆地区一改过去的区位劣势,变身开放前沿。而河南恰恰是全国首个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大省,也是下一个“市市有机场”的有力竞争者,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拿下了“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支点”的超级定位。将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人口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河南最大得基本盘所在。其三,打破富士康依赖症,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是郑州乃至河南的根本突围之策。河南是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手机出口总额占了全省的40%以上,围绕手机而形成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受到苹果手机“去风险”和分散供应链的影响,富士康主导的代工产业开始向外迁移,手机制造和出口自然备受影响。因此,作为人口的大省,一直处于“中西部产业大转移”与“全球产业大转移”的拉扯之中。在《中西部产业转移》一文中,曾用“河南的对手是越南”,“中西部的对手是印度”,来形容这场新的全球产业变局。即使短期有所辗转,但全球产业大转移是难以避免的大势。河南必须正视这一问题,打破“富士康依赖症”,打破对于苹果手机代工的单一依赖。同时,面对中西部产业大转移,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区域经济大洗牌,河南如何抢抓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吸引更多东部企业落户,就成了关键。守好人口和交通基本盘优势,做强营商环境和治理水平,打破单一产业依赖,培育更多新兴增长极,是河南守住第五大省的必须。▼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10月21日 上午 11:55
其他

最新GDP揭晓!经济大省,又被点名了

文|凯风拼经济,时不我待。刚刚,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94.97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其中,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今年年初制定的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而最近的要求是“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2024年只剩下最后一个季度,这意味着拼经济有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因此,近段时间一系列超预期政策的密集出台,股市楼市的蠢蠢欲动,不是没有缘由的。而要完成经济目标,经济大省势必要挑起大梁。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强调,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自2022年官方首提“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经济大省”频繁出现在重要会议中,成为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热词。经济大省,何以挑起大梁?哪些省份,要主动担起重任?01哪些省份称得上经济大省?所谓经济大省,并无统一定义,但首要在“大”,即GDP总量之高。经济总量之外,在工业、外贸、投资、消费等领域的重要性,同样不可或缺。有媒体将GDP十强省份都归为经济大省之列,还有机构将北京、上海一道纳入其中,这可以称为广义上的经济大省。如果从“勇挑大梁”的角度来看,从“带动和支柱作用”来看,从稳经济的角度来看,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大省,不会这么多。在此前召开的经济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共有6个省份与会,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这是GDP总量最高的省份,也是人口最多的省份,经济总量合计占全国的45%,人口规模合计占全国的40%左右,堪称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不过,如果从财力净贡献的视角来看,经济大省的范围又有所不同,东南5省市的重要性极为凸显。此前召开的相关座谈会提出,东南5省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当时与会的东南5省,分别是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因此,整体来看,就GDP总量之大而言,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等6省是当之无愧的经济大省。单从GDP总量看,6个经济大省GDP合计达到55.8万亿,占全国经济比重进一步上升到44.5%,而人口规模约占全国的4成。如果考虑到工业、外贸、科创、综合财力等多方面,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福建等7个省份最为突出。这些省份是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来源地,以全国1/3以上的经济体量,创造了40%以上的财政收入,贡献了近80%的财政净上缴额。无论如何,经济大省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也不只是战略地位的体现,更是责任和担当。02经济大省,何以挑起大梁?日前,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等省份纷纷表态,全力以赴保持经济稳健运行,更好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在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相关表述上,广东、四川与国家层面一致,关键词是“努力完成”,江苏浙江是“坚定不移”,山东河南则是“确保”。从各自的年度目标来看,广东、江苏、山东都是5%,浙江、河南是5.5%,而四川则定到了6%左右。这些差异的背后,既与经济增长的现实不无关系,但更在于经济处于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政策着力点也存在明显差别。因此,从短期来看,扩大消费、促进投资、稳住外贸是共同的选项,这对于作为消费和外贸大省的广东、江苏、浙江来说更是如此。但就长远发展而言,不同经济大省有不同的侧重点。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走在产业升级的最前沿,早已告别传统的要素驱动模式,而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第一要务。对于广东来说,坐拥全球第一大科技集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连续9年第一,正是广东未来稳守经济第一大省的底气。对于江苏、浙江来说,民营经济发达、区域差距较小是共同的优势所在,也是抵御地缘冲突和国际经贸变局冲击的重要支撑。从经济发力点来看,江苏的重点在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造等产业,而浙江的重点在于数字经济。山东则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如何在保障重化工业优势的基础上,打造更多新兴产业是关键。此前,山东方面表示,预计“十四五”末,山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这意味着,北方第一个10万亿大省即将诞生,无论对于缓解南方差距,还是为北方地区打造经济重要增长极,都有积极意义。四川、河南还处于大投资大基建持续加码的阶段,且各自获得一系列政策加持。河南短期受制于GDP数据挤水分、苹果手机产业链调整等影响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坐拥超大规模人口优势,叠加中部崛起等概念,加上新能源产业链逐步崛起,未来仍旧可期。与之对比,四川堪称近年来最大的政策高地之一,叠加西部大开发、中国城市群第四极、中西部产业转移、国家战略腹地等概念,加上来自东部的天量转移支付,发展自然如虎添翼。当然,无论哪个省份,都不能只着眼于自身发展,而要立足全局,要为全国稳经济贡献一己之力。03经济大省有经济大省的重要性,其他省份也有其他省份的特殊之处。中国有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和财政大省,也有粮食大省、能源大省和电力大省。没错,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东部经济大省,是全国财政转移支付和养老金统筹调剂的最大贡献者。但也要看到,正是无数中西部省份、东北省份,在挑起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的大梁,通过非市场定价,助力东部地区的发展。西电东输、西气东送、北煤南运、北粮南调,都是典型体现。从能源电力来看,山西、内蒙古、陕西的煤炭,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水电,都有力支撑了东部地区的发展。从粮食来看,黑龙江、河南、山东、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等7个北方省份,粮食总产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所以,既要看到东部经济大省的贡献,也不能忽视西部和北方省份对于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西协力,南北协同,共同维护好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产业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正所谓,大国优势,在于全国一盘棋。▼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10月18日 下午 12:08
其他

各地密集成立这一新机构,什么信号?

文|凯风一个新机构,正在走上台前。日前,江西、甘肃、广西等地召开省委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一个名为“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的新机构频频登场。事实上,早在去年,“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就已正式成立,在近期的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相关会议上,已经多次亮相。据有关部门表示,上述机构由多个区域重大战略领导小组合并而来,意在从更高层面“系统统筹各个战略之间的重大政策”。这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正在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成为新一轮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的关键所在。区域协调发展,谁最受益?01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什么?作为大国,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南北差距、东西差距、省内差距、城乡差距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但是,存在不等于合理,现实也未必不能改变。近年来,为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国家层面形成了四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等广为人知。这些战略已经推行了20多年,既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也是解决东西差距、南北差距的不二选择。其中,加大对中西部、东北地区的转移支付,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加大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都是政策倾斜的体现。在“区域重大战略”方面,京津冀协调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五大战略成为焦点。这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是重要经济增长极,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则是流域战略、江河战略,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并重。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区域重大战略有何关系?过去几年,国家层面连续多次召开相关区域座谈会,推出一些列新政策新举措,要求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除了各自区域内部的政策之外,不同区域之间的衔接协作,成为新一轮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各次会议梳理,中部、西部和东北要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东中西部开放平台对接机制,深化与其他区域的合作。无论是财政、养老金的转移支付,还是东部地区向中西部的产业梯度转移,抑或粤苏浙沿海三省与东北三省干部的密集交流,以及沿海发达省份对于西部欠发达直接帮扶,都是体现。借助这些政策,全国区域差距有所收窄,中西部经济比重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23年,中部和西部地区GDP分别达到27万亿元、26.9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3年的21.6%、21.5%。总之,全国一盘棋,“先富带动后富”,正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题中之义。02各地的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第一会”,都关注了什么?率先召开相关会议的江西、甘肃、广西,都是中西部省份,或涉及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等区域战略,或涉及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布局。先看江西,作为唯一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毗邻的省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江西可谓“四面逢源”,如何借力发展就成了关键。江西的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引导各地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强化错位分工和协同互补”“全力推动各区域板块竞相发展、协调共进”。会议还指出,主动对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推动南昌都市圈建设,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等等。再看甘肃,集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黄河流域战略为一体,但受制于地理环境,经济相对薄弱,产业过于单一,何以打造更多增长极就成了关键。甘肃的会议指出,把甘肃发展置于全国大棋盘中来审视,跳出甘肃看甘肃,明确方位、找准定位,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深层次服务和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区域战略上,会议强调,高水平建设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推动酒嘉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天水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平庆现代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提升陇东南经济带发展质效,培育形成更多增长极、增长带。再看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集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东盟开放合作等战略为一体,如何利用好已有的政策是关键。广西的会议强调,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放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中定位思考,与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结合起来,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可见,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广西作为大西南出海口的集中优势所在,而与之相关的平陆运河建设、北部湾城市群都在顺利推进。而与其他西部省份相比,广西还有两个不为多得的优势:一是沿边,是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桥头堡,而东盟已成我姑最大贸易伙伴;最近召开的东盟—中日韩(10+3)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就是在南宁举行的。二是毗邻大湾区,广西可称为大湾区重要的战略腹地。这是广西难得的政策优势,也是未来区域晋级的关键支撑。03区域协调发展,哪些地方最受益?其一,中部、西部、东北都是主要受益者,也是区域均衡发展的重点所在。这几年,无论是从财政转移支付,还是养老金转移支付来看,三大区域都是最大的受益对象。尤其是国内大循环、国家战略腹地等战略的横空出世,让“内陆崛起”成为区域经济新的现象,这在在我的《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中有详细论述。这些年,转移支付、产业梯度转移、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等都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其二,在省内,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自从顶层设计提出“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以来,强省会与副中心迎来此消彼长的新时代。正如《城市合并,撤县设区,都没戏了》一文所提及的,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先后出台多份文件,要求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无序扩张,严控撤县建市设区。没了强省会战略的制约,一众区位、产业优势兼具的三四线地市,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当然,“省域副中心”只是战略定位,能否真正撑起副中心,取决于自身发展。其三,沿海地区要引领现代化发展,面临更大的考验,唯有创新驱动作为突破。如果说中西部还能借助大投资大基建拉动GDP,那么东部地区更多只能靠创新来突围。目前,经济已从高速增长步入新常态,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外贸驱动正在被创新驱动、消费驱动所替代,新质生产力成为区域竞争新的胜负手。这种背景下,沿海地区不能坐吃山空,更不能陷入路径依赖,而要积极自我革命,主动走在产业革命的最前沿。其四,区域协调发展,不是一刀切,不是绝对平均,而是因地制宜、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正如顶层设计所强调的: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全国一盘棋,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而中西部、东北省份则要担起粮食、能源以及产业安全备份的重任。东中西及东北地区协作起来,才是更好的协调发展之路。▼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10月14日 上午 11:41
其他

叫停!城市合并,撤县设区,都没戏了?

文|凯风城市扩张,仍旧搁浅。自2022年国家层面要求“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防止周边大城市无序扩张”,无论是城市合并,还是撤县设市、撤县设区、撤市设区,都处于搁浅状态。城市合并,被称为“外延式扩张”,属于直接做大城市体量,提高省会首位度;撤县设市设区属于“内涵式扩张”,意在做大城市能级和城区规模。过去几年,舆论场热议的西安合并咸阳、武汉合并鄂州、郑州合并开封,太原合并晋中、宁波合并舟山、深圳合并莞惠、汕揭潮合并的传闻,都已没了身影。而多年前就已纳入动议的青岛胶州、成都都江堰、郑州荥阳、合肥肥东、昆明富民、兰州榆中,以及写入规划的衡水、滁州、嘉兴、汉中、芜湖、赣州、九江等地的撤县设区,也都没了动静。撤县设区为何急刹车?何以还会重启?01撤县撤市设区,进展几何?近日,面对“山东青岛胶州市何时撤市设区”的咨询,当地回应称,“行政区划应当保持总体稳定,必须变更时,应当坚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等方针,制订变更方案,逐级上报审批。”虽然没有直说,但言外之意无非是撤市设区门槛很高、流程很长、需要逐级审批,短期落地的可能性不大。胶州是山东青岛代管的县级市,属于千亿GDP大县,经济总量在全国各大县域中位列第18名。早在2018年,胶州就为撤市设区做好了准备,当地甚至将与青岛同名的道路一次性进行更名,全面融入青岛。然而,自2021年以来,山东暂停全省各级各类行政区划调整的调研、论证、审核、报批工作,胶州的撤市设区之路同样戛然而止。比青岛回复更“直白”的兰州:撤县设区工作已暂缓。早在2022年,兰州市民政局在解答“榆中撤县设区是不是已经停止了”的网友疑问时表示:“目前从国家层面,撤县设区工作已暂缓”。榆中县是兰州下辖的县域之一。目前兰州共设有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要知道,就在此前一年的2021年10月,榆中县有关部门还披露了撤县设区的最新进展:县级层面工作已全部完成。而在东部经济大省,撤县撤市设区,似乎更是遥遥无期。去年初,针对网友关于
10月10日 上午 11:47
其他

轰油门!大刺激时代,开始了

文|凯风政策,正在拼命轰油门。01刺激,成为主基调。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指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注意的是,下半年关于经济的重要会议,一般放在10月和12月讨论,而这一次放在9月,可谓非同寻常。直言“正视困难”,政策发力直指要害,超出预期,意味着新一轮大刺激拉开序幕,消息一出就直接引爆股市。这背后凸显了,拼经济到了关键时刻。其中,“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表述备受关注,而在上半年,前缀还是“坚定不移”。今年全国GDP预期目标是5%,上半年经济增长基本持平。但下半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完成这一目标,政策势必加码。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策。前几天央行祭出的“四箭齐发”——降准、降息、降首付、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就是货币政策的集中发力。接下来,财政政策势必跟上,“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是关键。而在资本市场方面,会议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旨在通过股市带动财富效应,从而扭转预期。在就业方面,前两天国家层面出台文件,提出将就业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这在过去也是不同寻常的。而官方也再次强调,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这意味着,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为代表的经济大省,地位愈发重要。至于市场传闻的10万亿大刺激,在新的政策强预期之下,也更加引人遐想。总之,政策最宽松,定调最积极,刺激最猛的时候要来了。02拼经济,首要打破房地产下行循环。对此,重要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这段对于房地产的定调,直接而有力,与过去有诸多不同,至少透露三大信号。第一个信号,重要会议首提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度再鲜明不过。止跌回稳的前提是“下跌”,这意味着楼市下行走势引发更多重视。而要止跌回稳,在于打破楼市下行循环,更核心的在于扭转市场下行预期。当前,全国各大城市房价普遍面临调整,商品房成交相比历史高位大幅下滑,而卖地收入也备受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0个大中城市数据,对比去年同期,70城二手房价全线下行,多数城市已回到2018年前后水平,部分城市更是回到10年前。要知道,2014年是上一轮房地产大周期的起点,2018年则是一二线城市房价“空中加油”的中继之年。因此,稳住楼市,稳住预期,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03第二个信号,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意味着房地产大扩张时代要结束了。早在去年,国家层面就已做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判断。供求关系之变,说到底是我国房地产市场早已不再是短缺模式,除了个别超大特大城市外,大多数地市都已饱和乃至过剩。泽平宏观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为1.07,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的套户比分别为1.01、1.09、1.12。在需求方面,房地产最终取决于人口,当少子化与老龄化联袂而至,对房地产的需求显然不及过去。所以,严控新增房地产,优化既有库存,以及提高住房建筑质量,就成了重中之重。04第三个信号,这一轮政策组合拳,远超过去,不只是“史上最宽松”,堪称“史上最积极”。众所周知,过去几轮房地产大周期的救市,多数局限于传统的宽松之策:取消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政策,降准降息等等。这一次,传统的宽松政策更加“宽松”。当前,除了北上广深等个别城市,几乎所有城市都已取消限购。重要会议提出“调整住房限购政策”,意味着限购最后的堡垒——北上广深,迎来突破,令人期待。目前,广州率先全面取消限购,深圳上海同时大幅松绑。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在传统的宽松政策之外,更是少有的祭出新的“杀器”:连续两次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如果按照契约精神,房贷签订之后,只能随市场利率而变,不应随意重新大幅调整。但是,面对楼市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面对房地产对其他行业的冲击,面对促进消费、提振经济的大局,存量房贷的调整最终得以成行。(参阅《房贷大降息!非常时期,非常信号》)要知道,在历史上,存量房贷降息只在金融危机席卷而来的2008年出现过,此后15年一直无声无息。但这一次,继去年9月之后,近期我国再一次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两次合计降低100多个基点,预计每年可节省3000多亿的利息支出。可见,拼经济到了重要关头,稳楼市也到了关键时刻,政策已经率先探底,史上最宽松最积极的政策已经到来。但政策底、情绪底不等于市场底,市场底也不意味着新一轮上涨的开始。市场探底是漫长的过程,打破下跌螺旋只是第一步,能实现市场“回稳”已属不易。至于“新一轮大涨”,先不要想太多。▼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9月27日 上午 11:07
其他

中国第三个10万亿大省,要来了

文|凯风中国第三个10万亿大省,呼之欲出。日前,山东省有关负责人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提到:预计“十四五”末,山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作为经济第三大省,山东GDP已站上9万亿大关,到2025年迈过10万亿,应无太大悬念。一旦突破,山东将成为继广东、江苏之后我国第三个10万亿大省,经济总量足以比肩世界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这同样也意味着,北方第一个10万亿大省即将诞生。无论对于缓解南方差距,还是为北方地区打造经济重要增长极,都有积极意义。山东是靠什么突围的,有没有可能重返第一大省争夺战?01山东,曾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有力竞争者。遥想上世纪80年代,山东、江苏、广东同场竞技,先后坐上中国经济第一大省之位。然而,1989年以来,广东后来居上,自此连续30多年稳占鳌头,拿下中国经济、人口、外贸、科技创新、财政、养老金等多重第一大省之位。广东先行一步,山东与江苏在经济第二大省的争夺战中,也一度处于下风。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山东一度挤水近万亿,从此彻底拉开了与粤苏之间的距离,反而作为后来者的浙江越行越近。当时,坊间人士将“下一个东北”视为山东的宿命,许多人预测“山东即将被浙江赶超”。就连当地官方也直言,山东“面临着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窘境。不过,山东并未就此沉沦,而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助力之下,短短几年,再次重回高光时刻。2019年GDP突破7万亿,2021年超过8万亿,2023年迈上9万亿,2025年预计突破10万亿,几乎每隔两年就跃上一个万亿级台阶。随着经济晋级,山东万亿GDP城市扩容到3席,总量仅次于江苏、广东,位居全国第三。目前,山东对浙江的GDP领先优势,由5年前的8000亿进一步扩大到近万亿,短期内山东第三大省之位相对稳固。不过,与持续领跑的粤苏相比,山东仍有一定差距。2023年,广东GDP高达13.5万亿,江苏达到12.9万亿,到2025年,广东有望站上14万亿大关,江苏也将成为13万亿大省。因此,10万亿只是山东新的起点,区域竞争仍在路上。02山东区域经济最大的特点,当属均衡。与江苏坐拥“十三太保”、素有“散装江苏”之称类似,山东同样没有强省会,没有独一无二的强中心城市。根据《中国第一省会,又升级了》,我国内地27个省份,成都、武汉、西安是典型的强省会,而南京、济南则是“弱省会”。这里的“弱”,不是经济总量不行,而是首位度太低,南京济南只有14%左右,双双垫底。与部分地区省会城市一城独大不同的是,山东是典型的“双子星”模式,计划单列市青岛与省会济南分庭抗礼,而其他地市多数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目前,山东共下设16个地市,其中济南、青岛为副省级市,烟台、潍坊、聊城等为普通地级市。虽然没有TOP10城市,但无论是百强市还是百强县,山东都名列前茅,与其经济第三大省的地位相匹配。从百强市来看,山东共有12市入围,总量仅次于江苏,超过广东、浙江,只有滨州、聊城、日照、枣庄不在其列。根据《2024年,全国百强市区县排行》,山东的百强市,除了青岛、济南、烟台三大万亿GDP城市外,其他多为工业城市,不乏独当一面的能力。潍坊、淄博等普通地级市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足以与许多中西部省份相提并论,双双跻身全国20强之列,远超其GDP位次。从百强县来看,山东共有12个百强县,仅次于江苏和浙江,总量位居全国第三。目前,全国共有58个千亿GDP大县,其中山东占了5席:分别是青岛胶州市、烟台龙口市、威海荣成市、济宁邹城市和潍坊寿光市。相对均衡的区域结构,让山东形成了三大经济圈齐头并进的发展模式: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鲁南经济圈。当然,鲁南经济圈虽然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但由于缺乏强中心城市,难以自成一体,山东仍旧是济南、青岛双城记为主导。不过,由于各大城市都不乏主导产业,不必全面依赖于强中心城市,因此不乏各自出圈的可能。前年的曹县,去年的淄博、潍坊,都成了网红城市的佼佼者,也成了普通地市在流量经济时代突围的典范。03山东另一个突出特征,则是重工业大省。广东江苏都是工业大省,但山东最具特色之处在于,它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广东江苏的工业门类都是40个,广东欠缺的是煤炭开采业,江苏少的是“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在产业上,广东以电子、电气、汽车、高端装备为主,江苏以电子、石化、纺织为支柱,山东则以能源化工产业为主,“傻大黑粗”特征鲜明。过去,山东有“两个70%”的说法: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70%,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70%。这从工业品产量就可见一斑。山东工业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的,多是生铁、粗钢、钢材、纯碱、乙烯、硫酸等能源化工产品,而占全国比重最高的则是挖掘机、烧碱、化学药之类的产品,凸显了山东作为重工业大省的底色。从万亿级产业看也是如此。山东拥有冶金、化工、建材等6个万亿级产业,广东的8大万亿级产业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智能家电、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家电等方方面面。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机构,让山东对冲了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也给长远发展带来诸多制约。在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如果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支撑,很难长期领跑。为此,早在五六年前,山东就率先开启了新旧动能转换,获批全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山东培育了以
9月26日 上午 11:46
其他

刚刚,房贷大降息!非常时期,非常信号

文|凯风千呼万唤始出来。刚刚,央行行长在国新办发布会宣布,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房贷利率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在0.5个百分点左右。同时,统一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调至15%,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此外,央行还宣布降低政策利率,将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从目前的1.7%降为1.5%,同时降准0.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降息、降准、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可谓四箭齐发,油门踩到底。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动作。单看存量房贷降息,就涉及30多万亿住房贷款,预计每年可节省1500亿元左右的利息支出。存量房贷降息,某种程度上相当于银行割肉让利,这在正常时期几乎不可能,但在大局面前,一切都要跟着让路。这里的大局,既是稳定市场预期、带动楼市企稳的需要,也是减轻居民债务负担,为刺激消费、稳定经济创造空间难以避开的选择。降息之后,楼市会否企稳反弹?消费能够刺激起来?01存量房贷再次降息,影响几何?前几年楼市高涨之际,房贷利率一度飙升到6%以上,去年虽然降到4%左右,但相较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利率走势,远远不够。毕竟,当前首套房平均商贷利率,先是降到上半年的3.45%,近期又降到3.2%左右,个别城市已率先跌破3%。如此之高的房贷,在经济狂飙突进之际尚不构成压力,在投资收益高企的时代也不算什么事。但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想拿到3个点的无风险投资收益率都十分困难,连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已跌破2%,谁能接受4%乃至更高的房贷利率?更何况,美联储已经开启降息周期,首次降息就多达50个基点,超出市场预期。这相当于打开了几乎所有国家的降息空间,中国也不例外,降息可谓大势所趋,存量房贷的高利率显然无法维持。众所周知,利率是资金的成本,利率越高,债务的成本就越高。无论如何理财,稳定收益都无法超过房贷利率,那么提前还贷就是最务实而理性的选择。这两年几乎所有人都视“加杠杆”为畏途,提前还贷、减少负债几乎成了新的共识。数据显示,仅今年上半年,银行房贷规模半年缩水超3000亿,而去年全年减少了5467亿元,且部分银行贷款不良率有所提升。因此,对于银行来说,与其任由提前还贷造成大量的利润损失,还不如主动让利,留住优质客户,也博得一个“让利于民”的声名。退一步讲,总比一些人无奈选择断供好。更何况,房贷利率下降,存量利率也会下降,坊间预测的“存款0利率时代即将到来”,并非危言耸听。所以,存量房贷降息之下,银行息差当然会收窄,但受到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02存量房贷降息,着眼的不只是房地产救市,更重要的是刺激消费。房地产是居民最重要的资产,也是最大的负债来源,2/3的资产都是房子,而70%左右的债务都与房子相关。这在某种程度上构成房地产“绑架”经济的逻辑,也是房地产市场走势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底因,消费自然难以置身事外。房地产对于消费,既有财富效应,也有挤出效应。在楼市上行期,财富效应往往大于挤出效应,财富增值,哪怕只是名义资产扩张,也能带来一定的消费刺激效应。但在楼市下行期,财富效应不复存在,而高房贷支出对于消费的挤出效应愈发凸显。两者双向挤压,对消费的冲击超出预期。因此,当房价持续波动,导致房产价值开始收缩,而房贷利息成本又超过可能的投资预期收益,提前还贷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也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逻辑,居民选择优先修复资产负债表,而非消费或扩大投资。今年以来,一二线城市整体消费走势,罕见弱于三四线城市,背后的道理就在于此。原因不难理解,一二线城市房价更高,房子在家庭财富中占比更高,居民债务杠杆率也高,其波动对于收入和预期的影响也更大。所以,如果降低房贷利率,减少的债务支出能一部分转移到消费上,对于扩大内需、提振经济都有着积极作用。当然,提振消费的核心在于收入分配,要么增加居民收入,要么减少居民债务压力。双管齐下,才是最佳选择。03房地产有多重要,这几年几乎所有人都深有体会。任何行业,如果随行就市,价格涨跌起伏都是正常的,暴涨时形成的泡沫,自然能通过自然破裂来调节。然而,房地产并非普通产业,从一开始就与国民经济、地方财政、居民财产捆绑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从国民经济层面,还是居民财富层面,房地产都不能轻易任其下坠。然而,过去几年,随着限购、限贷、限售、限价全面松绑,中国楼市已经迎来史上最宽松时代。但“史上最宽松”的政策,并未带来“史上最疯狂”的楼市,就连官方也直言:“当前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调整中”。从房价来看,70个大中城市房价全部面临持续调整,多数城市回到2018年前后水平,个别甚至回到10年前。从市场来看,高峰时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超过18亿平方米,今年1-8月只有6亿平方米,全年可能不及10亿平方米。从卖地收入来看,前几年卖地收入一度达到8.7万亿元的巅峰,而去年已经回落到5.8万亿。这背后的原因,除了房地产市场本身面临的调整之外,也受到城镇化、人口、住房拥有率等长期因素的制约,但也与经济增长、居民收入、社会预期不无关系。因此,稳楼市,除了需要超预期的政策刺激之外,更需要从增加居民收入、扭转社会预期的深层次领域着手。全民炒房潮早已远去,但一个稳定的房地产市场,仍是不可或缺的。▼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9月24日 上午 9:46
其他

中国最大的“跨市地铁”群,呼之欲出

文|凯风长三角越来越像一个省,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01中国最为庞大的跨市地铁网络,呼之欲出。日前,广州地铁就东莞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位于广州境内的部分(穗莞边界—黄埔新港),开始规划环评信息公示。这意味着,未来东莞地铁将接入广州地铁,从东莞松山湖和中心城区,只需换乘一次,可一路直抵广州珠江新城。其实,这不是广州地铁首次“跨市”连通。早在2010年,全国第一条跨市地铁—广佛地铁正式开通,拉开我国地铁跨市连通的序幕,为“广佛同城”奠定基础。如今,仅广州与佛山之间,就有三条跨市地铁,未来更有10多条线路直连。广佛,被称为全国最成熟、边界感最弱的“双城记”,就源于此。不只如此,纵贯广州南部的广州地铁18号线,正在一路向南延伸,通过南珠(中)城际一路直抵中山、珠海两市。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地铁,如果也是按照地铁化模式运营,与传统地铁并无太大差别。广州一路东进西联南拓,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的跨市地铁也不甘人后。根据此前东莞地铁二期规划信息,东莞将有4条地铁连通深圳,其中东莞地铁1号线将直接连通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而深圳与惠州之间,已经预留了14号线延长线,但由于种种原因,暂时未能正式落地,仍需时间。无论如何,在不远的将来,广深佛莞四大万亿城市之间,都将有地铁无缝对接,构成中国最为庞大而密集的跨市地铁网络。如果加上城际铁路等“大号地铁”,以广州为中心,西连佛山、肇庆、清远,东通东莞、深圳、惠州,南接中山、珠海的超级轨道交通网络,也将逐步成形。这正是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的逻辑所在。02广深佛莞跨市地铁,与“大湾区1号线”有何区别?此前开通的“大湾区1号线”,连通广州、佛山、东莞、肇庆、惠州5城,被誉为“大号地铁”。这条线路最具创新之处,当属公交化、地铁化运营,且交由地铁集团直接管理,相当于纳入地铁网络。不过,大湾区1号线,无论多么像地铁,实质上还是城际铁路。众所周知,我国既有高铁、城际铁路等铁路网络,又有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铁路系统着重跨市跨省出行,高铁以省际、大城市间通行为主,城际铁路侧重城市群内部,半径在100公里-300公里。
9月20日 上午 11:48
其他

一南一北,两大地区再被委以重任

文|凯风两大区域,再被委以重任。日前召开的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指出,要推动发展方式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特大城市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沿黄城市群要提升人口集聚和产业协作能力。近日,《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经国务院批复后正式印发,提出促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布局,优化长江中游地区集聚协同布局,保障云贵川渝区域安全协调布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一南一北,串联起长江、黄河两大流域,辐射范围不同,
9月18日 下午 12:01
其他

中国第一大省,正在拼命建高铁

文|凯风高铁一响,黄金万两。01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剑指高铁第一大省。近日,继广汕高铁之后,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广东梅龙高铁开通运营,地处粤东北的梅州与广深进入“2小时高铁圈”。与此同时,广州环线高铁、粤东环线高铁同步开通,广东正式步入“环线高铁”时代。自此,广东高铁运营里程逼近3000公里,再次跃居全国首位,全省10多个地市率先步入350高铁时代。这一切,还只是开始。目前,广东在建高铁多达8条,而纳入规划的高铁超过10条,其中广湛高铁、珠肇高铁、深南高铁等有望于近几年陆续开通。届时,广东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3600公里,坐稳高铁第一大省之位。如果再加上纳入规划的广珠澳高铁、广深第二高铁、合湛高铁等,广东高铁总里程将会达到4300公里以上。不难看出,这些新开通、在建或规划中的高铁,多数集中于粤东西北地区,历来都是交通薄弱地带。作为广东的两翼,粤东西北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互联水平均与珠三角存在明显差距。最大的短板在粤东西北,而最大的“潜力股”也在粤东西北。弥补非珠地区的短板,就成为近年来的重中之重,拼命建高铁,正是其中关键的一环。在高铁之外,广东正在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9月13日 上午 11:58
其他

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将易主?想多了

文|凯风前段时间,关于“经济第一大省会否易主”的讨论不绝于耳。GDP的你追我赶,是区域发展的常态。从国际经贸关系之变到地缘冲突、能源变局,乃至类似疫情这样的超预期冲击,都会造成短期波动。但是,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还是省市之间的竞争,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产业和企业,而驱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自1989年以来,广东能连续35年稳居中国经济第一大省,正是一轮又一轮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以创新驱动带动高质量发展的结果。广东拥有无数个“第一”,经济、人口、工业、外贸上的第一是规模实力的写照,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养老金上缴净贡献方面的第一是广东重要性的体现,科技创新层面的第一则是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家里没“矿”,各类资源禀赋都不算突出的广东,却能跻身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大科技集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连续8年第一,且连续7年稳居中国科技创新第一大省之位,正是得益于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产业创新。这是广东继续捍卫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底气,也是剑指全球经济第一大省的支撑。01全球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广州”何以力压北京、上海-苏州?日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4年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深圳-香港-广州”集群连续5年蝉联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北京、上海-苏州分列第三、第五。作为全球最权威的科技榜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PCT专利申请量、科学论文发表量,识别全球科技发明和创新活动最活跃、最集中的城市或地区。任何科技集群的形成,都有赖于众多创新主体的发力,而创新主体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和产业发展路径。日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发布“全国公众科技创新认知度调查报告”,公众对科研院所、民营企业的科研创新贡献认可度最高,高等院校、政府机构次之,而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评分较低。而全球科技集群的竞争,既要考虑基础科研水平,也离不开产业实力的较量。前者体现为科学论文发表量,与科研院校、高等院校紧密关联,后者体现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这是科技企业的主场。因此,科研院所极其发达的北京,在科学论文发表量上一骑绝尘,而民营企业众多的大湾区,则在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遥遥领先。根据WIPO报告,“深圳-香港-广州”集群PCT专利申请量超过11万件,相当于北京、上海-苏州、南京、武汉、杭州等集群的总和。这背后,龙头科技企业是最大贡献者。2023年,共有14家中国企业入围全球PCT专利申请量50强,其中来自广东的企业占了半壁江山,华为、腾讯、中兴、OPPO、vivo、荣耀等民企榜上有名。这些企业,来自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这也正是大湾区与其他世界级湾区同场竞技的关键。事实上,这些优势产业的创新力之强,既得到世界组织的权威认证,也为公众所高度认可。根据人大调查报告,公众对于5G通信、消费互联网、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四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表现出较高认可度和满意度。广东,正是这些产业的集大成者。广东既是电子信息制造第一大省,也是数字经济第一大省,在5G通信、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新赛道领跑于全国。如今的广东,互联网软件业连续多年领跑全国,智能手机、消费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工业品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因此,科教资源存在一定短板的大湾区,正是凭借大量科技企业的存在,显著改变了区域创新地理格局。02“国家级科技竞赛”,广东何以跃居第二?日前,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颁发,这是继2020年度之后,时隔三年,我国再次颁发国家最高科技奖项。根据名单,由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成果有58项,再次蝉联全国第一;而由广东牵头或参与合作完成的获奖成果共有53项,比2020年增加47%,总量从前五跃居全国第二。要知道,过去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颁发一次,而此次间隔了三年之久,且奖项有所瘦身,竞争更趋激烈,获奖难度陡增,奖项的含金量有增无减。同时,国家科学技术奖侧重于基础研究,要求服务“国之大者”,而这些领域通常都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大型央企的“主场”。不过,近年来,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崛起,加上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被推到了科技竞争的前沿,一众科技企业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崭露头角。打开10多年前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几乎清一色都是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身影,但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置身其间,华为、比亚迪、腾讯、中兴、大疆都曾名列其中。据媒体统计,今年发布的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250多个奖项中,企业参与的多达100多个,而5年前只有60多个。广东,正是科技企业引领创新突破的最大受益者。广东主持和参与的53个获奖项目中,企业参与的多达34个。而深圳26个获奖项目中,企业牵头和参与的共有22项,几乎都是民营企业,且集中于新兴产业。在公众的科技认知中,科研院所、高校着眼于基础研究,国有企业侧重于“大国重器”,而民营企业更擅长技术创新,但这一传统分工模式正在被打破。从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变化趋势就能看出,民营企业不再只是简单的参与者,而向项目的牵头人的身份转换。这与新一轮深化改革的政策导向相一致。根据重要会议改革决定,“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事实上,在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消费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诸多新兴领域,民营企业都在担当起创新主力的角色,向上连通政学研,向下打通市场需求,成为“从0到1”科学探索和“从1到100”产业实践的连接器。不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在本国基础研究支出中的贡献度多在 30% 以上,而研究显示,中国企业的科技活动支出中基础研究支出占比不到1%。让民营企业挑起重大技术攻关的大梁,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03科技创新第一大省,广东凭什么后来居上?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位居前五,而广东已连续7年蝉联榜首。在各领域排行中,广东的企业创新、创新绩效和知识获取3个指标排名全国第一,知识创造和创新环境指标排名全国第二。当前,广东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第一大省,研发经费支出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研发强度排在各大省份(除直辖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然而,20多年前,广东只是以“世界工厂”著称,以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业为主导,科技含金量有限,研发支出长期跑输北京、江苏。究其原因,北京、江苏都是科教大省,坐拥众多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比广东有着更好的科技底蕴和研发优势。不过,近年来,随着广东开启“腾笼换鸟”乃至“鸟枪换炮”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完成从“广东加工”向“广东制造”再到“广东创造”的跨越,一众科技企业崛起,成为最大的创新主体,彻底扭转了区域创新格局。直到2011年,广东研发支出首次超过北京,而2016年赶超江苏,从此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并不断扩大领先优势。这背后,来自企业的研发支出是最大贡献力量。2012年-2022年,广东各类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从1091亿元大增到3842亿元,增幅高达252%,占整体研发支出的比重上升到87%,而北京不到一半。仅广东企业研发支出一项,就超过了江苏全省各类研发支出的总和,接近包括四川、陕西、重庆、云南在内的西部12个省份所有研发支出的总和。作为广东科技研发的重镇,深圳94%左右的研发支出来自于企业,这就与北京形成了鲜明对比,后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发支出占据半壁江山。深圳有很多标签,但“创新之城”无疑有着更高的识别度,而深圳众多龙头企业的创新实力,在全国也有着相当高的识别度。根据人大报告,在公众对30家典型企业创新成果的评价中,华为、大疆、比亚迪、腾讯评分最高,四大企业都是民营企业,且均来自广东。当然,任何评价都存在主观因素,但深圳四大科技龙头能跻身最前列,背后有着坚实的数据支撑。根据《2023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中国共有679家企业上榜,其中民营企业478家,占比从10年前的31%上升到75%,集中于信息与通讯、健康产业和其他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研发投入排名最高的20家企业,中国仅有华为、腾讯2家企业入围,均来自广东。实际上,这两家企业的研发投入一年加起来就在2000亿以上,占到我国社会总研发投入的5%以上。数据显示,自2018年至今,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过6000亿元,腾讯累计超过3000亿元,分别是我国制造业、互联网行业研发投入最高的企业,对于广东科技创新的贡献可想而知。以华为、腾讯为双龙头,再加上大疆、比亚迪、中兴通讯、美的、TCL华星光电、立讯精密等科技企业,形成强大的科技创新天团,并带动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协同创新,是广东科技创新最为独特之处。企业强则产业强,企业创新强则科技产业强,借助企业创新,广东走出一条非常寻常的科技突围之路。04广东的第一大省,是怎样炼成的?从重点企业的变迁,可以一窥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东以出口加工业为主导,借助“前店后厂”模式,从农业大省变身工业大省,彼时的重点企业,除了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外,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占了相当大比重。新世纪以来,广东开启“腾笼换鸟”之路,在全国率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抓住了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崛起机遇,一众本土民营企业成长壮大。在2010年广东1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千亿级企业7家,中国平安、华为、美的等民企在列。近年来,全球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梯度转移进一步加速,国际博弈、经贸冲突和科技竞争日益白热化,广东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培育出众多中国500强乃至世界500强企业。在2023年广东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一半以上,千亿级企业增至39家,而20强企业中涌现出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顺丰、立讯精密等佼佼者。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广东共有17家企业上榜世界500强,其中包括9家民营企业,为上榜民企最多的省份。这一变化背后,并非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减少导致的此消彼长,而是新的增长极的拔节生长。在国有资本不断壮大、引进外资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本土民营企业作为一股新生力量脱颖而出,以更快的增长速度,成为广东经济的重要一极。数据显示,广东民营经济为全省带来了50%以上的GDP、60%左右的税收、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新增就业,而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从2010年的20%左右,大幅提高到2024年上半年的64%。正是以民营经济为特色的产业结构,让广东在这几年面对各种超预期冲击下,都能保持较强的经济韧性,千亿级万亿级产业不断涌现,而出口增速也大幅领跑于全国。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在广东的涌现,与“敢为人先”的改革探索、鼓励财富创造的社会氛围、支持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无关系。“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广东历来是市场竞争最为激烈之地,也是各类风险资本汇聚之处。正是开放、包容、审慎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助力无数风险资本转化为“耐心资本”,成为企业创新的最大助力之一。呵护民营经济,鼓励企业创新,培育“耐心资本”,这是广东曾经的优势,也是逐鹿未来的底牌。▼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这是真正的“民富50城”叫停!这些大基建,建不成了2024,全国百强市区县排行撤镇设市,又要来了市市通高铁,第10省来了
9月9日 下午 12:21
其他

第10个“市市通高铁”的大省,终于来了

文|凯风市市通高铁,再下一省。日前,荆荆高铁(荆门至荆州)启动联调联试,离年底正式开通只有一步之遥。届时,荆门将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湖北所有地市都将完成高铁拼图,成为我国第10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值得一提的是,同处中部地区,安徽、江西早在2019年,河南、湖南也在2022年实现了地市高铁闭环。最具交通优势的省份,高铁建设为何掉队了?同在中部的山西,又要等到何时?01市市通高铁,湖北为何慢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中部省份共同的区位优势,也是大国高铁网络绕不开的存在。换句话说,沿海地区更多靠自力更生修高铁,而中部省份可搭上“八纵八横”高铁路网的“顺风车”。安徽能在全国第2个完成“市市通高铁”,河南能成为全国第一个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的省份,江西能实现全国第一个“市市有350高铁”的逆袭,都得益于此。由于高铁建设速度不及预期,网络上关乎“湖北高铁建设严重滞后,九省通衢一去不复返”的说法不绝于耳。同处中部,位于四大城市群交汇点中心,区位优势更胜一筹的湖北,高铁建设为何掉队了?其实,湖北高铁起步时间相当早,武广高铁早在2009年就已开通运营,而省会武汉更是以“超米字型”高铁枢纽为定位。南北大动脉京广高铁进展顺利,但东西大动脉的沿江高铁却不及预期。早在10年前就已纳入规划的沿江高铁,直到今年才全线开工,而正式开通要等到2028年之后。同时,湖北多条高铁线路,都一度面临多个地市博弈,甚至出现民间“保路运动”,影响了定线速度。湖北与江西,在京港高铁建设上面临“东西线”之争,最终安徽成了最大胜利者,如今安徽段的东线已经开通运营,湖北段的西线还没动工被誉为东西大通道的沿江高铁湖北段,就曾引发荆州、荆门争抢,虽然荆门拿下一局,但由于建设相对缓慢,其开通还要等到2025年下半年。无独有偶,作为“八纵”之一的呼南高铁,同样引发宜昌与荆门、荆州之间的博弈,这一次“双荆”站到了一起,荆荆铁路脱颖而出。经过多场博弈,荆门虽然起步最慢,但有望后来居上,沿江高铁与呼南高铁纵横交错而过,一跃成为双高铁枢纽。不过,湖北目前高铁建设仍旧不及预期,十四五规划修编之际,调增3条铁路,但调减的线路多达7条。这些重点项目包括武汉至贵阳高铁、武汉至南昌高铁、十堰至宜昌铁路、黄冈至安庆高铁等。即使完成“市市通高铁”,但在高铁争夺战上,湖北仍然落后于其他中部省份,亟待发力。至于同处中部的山西,迄今仍无一条350高铁,而高铁里程也只有其他中部省份的一半。02谁是中部第一高铁枢纽?中部地区高铁普遍发达,但无论从高铁通达度还是行经重要路线,以及高铁开行班次数量,郑州、武汉都更具领先优势。一个是“中国铁路心脏”,一个是“大国铁路立交桥”,两者在我国高铁网络中,都是领先般的存在。其一,在高铁通达度上,郑州、武汉不分伯仲,都远超其他中部省会。衡量一地高铁的枢纽度,可通达重点城市是一个关键指标,即直抵直辖市、省会和计划单列市的数量。据统计,郑州可通达31个重点城市,5小时内可通达重点城市数量多达16个,而武汉可通达30个重点城市,5小时内通达城市为13个。可以说,除了拉萨、海口、乌鲁木齐等为数不多的省会,郑州、武汉几乎都能通达所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其二,在连通的重要线路上,郑州、武汉各有所长。郑州、武汉都是“米字型”高铁枢纽,但郑州先行一步,而武汉尚未完成拼图。郑州是京广铁路、陇海兰新铁路的交汇点,一条是南北大通道,一条是东西大通道,让郑州自普铁时代以来就占据大国交通“C位”。武汉则是京广高铁、沿江高铁的交汇点。不过,有着“东西大通道”之称的沿江高铁,尚未完全贯通,最快也要等到2028年。普铁时代,“陇海线”地位极其重要,但在高铁时代,沿江高铁地位凸显。沿江高铁,打通的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一流。03高铁极其发达,削弱了航空能级,是中部省会共同的遗憾。日前,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加快推进“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建设,北上广位居第一梯队,成都、深圳、重庆、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位居第二梯队。令人意外的是,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降级为区域航空枢纽,而郑州更是意外掉队,仅位列国际物流枢纽之列。(参阅《22个城市,被委以重任》)同样位列区域航空枢纽的还有长沙、合肥,同样陷入了“高铁发达而民航相对较弱”的局面。究其原因,高铁与民航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800公里之内,高铁优势明显,1200公里之上,民航更具优势。而中部主要省会,与全国四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距离基本都在1000公里以内,明显高铁更具优势。换句话说,高铁与民航之间的竞争关系,影响最大的当属武汉、郑州。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航空能级受限,但连南接北的交通区位、庞大的人口规模,让中西部地区成了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受益者,也成了航空物流的重点布局所在。近年来,郑州、武汉都在借助货运突围,中欧班列、空港物流是两地共同发力的对象。郑州不只是“米”字型高铁枢纽,也是中欧班列的重镇,更是全国第一个获批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去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位居全国第6,力压成都双流、重庆江北、南京禄口、上海虹桥等大型机场。武汉最大的优势在于“水陆空俱全”,既拥有大型港口,又是超米字型高铁枢纽,周边还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武汉机场虽然动作不大,但与周边的鄂州花湖机场形成协同发展效应,后者是中国第一个专业性货运机场。就在今年上半年,武汉一鄂州获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武汉、鄂州将会强强联手,借助同城化带来的机遇,共同做大航空枢纽能级。虽然武汉、鄂州合并已成明日黄花,但鄂州作为武汉都市圈的成员,鄂州机场作为武汉航空枢纽的一部分,则是客观事实。当然,交通区位优势只是一方面,能否将交通优势转化为双循环时代的发展优势,才是关键。▼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9月6日 上午 11:41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撤镇设市,又要来了?

文|凯风特大镇,迎来发展转折点。日前,《中国社会报》刊发了一篇由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有关负责人文章,提出“研究特大镇设市的新路径、新模式,打造县域经济增长点”。而在不久前,两份顶层文件不约而同提出,“深化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这意味着,经济强镇,再次迎来扩权时刻。部分强镇或被赋予县级乃至更高的管理权限,部分有望完成“撤镇设市”的蜕变,还有部分镇域有可能变成新型的“镇级市”。强镇扩权,影响有多大?01作为超级大国,我国共有330多个地级市、2800多个县区、3.85万个乡镇及街道。虽然都是乡镇,但不同地区发展水平大相径庭。其中常住人口超过10万的200多个,超过20万人的50多个,GDP总量超过100亿的有100多个之多。一些经济强镇,GDP迈过1000亿大关,人口多达几十万乃至上百万,超过了一些县域。(参阅《2024年,全国百强市区县排行》)根据2024年全国百强镇排行榜,苏州共有23镇入围,东莞17镇,佛山9镇,宁波、南通、泉州也有多镇上榜,镇域经济在全国遥遥领先。百强镇基本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湖南2镇入围,贵州、内蒙古、河南各自只有1镇入围,而东北地区罕见挂零。要知道,我国GDP超过1000亿的县不到60个,而超过500亿元的只有数百个,所以无论是500亿强镇还是千亿强镇,都不能简单视作传统乡镇来看待。这些经济强镇,要么位于大都市圈,以制造业为主导,如北滘、狮山、玉山镇都是如此;要么有自身独特的特色产业,茅台镇可谓独树一帜。经济堪比县城,产业独当一面,人口持续聚集,乃至达到了一些中小城市的规模,“小马拉大车”的问题愈发凸显,镇级建制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作为乡镇,无论经济多么发达,都只是基层行政单位。没有独立的规划审批和房产等事务的管理权,土地供应受到限制,财政分配也受到县级政府的约束,而即便有了城市的体量,行政编制也只能按照城镇对待。财权小,事权小,地权小,人事权小,这是经济强镇面临的四大困境。所以,强镇扩权或撤镇设市,就成为未来区划改革的重要方向。02撤镇设市,会不会卷土重来?常见的撤县设区/市,更多名称与发展功能之变,不涉及行政级别的调整。撤镇设市,从镇到县级市,不只是名称之变,更涉及行政级别的提升,也是从“乡镇”到“城市”的巨大跨越。早在2019年,我国就打响了“特大镇改市”第一枪,浙江温州苍南县下辖的龙港镇,被改为“县级龙港市”,由浙江省辖,温州代管。设市之前的龙港镇,位列全国百强镇第17名,GDP超过300亿元,常住人口近40万人,超过许多县域的体量。设市之后,短短几年,县级龙港市GDP总量飙升到410亿元,经济增速领跑于浙江各大县域,人口也在持续流入,体现了行政区划改革的强大动能。不过,这两年,在“行政区划保持总体稳定”的要求厦,无论是撤镇设市,还是更为普遍的撤县设区、撤县设市,乃至更多省会无比向往的“城市合并”,都暂时搁浅。所以,迄今为止,龙港仍旧是全国唯一从镇升格为县级市的特大镇,“特大镇改市”多年未能扩容。要知道,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规模,比浙江龙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地方不在少数。目前,我国已诞生5个千亿GDP强镇:广东佛山北滘镇、广东佛山狮山镇、江苏昆山玉山镇、贵州遵义茅台镇、苏州张家港杨舍镇,而东莞长安镇离千亿只有一步之遥。遵义市茅台镇,江湖地位无人不知,GDP更是迈过千亿大关,但在行政上仍属县级仁怀市下辖的镇域,这几年关于茅台镇升格为茅台市的呼吁不绝于耳。东莞长安镇,是中国手机制造的中心,2023年GDP逼近千亿,全球TOP5手机厂商OPPO、vivo都落户于此,但在行政体系上还只是镇域。不过,从镇到县级市,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行政体系的巨大调整,相当于新增一批中小城市,其影响远比撤县设区设市更为复杂。毕竟,特大镇,都是县域中最具含金量的存在,一旦切块设市,与原有县域关系如何处理,而原有县域又将如何发展,都是问题。同样,我国行政区划相对复杂,各级区划单位不计其数,新增一些县级市,会否与精兵简政大方向相背离,也是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撤镇设市”多年未有进展,决策部门也是慎之又慎,这一次能否推而广之,仍需要观察。03撤镇设市难度不低,特大镇改革何去何从?目前,特大镇改革已形成三个改革方向:一是撤镇设市,二是设立镇级市,三是强镇扩权。特大镇改市,有可能是升格县级市,即常说的“撤镇设市”,也有可能是设立“镇级市”,这在部分地区有所探索。去年初,河南南阳市出台培育“镇级小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选取了13个县市的11个镇作为“镇级市”探索试点。虽然内地行政体系中,并无“镇级市”之说,但在台湾省倒有镇级市存在,如彰化县彰化市、新竹县竹北市,属于名副其实的“县辖市”。这一次河南探索的“镇级市”,并不涉及行政级别的提升,仍旧是县辖之下的镇级单位,只是作为小城市来进行打造。换言之,即使成了镇级市,行政级别仍然是镇级,顶多赋予副县级,而非县处级,从而与“撤镇设立县级市”形成了差别。但是,镇级小城市,将会按照城市进行对待,不仅有望获得大量的县级管理权限,而且还有可能按照城市规模来调整人口及土地规划,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镇级市,名不正言不顺,又是镇又是城市,不仅无上位法依据,而且名城混乱、管理复杂,能否推广,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当前,强镇扩权才是主要方向,也是这一轮改革文件强调“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的重点所在。早在10多年前,广东、江苏等地就在探索强镇扩权,如不设任何区县、以“直筒子市”著称的东莞,20多个镇域基本都享有县级管理权限,相关领导也多是县处级。当然,无论是选择成为“镇级市”,还是“撤镇设市”升格为县级市,强镇扩权都是第一步。无论如何,特大镇都迎来新一轮历史机遇期,这是新的重塑城市格局的洗牌机会。▼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9月4日 上午 11:47
其他

中国,又一座“逆袭”之城诞生

文|凯风万里长江第一城,再次迎来高光时刻。日前,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举行,本次大会签约项目共137个,签约总金额952.5亿元,签约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可新增年产值超1000亿元。作为全国首个动力电池行业盛会,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至今已经连续三年落户宜宾,将“中国动力电池之都”推向新的高度。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重构全球能源版图,带动区域经济大洗牌,谁能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谁能率先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抢得先机。宜宾,何以站到风口之上,上演新一轮城市“逆袭”的奇迹?01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为何连续三年落户宜宾?能否举办顶尖的世界级盛会,能否承办重量级的产业大会,能否一再成为行业聚焦的中心,历来都是城市能级、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见证。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连续七年花落上海,折射了上海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产业实力;世界无人机大会连续多年落户深圳,凸显了深圳作为低空经济第一城的领跑优势。同样,这场国际顶尖行业盛会连续三年选择宜宾作为主场,正是这座城市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拔得头筹的体现,也见证了“万里长江第一城”的澎湃增长动能。打开世界动力电池产业版图,中国稳居全球第一梯队,而在我国这个正在崛起的万亿级大产业中,西部的宜宾,中部的宜春,东部的常州、宁德,正是领跑者。虽然几乎所有城市都以“新能源之都”或“锂电之都”自诩,但首个获得官方认证,正式拿下“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称号的,正是宜宾。这些城市,有的本身“家里有矿”,凭借资源优势脱颖而出;有的靠近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的主场,享有区域协同发展的优势;有的坐拥世界级的龙头企业,从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宜宾则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凭借超前规划、精准眼光和转型魄力,从极其内卷的市场中杀出重围,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产业基地。论产业规模,2023年,“宜宾造”动力电池销量96.33GWh,占全国15%以上,占全省90%以上,目前规划产能已超300
9月2日 上午 11:53
其他

叫停!这些大基建,建不成了

文|凯风大基建,开始转向了。日前,财政部、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根据文件,严禁为没有收益或收益不足的市政基础设施资产违法违规举债,不得增加隐性债务。这里的市政设施,既包括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也包括城市道路、城市桥梁、能源设施等等。这意味着,许多城市的地铁、有轨电车、超级大桥等基建,迎来转折点。01任何投资,都必须考虑回报,要么有经济效益,要么有社会效益。最怕的是既无经济效益也无社会效益,而且伴随着严重的债务风险,这就是无效基建、低效基建和过度基建的危害。今年初,年度反腐大片曾曝光西南某市领导盲目举债搞旅游,三年当地新增债务1500亿,23个旅游项目中有16个项目被列入低效闲置项目,给当地留下了极其沉重的包袱。无独有偶,西北某地级市因盲目举债上马“有轨电车”项目造成巨大资金浪费,而被当成典型通报,一期工程年收入160万元,而运营成本却高达4000万元。这几年,多地有轨电车停运乃至拆除的新闻不绝于耳,而投入成本高企、客流量严重不足、财政补贴陷入无底洞,是共同的问题所在。不仅如此,一些地方高铁建成之后却闲置多年。媒体报道,全国至少有26个高铁站建成后,因位置偏远、周边配套不足、客流量低等缘故,处于未启用或关停状态。要知道,这些项目多数都还是有一定收益的项目,但如果收益与成本严重不对称,一些基建最终只会沦为财政补贴的无底洞,遑论一些没有收益的项目?当然,民生工程是例外,但任何民生工程,都应该纳入预算约束,经过严格论证,不应该存在“违规举债”之说。要知道,随着经济步入新阶段,“过紧日子”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而“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则是对地方政府的刚性约束。这并非限制地方投资,而在所有鼓励投资的政策都有一个前缀:有效投资。显然,无效投资、低效投资以及过度投资,都将迎来最严监管。02地铁、高铁和一些超级工程建设,早就开始收紧了。日前,面对网友询问沧州什么时候可以建地铁,当地答案称:我市市区常住人口数量不符合申报条件,目前无地铁建设规划。无独有偶,今年年初,哈尔滨官方在回复网友关于二期规划上报情况的询问时表示,由于债务率指标超出相关要求,国家发改委暂不受理我市新一轮建设规划。事实上,不仅哈尔滨、沧州,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地铁项目被叫停,多个二三线城市地铁规划被退回,就连一线城市新一期地铁规划也被“砍”了。这背后,都是债务风险的考虑。早在2018年,国家层面就出台新规,提高地铁准入门槛:GDP超过3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300亿元、市区人口超过300万人。不仅如此,这份文件明确将“严控政府债务风险”作为地铁建设的关键约束条件,指出对企业负债率过高的城市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债务,并暂停开工建设新项目。几年过去,几乎所有三四线城市都被阻在地铁大门之外,而一二线城市新一期地铁规划普遍“缩水”,地铁狂飙时代基本结束。地铁如此,高铁也是如此。早在2021年,四部门发布新规,严格控制建设既有高铁的平行线路,不是所有城市都能继续建设设计时速350公里级别的高铁。这种背景下,部分地方高铁项目被叫停,部分被纳入规划的高铁一直停留在纸面之上,一些省份在其十四五中期规划评估中,直接删减了多条高铁线路。地铁、高铁投资庞大,一些超级工程的投资动辄上千亿乃至几千亿元,同样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约束。最近,多地兴起“人工运河”热,但迄今为止只有经济性价比相对较高的安徽江淮运河、广西平陆运河上马,其他都还在前期研究阶段。同样,一些地方多次纳入规划的跨江跨海通道项目,如琼州海峡跨海通道、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由于投资巨大,也长期停留于论证阶段。钱要花在刀刃上。任何一项工程,都要考虑经济上的性价比、财政上的可承受力、战略上的重要性。在债务约束之下,无论地铁、高铁还是一些超级工程,都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约束。03扭转“以债谋发展”,哪些地方受影响最大?曾几何时,许多地方将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利器,疯狂上马各种大项目大工程,浑然不顾自身的财政实力,也不管是否有长期的回报收益。一些地方陷入“以债谋发展”的思维,通过债务拉动投资从而驱动经济,短期虽然带动GDP增长,长期却陷入债务高企的隐患。且不说许多地市的财政自给率过低,自身并没有强大的造血能力,严重依赖沿海发达省份的转移支付。更关键的是,当基建趋于饱和,投资边际回报下降是必然趋势。1块钱的投资,如果只能创造几毛钱的GDP,显然要考虑其可持续性。如果大基建开始转向,那么一些严重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且债务率高企,仍旧处于投资驱动阶段的地方受影响最大,而这些地方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2021年,东部地区投资年均增长7.9%,而中、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年均增长10.8%和8.9%。在东部地区,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是主流,而在中西部多数省份,基建投资占了更高比重。这背后,不乏中西部地区基建补短板的需要,从“县县通高速”到“市市通高铁”再到“市市有机场”,中西部地区正在扭转交通劣势,迎来大发展阶段。然而,无论是高速、高铁还是机场建设,都到了一定阶段,中西部地区早已不再短缺,未来更需要考虑的是投资效益和财力可承受力。一旦基建转向,一旦债务成为刚性约束,投资驱动还能维持多久,是中西部地区必须考虑的问题。消费驱动、创新驱动,只会越来越重要。▼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中国,正在拼命建运河这是真正的“民富50城”22座城市,被委以重任2024年,全国百强市区县排行
8月30日 上午 11:51
其他

2024年,全国百强市、百强区、百强县排行

文|凯风拼经济,谁在领跑?目前,全国共有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843个县(含市辖区、县级市)、3.86万个乡镇(街道)。无论是百强市、百强区,还是百强县、百强镇,都是各自区域的佼佼者,从中可全面评估不同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过去一年,全国百强市区县镇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01百强市:苏鲁粤浙霸榜,11个省会止步50强10强城市、万亿城市、50强城市、百强市,分别代表不同的城市梯队。百强市,覆盖了全国超过1/4的城市,其变迁最能展现区域经济的你追我赶、不进则退之势。过去一年,全国10强城市格局大体保持稳定,新晋烟台、常州2个万亿城市,而50强城市守门员从太原变成漳州。其中,进步最大的当属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四川宜宾、绵阳,福建宁德,为城市竞争的最大赢家。与之对比,太原、哈尔滨、南宁、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银川、海口、西宁、拉萨等11个省会止步于50强,经济总量不及普通地级市。能源大变局、外贸大变局、新兴产业大变局,是其中的关键,家里有矿的、制造业强劲的、新能源及光伏等新兴产业布局早的,从中受益。与城市位次相比,百强市的区域分布,更能看出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参阅《揭榜!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整体来看,中国百强市集中于东部地区,江苏、山东、广东、浙江、福建5个经济大省,占了半壁江山。江苏,唯一所有地市全部跻身百强的省份,“十三太保”都有独当一面之力,发展相对均衡,但也造就“散装大省”的格局。广东百强市数量只有10个,不及苏鲁。一个原因是广东21个地级行政区划,数量为全国之最,分散了经济总量;另一个原因是粤东西北发展远远不及珠三角,亟待提升。中部地区,湖南、河南、江西均有5市入围,而安徽有4市跻身其中,湖北只有3席,山西只有省会太原一地入选。西部地区,各省的百强市普遍不多,四川、内蒙古各自有3城入围,陕西、云南、贵州都是2城。这些省份,多数都是“省会+副中心+资源型城市”的组合,如呼和浩特与鄂尔多斯、包头,西安与榆林,贵阳与遵义。东北三省,一共只有4市跻身百强,包括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正是大名鼎鼎的“东北F4”。4座城市都是副省级市,要么是省会要么是计划单列市,但其经济总量在全国15个副省级市中基本都处于垫底位置。这意味着,东北40多个普通地级市,无一入围百强之列,振兴仍在路上。02百强区:广东一骑绝尘,四川力压山东河南城区,是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经济的主要承载者。经济强区,要么是以CBD为主的金融商贸大区,要么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大区,要么是行政中心所在地,要么是教科文卫等资源的集大成者。日前,工信部下属赛迪顾问研究中心发布《2024赛迪百强区》榜单,对除直辖市市辖区和港澳台地区外的900多个主要地市市辖区进行评估。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百强区,不包括级别更高的直辖市辖区,也不包括类似国家新区、开发区之类横跨多个区域的经济功能区,而是以行政区为准绳。如果说江苏以强县经济著称,广东则是强区经济、强镇经济的领跑者。2024年全国百强区,广东今年共有17区上榜,在前10席中占8位,并包揽榜单前七名。广东的十强区,并非广深霸榜,佛山也有一席之地。在8个“TOP10大区”中,深圳4席,广州2席,佛山也有顺德、南海两区入围,这是当年赫赫有名的“广东四小虎”之二。江苏则有15区入围,相比上年减少2席。由于强县经济的摊薄效应,其城区总体排名不及广东,10强区只有苏州吴江区1席,但其GDP总量不及作为县级市的昆山市。浙江有13个百强区,但排名第一的不在省会杭州,而是宁波鄞州区。杭州余杭区与宁波鄞州区,经济总量相差不大,可谓你追我赶,都有夺取浙江省第一区的实力。而百强市县众多的山东,百强区只有6个,不及西部的四川(13个),也不及中部的湖北(10个)。四川共有13个区跻身百强,与浙江并列,绝大多数都是成都所贡献的,但也不乏普通地级市的身影。宜宾的翠屏区、绵阳的涪城区、泸州的江阳区、德阳的旌阳区晋级百强区之列,成为普通地级的佼佼者。在内地31个省份中,还有13个省份没有百强区,这与其省会经济体量相对较弱不无关系。如果考虑到直辖市,全国GDP十强区格局将会有所变化:上海浦东、北京海淀、深圳南山、北京朝阳、天津滨海、广州天河、北京西城、深圳福田、深圳宝安、深圳龙岗。上海浦东新区遥遥领先,1.67万亿的GDP总量,放在城市里可以排在第10名,超过宁波、青岛、郑州、长沙、济南等经济强市。而北京的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等位居前列,天津的滨海新区也不容低估,四大直辖市中,唯有重庆没有城区跻身20强之列。近年来,随着创新驱动、消费驱动取代投资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能,坐拥众多资源的主城区再次复兴。一些科技企业正在回归主城,工业上楼可谓大势所趋,而承载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功能的主城区,也成了内需时代的受益者。03百强县:江苏浙江山东霸榜,广东只有2席培育县域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主要方向。全国共有1800多个县城,既有“富可敌市”的千亿GDP大县,也有仅有万人的人口小县。2024年十强县分别是: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太仓市、慈溪市、龙口市、宜兴市、长沙县。其中,共有59个县域迈入“千亿县”序列,部分县域经济实力,超过地级市乃至个别西部省会。全国百强县,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制造强县,产业实力强劲,足以独当一面。如江苏苏州昆山市、浙江宁波慈溪市、福建泉州晋江市。第二类是强省会下辖的县域,本身就是省会的一部分,只是仍维持县域的行政区划。如湖南长沙县、江西南昌县、安徽合肥肥西县,亟待撤县设区,只是行政区划调整暂时搁浅,需等待下一轮窗口期。第三类则是家里有矿的,或有特殊主导产业的。如陕西榆林的神木市、贵州遵义的仁怀市、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准格尔旗,有煤炭大县,有白酒大县,也有以石油产业为主的县域。从区域分布来看,百强县同样高度集中,东部地区占66席,中部地区占18席,西部地区占13席,东北地区占3席。从省域分布来看,江苏、浙江、山东占据半壁江山。江苏25个,浙江15个,山东12个,连续多年位居前列。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强市林立,强县峰起,县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被赋予了“狼群模式”的称呼。(参阅《中国最富的省,正在拼命制造“千亿县”》)可以看到,苏州4个县级市、无锡2个县级市、宁波3个县市、泉州4个县市都在其列。反观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百强县增加1席,总量达到2个,分别是惠州博罗县、肇庆四会市。广东百强县为何少?一个原因是广东多数强县已经撤县设区,另一个原因是粤东西北县域经济不够发达,有待“百千万工程”提振。至于中西部地区,百强县多数都是后两类:省会下辖的县域,或者家里有矿的。陕西神木、内蒙古准格尔,都是产煤大县,两地所在的榆林、鄂尔多斯,均为我国10大产煤大市之一,而内蒙古、陕西则是我国TOP3产煤大省。而贵州遵义的仁怀市则以白酒产业闻名,大名鼎鼎的贵州茅台就产自于此。遵义是贵州省的副中心城市,GDP总量直追省会贵阳,而白酒正是其最大支柱产业,占工业比重接近70%。对于县域经济,需要注意的是,人口小县正在展开机构改革,部分县域面临撤并,或裁撤部门事业编制的未来。而一些人口持续流失的收缩型县城,未来要告别扩张思维,走上瘦身强体之路。04城市竞争,有哪些大变局?中国城市经济,未来有哪些大趋势?在我的《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中,总结了中国未来城市竞争的八大趋势。北上广深地位稳固、经济重心持续南移、一省一城、中小城市鹤岗化、陆权复兴、大城大圈、抢人白热化、楼市超级分化。随着国际格局、地缘变局、科技革命等因素日趋凸显,区域经济的洗牌趋势也在加速。第一个长期变量,来自于外贸与内需的分野。一些依赖外贸的沿海强市或受影响,而拥有人口、产业和消费基本盘的地方,或会受益。第二个长期变量,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以新能源汽车能为代表的新兴支柱产业正在崛起,重塑区域产业结构,搅动地方竞争格局。不只是汽车产业,包括能源产业、智能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在内的众多传统产业,都要直面科技革命的大洗牌。第三个长期变量,来自区域发展战略的变迁,城市群、都市圈的抱团发展,成为主流。过去,城市竞争,多是单打独斗,而未来则是城市群的一体化、都市圈的同城化,是群狼模式,而非单兵模式。所以,谁能做好区域整合,谁能最大程度发挥一体化、同城化的力量,谁就能走在前列。▼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8月28日 下午 12:06
其他

重要名单公布!22个城市,被委以重任

文|凯风国际航空枢纽,历来都是超大特大城市必争之地。日前,民航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发文,提出加强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建设,加快推进“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建设。强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功能;提升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7个国际航空枢纽区位门户复合型功能;提升大连、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青岛、武汉、长沙、南宁、海口等若干区域航空枢纽功能,稳步推进专业和综合性航空货运枢纽建设。谁是机场争夺战的最大赢家?01全国共有250多座民用运输机场,跻身头部的只有22座。这22座城市,无一例外都是千万人次吞吐量级别,部分率先迈向“双机场”乃至“三机场”序列,无一不是交通重镇和战略重地。但区位不同、分工有别、国际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有差异,头部机场又被分为三个梯队: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区位门户复合型、区域航空枢纽。第一梯队,只有北京、上海、广州三座城市。北上广的定位为“全方位门户复合型枢纽”,着重的是洲际连接能力、全球辐射能力。北上广之所以重要,除了航空旅客吞吐量、国际航线数量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都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门户,也是名副其实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是首都和国际对外交往中心,上海是国际经济、金融中心,广州则是中国的“南大门”。这从国际航线数量就可见一斑。目前,北京、上海国际及地区通航点数量超过140个,广州突破100个,而位列第四的成都只有70个,深圳只有50个。根据文件,重点强洲际、强中转、强国际竞争力,远程国际航线原则上合理有序向北京、上海、广州等集中。第二梯队,成都、深圳、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7个城市。这7个城市同样都是国际航空枢纽,但以区位门户为定位。根据规划,结合城市功能定位,提升枢纽能级,建成辐射区域、连接国内航空运输网络与相关国际航空运输通道的链接节点。成都、深圳、重庆、西安等经济大市、交通强市自不用说,机场航空吞吐量全部超过4000万人次,跻身“全国十大机场”之列。为何素有“九省通衢”和“大国交通立交桥”的武汉、郑州双双落选,而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却脱颖而出?且不说三地航空旅客吞吐量本身就不弱,但航空枢纽分工背后的关键因素在于:地理区位比较优势、区位战略价值。置于“一带一路”和国际地缘格局来看,就能明白这三座城市之于大国航空枢纽的重要性。昆明之于东亚和东南亚,乌鲁木齐之于中亚,哈尔滨之于俄罗斯及东北亚,三地优势不局限于航空,更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第三梯队,包括大连、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厦门、济南、青岛、武汉、长沙、南宁、海口等,定位是“区域航空枢纽”。根据文件,鼓励构建“干支通,全网联”航空运输网络体系,提升对非枢纽机场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拓展面向特定区域的国际航空运输网络。所谓“干支通,全网联”,指的是航空干线、支线和通航短途运输间的互联互通,着眼的是区域枢纽与一般支线机场、通用机场的连通能力。而在第三梯队中,还有4个机场被点名,但着重于航空货运功能:高质量推进鄂州等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运营,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合肥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天津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整体来看,北上广等城市强调的是洲际连接能力,成渝深昆着眼的是“辐射区域、连接国内”,而宁杭武长等城市的重点在于国内连接。02国际航空枢纽大变局,谁晋级,谁出局了?国际航空枢纽城市的变迁,折射了不同城市交通地位的变化,以及国家战略的转移。在2008年发布的国际航空枢纽布局中,北上广为门户复合枢纽,昆明、成都、西安、重庆、乌鲁木齐、郑州、沈阳、武汉为八大区域枢纽;深圳、杭州、大连、厦门、南京、青岛、呼和浩特、长沙、南昌、哈尔滨、兰州、南宁为十二大干线机场。而在2017年发布的民航十三五规划,提及10个城市,“着力提升北京、上海、广州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逐步提升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机场的国际枢纽功能”。到了十四五时期,根据2021年发布的民航十四五规划,“强化国际航空枢纽航线网络中枢功能,提升北京、上海、广州全球服务能力,完善成都、重庆、深圳、昆明、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这一次,则提出构建“3+7+N”国际航空枢纽功能体系,将国际机场分为三大层次。整体来看,北京、上海、广州“三巨头”地位稳固,一直都是国际航空枢纽的领跑者,也是各自城市地位的体现。一个重要变化是,武汉、郑州从第二梯队下移到第三梯队,而沈阳出列,深圳、哈尔滨得以晋级,且深圳的排位不断上移。这背后,既有城市经济实力、交通区位此消彼长的因素,也不乏“市市通高铁”时代的迅速带来,对航空格局的重塑。深圳正是前者。过去深圳常常被视为经济强市和产业强市,教科文卫是其短板所在。但这些年深圳正在努力补足短板,而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逐渐汇聚之下,交通地位必然也会随之而提升。武汉、郑州等中部省会,则是受到高铁与民航竞争关系的影响,高铁枢纽的重要性,远胜于航空枢纽。民航与高铁之间存在一定替代关系竞争关系。研究表明,600公里之内,高铁有着碾压性优势,800公里范围之内,高铁的通达性优于机场,1200公里之上,民航优势凸显。武汉、郑州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距离都在1000公里以内,高铁通达度在全国遥遥领先,自然影响了其机场发展。而在东北,沈阳与哈尔滨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易主,则是高铁发展、地缘变局共同带来的影响。至于苏州等万亿经济强市,一直都不在国家规划关注范围之内。不过,苏州在其地方交通规划提出,加快在苏州规划建设民用运输机场。最强地级市何时才能建机场,仍旧是待解之谜。03新一轮机场争夺战,一触即发。作为全球化时代的超级“流量”入口,机场既是门户城市的标配,城市能级和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航运物流、先进制造等临空经济的重要支撑。根据规划,到2035年,我国打造3到4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运输机场400个左右。这意味着,未来10年,至少还要新增100多个民用机场。然而,要不要建机场、能不能建机场,不只取决于经济水平和城市能级,也要看空域资源紧张程度,以及周边机场“先来后到”的挤出效应。所以,近年来,机场争夺战愈发白热化,从省到市,出现了两大趋势。一个趋势是,一众经济大省拼命建机场,以“市市有机场”为目标。作为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长三角城市群已有24座大型通用机场,加上在建、迁建和规划新建的8座机场,未来将会涌现32座民用运输机场。而作为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目前已有9座机场,加上在建、纳入规划或进行前期研究工作的在内,未来或将拥有16座机场。地处西部的四川,更是以一年一座机场的速度持续加码,机场数量从2018年的9座增加到当前的17座,未来或将拥有28座民用运输机场。山东、河南、安徽、新疆等地也是如此。除了个别毗邻省会的地市之外,所有地级市都将拥有民用运输机场。另一个趋势是,超大特大城市开始谋划“双机场”乃至“三机场”,抢占空中交通话语权。双机场城市,一般以拥有两座民用运输机场为前提,且机场为区域枢纽或国际枢纽,航空旅客吞吐量或货邮吞吐量达到一定水平。西部的四川阿坝州、新疆的巴州等地,由于地广人稀,交通出行不便,市域范围内往往都有2座乃至更多机场,但机场能级较低、吞吐量有限,难以称得上双机场城市。目前,我国真正的双机场城市只有三座:北京、上海、成都。北京、成都是双4F级,上海目前是4E、4F级的组合。广州、重庆、南京、昆明、郑州、西安在内的众多一二线城市,正在谋划双机场,上海更是规划了第三机场。上海规划的第三机场,最终选址在一江之隔的江苏省南通市,堪称长三角一体化的写照。同样,广州的第二机场,选址在都市圈内的佛山高明区,命名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重庆规划了第二机场,目前选址已定,但尚处于主体工程预可研报批等前期工作阶段,或将在十五五时期开工建设。此外,南京、昆明、郑州、西安、济南、青岛等地的第二机场仍在规划之中,但考虑到客流规模、经济性价比,未来能否落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最遗憾的是,最强地级市,还是看不到机场。▼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8月26日 上午 11:41
其他

逆袭!这个省会,正在强势“翻盘”

文|凯风这个中部省会,正在重回高光时刻。今年上半年,南昌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分别高于全省、全国3.7个和6.5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中西部主要省会前三。去年底,随着昌景黄高铁开通,江西晋级“市市有350高铁”第一省,南昌成为为数不多的3条时速350公里高铁交汇枢纽。最近一段时间,“爱英雄,就来英雄城”的口号不胫而走,南昌频频上演“人从众”场面,旅游人次和总收入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跻身新晋“网红城市”。……这背后,正是南昌持续落实省会引领战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结果。在不远的将来,一座集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科创中心、金融中心、先进制造业与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发展中心为一体的强省会呼之欲出,成为中部崛起不容忽视的力量。01南昌工业,何以大幅领跑?今年以来,南昌经济持续“向上生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2月的2.7%,提高到一季度的8.4%,再大幅跃升到上半年的12.5%。值得一提的是,拉动南昌工业高增长的,不是传统动能,而是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这从主要产业增速及主要工业品产量就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南昌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3.6%、23.8%。虚拟现实设备、新能源汽车、电子工业专用设备、集成电路、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1394.9%、688.1%、225.7%、188.3%、42.4%。这些产业,多数都属于新质生产力的范畴,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主方向与主赛道,也是大国博弈和区域竞争的关键领域。传统产业的“升级换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培育,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以及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是南昌制造业逆势大增的关键。作为老工业基地,南昌早年就建立起以机械制造、航空制造、电力、化学、建材、纺织、食品为主的工业体系。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枚海防导弹、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第一辆摩托车……都诞生于此。有深厚工业基础的城市不在少数,但部分城市最终陷入资源枯竭或产业衰退的尴尬,能够跟随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和国家战略而不断迭代升级的并不多,南昌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的航空工业,如今正在成为南昌竞逐“国产大飞机第二总装基地”的关键支撑,更成为逐鹿低空经济这一万亿级新赛道的重要助力。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航空制造基地,南昌云集了以洪都航空为代表的众多龙头企业,2023年航空产业经营主体480
8月23日 上午 11:44
其他

不唯GDP!这是中国真正的“民富50城”

文|凯风不以GDP论英雄,正在成为共识。在GDP总量之外,人均GDP、人均收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人均GDP,代表一座城市的经济产出效率,受到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的双重影响;人均收入,则是一座城市每个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如果说人均GDP是“做蛋糕”,人均收入则是“分蛋糕”,而“分蛋糕”的不只是居民,还有政府和企业。因此,GDP总量高的城市,人均GDP不一定高;而人均GDP高的城市,人均收入不一定高。只有人均GDP、人均收入“双高”的城市,才是真正的“民富”之城。01谁是人均GDP最高的城市?随着各地陆续披露统计公报及常住人口数据,内地城市人均GDP终于揭榜。内地人均GDP十强城市分别是:鄂尔多斯、克拉玛依、无锡、北京、榆林、深圳、苏州、上海、常州、南京。从整体榜单来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万亿级的中西部强省会排名相对靠后,与其GDP总量位次不相称。但最令人意外的是,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不是北上广深,而是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和新疆的克拉玛依,而十强城市里还有榆林的身影。其一,三四线小城,人均GDP何以力压北上广深?不只是鄂尔多斯、克拉玛依、榆林,人均GDP最高的30座城市里,还能看到山东东营、青海海西州、内蒙古包头、内蒙古阿拉善盟、新疆哈密等普通地市的身影。这些地市,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家里有矿,人口不多,资源交易量极为庞大,且坐享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狂欢。鄂尔多斯、榆林、阿拉善、哈密,都是当之无愧的“煤都”;克拉玛依和东营,则是石油城市,将“富得流油”诠释得淋漓尽致,而包头是稀土之都、钢铁基地。不过,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容易受到全球商品周期波动的影响,而资源更存在“坐吃山空”的风险。东北的鹤岗、双鸭山、阜新等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是前车之鉴。其二,成都、重庆、郑州、西安的人均GDP,为何不及沿海的普通地级市?成都、重庆都是GDP十强城市,重庆经济总量与广州不相上下,但人均GDP却只有广州的6成,甚至不及浙江舟山、江苏泰州等普通地级市。单看人均GDP,郑州、成都均已超过10万元,排在70名左右;而重庆、西安超过9万元,排在90名左右。究其原因,中国的城市,更多是行政区划的概念,既有城区,也有大量县域、乡村,一些城市面积动辄数万平方公里、人口两三千万人。近年来,一众省会不断合并周边地市,城市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GDP总量自然就容易水涨船高。(参阅《这些省会的扩容合并梦,彻底没戏了》)然而,人均GDP的提升却非一日之功,在以人均论英雄的时代,一些强省会的经济含金量有待提升。可见,只要不断吞并合并,或诉诸于大投资,做大经济总量不难,但要做大人均GDP,要么拼资源,要么只能拼创新能力。02谁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与人均GDP相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更适合作为衡量“民富”的指标。GDP总量由政府税收、企业盈余和劳动者报酬构成,属于居民收入的只是劳动者报酬及转移性支付这一部分。所谓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即扣除五险一金、个税之后的到手收入,既包括工资性收入,也包括财产性收入,以及养老金、扶助资金等转移性收入。一般而言,人均GDP明显高于人均收入,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为43.8%。这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可以看到,中国内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10座城市:上海、北京、苏州、杭州、广州、绍兴、宁波、南京、温州、深圳。而从前20城市来看,所有入围者都来自于东部地区,以江苏、浙江、广东为最,不仅资源型城市不见了身影,一些人均GDP居前的中小城市,也失去了存在感。其一,鄂尔多斯、克拉玛依等资源型城市,人均收入排在30名开外,远低于人均GDP排名。一些资源型城市靠着采矿业迅速做大税收和GDP,但矿产创造的收入,更多体现在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层面,能惠及普通劳动者的部分相对有限。这就导致资源型城市人均收入与人均GDP出现大幅背离,人均收入仅占人均GDP的20%左右,而东部大多数城市都在40%左右。当然,家里有矿,财政充盈,并非不能让全国市民共同受益。地处榆林的神木市,成了全民免费医疗的先行者,依仗的正是煤炭创造的巨大财税。有钱好办事。充沛的财力完全可以转化为招商引资的动力,当无数城市为地方债务困扰之际,资源型城市反而有了异军突起的可能。其二,GDP总量领先的中西部强省会,人均收入再次不及沿海普通地级市。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看,成都排在40名左右,重庆、西安、郑州则位列50名之外。与之对比,沿海地区的浙江绍兴跻身前十,广东珠海跻身前20,而GDP总量甚至排在百强之外的浙江舟山也跻身20强之列。所以,东部一些普通地级市,虽然GDP总量可能不及强省会,但在人均收入上却遥遥领先,这或是民富的体现。03谁是真正的民富之城?人均GDP、人均收入双高的城市,才能称得上“民富”之城。综合两大人均榜单来看,人均GDP、人均收入双双跻身20强的城市共有12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常州、珠海、舟山。这些城市全部位居东部地区,除了京沪两大直辖市外,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三省,资源型城市都不在其列。第一个结论,苏浙地区发展相对均衡,无论是省会还是普通地级市,人均GDP、人均收入都是“双高”。江苏人均GDP更胜一筹。“十三太保”中,10城人均GDP高于10万元,6城城镇人均收入超过6万元,以苏南地区为主。浙江人均收入水平更高。11个设区市中,7城人均GDP高于10万元,10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万元,只有丽水成了例外。因此,浙江被设为共同富裕示范区,不是没有道理的。广东珠三角富市林立,但粤东西北有所不及。广东21个设区市中,5城人均GDP超过10万元,6城人均收入高于6万元,都在珠三角地区。第二个结论是,资源型城市的“富”,只是就家里有矿而言的,谈不上民富。相反,一些能源城市由于产业结构过于单一,资源开采业占工业比重超过半壁江山,导致就业岗位不够多元化,普通市民能拿到的高薪岗位并不多。但好处在于,资源型城市的税收收入,甚至超过省会,可支配财力相当多。这有助于改善民生和招商引资,如果产业能跟随升级,则能形成正向循环。第三个结论是,中西部强省会,做大经济总量之后,更要做大人均。部分中西部省会虽然GDP总量跻身TOP20乃至TOP10,但无论人均GDP还是人均收入水平,都在30名之外。中西部强省会,多数都是凭借合并完成扩张的,土地面积普遍高于东部省会和经济强市。同时,由于发展阶段不同,中西部强省会仍处于大基建驱动的投资阶段,更多靠固投创造的GDP,劳动报酬占比低于沿海地区。随着大基建狂飙时代结束,加上投资回报边际收益递减,中西部地区能否从投资驱动迈向创新驱动,至关重要。▼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8月21日 下午 12:02
其他

中国,正在拼命建运河

文|凯风时隔千年,中国再次迎来“运河”时代。千年之前,京杭运河的横空出世,保障大国漕运运转,带动南北经济交流。时至今日,京杭运河(黄河以南段)依旧是仅次于长江、西江的第三大黄金航道。近年来,我国再次兴起修建人工运河的人潮,从广西到湖南,从江西到湖北,从安徽到河南,一众省份迈向运河时代。中国为何再次大规模修建人工运河?运河兴起,能不能带来逆天改命的机遇?01中国,正在全力修运河。据澎湃新闻报道,继投资超700亿元的广西平陆运河开工建设后,近日,广西、湖南宣布湘桂运河已进入酝酿阶段,总投资预计超过1500亿元。与此同时,连通江西与广东、浙江的浙赣粤运河,正在进行前期研究论证,全线总投资或超3000亿元,线路长度超过京杭运河。不只是三大运河,近年来,我国先后建成或规划了一批人工运河。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一部分,安徽斥资800多亿元兴建的江淮运河已经开通,为合肥打造江淮联运中心、晋级交通枢纽,再添助力。作为水运大省,湖北预计投入784亿元修建荆汉运河,将长江中游的“肠梗阻”段,截弯取直,届时将能通行万吨巨轮。河南斥资1000多亿,谋划47个内河水运项目,借助黄河、淮河、大运河河南段等,一举融入长三角。……这些项目,总体投资或超万亿元,有望带动新一轮大基建。目前,江淮运河已建成开通,平陆运河将于2026年建成,而其他人工运河尚处于规划或前期研究阶段。能否纳入国家级规划,或纳入国家重点项目,能否获得国家层面资金支持,决定了这些超级工程的未来。02高铁时代,为何还要大修运河?一方面,水运太便宜了。水运成本是铁路运输成本的1/2,公路运输成本的1/5,航空运输成本的1/20。水运具有运能大、单位运输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等比较优势,更适合煤炭、钢铁、工业产品等大宗货物运输。另一方面,大基建要有新方向,高速、高铁之后,轮到了港口和运河。作为超级工程,人工运河投资动辄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短期能借助投资拉动经济,中长期则能通过水运引领区域发展。当前,我国高速、高铁网络逐步成形,重要干线基本都已建成或在建,未来大规模建设的空间不大。与之对比,水运仍旧是交通投资的短板,水运在国家物流网络中的作用有待提升。图片:《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快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水运主通道。概而言之,在国内大循环日趋重要的时代,内河水运被寄托了拉动投资、补充交通短板、畅通内外循环、引领区域发展的重任。当内河航运重回高光时刻,一众内陆城市有望再次起飞。03修运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任何超级工程,都必须考虑至少四重因素:经济上有无性价比、财政上的可承受力、技术上的可行性、战略上的重要性。川藏铁路之所以得以全力推进,战略价值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国防安全、民族团结还是拉动大西部发展,都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参阅《中西部第一大省,正在拼命建高铁》)深中通道之所以备受瞩目,经济意义是第一位的,开通即饱和、每逢周末必堵车的场景,足以说明这条大桥的经济价值所在。同样,连通广东与海南的琼州海峡跨海通道、连通山东与辽宁的渤海海峡跨海隧道,之所以迟迟难以推进,就在于经济、财政、技术、战略多方面都不占优。人工运河,都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投资动辄几百亿,多则几千亿,远超深中通道,甚至力压港珠澳大桥等工程。其中,平陆运河先行一步,有望于2026年建成。广西虽然坐拥北部湾港这一西部地区唯一的出海口,但南宁等地却由于山岭阻隔,无法直通北部湾。长期以来,南宁的货物,要经西江,绕行数百公里到珠三角的广州港出海。平陆运河开通后,较之前平均可节省内河航道航行560公里以上。从战略上看,广西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出海口所在地,平陆运河的意义非同寻常。与之对比,无论是湘桂运河还是浙赣粤运河,投资都在1000亿以上,浙赣粤运河由于要翻山越岭,全线总投资可能超过3000亿元,比肩川藏铁路。从技术上来看,湘桂运河相当于现代版“灵渠”,技术难度不高,只是改造的河段太长,成本抬升。浙赣粤运河,要翻山越岭,尤其是赣粤之间的南岭,古代就是南北交通的阻隔所在;而运河处于河流上游源头段,水源量也是一大制约,同样加大了资金成本。从经济价值来看,湘桂运河最大的受益者是湖南,其次是广西,而浙赣粤运河的最大的受益者是江西,其次是广东、浙江。要知道,广东、浙江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坐拥众多世界级港口,如广州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等等。同时,两省内部都不乏四通八达的河运系统,如广东的东江、西江、北江,浙江的京杭运河杭州段、钱塘江等等。所以,广东、浙江固然能够借助人工运河拓展经济腹地,但积极性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04疯狂挖运河,谁来出钱?任何超级工程,钱都是最为核心的问题,没有之一。最受关注的高铁,一开始主要由国家出资,但目前地方自主建设已成主流。运河也是如此。即便是重点国家工程,也很难再由国家层面全部出资,地方上要承担主要乃至全部建设责任。而已经建成的江淮运河,中央出资200多亿元,安徽省市共同筹资400多亿元,其他200多亿元来自政策性银行贷款。正在开建的平陆运河,主要由广西方面出资建设,由区里与南宁、钦州等地共同出资,同时获得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72.73亿元。在诸多运河中,这两条运河的投资成本不是最高的,湘桂运河投资1500亿元左右,而浙赣粤运河总投资更是超过300亿元。要知道,无论是安徽、广西,还是湖南、江西,都非经济大省,更不是财政大省,自身的开支还要依赖东部省份转移支付。在财政过紧日子成为共识的当下,单靠中西部省份自身,显然无法支撑了一个又一个动辄上千亿的超级工程。而与运河相关但不是主导者的广东、浙江等省份,交通建设的重心在高铁、机场和跨江跨海大桥,对于人工运河的积极性不高。所以,这几年,无论是湖南还是江西,纷纷申请将人工运河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乃至国家重点项目,以期获得国家层面财政直接支持。在各地的相关文件中,“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政策和资金支持”的说法不绝于耳。因此,两大人工运河想要落地,仅靠地方层面的协调恐怕难以推进,只能寄望于国家层面力量的推动。▼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8月19日 上午 11:45
其他

结婚人数创新低!国家出手了

最新城市力作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人口第二省,开始砸铁饭碗多地有轨电车被叫停,什么信号中西部第一大省,拼命建高铁
8月15日 上午 11:54
其他

中西部第一大省,正在拼命建高铁

文|凯风大国基建,高铁先行。日前,途径九寨沟的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始试运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渝昆高铁重庆到四川宜宾段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离年底正式开通只有一步之遥。作为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去年底至今,四川多条高铁先后开通,包括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成自宜高铁、巴南高铁。目前,四川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梯队。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当前在建铁路里程约2000公里,未来高铁里程或将超过3000公里,剑指中国高铁TOP5大省。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为何这么猛?01这个经济大省,正在拼命建高铁。前几年,“四川高铁建设为何掉队”还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出川大通道欠缺,成为发展难题。彼时,中部大省安徽、江西、河南已经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就连西部的广西,高铁里程一度与广东不相上下。然而,不到5年时间,四川一改颓势,多条高铁线路获批,仅去年一年就新增528公里铁路,高铁运营里程迅速迈上2000公里大关。如今,四川在建铁路里程,更是超过广东、山东、河南等交通大省,位列全国第一。根据铁路规划建设梳理,四川在建铁路里程约2000公里,而山东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570公里和1420公里。这些在建铁路,多数都是时速200公里以上铁路,属于广义上的高铁,其中不乏设计时速350公里以上的标准高铁。根据在建工程项目,未来3-5年,四川高铁将迎来大规模阶段收官期,成渝高铁中线、西渝高铁、渝昆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重要干线,都在其列。这意味着,到2027年前后,四川有望再增500多公里高铁,总体高铁里程有望超过广西,跃居西部首位。虽然高铁里程一路井喷,但四川想要完成“市市通高铁”的闭环,并不容易。原因在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川西则是难上加难。川西多地处于横断山脉,且部分地区在地震带上,高铁建设远比中原地区和沿海地区更加复杂,成本也更为高昂。目前,阿坝州已经通上动车,而大凉山和攀枝花虽然开进了动车,但时速只有160公里,而甘孜州仍属空白。然而,高铁未必适合每一座城市,在群山环绕阻隔的川西山区,机场或许是更佳选择。目前,四川已有17个民用运输机场,未来有望扩容到28个,除了成都都市圈成员外,其他地方都“市市通机场”。02四川高铁建设,为何这么猛?这些年,川渝地区堪称我国政策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其政策之多、含金量之高、财政倾斜力度之大,让其他省份望尘莫及。从西部大开发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国家综合交通极轴“第四极”,从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到国家战略腹地,不一而足。其一,成渝地区,晋级为中国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四大“极轴”之一,地位提升带来交通优势的重塑。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我国共有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围绕四大集群,形成了“6大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分别贯通四大城市群,而成渝也成为四大“极轴”之一。这意味着,成渝成为大西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明确以提升对外连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二,四川获批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出于基建补短板的需求,交通建设迎来大发展期。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指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时隔60多年,中西部地区再次被委以重任。今年初获批的《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主要着眼于重大生产力布局,产业梯度转移和重点产业培育是关键,而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体系建设也是绕不开的前提。其三,四川是转移支付净受益大省,也是国家基建重点倾斜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债务压力不断增加,各地正在收缩高铁、地铁乃至叫停有轨电车建设,大基建正在全面放缓。(参阅《多地有轨电车被叫停,什么信号》)与此同时,随着铁路投资机制改革,国家不再全面出资,地方要承担更多建设重任。部分高铁,地方出资建设占比普遍超过50%,个别更是达到100%,四川也不例外。但一些西部地区的重点工程,尤其是有着“世纪工程”之称的超级工程,仍在国家倾斜之列,相关省份能从中直接受益。川藏铁路就是典型代表。这条铁路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跨越横断天险、横穿第一阶梯,被称为地狱级难度。但这条铁路有着国家战略大通道、富民兴藏大通道、开放融合大通道、综合运输大通道等多重战略意义,因此其最难路段——雅安到林芝段的3198亿元投资,由国家层面全面出资。可见,除了重点工程之外,国家对铁路的出资越来越少,地方上要主动担起建设重任。未来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流量作为支撑,高铁能否自负盈亏,地方能否顶住财政压力,则是新的考验。03四川,能否守住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中西部第一省之位?去年,四川GDP总量超过河南,首次跃居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且跻身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之位。这与河南GDP数据调整不无关系,但四川这些年的狂飙式发展有目共睹,几乎每隔2-3年迈过一个万亿大关。这背后,既有四川抢抓产业大转移机遇、致力于制造强省的机遇,但也不乏大基建带来的助力。2012年以来,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3%,远超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近两年更是连续多个季度大幅跑赢全国。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在一系列转移支付的支持下,四川成了这一轮大基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2000年左右,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大量转移支付、基建项目和产业项目开始向西部倾斜,四川、重庆、陕西、贵州等省份迎来飞速发展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加上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大调整,产业转移开启,一部分导向东南亚国家,一部分去往中西部地区,即俗称的“产业西移”。除了西部大开发之外,四川身兼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内大循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等多重战略叠加的优势,发展自然如虎添翼。近年来,随着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航空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中西部地区得以摆脱区位劣势,内陆地区得以蜕变成开放前沿。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陆权复兴”的逻辑,这在我的《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有详细剖析。当然,基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是一时的,投资不可能永远高涨,最终受到资本回报率和财政压力的双重约束。四川与河南的比拼,最终取决于产业,谁能率先建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谁能打造更多万亿级支柱产业,谁就能笑到最后。如今的四川,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为代表的六大支柱产业,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晋级万亿级产业。这才是四川力争上游并肩负起国家腹地重任的根本支撑,也是四川未来守住第五大省之位的最大依托。▼选城市,就是选未来国民经略创始人
8月14日 上午 11:44
其他

多地有轨电车被叫停,什么信号?

文|凯风有轨电车,迎来转折点。据央广网报道,佛山高明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因设备设施需安排检修,期间将暂停运营。无独有偶,三个月前,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决定终止运营,并修复路面且新增2条汽车车道。今年年初,甘肃天水因举债上马建设有轨电车项目而被通报。一期线路年收入仅160万元,而运营成本约4000万元,二期工程因资金投入不到位迟迟未能建成。这几年,被停运乃至拆除或建设搁浅的有轨电车项目不在少数。运营13年的上海张江有轨电车1路停运并火速拆除轨道,运营16年的天津开发区导轨电车一号线宣布停运并启动拆除。青海德令哈有轨电车因安全隐患而一直处于搁浅状态,云南瑞丽有轨电车建设项目暂停推进,重庆、宁波、合肥等地都出现过有轨项目暂缓实施……这背后,投入成本高企、客流量不足、速度过于缓慢、占用交通资源、财政补贴陷入无底洞,是共同的问题所在。选择停运或暂停规划,及时止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理性选择。01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开通了有轨电车。这其中,既有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长春等一二线城市,也不乏文山州、黄石、淮安、红河州、天水、三亚等普通地级城市的身影。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一员,有轨电车被视作广义上的“地铁”,因其审批门槛低、建设相对容易,引发众多低能级城市的竞逐。毕竟,地铁不是任何城市都能建,在政策从严之下,就连一线城市也面临规划线路被砍的命运,一般城市地铁审批更是就此搁浅。且不说地铁规划需要上送国家发改委审批,要建地铁,至少得满足GDP超过3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300亿元、市区人口超过300万人的三大要求。至于客运强度,更是大多数城市难以企及的高标准,全国地铁客运强度超过1万人次/公里日的仅有9个城市。(参阅《中国地铁第一城,易主了》)与之对比,有轨电车规划几乎没有什么门槛,而审批权就在地方政府手中,既没有GDP、财政、人口等层面的硬约束,也没有客运强度等高标准的制约。作为中低运量公共交通系统,有轨电车介于地铁与公交之间,虽然占用道路资源,但造价仅为地铁的1/5,建设周期只有一到两年时间。而作为“准地铁”,兼具绿色环保属性,有轨电车往往被视为提升城市交通档次的优选,被誉为抬升城市形象、城市能级,乃至被赋予带动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的重任。种种因素的存在,导致有轨电车,成了大城市偏远郊区和几乎所有中小城市的共同选择。据不完全统计,高峰时期,全国有91个城市有建设有轨电车的计划,最终建成并运营的城市有20多个。然而,最终能保持自负盈亏的微乎其微,绝大多数都只能依赖财政补贴,才能得以维持。02有轨电车,到底怎么了?自引进之初,有轨电车就面临“占用道路资源”、“还没有公交快”、“发车间隔太久”、“列车变成运椅子专列”、“浪费财政拨款”等争议。而客流量过低与运营成本高企,导致财政支出压力过大,是最具要害之处,也是各地停运乃至拆除有轨电车的核心原因。被“点名”的甘肃天水有轨电车,一期工程年运载乘客仅约80万人次,收入160万元,年运营成本约4000万元,远远超出了地方承受能力。刚表示暂停运营的高明有轨电车,2020年客流量只有28万人次,年收入不到100万元,和以亿元为单位计算的造价和财政补贴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而前不久否认了停运传闻的云南红河州有轨电车,最新的月度客流量只有0.4万人次,平均每天不到200人。就连身在上海中心区的张江有轨电车,早期日均客流量为6500~7000人次,而到停运前,已锐减到1000人次左右,经常是空车运营。客流量过低,而运营成本是固定的,这就导致几乎所有有轨电车,都不得借助财政补贴,一年的补贴动辄几千万乃至上亿。据媒体报道,有轨电车包含折旧在内,年运营成本4000万-9000万之间,每天的客流量要达到上万人次,方能做到盈亏平衡。目前,国内只有一些没有地铁且有轨电车串联成网的中等城市,或有轨电车与地铁无缝对接的大城市,运营得还不错,北京广州深圳有轨电车线是佼佼者。无论如何,在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时候,几千万的补贴对于地方政府还不是难事。但当“过紧日子”成为共识的当下,财政受到更严格的约束,及时止损,无疑是理性选择。03有轨电车的问题,在很多城市的地铁上也有体现。根据交通部最新发布的数据,在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50多个城市里,以0.7万人次/公里日的运营标准来看,符合这一要求的城市不到1/3。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地铁客流强度不到0.5,而一些中小城市有轨电车的客流强度甚至不到0.1,最低的只有0.01,可以忽略不计。这背后的因素或许很多,比如线路单一,尚未串联成网,难以发挥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要等到大规模建设之后就能解决。再比如,部分城市优先开发郊区,线路集中在偏远的开发区,导致中心城区线路密度不足,导致客流量过低。而更多城市则是因为于人口不足,尤其是城区人口不足,导致地铁、有轨电车没有足够多的客流量作为支撑。如果是因为建设周期或建设节奏的原因,客流强度不足倒还不成问题,如果是因为人口因素,那么地铁、有轨电车建设就未必是一门好生意。最近,许多城市都在争夺地铁或有轨电车的建设权,将之视为城市发展的“权利”。虽说每个城市都有通过大基建改变城市面貌的需求,但客流量、资金成本和债务风险是横亘在所有城市头上的硬约束,这是难以忽略的现实。债务压力之下,地铁建设还会继续收紧,有轨电车也会从严,大扩张思维一去不复返了。▼国民经略创始人
8月12日 上午 11:50
其他

多地纷纷裁撤这一部门,什么信号?

文|凯风“反内卷”,拉开序幕。日前,多地纷纷裁撤政府内部招商部门,部分地方取消基层招商指标,同时组建招商公司,以更市场化的形式进行招商。过去几年,抢人大战、抢企大战层出不穷,大力度招商引资曾被视为“拼经济”的象征,也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式的招商,存在公平竞争问题,而低效招商、同质化招商,更带来严重的内耗和内卷难题。招商反内卷,释放了什么信号?01各地为何纷纷裁撤“招商部门”?一个原因是,财政奖补、税收返还、土地优惠等招商模式,行不通了。日前发布的重要改革文件指出,规范地方招商引资法规制度,严禁违法违规给予政策优惠行为。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明确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不得给予特定经营者选择性、差异化的财政奖励或者补贴。这是基于构建“统一大市场”的考虑,也是破除招商内卷、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二选择。长期以来,各地的招商引资,陷入拼政策、拼补贴、拼土地的窠臼,不断刷新“逐底竞争”的下限。统一大市场,核心就在于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限制不正当竞争,让劳动力、土地、数据、资金都能正常流动起来。另一个原因,“反内卷”大幕拉起,内耗式的招商竞争行不通了。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强调: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在招商方面,《人民日报》刊发重磅文章指出,推动各地招商引资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何为内卷性恶性竞争?在招商引资方面,半月谈一篇调查报道曾有总结:招商变抢商,互相“挖墙脚”;恶性比拼招引政策,祭出“超常规优惠”;不顾发展实际,产业规划同质化……显然,这样的招商引资,只有短期刺激增长之效,既扰乱了市场秩序,最终自身也未必能得到真正而持久的经济增长预期。这些年,各地根本不管资源禀赋或产业基础,一窝蜂上马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热门赛道,低效竞争、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极为凸显。“反内卷时代”开启,内耗式的招商引资、过度内卷的产业投资,自然也在其列。02招商反内卷,影响最大的或是中西部城市。正如我在《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所说的,随着国内大循环、产业西移、市市通高铁等战略的推进,中西部地区成了新一轮大建设和产业大转移的重点。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无论是经济实力、产业基础还是科技创新、营商环境都不占优势。在招商竞赛中,中西部地区,能比拼的无非就是税费政策、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而这些红利都在趋于消失。其一,税收优惠,考验的是财政承受压力。中西部省份,多数都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净受益方,本身财力难以自给自足,招商引资遍地撒钱,显然是有问题的。当然,中西部地区本身政策倾斜例外。如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减按15%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东部地区除了个别自贸区外,几乎都是25%。这是基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考虑,属于国家顶层设计方面的倾斜,无可厚非。但在国家政策之外,一些地方的税收补贴力度远超沿海发达城市,也超出自身的财政承受能力,显然难以持续。其二,土地政策,钱随人走、地随人走的大势所趋,带来历史性的转变。过去一度限制大城市发展的思维,与人口持续流入形成了冲突,导致东部土地指标分配不足,普遍面临土地资源不足的困境。中西部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土地成本一直都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优势,部分地区甚至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然而,新一轮改革文件强调:推动转移支付、要素配置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换句话说,土地指标、财政资金都会随着人口而流动,中西部地区显然会受到影响。其三,劳动力优势,且不说直面东南亚国家的直接竞争,而且随着600多城全面放开落户,人口争夺战将会愈发白热化。根据最新政策,除了北上广深津等个别超大城市之外,几乎所有城市都要放开落户限制。(见《定调!600多座城市,都要放开落户》)这意味着,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再无障碍。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将会持续加速。中西部一些人口流失的地方,也面临新的考验。03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很容易,拼营商环境太难了。正如重要文件所定调的:推动各地招商引资,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这意味着,未来的招商竞争,更多拼的是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是经济产业或资源禀赋,后者则是营商环境。然而,搞“政策洼地”不难,但营商环境建设非一日之功,而且“破坏容易建设难”。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论调,让整个东北都陷入负面认知的刻板印象,至今都难以扭转。一些地方费尽心力打造网红城市,但一两起负面事件,就足以好不容易构建起来的城市形象付诸东流。还有一些地方,许下N多招商补贴或人才补贴政策,但最终因财力问题而难以兑现,伤及的不只是自身发展,更是地方形象和公信力。这些年,几乎所有地方都将营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但真实环境却大相径庭。毕竟,营商环境,要求的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既是地方治理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对政策“耐心”的考验。根据《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3)》,上海、深圳、北京、杭州、广州、南京、宁波、厦门等位居前列。而根据北大—武大团队发布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3》,上海、北京、浙江、广东、四川位居前五。招商大变局的出现,意味着未来地方的招商引资,没有捷径可走,只能扎扎实实做大产业、做好环境,才有突围之路。让市场说话,才是最好的竞争。▼国民经略创始人
8月9日 上午 11:46
其他

中央定调!600多座城市,都要放开落户

文|凯风盛行2000多年的户籍制度,正在全面松绑。日前,国家层面印发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此前重要会议“改革决定”指出,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等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这意味着,除了北上广深津等个别超大城市之外,全国90%以上的城市,即600多座城市都要取消落户限制。当户籍门槛不复存在,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人口大迁徙再无障碍,新一波抢人大战一触即发。这一次,抢的不只是劳动力,也是消费力,还是社保的基本盘,更关乎房价的长远支撑。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既关乎居民权益、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关乎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乃至房地产的未来。01哪些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根据文件,全面落实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取消落户限制要求,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可以看到,只要城区人口在300万以下的,都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零门槛将是标配。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界定标准是“城区人口”,而非全市所有人口。城区,代表是真实的城市范围,不包括广大的县域和乡村。根据城区人口的不同,我国城市分为七类: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II型大城市、中等城市、I型小城市、II型小城市。目前,我国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只有10个,而超过500万的超大、特大城市加起来只有20多个,再加上I型大城市,也就30多个。要知道,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在内,中国共有690多座城市。换言之,除了北上广深以及主要强二线城市之外,其他600多座城市都在放宽乃至取消落户限制之列。政策不是第一次出现,但这一次的关键词是“全面落实”,且有“五年行动计划”的时间表。同时,有关部门特地强调:不得附加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额外限制条件。换句话说,对于II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无论是不是大学生,无论是不是技能人才,无论有没有房产,乃至于无论是否缴纳社保,都能直接落户。至于对于城区人口500万以下的,也要全面放宽落户限制,多数只有就业或居住年限要求,离零门槛只有一步之遥。而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超大特大城市,有条件的城市要探索取消积分落户年度名额限制。其实,部分特大城市,也已先行一步,率先祭出零门槛落户的大招,包括郑州、沈阳、石家庄等等。可见,在不远的将来,户口不再是具有含金量的筹码,难以成为抢人大战的利器。当所有城市竞争回到同一起跑线,最终考验的还是经济产业的基本面。02哪些城市,成了例外?根据官方文件,“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注意,这里有两个限定词,一个是“超大城市”,一个是“个别”。目前,中国只有10个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天津、成都、武汉、杭州、东莞。这些城市,都是名副其实的“双万”城市,GDP破万亿、城区人口破千万,都是各自区域的龙头和领跑者。但是,同为超大城市,人口基数存在差异,经济承载力、人口承载力、资源承载力有别,城市户口的含金量同样大相径庭。根据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无论其他城市如何松绑,京沪都是最后的堡垒,广州、深圳、天津其次,杭州再其次,而成都、重庆、武汉、东莞相对宽松。京沪是独一档的存在,落户门槛全国最严,户籍含金量最高。在北京,积分落户门槛极高,且有“进京指标”制约,而这一指标是有限的,近年来只是放开了世界200强高校的计划单列式指标。在上海,也不过刚刚放开了清北复交等重点高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一般人员需满足“居住证满7年”这一硬性积分条件的约束。广州、深圳、天津为第二档,广深是城市地位的体现,天津主要得益于其高考优势。在广州、深圳,只有大学生及高技能人才,才有无条件落户的资格,而一般外来人口落户,只能通过积分入户。而深圳积分入户的名额,每年只有1万个,而其非户籍人口超过1100万,2023年入围的最低分达到319.2分,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天津户籍人口仍然不低,虽然经济竞争力不复高光时刻,但高考优势独一无二。天津本科录取率超过65%,211录取率超过11%,985录取率5%,与京沪旗鼓相当。而成都、重庆、武汉、东莞等地,部分区域已经全面取消落户限制,零门槛或是大势所趋。在成都,外围的“8+1”县(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只要拥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居住”,即可直接落户。在东莞,只要稳定居住就业、缴纳社保、持有居住证满1年,即可申请入户,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还有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已经放开买房落户甚至租房落户,抢人、托楼市,鱼和熊掌都要兼得。不难看出,除了北上广深津之外,其他城市均不乏放开乃至零门槛落户的可能。03这一轮放开落户限制,有哪些不一样?近年来,我国已经连续多轮放开落户限制,但这一次无论是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还是配套政策之多,均超出预期。这一轮人口争夺战,有着更多的政策支持,将给予人口流入地更多的倾斜。其一,人地钱挂钩,地随人走,钱随人走,大城市将会从中受益。根据文件,推动转移支付、要素配置等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人在流动,土地指标和财政资金,同样要跟着流动,这就打破了既有的财政转移支付和土地指标分配格局。深圳、广州、杭州、成都、武汉、苏州等人口净流入城市,最能从中受益。其二,义务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不能再局限于户籍人口,而要向转移人口全面覆盖。长期以来,城市户口之所以吸引力巨大,在于其背后,捆绑着庞大的教育、住房、社保、医保等公共福利。而大量外来人口,即使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十多年,并不能享受到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这也导致一些外来人口,不愿缴纳社保,也不愿购房定居,其消费意愿也大幅低于户籍人口。体现在统计数据上,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8.3%),大幅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16%),也就是进城而难以落户。因此,这一次重要文件提出,将随迁子女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将外来人口纳入保障房范围、取消社保参保户籍限制等等。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有扩大内需之效,还能带动社保乃至购房者盘子的扩容,可谓一举两得。04抢人大战,愈发白热化了。这几年,越来越多开始明白:人口不是负担,而是资源;人不只是劳动力和生产力,更是消费力。过去10年,全国已有累计1.65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带动一众地市晋级千万人口俱乐部。根据规划,未来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70%左右,而目前刚刚突破66%。这意味着,还将有55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如果加上已在城市定居的外来人员,潜在落户的总人群,将超过2亿人。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将会重塑各地的人口竞争格局。最初的抢人大战,抢的是高学历人才,寄托的是各地做大高新产业的希望。随后的抢人大战,抢的是年轻劳动力,维护的是城市产业的基本盘。未来的抢人大战,只要是人全部来者不拒,既是做大生产的考虑,也是扩大内需的不二选择。更何况,一旦“人地钱挂钩”机制迅速推进,抢来更多的人,还能充实社保和财政转移支付的基本盘,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的继续扩张。一言以蔽之,谁能“抢”到这些人口,谁能留住更多年轻人,将决定未来的发展上限。▼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谁能拿下中国奥运第二城?全国10强城市,要变天了人口第一省,拼命建机场
8月5日 上午 11:45
其他

中国人口第一大省,正在拼命建机场

文|凯风新一轮机场争夺战打响。01户籍人口第一省,缺的不只是大学,还有机场。日前,河南商丘机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将按民航支线4C标准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河南第6个民用机场。就在一年前,河南新建周口民用机场址确定,预可研已通过国家层面批复立项,但从立项到正式开工再到开通运营,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而在相关规划中,河南提出建成安阳、商丘机场,新建平顶山、周口、潢川、三门峡等支线机场。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河南或将拥有10座机场,遍及各大区域,形成“一核引领、六区联动、多园协同”的航空经济空间发展格局。河南之所以要拼命建机场,是因为机场实在太少了。目前,全国共有259个民用运输机场,其中机场数量超过10座的省份多达8个,而新疆更以25座的总量位居全国第一。然而,作为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目前只有5座民用机场,无论是数量、密度还是人口承载力,均在全国垫底。河南5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安阳红旗渠机场。要知道,河南共下辖17个地市,户籍人口高达1.15亿人,常住人口也超过9800万人,分居全国第一和第三,但机场数量明显与人口规模不相称。从机场密度来看,河南每万平方公里只有0.29座机场,而江苏每万平方公里超过1座机场,同处中部的湖北、安徽也超过0.4座。从人口覆盖度来看,河南平均每座机场要服务1900多万人,是山东、江苏的2倍,更是同处中部地区的湖北的近3倍。从通行需求来看,河南是户籍人口大省,也是人口流动大省,上千万户籍人口常年奔波在外,全年旅客运输高达6亿人次,出行需求远超一般省份。所以,接入全国乃至全球航空网络,是河南亟待补上的短板。02“市市有机场”时代,河南为何慢了一步?原因其实很简单,河南的高铁太发达了。河南是全国第一个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的省份,也是“市市通高铁”的领跑者。早在普铁时代,郑州就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线、陇海线纵横交错而过,由此奠定中部第一交通枢纽的优势。而在高铁时代,“八纵八横”路网中,最重要的京广高铁、京港(台)高铁、陆桥通道都经行河南。如今,河南高铁运营超过2200公里,加上规划里程,已超3000公里,位居国内第一梯队。可以说,无论是普铁时代还是高铁时代,河南都居于大国交通网络的“C位”。省会郑州,是我国高铁通达度第一城,乘坐高铁/动车可以直达的重点城市(含省会与计划单列市)数量达到31个,与北京并列第一。从郑州出发,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和京津冀地区,4-6小时通达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主要经济区,离四大城市群都在高铁的优势通达范围。众所周知,民航与高铁之间存在一定替代关系竞争关系。研究表明,600公里之内,高铁有着碾压性优势,800公里范围之内,高铁的通达性优于机场,1200公里之上,民航优势凸显。而河南与京津冀城市群的距离在600公里以内,而离长三角城市群的距离在1000公里以内,而到粤港澳大湾区的距离也就1000公里出头。这意味着,凭借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河南每一个地级市,都能直接通达各大中心城市,机场和民航的性价比就没有那么高。其实不只是河南,包括湖北、安徽、河南在内的所有中部地区,都面临这一问题,高铁足够发达,导致机场建设必要性大打折扣。03既然如此,河南为何还要大建机场?作为超级“流量”入口,机场既是门户枢纽城市的标配,城市能级和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航运物流、先进制造等临空经济的重要支撑。要不要建机场、能不能建机场,不只取决于经济水平和城市能级,也要看空域资源紧张程度,以及周边机场“先来后到”的挤出效应。新疆、四川等西部省份之所以大建机场,是因为群山环绕,民航相比高铁有着十足的性价比优势。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之所以大建机场,是因为人口持续流入,商贸极其发达,客流量不断增长,需求旺盛带来的结果。河南,为何要大建机场?一个原因是,机场争夺战愈发激烈,河南亟待打造一个覆盖全省的机场群,参与区域竞争。同为“山河四省”的山东,喊出“市市有机场”的口号,提出到2035年,运输机场达到16个,覆盖所有设区市行政中心。同在中部的交通大省湖北,已有9座民用机场,其中鄂州花湖机场是全国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对郑州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同处中部,安徽已有6座机场,而纳入规划的还有5座,包括亳州、蚌埠、滁州、宿州等机场,以及纳入研究论证的金寨机场。因此,通过构建以郑州机场为枢纽、多个支线机场并存的机场群格局,既是做大河南航空经济的刚需,也是区域竞争的需要。另一个原因是,高铁开始弹性定价,对民航的价格优势显著缩小,民航竞争力再次凸显。前不久,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开启涨价窗口,其中武广高铁全程票价涨幅在20%左右。(参阅《高铁涨价,背后是一盘大棋》)其实,早在2016年,有关方面就放开高铁差异化定价,部分新建线路平均单位里程价格,已远远超出既有高铁。高铁涨价,而民航经常打折,两者的价格出现易位,高铁过去所引以为傲的性价比优势,由此大打折扣。对于1000公里以上的长途出行来说,民航相比高铁开始有着更大的优势;而对于距离更远的出行来说,民航将是未来的首选。河南虽然交通区位一流,但不是所有地市都在京广、陆海主干线上,还有部分地市处于高铁的薄弱地带,连通城市相对有限。而作为文化大省,河南旅游资源众多,散布于省内各个地市,通过多层次机场布局,也有助于做大旅游业。通过机场填补豫北、豫西、豫东等地区的空白,与高铁形成互补格局,就不乏现实的必要性。当然,建机场很容易,维护成本却不低,而客流量是否充足、航线能否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格局,则是新的考验。▼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谁能拿下中国奥运第二城?摩天大楼梦,彻底没戏了全国10强城市,要变天了
8月2日 上午 11:47
其他

大洗牌!全国10强城市,又要变了

文|凯风十强城市的变迁,历来备受关注。自2020年南京赶超天津,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GDP第10城以来,谁能站稳“守门员”之位,就成为区域经济的最大话题之一。然而,第10城之争,最大的挑战者不是老牌直辖市天津,而是华东新区新的两匹黑马:宁波和青岛。未来,谁能守住第10城之位?01第10城之争,再生变数。日前,各大城市陆续公布2024年上半年GDP数据,广州与重庆第四城之争悬念再起,武汉、杭州竞争焦灼。而作为十强城市“守门员”的南京,也迎来新的追兵。先是宁波连续两个季度赶超天津,不断拉近与南京之间的差距,接着青岛奋起直追,与天津的差距再次收窄,剑指北方第二城之位。先看宁波,离南京还有多远?今年上半年,宁波GDP达8207.9亿元,赶超天津的8191.2亿元,首次在半年度GDP上赶超天津。事实上,宁波去年一季度一度赶超天津,但上半年又被天津赶超,而这一次宁波全年能否超过天津,值得关注。与此同时,宁波同比增长5.4%,南京增长4.4%,两城之间的GDP差距,从去年同期的571亿收窄到399亿元。从全年数据来看,两城整体GDP差距,已从高峰时期的2000亿以上收窄到去年的1000亿以内,今年有望继续收窄。再看青岛,离北方第二城还有多远?从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位居北方经济第一大市之位,而天津则是名副其实的北方第二城。如今,青岛正在一路猛追,离天津只有一步之遥,而与南京的差距也在逐步收窄。今年上半年,青岛GDP达7978.67亿元,同比增长5.8%,名义增速达到6.3%,在北方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青岛与天津的半年度GDP差距,从去年同期的334亿元收窄到212亿元,而去年全年差距不足1000亿元。不仅如此,青岛与南京也不再是遥不可及。去年全年两城的GDP差距还有1600亿左右,今年上半年仅有628亿元。宁波、青岛与南京、天津的竞逐赛,只会越来越白热化。02宁波、青岛,为何这么猛?宁波、青岛一路猛追的背后,与其城市级别和性质不无关系,也离不开港口区位带来的助力。其一,宁波、青岛,都非普通地市,城市能级远高于一般城市。根据《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我国共有15个副省级市,其中包括5个计划单列市:深圳、宁波、青岛、厦门、大连。没错,与深圳一样,宁波、青岛均集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为一体,享有财政单列的优势,在各自省域中都是与省会分庭抗礼的存在。在中国,更高的行政级别,更特殊的制度安排,究竟意味着什么,可谓不言而喻。副省级市,意味着更高的行政级别,远超一般地级市乃至普通省会;而计划单列市,标志着更高的财政支配权,且享受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与之对比,无论是最强地级市苏州,还是跻身工业十强市之列的无锡、佛山、东莞,都只是普通地级市。其二,宁波、青岛都拥有超级大港的天然优势,且是这一轮地缘大变局的受益者。在全球化时代,谁靠近港口,谁就接近国际市场,谁就拥有先行一步的优势,谁就拥有做大相关制造业的先机。宁波-舟山港是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集装箱吞吐量第二大港,其综合实力与上海港不相上下。青岛港则是新晋的北方第一大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双双位列全国第四,而集装箱吞吐量已赶超广州港,离深圳港只有一步之遥。一边是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的定位,一边是上合示范区的制度红利。借助“海铁联运”打造的内陆交通网络,青岛港得以辐射到郑州、西安乃至乌鲁木齐等更多地区。其三,宁波、青岛都是制造业大市,而工业正是这一轮经济稳增长的最大动力。衡量一个地方的制造业实力,除了工业产值、千亿产业集群之外,更重要的是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数量。小巨人,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著称,宁波共有352家企业入围,位列全国第五;而青岛共有190家企业入围,位居前列。“单项冠军”,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被誉为“隐形冠军”,宁波共有108家企业入围,超过上海深圳苏州,位居全国第一,而青岛共有37家企业,位列全国第七。不同的是,宁波以绿色石化、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产业见长,而青岛则以智能家电、交通装备、绿色石化等为主导。不过,两大城市,都是工业大市,也是外贸大市,容易受到产能周期和国际经贸形势的影响,未来经济发展难免存在波动。03南京,何以守住第10城?这几年南京可谓风头无两,先是赶超天津晋级第10城,接着南京都市圈获批,成为全国第一个跨省都市圈。然而,在经济、人口两条重要赛道中,南京都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局面。早在十四五规划中,南京曾立下宏大目标:到2025年常住人口突破千万、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元,并晋级为超大城市。如今,2025年越来越近,南京想要完成这一目标,显然存在一定压力。先看经济,2023年南京GDP达到1.74万亿,今年上半年为8607.42亿元,同比增长4.4%,跑输全省和全国。长三角各地市经济走势今年上半年,南京经济的最大拖累在于投资,主要是房地产投资带来影响。其中,1-5月,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负增长14.2%,而占了半壁江山的房地产投资大幅下降19.9%。前几年,南京是全国楼市最火的城市之一,房价直追广州,房地产投资依赖度、卖地收入依赖度相对较高,因此楼市波动带来的冲击可见一斑。再看人口,南京一直徘徊在“千万人口俱乐部”的门口,但其人口增量却跑输向来被虹吸的合肥。过去5年,南京常住人口从924万增加到954.7万人,仅增长30万人;而同期合肥则从893.2万增加到985万,大增超过100万人。按照这一趋势,合肥未来一两年就能问鼎千万人口大市,而南京可能要等到2030年前后。从整体发展来看,南京以钢铁、石化、汽车、电子为传统支柱产业,这些传统产业均,面临新技术、新产品洗牌的压力。不过,在培育新兴产业上,南京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跻身国内第一梯队,向着万亿级产业晋级,新型电力(智能电网)产业入选先进制造业国家队集群,业务收入规模也达到4000亿量级。需要注意的是,身为省会却地处“散装大省”,南京无法像中西部一样推进“强省会”战略;而周边工业强市林立,南京也无法成为独一无二的产业中心,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拉扯。但是,南京有着其他城市所没有的优势:一是横跨苏皖两省的南京都市圈,势力范围拓展到安徽腹地。二是拥有强大的高等教育和研发优势,双一流大学、科研院所实力与京沪齐名。三是新产业布局已成气候。新能源、新型电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转型,稳步向前。当然,第10城之争,谁都没有独领风骚的领先优势,也没有长期碾压同类城市的底气。要知道,大国博弈搅动的冲击波,地缘变迁带来的涟漪,新一轮科技革命带动的大洗牌,城市从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都让未来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谁能最终站稳“守门员”且更进一步,我们拭目以待。▼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最新GDP,谁掉队了?谁能拿下中国奥运第二城?摩天大楼梦,彻底没戏了
8月1日 上午 11:38
其他

这些城市的摩天大楼梦,彻底没戏了

文|凯风摩天大楼竞赛,戛然而止。01限高令,来了。日前,江苏出台征求意见稿,从严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其中城区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不得新建250米以上建筑,100万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00米以上建筑。针对住宅,新规明确:各地一般不得新建100米以上的住宅,城区人口100万以下城市,严格控制新建80米以上住宅。这则新规最具杀手锏的是这条:确需新建超高层建筑的,作为重大公共建设项目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报同级城市党委审定,实行责任终身追究。这几年,无论是超高层写字楼还是超高层住宅,都呈现井喷之势。写字楼动辄三五百米,而住宅纷纷突破100米限制,四五十层的不在少数。这背后,既有土地资源紧张之下“向天空要空间”的理性选择,也不无通过做高容积率带动房产收益的考虑,而对城市天际线的追逐,背后更多还是对面子的追求。在江苏之前,国家多个部委已经连续发布通知要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而江苏此番出台的新规,则是对国家规定的进一步细化,且将建筑高度与城区人口相绑定,不同级别的城市对应不同的建筑高度。结合国家规定和地方规定来看,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强二线城市,均不得新建500米以上高楼,而上海的中国第一高楼之位,不再有挑战者。绝大多数二三线城市,第一高楼或将止步于250米。可以说,部分中西部省会,以及绝大多数普通地级市,都已失去建设250米以上高楼的资格。而一般地市和县城,天际线的高度,或将被定格在100米。而县城的住宅则被限制在6层左右,最高不超过18层。种种信号表明,摩天大楼热,正在迎来转折时刻。02前些年,各大城市盛行摩天大楼竞赛。摩天大楼,尤其是地标建筑,向来被认为是城市繁荣的象征,也是国际大都市城市界面必不可少的一环,引来无数城市追逐。“第一高楼”的名号,更是让一众城市心向往之,剑挑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的不在少数,而试图将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哈利法塔“踩”在脚下的也大有人在。事实上,中国是全球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国家,包括在建、已建成的各类超高层建筑超过3000座,占了全球三分之一左右。根据CTBUH发布的2024年世界摩天大楼排行榜,中国、美国、阿联酋、马来西亚是全球摩天大楼最多的国家。不仅如此,全球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城市,也几乎被中国城市霸榜。香港、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武汉跻身前十,南宁、沈阳也位居前列。而在全球最高的10座摩天大楼中,亚洲占了9座,而中国占了5座,上海中心大厦、深圳平安大厦、广州东塔、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北京中国尊在列。如果将视野放宽到TOP20摩天大楼,中国城市更是占了一半以上。台北101大厦、上海环球中心、上海ICC、武汉绿地中心、长沙IFS等都在其列。作为陆家嘴“三件套”一员的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632米,曾是中国第一高楼和世界第二高楼。不过,这一殊荣已被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夺走。今年初揭幕的吉隆坡118大厦,建筑高度为678.9米,仅次于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在国内,这些年,试图挑战上海中心大厦第一高楼之位的城市不在少数,但在最严限高令之下,纷纷被削尖。长沙规划高度83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早已被叫停,天津近600米高的117大厦建了十几年还没完工,成都的熊猫大厦从677米降到了488米,南京江北第一高楼从600米降至498米,迄今还没建成;武汉绿地中心从636米砍到了475米……而规划高度668米的深圳第一高楼——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先是削尖到600米左右,随后因建设方遭遇债务困境,不得不进行拍卖,但接连两次流拍,陷入无人问津的尴尬。这也是许多城市摩天大楼走势的缩影。不是被砍了高度,就是中途停工,或者拖延数年,要么根本就没有落地。纷纷攘攘的摩天大楼热,终于开始消停了。03为什么要对摩天大楼“限高”?其一,技术层面,摩天大楼超出了消防能力的限制。目前全球最高的消防云梯只有100多米,而摩天大楼动辄300米、500米以上,这无疑对消防救援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住建部早已明确,各地要加强与超高层建筑消防救援需求相匹配的消防救援能力建设。其二,商业层面,摩天大楼面临总体过剩、空置率过高、租金回报率过低的困局。摩天大楼多数都是写字楼,而写字楼早已呈现过剩态势,就连一线城市都遭遇高空置率,遑论一般城市?再加上远程办公、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波助澜,全球对于写字楼的需求都出现明显萎缩。根据穆迪公司发布的分析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写字楼空置率达到了创纪录的20.1%,历史上首次突破20%大关。其三,经济层面,摩天大楼耗费巨大、成本高昂,存在烂尾风险,未来拆建同样是道难题。关于摩天大楼,学术界有个“劳伦斯诅咒”,说的是摩天大楼热与经济繁荣、衰退之间的关系。摩天大楼往往是大基建、房地产热和高增长时代的产物,蜂拥而上之际,恰是经济最繁荣之时,伴随着楼市热潮而出。一旦出现逆转,摩天大楼很容易陷入资金链困局。更关键的是,摩天大楼还存在拆迁改造困难的问题,超高层住宅更是如此。由于摩天大楼容积率爆表、造价高昂,等到建筑老化之后,不仅改造费用高企,拆迁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如果房价一直涨到还不不是问题,一旦房价停涨,连城中村的改造都难以形成正向循环,遑论高层住宅?这两年,舆论热议的高层建筑会不会沦为城市新“贫民窟”,并非没有道理。因此,叫停摩天大楼热,无疑是未雨绸缪之举,也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中央给地方分钱,谁最受益中央文件定调,重要信号最新GDP,谁掉队了?谁能拿下中国奥运第二城?
7月30日 上午 11:54
其他

谁能拿下中国奥运第二城?

文|凯风奥运,考验的是综合国力与城市竞争力。日前,2024巴黎奥运启幕,塞纳河边上演“流动的盛宴”,一展开放、包容、多元的城市形象。前些年,由于投资与收益不对称,夏季奥运一度遇冷,申请者寥寥无几,2024奥运只有2城申办,2032奥运仅剩一城,直接晋级。目前,2028、2032奥运会已花落美国洛杉矶、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最近一届悬而未决的是2036奥运。然而,最近两年,奥运突然回暖,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表达申办2036奥运的意愿。中国会否再次申办奥运?谁能代表中国出战?谁将成为中国奥运第二城?01奥运,为何突然回暖?前不久,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已经有两位数的城市加入到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行列当中。这些地区包括印度、韩国、墨西哥、土耳其、德国、印尼、卡塔尔、埃及、波兰等,涉及10多座城市。印度官方甚至用了“不遗余力”来形容其决心,表示“这是14亿印度人的梦想和愿望”。奥运申办回暖的背后,主要是国际经济格局变迁所致,一批发展中国家崭露头角,亟待通过大型国际盛事展现自身。印度、墨西哥、印尼等国家都是如此。作为全球产业大转移的受益方,这些国家GDP增速领跑于主要经济体,不无借助奥运展现发展成果的动机。除了经济之外,奥运似乎还被寄托着更高的期待。埃及希望成为非洲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国家,印度试图展示新晋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发展速度,墨西哥致力于重现当年主办1968年奥运的历史荣光。此外,奥运申办流程也大幅革新,不再限制单个城市,可以多个城市甚至多个国家(地区)联合举办,这也为合办奥运打开了大门。当然,承办奥运是一场综合国力之战,投资动辄百亿美元以上,既要考虑到自身的体育设施,也不能忽视经济和财政的承受能力,更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现在还没到最终决定时刻,2036年奥运主办地最快也要等到几年后方能确认。02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奥运第二城?虽然官方从未有过申办新一届奥运的表态,但在社交媒体上,一直都有一份12城的名单广为流传。这些城市包括上海、杭州、苏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武汉、郑州、青岛、厦门、西安等在这些城市中,呼声最高的不是某个城市,而是三大组合:沪苏杭、广深港澳、川渝。当前,中国只有北京承办过奥运会,且集夏季奥运与冬季奥运为一体,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双奥”之城。上一次夏季奥运是2008年,距今已经过去16年。而从2008年到2036年,更是横跨28年的长周期。这些年,随着中国崛起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和制造第一大国,全球影响力早已今非昔比,而在北京之外,一众经济强市脱颖而出,屹立于世界之林,有能力也有动力承办新一届奥运会。2036奥运之所以重要,在于2035年之于中国,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间节点。这一年,是“两个十五年”的第一阶段收官之年,是我国基本建成现代化国家之年,也是步入中等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之年。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内城市做出申办奥运的明确表态,但只要国家层面有意,以中国的综合国力、体育设施和城市发展情况,胜出的概率只高不低。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这句话在我国可谓广为人知。赛事从来不只是赛事,而是被赋予提升城市知名度、盘活文旅资源、促进公共设施建设乃至刺激经济的重任。所以,只要力所能及,没有城市愿意错过这场国际盛宴。03如果真要承办2036奥运,谁能代表中国出战?在众多城市中,沪苏杭、广深港澳、川渝三大组合呼声最高。考虑到已举办奥运的京津冀城市群,这几地恰是中国最为成熟的四大城市群,代表中国城镇化和综合交通体系的四极。不仅如此,这些地区都不乏举办大型赛事的经验。如广州、杭州举办过亚运会,深圳、成都举办过大运会,相关场馆等基础设施相对健全。不过,能否承办奥运,既要看是否具有国际知名度,也要看经济财力能否承受。从国际知名度来看,沪苏杭、广深港澳显然更胜一筹。上海、香港都是首屈一指的全球城市,广深在世界城市矩阵都位于第一梯队的“Alpha”级。从经济财力来看,沪苏杭、广深港澳优势最大,经济强市林立,财政收入规模庞大,堪称我国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与之对比,川渝国际知名度相对较低,虽然经济体量并不弱,两地GDP总量合计超过9万亿,但过度依赖转移支付,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支撑,仍旧存疑。在经济实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举办奥运的战略意义,能否带动区域一体化乃至国际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从区域发展战略来看,沪苏杭着眼的是长三角一体化,广深港澳立足的大湾区融合发展,川渝则是成渝地区的“双城记”。而通过奥运,上海将会强化其全球城市的地位,而广深港澳在国际上的存在感将会进一步凸显,成渝也得以跻身世界舞台。可以说,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考虑,但最终谁能胜出,则要看经济、财力以及战略层面的考量。04上海,为何不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市,上海迄今没有举办过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的经验,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乃至大运会,都未曾涉及。虽然上海不乏国际顶尖赛事,诸如F1中国大奖赛、上海网球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但都局限于某一领域,而非综合性赛事。对于一个以“全球城市”为定位、以“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为目标的大都市来说,显然存在缺位。事实上,对于奥运,上海虽然频频辟谣,但并非毫无波澜。早在2018年,上海就曾发布“关于申办2032夏季奥运会可行性研究服务”相关公示,被认为竞逐奥运的信号,但后来被辟谣,当地解释此举属“构建赛事体系的基础性研究”,无需过度解读。随后,上海在其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考虑未来城市发展需求,预留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场馆用地”,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去年上半年,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造访上海时,有关方面表示,上海将加快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并在国际奥委会的指导下,引进更多国际顶级赛事。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无论出于战略规划还是长远发展考虑,上海都不乏成为中国下一个奥运之城的底气和实力。当然,上海凭借一己之力也能承担奥运支出,但若能联合都市圈兄弟城市,无疑更能发挥奥运的综合效应。05粤港澳大湾区,竞争力几何?早在10多年,广州亚运、深圳大运之后,就有广深或者广深港澳联合申办奥运会的建议,但最终不了了之。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横空出世,粤港澳三地正在通过跨海大桥、跨城地铁连成一体,不是一城,胜似一城。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GDP总量突破14万亿元,常住人口超过8600万人,堪称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区域”。放眼世界,这一体量与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等旗鼓相当,相当于第10大经济体,无论经济密度、企业密度还是创新密度,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随着三地加速融合,无论是珠三角9市,还是港澳两地,都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以一个整体参与大国博弈与科技产业竞争,剑指全球最大的“超级城市”。在体育赛事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正在以一个整体的形象露面,联合竞逐一些大型国际盛事。2025年全运会,就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也为未来共同争夺奥运会主办权打下基础。正如官方所说,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承办的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如果说跨海大桥、跨城地铁带来的是硬联通,缩短湾区之间的物理距离;那么联合举办大型赛事,则是软联通的体现,缩短的是三地之间的心理距离。当然,能否举办奥运、在何处落地,并不主要取决于地方意愿,而是国家意志和全局需要,我们拭目以待。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申办奥运,更重要的用意在于三地的进一步融合,尤其是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国民经略创始人
7月28日 上午 11:24
其他

最新GDP,谁在领跑,谁掉队了?

文|凯风拼经济,到了关键时刻。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达到5%,与全年5%左右的目标基本一致。然而,在省市层面,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分化。01这是2024年上半年各大省份GDP数据:整体来看,除了北京半年度GDP反超河北之外,其他省份经济位次基本保持不变。从经济大省来看,粤苏仍旧领跑,但差距有所收窄,不过广东向来是下半年发力,全年有望率先突破14万亿。山东、浙江,走势相对稳健,增速双双领跑于经济大省,不过山东稍快一点,领先优势略微扩大。河南与四川的经济第五大省之争,依旧存在悬念。去年全年,由于GDP终核调整原因,四川一度赶超河南,跻身经济第五大省、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不过,河南正在摆脱“挤水分”影响,两个季度GDP都大幅跑赢四川,全年能否守住第五省之位,备受关注。从增速来看,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省份之外,绝大多数地区名义GDP增速都跑输实际增速,这背后是通胀平减指数转负所致,与物价走势息息有关。从增长动能来看,工业、外贸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而房地产依旧未能转正,内需也面临一定压力。工业虽然整体走强,但由于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持续深化,工业在一些过度依赖传统动能依的省份,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地区之间,形成了明显分化。需要指出的是,季度GDP走势不能代表全年,一些外贸大省、工业大省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的经济占比更高。此外,要考虑到今年是经济普查数据公布之年,所有省份经济数据都会“重置”,有地方调增,就有地方调降,而此前五年的经济数据都会遭遇调整。省域经济,真正的考验时刻,即将到来。02外贸,仍旧是影响区域经济的重要变量。今年以来,我国外贸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成为稳经济、稳增长的最大支撑之一,但由于产业结构、贸易对象、出口产品有别,不同省份的出口走势大相径庭。当前,我国外贸最大的特征,当属“东升西落”,与东盟、中亚、南亚、俄罗斯等贸易往来频仍。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速最猛的当属西藏、新疆、广西、黑龙江,其中西藏狂增122%,新疆大增51.4%。这些省份有一个共同特征:边境省份,拥有众多外贸口岸,且从地缘变局中直接受益。西藏与南亚,新疆与中亚,广西与东盟,黑龙江与俄罗斯,都是如此。在经济大省中,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都保持不错的增长势头,广东更有12.1%的高出口增速,有力稳住了外贸大盘。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外贸进出口4.37万亿元,规模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3.8%,其中出口2.85亿元,在各大省份中遥遥领先。深圳表现最为突出,已经赶超上海,晋级中国外贸第一大市。上半年,深圳进出口2.2万亿元,同比增长31.7%,而同期上海为2.09万亿元,同比增长0.6%。与之对比,河南、湖南、江西、宁夏出现幅负增长,系为数不多的负增长省份,安徽顺势晋级中部外贸第一省。根据《中部外贸第一省,易主了》分析,河南是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但近年来受到苹果“去风险”和分散供应链的影响,富士康主导的代工产业遭受冲击。手机,是河南出口的顶梁柱。今年上半年,河南手机出口1395.1万部,同比下降47.4%,对外贸形成一定拖累。不过,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崛起。除了比亚迪在郑州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之外,富士康新能源汽车试制中心也已落户郑州,未来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河南新的增长极。当然,各地都在培育新兴产业,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或将成为各地新的增长点。不过,展现远期,全球地缘变局仍在持续,国际经贸冲突有增无减,美国大选、地缘冲突带来的冲击或将持续到来,稳外贸越来越重要。03内蒙古、重庆,为何增长这么猛?今年上半年,内地31个省份中,实际增速超过6%的省份只有三个:内蒙古、重庆、西藏。先看内蒙古,名副其实的增长新星,前几年靠的是“家里有矿”,这两年靠的是新能源转型。前几年,内蒙古、山西、陕西、新疆都因煤炭、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名义GDP一路狂飙,上演增长奇迹。这两年,随着全球通涨消退,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山西等省份经济增速大幅回落,但内蒙古成了少有的例外。如今,内蒙古正在不断拉近与山西之间的距离,全年GDP总量有望反超山西,并向着20强省份晋级。究其原因,内蒙古在煤炭、稀土、钢铁等传统产业之外,构建了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在投资大跃升的同时,带动相关制造业的崛起。今年上半年,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3%,风力发电量增长18.6%,稀土化合物和多晶硅产量分别增长2.3倍和1.1倍。再看重庆,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狂飙突进,重庆得以稳住了经济大局。过去几年,全国最大的产业变局,当属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由此导致一众传统汽车工业大市升落起伏。重庆也是传统汽车工业大市,但新能源转型也走在前列。今年上半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39.14万辆,增长1.5倍,带动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30.3%,是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产业。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放量,重庆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量高达121.42万辆,在省份中仅次于广东省,在市级层面反超广州、上海,重回汽车产量第一城。不过,重庆的隐忧在于外贸,继去年下跌10.3%之后,今年仍未转正。数据显示,重庆上半年外贸进出口3397.4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7%。重庆与广州的GDP第四城之争仍旧存在悬念,两城各有优势,又各自面临不同的困境,谁能率先突破,谁就能走在前列。▼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这些地方,正在“鹤岗化”中央给地方分钱,谁最受益中央文件定调,重要信号
7月25日 上午 11:50
其他

一批南方官员调任东北,什么信号

文|凯风南北互动,越来越频繁了。01大批南方官员,正在密集调任东北。据澎湃新闻报道,今年以来,已有至少已有10名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的干部,分赴辽宁、吉林、黑龙江工作。这些调任东北的官员,多数负责发改、工信、贸易、科教、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工作,颇具针对性。事实上,这不是沿海官员第一次密集下东北,从2017年开始,苏浙粤与东北三省的干部交流干部就已逐步常态化。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近年来,大量东北干部纷纷奔赴南方沿海地区挂职交流,南下的人数甚至要多于后者北上的人数。辽宁每年都会选派若干名干部到江苏省挂职工作1年,而浙江与吉林也在持续开展分层次挂职交流,广东与黑龙江之间也是如此。东北三省与东南沿海三省的干部交流,是在新一轮振兴东北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早在7年前,国家层面要求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形成常态化干部交流和人才培训机制,在东北地区加快复制推广一批东部地区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举措。去年底,高层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东北同中央和国家机关、东南沿海地区干部任职挂职和双向交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专业化素质。借助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产业资源、治理模式,带动东北地区“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激发内生活力和动力”,历来都是重点所在。可见,这不只是简单的人才交流,而是有针对性的对口合作,可以视作另一种形式的“转移支付”。02南方官员下东北,为何集中在苏浙粤三省?说是南方官员下东北,其实集中于江苏、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三省,且与东北三省形成一一对应关系。这背后,则是2017年起开始建立起的对口合作机制。当年,国办印发文件,组织东北三省与东部三省、东北四市与东部四市形成对口合作机制。在省域合作方面,辽宁省与江苏省、吉林省与浙江省、黑龙江省与广东省一一对应;在市级合作层面,沈阳与北京,大连与上海,长春与天津,哈尔滨与深圳一一对应。东北三省与东南三省,何以形成优势互补?广东、江苏、浙江,既是勇挑大梁的经济大省,也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强省和科技强省,同时还是财政转移支付、养老金转移支付的主要来源。不仅如此,三大省份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民营经济最为发达,国际化营商环境最为完善,在市场大潮中披荆斩棘。可以说,苏浙粤,既是新科技、新产业的勃兴之地,也是新思想、新观念的试验田。与之对比,东北虽然不复历史高光时刻,且面临资源枯竭、产业衰退、人口流失、中小城市鹤岗化、营商环境重塑等困局,但在新的地缘大变局中,其重要性有增无减。如今的东北,仍旧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地之一,也是大国重器最为集中之地,且处于东北亚的腹心地带。用官方的话说,东北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五大安全”方面有着突出战略地位。东北的粮食、能源、教育等资源能惠及沿海地区,而沿海的高新产业、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同样能惠及东北。更关键的是,随着全球地缘关系重塑,沉寂20多年之久的东北,正在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吉林连续两年一季度GDP增速全国第一,辽宁连续5个季度GDP增速高于全国,三省出口增速跑赢东部沿海,辽宁、吉林甚至开始告别连续10多年人口净流失的局面。这种背景下,南北互动,借助东南沿海的强力外援,东北有望迎来真正的复苏。03南方官员下东北,能带来什么?在中国人民大学吕冰洋教授看来,与财政、养老金转移支付类似,对口支援、干部派遣、异地交流制度,可视为以人为主的特色转移支付。如果说财政转移支付,更多是财物的转移,致力于缩小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那么干部交流,则是人力资本的转移,有助于缩小不同区域的观念差距。吕冰洋认为,干部交流充实了欠发达地区干部队伍,直接增加了生产要素,提升欠发达地区生产要素质量、管理水平,而官员借助在发达地区的工作网络,还能促进地区间经济合作。正如有识之士所言,当资源禀赋、区位格局、产业基础一时难以扭转,那么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在于人。历史上,东北曾经就是财政和人的转移支付的双重贡献主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三线建设”的时代浪潮中,大量来自东北的工厂、机器、高校、管理干部和产业工人迁往西部,为后来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西部钢城攀枝花,中部汽车城十堰,西南“煤都”六盘水,西北有色金属重镇金昌,均是脱胎于此;重庆机械工业、成都电子工业、西安国防工业的发展壮大,也不乏东北地区的助力,时过境迁。随着工业化战略转移,加上市场经济确立,以及一轮又一轮的产业革命巨变,东北不复当日荣光。如今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崛起,以先富带动后富,以发达地区反哺欠发达地区,就成为必然。东北在为全国撑起安全屏障,自然也需要来自全国的支援,振兴东北不只是东北一地的事。大国一盘棋,正是中国优势所在。-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这些地方,正在“鹤岗化”中央给地方分钱,谁最受益中央文件定调,重要信号
7月23日 上午 11:39
其他

中央文件定调,这些信号太重要了

文|凯风最受瞩目的改革文件,终于揭开面纱。在财税改革方面,文件指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在人口战略方面,有效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推动相关公共服务随人走,促进城乡、区域人口合理集聚、有序流动。在区域发展层面,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稳妥推进人口小县结构优化,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改革。……这些改革,影响有多深远?01新一轮财税改革,地方迎来新税收体系。土地财政消退,地方政府亟待寻找新的替代税源,消费税、房地产税、资本利得税等成为焦点。先看消费税。根据文件,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消费税“后移”,从生产地转向消费地征收,在哪里消费就归哪里所有;而下划地方,指的是纯100%的中央税,将变成央地共享税。即使只有50%下划给地方政府,也有近万亿的税收增量,而这些税收或将被“后移”的消费地所揽获。消费税主要面向烟酒、石油加工品、奢侈品等征收,而在生产地征收还是消费地征收,可谓大相径庭。举个简单例子,贵州茅台,如果消费税按照生产地征收,贵州能拿到大头,而如果按照消费地征收,在广东消费就大部分分归广东。根据《中央给地方“分钱”,谁是最大受益者》一文,消费税后移+下划,广东、山东、河南、江苏等地,或是最大受益者。这些地方要么是经济大省,要么是人口大省·要么是消费大省,要么集几者为一体。与之对比,作为烟、酒主产地的云南、湖北、湖南、上海等地,拿到的就不及预期。再看房地产税。文件提出,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房地产税”,但房地产税收制度最核心的就是房地产税,本来被视为卖地收入的真正替代者。房地产税本来最快将于2025年前落地,但由于楼市出现史无前例的大拐点,为避免对楼市再次造成冲击,短期估计不会贸然落地。再看资本所得相关税收。文件提出,规范经营所得、资本所得、财产所得税收政策,实行劳动性所得统一征税,深化税收征管。前段时间,新版个人所得税App新增展现5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此前的个人所得税,更多关注的是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等领域,而未来经营收入、资本利得、财产所得将成为重点关注对象。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局。02延迟退休,越来越近了。文件指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23年,我国60岁以上达到2.9亿人,占全部人口比重首次突破20%。人口老龄化,是难以逆转的趋势。影响之大,不局限于经济,更直接的冲击在于养老金。为解决养老金问题,我国已拿出一系列政策储备,包括养老金调剂及转移支付、划拨国资财政补贴、延迟退休。其一,养老金转移支付,广东等经济大省成为最大贡献者。不同省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市场发达程度不一,人口结构天差地别,人口流动更是重塑了养老金格局,这就决定了不同省份养老金的形势悬殊。一些东北和中部省份养老金支出存在难题,部分省份更是耗尽了历史所有结余,而广东等经济大省仍然相对富余。所以,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横空出世,通过发达省份上缴,来补足欠发达省份的亏空。从最近几年数据来看,广东、北京、福建、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东部7省为净贡献者,而广东又是最大贡献者。2018年至今,广东累计净上缴养老金近4000亿元,接近其他所有省份的总和。在财政转移支付净贡献第一省之后,又拿下养老金转移支付第一大省的称号。其二,财政补贴、划拨国资充实养老金,正在成为惯例。无论是财政,还是国资及其营收,都不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特征,拿来充实养老金可谓题中之义。财政补贴早已有之,而划拨国资则也于2021年正式落地,虽然规模不算太大,对于平衡养老金收支缺口仍然作用有限,但迈开了第一步,未来就有无限可能。其三,渐进式延迟退休已在路上,未来退休年龄或延迟到65岁。无论是转移支付还是划拨国资,都存在一定局限性,且受到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延迟退休或是终极之策。延迟退休的用意在于,既增加了职工缴纳养老金的周期,又延缓了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可谓一举多得。当然,由于涉及面广、利益错综复杂,延迟退休不会一蹴而就,而是渐进而行,但按照最新改革规划,未来几年或将有动作。03房地产,向何处去?重要文件指出,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充分赋予各城市政府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允许有关城市取消或调减住房限购政策。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这是历次同期重要会议,对房地产着墨最多的,且涉及保障房、楼市调控、预售制度、房地产税收、土地制度等多个方面。这背后,与当下房地产面临的历史性变局不无关系。在主要产业中,房地产已经连续多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从经济增长的最大支柱变成最大拖累。房地产要稳住,不仅因为对宏观经济有着全局重要性,更因为它与居民财富息息相关,没有任何产业能轻易替代。面向未来,房地产政策或将出现哪些大变局?其一,楼市调控相关限制政策,或将全面取消,史上最宽松时代正在到来。事实上,在此之前,除了北上广深、天津、海南、雄安新区之外,其他地方已经全部取消了限购政策,而限售、限贷、限贷政策也已几乎不复存在。同时,国家收储制度也来了。根据相关报道,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其二,房地产预售制度,也将迎来变革。这几年,取消公摊面积、改革预售制的呼声不绝于耳。预售制,又叫“卖楼花”,相当于让开发商在竣工之前就能获得资金回笼,从而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房地产的高周转模式由此而来,但风险却全部转嫁给购房者。且不说预售制所见不能所得,偷工减料、“货不对板”现象经常发生,面对烂尾,业主更是没有任何反制手段。在住房短缺时代,预售制提高周转速度,有效促进住房供给。然而到了今天,预售制确实到了改革时刻。其三,房地产税收改革,既涉及房地产税,也包括与房地产相关的其他税收。房地产相关税收,在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中占比并不低,如果未来增加房地产税,会不会降低既有的交易税费?总之,房地产税收改革,不只是设立房地产税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工程。04缩减铁饭碗,正在进行时。重要文件提出,稳妥推进人口小县机构优化。近年来,山西、湖北、西藏、安徽、青海等地纷纷推进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多个行政部门被撤并精简,部分事业单位编制被缩减,部分县域缩编人数超过千人。据统计,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单位中,人口在20万以下的多达400多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80多个。然而,无论是10万人口小县,还是百万人口大县,行政部门、事业单位总量不会相差多少,县直事业机构动辄一两百个。极端情况下,个别袖珍县城,全县人口只有几万人,财政收入只有数千万元,但行政机构与事业单位却多达100多个,财政供养人员更是多达6000多人。根据瞭望东方周刊调查,人口小县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财政供养入不敷出,财政支出主要依靠转移支付,财政供养人员比例欠合理,事业单位“小、散、弱”等等。所以,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就成为大势所趋,精简机构和编制为主要方向:从事业单位到党政部门都在其列,缩减的不只是编制,还有领导岗位。作为典型的山西浮山县,将35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科级领导职数由154名精简为128名,涉改县直事业单位由179个精简为40个,精简78%,涉改事业编制由1944名精简为970名,精简约一半。未来,除非因为自然条件所限,或者肩负特殊的区域战略乃至国家安全使命,所有人口小县都有可能成为机构改革试点的对象。事实上,地方政府要学会过紧日子,大扩张模式早已沦为过去,要适应新常态。-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这些新大学,被叫停了中部外贸第一省,易主了给地方分钱,谁最受益
7月21日 下午 6:59
其他

中央给地方“分钱”,谁是最大受益者?

文|凯风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越来越近了。日前,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扩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的程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这意味着,1994年建立的分税制,即将迎来一轮大调整,地方政府或成主要受益者。01土地财政消退,地方政府有望迎来新的税源。根据公开报道,消费税改革或将成为重点,而改革方向是“下划”和“后移”。所谓“下划”,是将纯100%的中央税,变成央地分成税,让地方政府分上一杯羹。众所周知,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我国形成了中央税、地方税、央地共享税的不同模式。在四大税种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都在央地之间进行分成,只有消费税是惟一的中央独享税,不与地方政府分成。一旦消费税开始向地方“下划”,变成央地分成模式,地方若能拿到50%,也意味着近万亿的税收增量,堪称雪中送炭。虽然与卖地收入无法相提并论,但消费税更加稳定,且能随着不断扩容而稳步增加。而“后移”,指的是从生产环节征收,转向消费环节征收,决定税收在不同省份的归属。目前,消费税主要针对烟草、石油燃油、汽车、酒和奢侈品类开征,仅烟酒、石油燃料就占到了90%以上,税源高度集中于一些烟酒和石油燃料加工大省。且不说未来消费税会不会扩容,到底是在生产地征收,还是后移到消费地,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要知道,烟酒产业高度集中在中西部省份,而消费地则以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为主。02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财力大分配。这种分配不只在央地之间,更在于地方之间。如何分成,究竟下划给哪些省份,充斥着剧烈博弈。过去,我国税收普遍在生产地征收,工厂在哪里税收就在哪里征收,类似于前端征收。这一模式固然激发起各地的招商引资冲动,但也导致税收与税源的分离,对许多地方都不公平。所以,当前税制改革方向“后移”,从生产地向消费地倾斜,在哪里消费就在哪里征收,这意味着整个税收受益方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税过去由中央独享时,这一问题还不凸显,毕竟地方政府拿不到消费税,也就无所谓从哪里征收。一旦消费税开始下划,地方能分上一杯羹,前端还是后端,生产地还是消费地,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消费税未来仍在生产地征收,那么烟酒、石油加工、汽车的主产地无疑将从中受益。云南、贵州、湖南、湖北、上海,就属此类。云南、湖南、湖北都是烟草生产大省,贵州则是白酒生产大省,上海烟草的税收贡献同样不菲。如果按照最新改革精神,消费税“后移”,从生产地转向消费地征收,在哪里消费就归哪里所有。这意味着,只有市场规模庞大、人口数量众多、消费力强劲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最能从中受益。广东、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将会从中受益。这些地方要么是人口大省,要么是消费大省,广东更是集几者于一身。在消费地征收的好处是,能让更多地方意识到提振内需消费的重要性,进而扭转地方政府过度“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举个简单例子,作为贵州最大支柱企业的茅台,如果消费税按照生产地征收,贵州能拿到大头,而如果按照消费地征收,在广东消费就大部分分归广东。这是史无前例的大变局,不仅涉及央地关系的调整,还涉及地方财税关系的重塑,更涉及不同省份利益的调整,影响极其深远。03一鲸落,万物生死。长期以来,卖地收入贡献了地方财政的半壁江山,土地财政也成了挥之不去的依赖,有城市卖地收入甚至超过税收收入。然而,随着楼市遭遇大变局,卖地收入不断收缩,各地财政收支普遍受到冲击,在卖地之外何以开拓新的税源,就成了当务之急。房地产税,一度被寄予厚望。作为100%的地方税,房地产税全部归地方政府所有,曾被视为取代土地财政的不二之选。问题是,房地产税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市场心理的影响堪称“核武器”,在楼市下行期显然不会轻易开征,未来何时能够落地,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除了消费税下划、房地产税探索之外,以遗产税、资本利得税、赠与税为代表的财产税,都不无上马的可能。遗产税,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但总体规模不会太大,也会刺激富人转移财富,导致资本流失,如何开征,短期恐怕也很难定下来。资本利得税,主要针对资产增值,主要集中在股市投资等理财领域,但考虑到当下的资本市场走势,开征起来也不容易。这些税,基本都称得上“富人税”,多数都是直接税,主要针对的是高收入群体,这也是国际通行的税种。而过去的四大税种,无论是增值税、所得税还是消费税,都是间接税,加在商品中,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当然,无论是直接税还是间接税,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所有的税种最后还是纳税人买单。-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这些地方,正在“鹤岗化”这些新大学,被叫停了中部外贸第一省,易主了
7月19日 上午 11:37
其他

中部外贸第一省,易主了

文|凯风外贸,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今年上半年,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1.17万亿,同比增长6.1%,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支撑。有地方在增长,有地方在调整,区域外贸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日前,合肥海关公布数据,今年上半年,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67.8亿元,其中,出口2685.8亿元,增长9.7%,进出口、出口、进口全部位列中部第一。这意味着,连续12年蝉联中部外贸第一省的河南,今年或将被安徽历史性赶超。这背后,正是地缘、产业双重变局带来的结果。01安徽外贸,靠什么后来居上?20多年前的安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透明省份”,在全国几乎没有多大存在感,更不用说外贸。然而,20多年过去,安徽不仅一度跃居经济10强省之列,而且外贸一路逆袭,赶超众多经济大省,位列中部首位。这背后,除了集体加入长三角带来的助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安徽自身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的超前押注。汽车产业,既是安徽工业崛起的最大亮点,也是外贸反超的最大贡献来源。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包括底盘)及零配件出口合计567.4亿元,同比增长23.8%,拉动全省出口增长4.5个百分点。在传统燃油车为主的时代,汽车制造工业集中于广东、上海、重庆、吉林、湖北、北京等传统工业大省。但在新能源时代,借助布局奇瑞、抄底蔚来、引进比亚迪,安徽一跃成为首屈一指的造车大省,更成为电动车出口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安徽汽车产量达到了249.1万辆,同比增长48.1%,占全国比重8.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同比增长60.5%,占全国比重9.1%。安徽生产的汽车,不只服务于国内市场,更是大量出口于海外。数据显示,2023年安徽出口汽车114.7万辆,同比增长80.1%,占全国比重23.4%,位居全国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的汽车产业布局,并非省会一家独大,而是广泛分布于各地市,带动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目前,安徽已经集聚了江汽集团、奇瑞集团、未来汽车、大众安徽等7家整车企业,形成合肥、芜湖“双核”驱动,安庆、宣城、滁州、马鞍山等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安徽将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形成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智能家电、有色金属为主的产业结构。去年,安徽规上工业总营收首次突破5万亿元,跃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西部工业第一大省。02河南外贸,主要受到全球电子产业大转移带来的波动。10多年前,当电子产业率先向中西部转移,坐拥人口优势、区位优势的河南成为最大受益者。富士康落户郑州,旋即成为全球重要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并带动河南晋级中国手机制造第二大省,仅次于坐拥华为、荣耀、OPPO、vivo等龙头的广东。高峰时期,郑州生产了全球一半的iPhone手机,且大部分出口海外,由此带动外贸狂飙。当地媒体曾直言,一个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的内陆省份,之所以能跻身全国外贸10强省,得益于“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带来的助力。然而,手机加工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受到全球化、人口红利的强引力,但也随着人口红利消退、地缘格局变迁而转移。如今,在种种因素影响之下,苹果手机产业链开始全球重新配置,“印度制造”的概念不胫而走,自然导致原本的工厂产能和对外出口受到冲击。目前,印度生产的iPhone占比已提升至14%。摩根大通分析,2025年苹果在印度生产的iPhone将占全球总产能的25%。而经历过一系列波折之后,苹果公司正在改变“富士康依赖症”,逐步将产能分配给立讯精密、纬创等其他代工厂,从而最大可能分散风险。这一系列操作,让中部大省首当其冲。今年1-5月,河南累计出口手机1100万台,同比下降52.6%,堪称外贸最大拖累。其实,对于“富士康依赖症”,当地早已有所应对。一方面,建立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告别对富士康和苹果手机的单一依赖。目前,郑州已集聚600多家规上电子企业,形成智能终端、计算终端、智能传感等新兴产业链条,剑指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新产业,而新能源汽车,正是重点布局所在。2023年,比亚迪占地面积最大、产能最高的整车生产基地在郑州正式投产,当年就生产整车超过20万辆,完成产值334.7亿元,今年产值有望突破1500亿元。再加上上汽、宇通、一汽等整车制造厂的助力,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有望超过70万辆,带动汽车产量突破140万辆,整体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可以说,在手机制造之外,郑州正在重塑新的支柱产业。在汽车产业助力之下,郑州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堪称稳经济的最大“功臣”。所以,只要能新的产业崛起,就不怕传统产业迁移,也不惧短期波动带来的影响。03内陆省份,靠什么跻身外贸大省?在传统外贸时代,谁靠近港口谁就接近国际市场,沿海城市外贸、工业双重崛起的逻辑就在于此。如今,当产业转移成为大势所趋,坐拥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支点、拥有人口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中西部地区,成为梯度转移的接收地。产业西移,是过去10多年来最为壮观的产业现象。大量电子企业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强省会迁移,郑州、合肥、成都、武汉、西安是最大受益者。来自“基建狂魔”的加持,同样不容低估。随着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市市有机场、人工运河等大基建的突飞猛进,加上中欧班列、航空物流枢纽的横空出世,内陆地区一改过去的区位劣势,变身开放前沿。借助中欧班列,成渝的电子产品能通过铁路,经行中亚直抵欧洲,而不必再辗转数千公里从上海港、广州港等地出海。借助航空物流,郑州的手机等高附加值的电子产品,借助“空中丝路”行销全球,郑州获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与此不无关系。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安徽,既坐拥长江港口,又深度融入长三角铁路网,充分发挥江海联运、海铁联运、江淮联运的综合优势,为外贸增长提供助力。得益于产业西移、基建狂飙的加持,中西部一众外贸大省大市后来居上,成为内陆开放的佼佼者。中国外贸10强省份,原本都是东部地区的天下,如今中西部已经占据三席,包括四川、安徽、河南。而中国外贸30强市,原本都是沿海城市一枝独秀,如今也多了成都、武汉、合肥、郑州、长沙、西安等强省会的身影。当然,地缘政治、产业转移、技术革命的影响仍在发酵,谁能最终坐稳中部外贸第一大省之位,值得关注。-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这些地方,正在“鹤岗化”中国地铁第一城,易主了这些新大学,被叫停了
7月17日 上午 11:48
其他

严控跨省办学!这些新大学,被叫停了

文|凯风高校跨省异地办学,迎来转折点。01这些新大学,建不成了。日前,总投资约31.5亿元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岛国际校区,因政策原因未能落地,这个肇始于2019年的异地校区合作项目,最终按下终止键。同样在青岛,今年年初,有关部门在回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建设情况”时表示,拟解除相关协议,这一985高校的跨省异地校区也宣告终止。即使在以“拼命建大学”著称的深圳,也有多所异地办学或合作办学项目被叫停,包括武汉大学深圳分校、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学院、华南理工·罗格斯创新学院等。如果说分校的建设门槛更高、覆盖范围更广、投资更为巨大,那么影响面相对较小的“研究生院”能否成为例外?答案也是否定的。此前,西南交通大学清理了青岛、唐山、深圳三地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撤销4个异地研究院。最近,西安交大苏州研究生院改名“西安交通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苏州)”,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改名为“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智慧港”,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院更名为“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纷纷失去院校之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已有数十个跨省异地办学项目被叫停或不批复,高校跨省扩张之路戛然而止,而一些地方借助“名校办分校”的速成之路也宣告终结。究其原因,早在2021年,教育部就出台禁令,要求“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同年,教育部门进一步发文明确,“一律停止新设异地研究生院、研究生学院及其他类似机构。”跨省异地办学之路,自此戛然而止。02跨省异地办学,为何被全力叫停?跨省异地办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大名鼎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就是早期落地的产物。这一模式的起因,在于我国高校布局,是行政分配的产物,而非市场选择的结果,高校集中布局在以省会为代表的传统大区中心,中西部和东北不在少数。(参阅《千万不要选错城市》)近年来,随着东部一众经济强市崛起,整体实力远超中西部省会,但由于高校匮乏而面临
7月15日 上午 11:47
其他

中国地铁第一城,易主了

文|凯风地铁一响,黄金万两。衡量地铁竞争力,一个指标是运营里程,看的是体量之大,另一个是客流强度,衡量的是“人气”之旺。从运营里程来看,地铁第一城是京沪之争;而从客流强度来看,则是广深之争。如今,地铁第一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01谁是中国地铁第一城?交通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已有53个城市(含县级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其中30多个城市贯通地铁。从地铁里程来看,目前我国已有7城跻身500公里地铁俱乐部,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成都、深圳、武汉、杭州。目前,京沪遥遥领先,但两城差距微乎其微,而未来北京有望凭着更大的城市面积而胜出。不过,地铁里程长短,更多受人口规模、城市面积、建设周期的影响,更多是一时的领先。京沪虽然遥遥领先,但最终势必一市堪当一省的重庆所赶超,重庆地铁规划里程超过1300公里,只要假以时日,问鼎第一不是问题。而再看客流强度,与单纯的运营里程相比,客流强度,更能体现地铁的竞争力。所谓客流强度,指的是单位公里每天的平均客流人次,类似于人均GDP、人均收入。客流强度,既是地铁拥挤和繁荣程度的标志,也是地铁效益的衡量指标,更是一座城市人气的直观体现。根据交通部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地铁客流强度破“1”的城市仅有9个:深圳、广州、长沙、西安、哈尔滨、上海、北京、兰州、成都。可以看到,深圳取代广州,问鼎中国地铁客流强度第一城,成为全国地铁最繁忙的城市。要知道,广州已经连续多年蝉联地铁客流强度第一城之位,勇闯三号线、决战珠江新城、登陆体育西、决战嘉禾望岗等传说广为人知。客流强度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地铁建设的基础门槛之一,也是地铁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关键指标。根据国家规定,新建地铁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以最低的0.7万人次作为基准,在已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的50多个城市里,只有1/3符合这一标准,很多强二线乃至省会城市都不及预期。毕竟,地铁造价高昂,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客流作为支撑,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更难以产生运营效益,未来将会陷入亏损的无底洞。因此,最近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不受理不具备条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级市的首轮建设规划,开通运营三年后客流不达标的,不能上报新一轮建设规划。这也是很多超大特大城市新一轮地铁规划被砍的原因,也是很多普通地级市被拒之门外的原因所在。02深圳地铁客流强度,何以力压北上广?北上广,是我国最早开通地铁的城市。北京早在1969年就开通了首条地铁,上海、广州分别是1993年、1997年,而深圳则要等到2004年。作为新兴城市,深圳经济可谓一飞冲天,但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却一度成为短板。而近年来,在拼命建地铁、建大学、建医院的助力之下,深圳正在迎头赶上。今年以来,深圳地铁单日客流量多次突破千万人次,成为全国第4个千万级地铁客流城市,与北上广处于第一梯队。深圳地铁运营里程只有567公里,平均客流强度更高,今年上半年超过1.4万人次/公里日,位居全国第一。其一,作为超大城市,深圳城市面积更小,人口密度更高,线路密度更强,更易发挥地铁网络的规模效应。有城市在收缩,有城市人口还在集中涌入,北上广深都是如此。数据显示,深圳2023年常住人口高达1779万人,几乎都在城区范围之内,而其地域面积只有1997平方公里,不到广州、上海的1/3,只有北京的1/8。从人口密度来看,深圳每平方公里高达8900人,是广州的三倍多、杭州的8倍以上。其二,深圳正在拼命建地铁,且集中于中心城区,更能带动客流量的提升。2019年至今,深圳新增地铁里程超过250公里,仅次于有着亚运会盛会经济加成的杭州,这些新增地铁多数都穿越中心城区。广州这些年也修了不少地铁,但多数都位于郊区,客流效应不及中心线,加上外围区多个商业中心崛起,摊薄了整体客流强度,从而被深圳赶超。其三,地铁客流强度,是城市人气的体现,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去年以来,深圳经济表现极为亮眼,先后赶超上海晋级中国工业第一城、外贸第一城,GDP多番领跑一线城市,带动更多外来人口回归。虽然广深两地的常住人口都不到2000万,如果加上探亲、出差、旅行等短期客流,两城实时人口都在2400万以上,丝毫不弱于京沪。其四,大湾区正在变成一个城市,随着硬联通、软联通的双向突破,大量来自香港、珠江口西岸的客流涌入,为深圳带来更高人气。日前,备受瞩目的深中通道开通,跨越伶仃洋,将珠江口东西两岸连成一体,深圳的“势力范围”得以拓展到广阔的珠江口西岸。深中通道开通首日就遭遇大堵车,而开通首周总车流量超72万车次,日均车流量在10万车次以上,远超预期。与此同时,去年以来,港人“北上”成为潮流,深圳一时之间涌入无数拥有更强消费能力的港客,无疑也带动了地铁客流的提升。去年全年,就有超过4000万人次香港居民经深圳口岸入境,而今年全年有望超过6000万人次乃至更高。地铁地铁客流一路飙升,客流强度力压北上广,可谓顺理成章。03长沙、西安,哈尔滨、兰州,客流强度为何力压京沪?去年以来,长沙、西安、哈尔滨等城市,在地铁客流强度榜上就一直居高不下,成为经久不息的热议话题。一个原因是,这些城市人口规模庞大,但地铁建设较慢,地铁里程与人口规模不相称,导致客流集中在仅有的地铁线路上。长沙、西安都是千万人口大市,哈尔滨常住人口也超过900万人,地铁出行的需求极为庞大,但地铁线路却明显少于同能级城市。哈尔滨、兰州尤其如此。哈尔滨至今只有3条地铁、运营里程只有82公里,而兰州只有2条地铁,既有地铁难以满足需求。可惜的是,哈尔滨新的地铁规划被退回了,原因不在于客流强度,而在于债务率。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这些城市都是文旅大市,都不乏网红城市基因,游客众多,一些热门打卡地堪称人潮汹涌。数据显示,西安、长沙去年接待游客分别达到2.78亿人次、1.95亿人次,而今年旅游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就像深圳地铁存在来自香港、东莞、中山的客流加持,西安、长沙地铁客流同样不乏全国各地游客的助力。与很多省会以通勤客流为主不同,网红城市既有庞大的通勤客流,也是为数不少的旅游客流,两者叠加,带动客流强度的飙升。不过,可以预料的是,随着地铁建设加速,一旦线路大幅扩容,这些城市的客流强度,或将向常态回归。04哪些城市地铁客流强度不及预期?如果以0.7万人次/每公里日作为衡量基准,南京、青岛、天津、苏州、郑州、大连、合肥、宁波、福州、济南等地地铁都尚未达标。一部分城市,或许正处于大规模地铁建设周期,已开通的线路较少,尚未联络成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还有一部分城市,基于城市开发思维,优先将地铁开往数十公里之外的郊区,而郊区人口密度不足,由此导致客流量出现暂时性过低的现象。当然,更多的城市,则是因为人口不足,尤其是城区人口不足,大量人口分散在地铁难以覆盖的县域、乡镇。所以,国家制定的地铁建设三大门槛之一,就是市区人口,市区人口不足300万的,不得建设地铁。事实上,很多经济强市,乃至泉州、烟台这样的万亿级城市,之所以迟迟没能建地铁,就是因为县域区划众多、人口过于分散、城区过于薄弱,未能达标。如果是因为建设周期或建设节奏的原因,客流强度不足倒还不成问题,如果是因为人口因素,那么地铁建设就未必是一门好生意。毕竟,就连客流强度最高的深圳地铁,都未必能赚钱,北上广深无一例外都需要财政补贴,遑论一般城市?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充足的客流支撑,也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有充沛财力托底,更不是每一个城市财政收入都能一直保持高增长。可以说,债务压力之下,地铁建设还会继续收紧,许多城市的地铁梦真的要碎了。-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长三角,正在拼命建机场全球最大的“城市”,呼之欲出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这些地方,正在“鹤岗化”
7月12日 上午 11:41
其他

跌回白菜价!这些地方,正在“鹤岗化”

文|凯风中小城市“鹤岗化”,正在变成现实。01地处东北的鹤岗,曾因“一套房子几万元”多次登上热搜,而在全国像鹤岗一样的城市不在少数。据经济观察报梳理,房价下限跌破1000元的城市,不只是存在于东北和西北部分欠发达城市,也包括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省份的中小城市。另据凤凰网统计,全国至少有10个省份的24座城市,出现在社交平台有关“几万元全款买房”的讨论中。
7月10日 上午 11:37
其他

揭榜!最新全国100强城市排行

文|凯风城市竞争,不进则退。01我国共有330多个地级市、2800多个县区,百强市堪称其中的佼佼者。随着各地统计公报陆续对外发布,最新全国GDP百强城市终于揭晓。作为大国,我国地域广阔,资源禀赋不一,区域经济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存在,既有富可敌省的经济大市,也有人口不足50万的普通地市。作为第一梯队的十强城市,总体格局保持不变,南京仍为守门员。“十强城市”往往都是省域经济的佼佼者,代表着各自区域的天花板,要么是直辖市,要么是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与前一年相比,广州反超重庆,重回GDP第四城之位;而杭州反超武汉,两城形成你追我赶之势。南京自从2020年赶超天津,一直都稳居全国第10位,但近年来不仅天津再次发起挑战,就连宁波、青岛也形成追赶之势。作为第二梯队的万亿城市,从24席扩容到26席,山东烟台、江苏常州成功晋级。26座万亿城市,仍旧集中于经济大省,南北差距、东西差距仍旧存在。从南北分布来看,南方共有19城入围,北方仅有7城,分别是北京、天津、青岛、郑州、济南、西安、烟台,而山东一省就占了近半壁江山。从东西分布来看,东部沿海省份占了3/4左右,中部共有武汉、长沙、郑州、合肥4地入围,而西部只有重庆、成都、西安三城,中三角、西三角特征鲜明。第三梯队,50强俱乐部,守门员从山西太原变成福建漳州,再次上演普通地级市反超省会的名场面。如果说省会凭借集聚一省的经济产业及教科文卫资源而得以跻身前列,那么在城市能级上稍逊一筹的普通地级市,更多只能靠自产业突围。50强城市中,接近一半都是普通地级市,这些地市都有一技之长,或者家里有矿,或者不乏主导产业,或者享受到大都市圈的溢出效应。第四梯队,100强城市的守门员,则从福建龙岩变成安徽阜阳,部分城市由于挤水分而被动跌出百强梯队。这是城市竞争最为激烈的区间。在3000亿到5000亿元之间,“挤”进了50多座城市,彼此之间的差距多则数十亿元,少则只有几亿元。即使百强之外的城市,与守门员之间的距离也相差不大。这意味着,百强城市的洗牌仍在持续,没有谁会永久稳固。02全国百强市,都分布在哪些省份?与传统印象一样,百强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其次,西部和东北最少。从省份分布来看,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各有13市、12市、10市、8市跻身百强。再加上福建以及京沪,东部7个经济大省占了半壁江山,更占了万亿俱乐部的2/3以上的席位。所以,国家层面反复强调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不是没有道理。其中,江苏是唯一所有地市都跻身TOP100之列的省份,也是唯一一个所有地市GDP都突破4000亿元的省份,体现了市域经济的相对均衡。江苏“十三太保”中,GDP总量最低的连云港,超过了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的省会,放在大多数中西部省份,都能跃居第二或第三位。中部地区,湖南、河南、江西均有5市入围,而安徽有4市跻身其中,湖北只有3席,山西只有省会太原一地入选。这其中令人意外的是江西。一个有着“环万亿GDP城市”戏称的阿卡林省,百强市数量竟然超过网红大省安徽,与其区域经济相对均衡、省会大而不强的格局不无关系。与往年相比,河南百强市数量有所减少,这背后与统计数据终核调整不无关系,部分省份终核GDP遭遇明显调降,由此跌出百强之列。西部地区,各省的百强市普遍不多,四川、内蒙古各自有3城入围,陕西、云南、贵州都是2城。这些地方多数都是“省会+副中心城市”或“省会+资源型城市”的组合。由于强省会林立,地级市要想突围,必然得有特色产业作为支撑。四川是前者,成都与绵阳、宜宾;内蒙古、陕西等地都是后者,呼和浩特与鄂尔多斯、包头,西安与榆林。东北三省,一共只有4市跻身百强,包括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正是大名鼎鼎的“东北F4”。4座城市都是副省级市,要么是省会要么是计划单列市。这意味着,东北40多个普通地级市,无一入围百强之列。在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中,东北仍旧是唯一没有万亿GDP城市的地区,也是百强城市最少的地区。东北何以突围,任重道远。03广东百强市,为何没有江苏山东多?广东只有10个百强市,而江苏、山东分别坐拥13个和12个。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经济总量遥遥领先,却只有不到一半的地市跻身百强之列。这背后,既有区划因素,也不乏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差距的客观现实。其一,广东下辖21个地市,区划之多,与四川并列全国第一,形成了摊薄效应。与之对比,江苏、浙江分别下设13个、11个地市,而同为人口大省的山东与河南各自有16个、17个设区市。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虽然坐拥广深两个准2000万人口大市,但却存在7个人口不足300万的小市。(参阅《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回来了》)区划过于分散,自然导致部分地市经济总量不高。所以,这些年,呼吁汕揭潮三市、珠中江合并的声音不绝于耳。其二,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的经济差距,是客观事实,但也是未来广东经济增长的空间所在。珠三角可谓群星闪耀,一个仅5万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云集了广深佛莞四个万亿城市和2万亿工业强市。无论是经济发达程度,还是城市化率、城市群成熟度,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这在《全球最大的“超级城市”,呼之欲出》一文有详细论述。然而,粤东西北却没有独当一面的经济大市,多个地市人均GDP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背后的原因有地理因素,也有历史路径因素,也与分工不同有关。当前,广东正在力图扭转这一局面。一方面,广东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粤东西北地区打造一批强县强镇。另一方面,广东也在提出支持珠三角各市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探索布局建设“飞地经济”,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反向飞地”,通过财政、产业双转移带动区域发展。未来,广东的万亿城市俱乐部有望继续扩容,而百强市数量同样有望继续扩张。04哪些省会,未能跻身50强之列?根据《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省会,集一省行政、产业、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资源为一体,历来都是一省的经济产业重镇。省会强则全省强。省会在全国城市矩阵中的位次,可以管窥一个省份在全国区域经济中的位置。目前,我国内地共有27个省会/首府,万亿GDP成员不在少数,但也有部分止步于50强之外,不及普通地级市。据统计,2023年,共有11个省会/首府名列50强之外:太原、哈尔滨、南宁、贵阳、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银川、海口、西宁、拉萨。这些省会,多数位于西部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发展空间所限,所在省份本身经济体量就不大,省会即使能集全省资源于一身,但规模也必然受限。有些省会,曾经位居前列,但由于一众地级市的崛起,而被挤出了50强俱乐部,太原、哈尔滨等都属此列。在东北极为高光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哈尔滨曾是TOP20城市,如今虽然借助网红城市重新火了一把,但经济实力早已不同于过去,一直在50强门槛徘徊。太原则是前几年50强俱乐部的守门员,但随着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等资源型城市的狂飙突进,被后浪给挤了出去。南宁、贵阳、兰州等地,虽然都是所在省份的经济第一城,但与潍坊、盐城、台州等普通地级市相比,仍有距离。所以,这几年,中西部省份纷纷将“强省会”作为突围之道,从中部的南昌,到西部的贵阳、南宁、兰州等地,无不如此。作为新晋网红省份,甘肃甚至喊出了“里里外外都要支持兰州”的口号,将强省会拔高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确,发达地区才有谈论多中心的资格,欠发达省份离不开强省会。05哪些城市经济位次提升最猛?过去一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分别上升10名、9名,四川宜宾上升9名,成为城市竞争的最大赢家。事实上,这不是内蒙古相关地市第一次晋级,加上一路跃升到50强的鄂尔多斯,内蒙古F3过去几年排名集体狂飙。能源经济的盛宴,是最大助推因素。内蒙古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鄂尔多斯原煤产量全国第一,包头则有“稀土之都”的称号,就连首府呼和浩特的工业,与能源产业也息息相关。与山西等资源型大省不同的是,内蒙古在传统能源之外,又成了新能源的热土,带来第二增长极。内蒙古风光水电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有着先天优势,而借助新能源布局切入制造产业链,也是顺理成章。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新能源全产业链增加值增长16.1%,风光氢储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2762亿元,呼包鄂通4个基地占比达到80%,风电装机量全国第一,而总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同样位居全国之首。四川宜宾,但短短两年GDP位次从全国第98位窜升到第86位,成为四川最亮眼的明星。宜宾虽然也是老工业基地,但这一次城市晋级依靠的不是资源产业,而是制造业。(参阅《长江第一城,为何这么猛》)更关键的是,对宜宾经济拉动最大的不是“一黑一白”的传统工业,而是以“一蓝一绿”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一黑一白,说的是煤炭和白酒,五粮液的威名可谓无人不知;一蓝一绿,指的是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如今,宜宾已拥有白酒、动力电池两大千亿级产业,光伏、数字经济正在迈向千亿级,形成了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格局。宜宾等地经济的壮大,有助于打破成都一城独大的格局,为四川培育更多的增长极。06未来,哪些城市或将脱颖而出?在《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中,我总结了中国未来城市竞争的八大趋势。北上广深地位稳固、经济重心持续南移、一省一城、中小城市鹤岗化、陆权复兴、大城大圈、抢人白热化、楼市超级分化。从重要时间节点来看,1978年之前,重工业城市一枝独秀,东北与中西部工业重镇强者恒强;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东部地区乘势而上,沿海贸易城市一飞冲天;2000年之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横空出世,开始重塑区域格局;2010年代,大投资大基建集体上马,消费升级促进内需崛起,中西部强省会突飞猛进;2020年代,随着新型城镇化步入新阶段,城市竞争从传统的单打独斗,变成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较量,大城大圈改写了区域竞争模式。而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区域产业格局。以新能源汽车能为代表的新兴支柱产业正在崛起,搅动地方竞争格局。所以,在新的变局之下,部分沿海工业强市或将不复以往高光,而内陆强省会有望崛起,而抓住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城市,或将集体突围。-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再说一次,不要选错城市长三角,正在拼命建机场全国出生人口,要反弹了?全球最大的“城市”,呼之欲出
7月8日 上午 11:38
其他

中国最强城市群,正在变成一个“市”

文|凯风珠江口,正在上演“大缝补术”。01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日前,备受瞩目的深中通道正式开通,这座集人工岛、深中隧道、深中大桥、横门西航道桥为一体的超级工程,终于迎来历史性时刻。深中通道,跨过伶仃洋,将珠江口东西两岸直接连在一起,打通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从深圳到中山、珠海等地,不必再绕行虎门大桥,通达时间从1个半小时缩短到半小时左右,正式迈向“1小时交通圈”。深中通道的横空出世,为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A”字型交通主骨架,再添重要的一横,与已建成通车的虎门大桥、南沙大桥、港珠澳大桥,共同构成连通东西两岸的纽带。如果再加上规划中的深珠通道、莲花山通道等,在不远的将来,珠江口将会出现11条跨江跨海通道。众所周知,在珠江口两岸,环绕着包括广州、深圳、香港、澳门、佛山、东莞、珠海、中山在内的众多经济强市,形成100公里“黄金内湾”。这条黄金内湾,既是我国经济密度、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也是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整体城镇化率已超85%,多数城市都高达90%以上。从太空俯瞰,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地理边界正在区域消失,都市间不断蔓延连成一体,几乎不再有明确的分割线。如今,就连珠江口两岸,也在被一座座跨江跨海通道连成一体,珠江两岸从“V”字形出海口,开启了向“O”形闭环的晋级之路。有人说,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并非没有道理。02有了港珠澳大桥,为何还要花400多亿建深中通道?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总投资高达446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19.2亿元,高居全国跨海大桥第2位。作为世界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要兼顾港口出海和机场通航需求,所以既有桥梁又有深隧还有人工岛,多项工程刷新了世界之最。正因为投资巨大,深中通道收费也不低。目前,全线最低收费66元,高于虎门大桥、南沙大桥,不过由于线路更长,每公里单位收费低于后者。造价不菲,且几十公里之外就有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南沙大桥,再建一条深中通道的意义何在?究其原因,珠江东西两岸的人流、物流往来,远非一两座大桥所能满足。大湾区是我国最成熟的城市群,也被誉为最接近世界级的连绵城市带,整个区域汇聚了8600多万人,每天的跨城通勤量超过600万人次,在不远的将来或将超过1000万人次。在珠江口已有的跨江通道中,上世纪末建设的虎门大桥早已不堪重负,而新建的南沙大桥仅运行4年多就已超过设计流量,每逢节假日拥堵的车龙更是连绵十多公里。虎门大桥、南沙大桥设计流量都是10万车次/日,但高峰时期都已达到20万车次,亟待新的跨江大桥进行分流。此外,珠江口是A字形架构,目前的过江通道,多数集中于顶点的广州,深圳与珠江口西岸的中山、珠海一直缺乏直连通道,而两岸铁路交通同样要从广州绕行。虽说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由于单“Y”型设计,未能对接深圳,导致深圳与珠江口西岸的交通仍旧存在缺口。目前,随着粤港澳三地进一步融合,加上“港车澳车北上”等政策的推动,港珠澳大桥的客流量正在迎来井喷。数据显示,2023年,港珠澳大桥全年出入境旅客超1630万人次,是2019年的2.23倍;而今年前5个月就已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全年有望站上2000万人次的新高。可以说,既是港珠澳大桥不新建深圳支线,客流量迟早也会趋于饱和,珠江口显然还需要更多通道。03深中通道的建成通车,无疑有着历史性意义。深圳跨过伶仃洋,成功将“势力范围”拓展到珠江西岸,而中山、珠海、江门等地也得以尽享中国经济第三大市的溢出效应。目前,广东规划了5大都市圈,包括广州、深圳两个国家级都市圈,以及珠江口西岸、汕揭潮、湛茂都市圈。(参阅《第一个5万亿国家级都市圈,来了》)广州、深圳都市圈,都是5万亿级的超级都市圈,其内部早已通过跨城地铁城轨、共建万亿级产业等连成一体。不仅是内部,两大都市圈之间,往来都十分频密,交通正在步入“同城化”模式。就在上个月,有着“湾区1号地铁”之称的广佛肇莞惠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形成一条东西走向、横跨广佛肇莞惠5市、全长258公里的大动脉。(参阅《中国最长的跨市“地铁”,来了》)不仅如此,大湾区地铁2号线呼之欲出。根据报道,深圳地铁将接管穗莞深城际铁路,与大湾区1号线纵横交汇,且有望进一步向惠州、汕尾、清远等地延伸。当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纷纷“破圈”牵手之际,在最擅长融合发展的大湾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也不会被晾在一边。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由珠海、中山、江门、阳江4市构成,地处广州都市圈、佛山都市圈之间。珠西都市圈虽然战略定位不低,但由于缺乏强中心城市,没有引领者,发展远远不及两大一线城市都市圈。不过,随着深中通道开通,加上广州地铁22号线南延、广珠澳高铁纳入规划,珠西都市圈终于有了左右逢源的可能。交通圈背后是生活圈、产业圈和经济圈。目前,深圳与中山联合打造的深中经济合作区、与江门共同打造的深江经济合作区等“产业飞地”,已经亮相。从交通同城化到产业协同发展,区域融合,无论对于哪一方面,都是好事。04深中通道之后,谁是下一座跨江跨海通道?一条深中通道仍然不够,深珠通道(伶仃洋通道)和港珠澳大桥的“双Y”扩容,会否成行?深珠通道或许已经不远,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或许会有动作。根据官方回复,目前正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争取将该项目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线位规划、铁路中长期规划(修编)、国家“十五五”规划等国家相关规划。这条通道一旦建成之后,从深圳前海到珠海金鼎,最快只需要30分钟,将形成名副其实的1小时经济圈。当然,最大的阻碍仍然在于客流预期和造价。深珠通道估算总投资额预期超过400亿元,而两岸已有港珠澳、深中两座大桥,是否还需要再建第三座,仍然需要长期论证。港珠澳大桥的扩容,也已纳入研究,但能否开建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2021年发布的“广东综合交通规划2035”中提到,研究深圳经港珠澳大桥至珠海、澳门通道,更好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而今年4月开始征求意见的“珠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5”,出现“港珠澳大桥:政策突破,连通深港”的表述,被舆论解读为连通深圳的信号。“双Y”方案虽然呼声颇高,但粤港澳三地道路通行规则不同、海关规则有一定差异,而未来的资金投入同样不菲,所以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无论如何,通过强大的“缝补术”,珠江口正在变成大湾区的“内河”。而跨城地铁、城际交通、高铁等多层次交通体系的存在,更将整个大湾区变成1小时经济圈、交通圈、生活圈。总之,在都市圈和城市群时代,长三角越来越像一个省,而大湾区越来越像一个市。-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为何花费700亿,再造世纪运河中国高校第一省,易主了再说一次,不要选错城市长三角,正在拼命建机场
6月30日 上午 11:37
其他

中国最大城市群,正在拼命建机场

文|凯风高铁之后,“市市通机场”时代也来了。01中国最大城市群,还在拼命建机场。日前,民政部发布通知,新建嘉兴机场命名为嘉兴南湖机场,成为全国第二个、长三角第一个专业性国际货运枢纽。此前,长三角城市群已有24座大型通用机场,加上在建、迁建和规划新建的8座机场,未来整个长三角将会涌现32座民用运输机场。这里的机场,指的是大型民用运输机场,不包括军用机场,也不涵盖服务于低空经济的中小型通用机场。要知道,作为中国最大城市群,长三角三省一市统共只有41个地市,超过80%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大型机场,离“市市通机场”只有一步之遥。如果考虑到芜湖宣城、扬州泰州等地共用一个机场,没有机场的地市可谓寥寥无几。与之对比,同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京津冀地区只有9座机场,而粤港澳大湾区只有7座机场,而全国也就250多座机场。虽然区域面积不同,但长三角机场群不只是数量之多,就连密度也位居全国第一。据统计,在长三角城市群,每0.7万平方公里就有一座机场,是全国平均水平3倍以上,也超过大湾区和京津冀城市群。从机场能级来看,长三角多数都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千万级机场数量同样位居各大区域之首。目前,我国共有38个千万级机场,长三角地区占了7座,其中TOP10机场中,长三角占了3座。作为超级“流量”入口,机场既是门户枢纽城市的标配、城市能级和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航运物流、先进制造等临空经济的重要支撑。但任何机场都不会凭空而来,而要依托于经济产业、人口规模和区域能级而布局,不是每个地方都能雨露均沾。作为中国最大城市群,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超过30万亿元,常住人口达2.38亿人,分别全国的1/4、1/6左右。庞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不仅交织成纵横交错的陆地交通网,而且形成了连通内外、通达全球的空中网络。02“市市通机场”时代,谁没有,谁尴尬。长三角41个地市,坐拥32座机场,考虑到芜湖宣城、扬州泰州等共用机场,以及上海双机场的存在,仅有9个城市没有机场。上海是我国第一个“双机场”城市,也是航空旅客吞吐量最高的城市,未来更将成为首个“三机场”城市。不过,上海第三机场,并非位于市域之内,而是一江之隔的江苏南通,这正是都市圈同城化、城市群一体化的体现。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江苏下辖13个设区市,素以“十三太保”著称,经济全部跻身百强,机场密度同样冠绝全国。江苏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9座民用运输机场,加上即将开工的上海第三机场,总体机场数量达到10座。除开扬州泰州合用一座,十三太保,只有苏州、镇江、宿迁仍属空白。浙江也是如此。浙江共有11个地市,考虑到在建的嘉兴、丽水机场,未来将有9大机场。换言之,在浙江众多地市中,只有绍兴、湖州两市暂无机场影子。作为最年轻的长三角成员,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不及江浙沪包邮区,却是“拼命建机场”的最大受益者。目前,安徽已有6座机场,
6月27日 上午 11:41
其他

再说一次,千万不要选错城市

文|凯风选城市,就是选未来。2024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1342万人,大学毕业生1158万人,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无论是大学还是大学生,都已不再稀缺。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未来的不确定性日益加大。选大学仍旧是第一位的,但若选错城市,人生或许会绕上不少弯路。选好城市,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谁是高考意义上的好城市?01教育大城之一:高校最多的城市大学越多的城市,教育资源更为集聚,整体创业创新的氛围也就更强。一般而言,高校越多,教育实力越强,知识溢出效应也更突出,高新产业的集聚效应也会更为明显。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有2800多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超过4300万人,规模双双居世界之首。但是大学分布严重不均衡,而集中于直辖市、强省会、经济强市等重点城市。先看大学数量,谁是我国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日前,教育部发布2024年全国高校名单,目前全国共有共有2868所普通高校,涵盖1308本科院校所、1560所专科院校。我国内地大学10强城市分别是:北京(92所)、广州(84所)、武汉(83所)、郑州(73所)、重庆(73所)、上海(69所)、西安(63所)、成都(59所)、长沙(59所)、天津(57所)。注意,这里的高校,既包括本科院校,也包括专科院校,衡量的是规模之大,而非实力之强。要知道,全国高校中,超过一半都是高职(专科)院校,而多数城市本科院校占比不足一半。如果单看含金量更高的本科院校,10强城市格局为之一变:北京(68所)、武汉(46所)、西安(45所)、上海(40所)、广州(39所)、南京(34所)、天津(31所)、成都(29所)、杭州(29所)、哈尔滨(28所)。可以看到,北京仍旧遥遥领先,但武汉、西安、上海、南京的排位都有所提升,而郑州、石家庄、昆明的排位有所下降。当然,无论是全部高校还是本科高校,深圳、苏州、宁波、东莞、佛山、南通等万亿级经济强市,都处于垫底位置。作为万亿城市,深圳只有7所本科高校,苏州8所,东莞4所,无锡南通都是3所,佛山则是2所,综合实力不及东北F4。02教育大城之二:大学生最多的城市大学是名副其实的“人才港”,是一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在校大学生数量越多,教育资源越丰富,作为后备军的高学历人才越多,整个城市的发展潜力也就更大。当前,我国开始涌现出一批百万大学生之城。根据各地统计公报数据,2023年,广州、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北京、西安、南京8城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为我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中,广州以164.2万的在校大学生总量,蝉联全国第一,郑州、武汉分别以146万、137万,位列第二和第三。广州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如果看大学生密度,郑州、武汉、南京、兰州、南昌、太原都不遑多让。在这些城市,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已成为常住人口的重要一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及研究生,为广义上的大学生。大学生众多,只能说明高校规模之大,难以说明综合实力之强。在学研究生数量,可作为衡量城市教育实力的参考指标之一。目前,我国只有9个城市在学研究生数量超过10万人,包括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成都、杭州、重庆。北京堪称独一档的存在,在学研究生数量45.5万人,基本赶上了本专科生的数量,一个城市占了全国1/10左右。北京之后,上海、南京、武汉在学研究生数量均超过20万人,西安、广州也超过15万人,与各大城市本科高校及双一流高校相匹配。与之对比,一些大学生数量居前的城市,研究生数量却不足10万人,暴露出其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尴尬。郑州、石家庄、南昌、昆明都是如此。03教育强城之一:双一流大学城市的教育水平,看的不只是规模之大,更是实力之强。我国大学的评价机制,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985工程、211工程,曾被视为一流大学和重点大学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985/211工程戛然而止,随后被“双一流大学”所取代,成为衡量高校实力分布的重要参考指标。双一流大学不是一劳永逸,每隔5年评比一次,最新的为2022年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大学名单,共有147所高校入围。全国双一流高校最多的10个城市:北京(34所)、上海(15所)、南京(13所)、广州(7所)、武汉(7所)、成都(7所)、西安(7所)、天津(5所)、长沙(4所)、哈尔滨(4所)。双一流高校的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几乎每个省份都来者有份,这体现的是政策倾斜因素。与过去的985/211以择优为主的评价机制不同,双一流大学覆盖范围更广,每个省份都有高校入围,就连西藏、宁夏、青海也不例外。唯一的特例是河北。河北仅有的1所双一流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位于天津,但由河北省与教育部、天津共建,且招生倾斜于河北,可视为河北高校。二是,双一流大学虽然分布极广,但不同城市大相径庭。整体而言,双一流大学主要集聚于四大直辖市,以及其他主要省会城市,基本都传统的大区中心。相比而言,一些明星城市,双一流大学屈指可数。‘深圳、苏州、厦门、宁波、济南、郑州等各自只有1所高校入围,而佛山、东莞等地仍旧挂零。入围双一流大学不等于就跻身一流梯队,其实力的强弱,是通过入围学科数量来体现的。这是各大省份一流学科排行榜:当然,正如我在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所说的,跻身双一流,未必说明高校实力突出,但成为双一流,却能得到来自国家、省市大量财政资金的扶持,发展自然如虎添翼。高校实力不算发达的河南很有代表性。河南拿下了两所双一流大学,一个是郑州大学,一个是河南大学。这两所高校,在日常的行政教学开支之外,还获得了河南近百亿资金的重磅扶持,可参阅《赶超江苏!中国高校第一省,易主了》一文。所以,双一流大学,未来会强者恒强。更多分析可参阅我的最新著作《中国城市大变局》04教育强城之二:985高校双一流大学体现的是雨露均沾,而985高校则是优中选优,无疑更具权威性。全国2800多所普通高校,但本科院校占比不到一半,而双一流高校147所,而985高校仅有39所。具体来看,北京8所、上海4所,位列第一梯队;湖南、陕西都是3所,紧随其后;而江苏、广东、湖北、四川、山东、辽宁、天津都是2所;浙江、安徽、黑龙江、吉林、福建、重庆各自都有1所。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广州、成都、长沙、天津是最大受益者,这些城市无一例外都是直辖市或省会,均为传统大区中心。985高校分布并不均衡,还有哪些省份颗粒无收?我国内地共有31个省份,但还有13个省份没有985高校。其中不乏以河南、河北、山西为代表的“山河四省”成员,以及江西、广西、贵州、云南、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等广大中西部省份。作为中国户籍人口第一大省,没有985高校,始终都是河南最大的尴尬。虽说在双一流大学时代,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双跻身双一流序列,但仍然难以弥补985缺失的遗憾。其实,一些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省份,在教育上并不差。一个典型是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均为985高校,哈工大、吉林大学声名赫赫,凸显了东北地区深厚的教育底蕴,即使经济产业都不复以往高光,但教育的底子还在。其实,无论是本科高校、双一流高校还是985高校,无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重点学科数量,东北整体实力都位居全国前列。另一个典型是甘肃,虽然全省GDP总量只有深圳1/3,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一,但甘肃的科教实力并不弱。中国唯一位于胡焕勇线以西的985高校就是兰州大学,甘肃还聚集了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1200多家。然而,从甘肃到东北再到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产业实力孱弱,与科教实力不相匹配,导致无数大学毕业生纷纷“出走”,就连985高校也纷纷奔赴沿海地区大建分校,以寻求出路。对此,教育部明确发文,严控部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的事项。高校仍能留在当地,但“985高校能否留不住大学毕业生”,仍是待解的难题。05教育强城之三:世界TOP500高校大学排名榜单五花八门,真正具有可信力的只有4个:QS、U.S.
6月25日 上午 11:37
其他

赶超江苏!中国高校第一省,易主了

文|凯风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有多远?01中国高校第一省,变了。日前,教育部发布2024年全国高校名单,全国共有2868所普通高校,涵盖1308本科院校所、1560所专科院校。这些高校分布在31省份,其中河南以174所的总量,首次位居全国之首,超过江苏(172所)、广东(165所)。长期以来,江苏一直垄断全国高校第一省之位,既是江南人文底蕴和科教优势的体现,也与经济、人口大省的地位相匹配。这一次,河南能力压江苏,问鼎高等院校第一省,虽然只是就数量、规模而言,但依旧殊为不易。要知道,广东是中国常住人口第一大省,而河南是户籍人口第一大省,而高考与户籍直接挂钩,这意味着河南相比广东面临更严峻的高考形势。(参阅《中国人口第一大省,回来了》)目前,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0万,占全国的1/10左右,远超广东、山东等地,而高考录取率在全国垫底,素有“地狱模式”之称。究其原因,省内高校欠缺且质量参差不齐是主因,“拼命建大学”就成了河南难以绕开的选择。几年前,河南有关领导在与教育部等部门座谈时,连发三个恳请,呼吁在高等教育布局、双一流大学建设方面,给予河南更多支持。作为农业大省,河南工业发展相对受限,财税难免紧张。即使如此,河南仍旧投下重金建大学,更专门斥资75亿元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迈向一流。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过去,河南高校数量从141所大幅增加到174所,新增高校数量占到全国的1/5左右,堪称“拼命建大学”的最大赢家。河南一路赶超山东、广东、江苏,跻身中国高校数量第一省之位,开启了“逆袭”之路。02不缺大学,缺的是好大学。河南虽然在高校整体数量上完成了赶超,但这些高校多数都是专科院校,一流大学匮乏,始终都是发展的最大隐痛。正如城市有行政级别、规模层级之分,大学有本科、专科之别,也有部属高校、地方高校的区分,更有985/211高校、双一流大学、普通高校的悬殊。河南的问题在于,1亿多人的大省,只有2所双一流大学,没有部属高校,没有985高校,更没有跻身全国20强之内的高校。其一,河南高校数量虽然位列全国第一,但接近2/3都是专科院校,与江苏、湖北、广东等地存在巨大悬殊。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高校名单,河南174所高校中,只有60所本科院校,占比仅为34%。与之对比,江苏172所高校,本科院校多达78所,占比45%以上;而同处中部的湖北133所高校,本科多达68所,占比超过半壁江山。在河南众多高校中,排名最高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分别位列全国第51位、95位,更多都在500名之外,与其他经济大省悬殊极大。其二,河南只有2所双一流大学,985高校、部属高校双双挂零,与经济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我国大学的评价机制,最为人所熟知的当属985工程、211工程,曾被视为一流大学和重点大学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985/211工程戛然而止,随后被“双一流大学”所取代,成为衡量高校实力分布的重要参考指标。根据最新双一流大学名单,内地共有147所高校入围,其中最高的北京拿下34所,而河南仅要有郑州大学、河南大学2所高校入围。这一结果,已是政策倾斜的结果。毕竟,在传统的985-211评价模式中,河南有且只有郑州大学1所双一流高校,没有任何985高校。部属高校也是如此。全国共有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北京占了25所,上海8所,江苏湖北各7所,四川6所,山东3所,广东湖南重庆都是2所。而河南、河北、江西、山西等地,集体挂零。成为部属高校,可以享受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扶持的双重好处,而作为省属或市属高校,只能靠地方财政自力更生。由于高校招生会向本省倾斜,名校欠缺导致一个后果,河南985高校和211高校录取率,都明显低于同类省份。高校格局影响到人力资本分布,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形成正反馈式的循环,强者恒强,而洼地短期难以翻身。所以,河南只能称得上教育大省,离真正的教育强省还有相当长的距离。03中国高校格局,并非自发形成,而是行政力量主导的结果。根据我的新书《中国城市大变局》梳理,1950年代的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导致高校向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广州、成都、重庆等大区中心集中,由此奠定了后来的空间格局。而当时的河南,虽然坐拥国立河南大学等一众名校,但在这场盛宴中,不仅没有分得一杯羹,反而还面临被分拆的命运。毕竟,无论当时的省会开封,还是后来的郑州,并非大区中心,综合实力又弱于同能级城市。当然,计划经济时期,河南不是没有机会,最受争议的当属“京校外迁”时期的中科大落户事件。中科大本身成立于北京,系中科院的直属高校,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于备战备荒的需要,在京校外迁浪潮中,迁移到地方。当时,河南、安徽、湖北、江西都是备选地,但最终被安徽“捡”了一个便宜,如今成了合肥打造国家科学中心的最大支撑。时至今日,河南为何错失中科大,成了一段争议不绝的公案。粮食短缺、财力有限、缺乏远见等说法不绝于耳。其实,高校落户何地,不是地方所能决定,而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相对复杂,不能简单盖棺论定。无论原因是什么,如今的河南,都不愿再错过任何一所知名院校,能自己建设的就是拼命建,能引进的就大力引进。前不久,有关组建“中国工程院大学”的说法不绝于耳,引来郑州、长沙、重庆等众多城市的争抢。河南官方媒体更是直言,“如果中国工程院大学落户郑州,河南方面一定会倾尽所有的资源支持,这也是河南最大的优势。”可惜的是,“国工大”最终被辟谣。中国工程院直言,“目前没有创建中国工程院大学相关工作计划”。但是,河南渴求一流大学的决心和魄力,由此可见一斑。04“山河四省”,最难的还是河南。众多周知,河南与山东、山西、河北,一道被称为“山河四省”。其实,“山河四省”只在地理上成立,这四个省并非全都是“教育洼地”,面临的也不是同等的高考难度。山东在其中最为突兀,作为北方经济第一大省,山东高等教育实力远远超过河南等地。目前,山东共有161所普通高校,
6月23日 上午 11:30
其他

人口崩了!这个亚洲国家,急了

文|凯风人口“消失”,不再是传说。01人口危机,已经来了。近日,由于人口减少,韩国宣布进入“国家人口危机紧急状态”。韩国总统直言,“如果不扭转低生育高龄化趋势,韩国的人口最终可能会灭绝”。其实,早在20年前,英国牛津大学人口学家大卫·科尔曼就发出预警,“韩国有可能成为全球首个消失的国家”。这种论调,在当时被认为是危言耸听,但时间证明了一切。其实,韩国不是第一个宣布进入人口危机的国家。隔壁的日本,早就因人口危机而陷入“失去的30年”,而日本官方更是发出“国难当头”的预警。然而,论生育率下滑速度之快、人口降幅之猛、生育形势之惨烈,韩国比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日本出生人口在一路缓慢下坡,那么韩国出生人口,相当于直接坠入悬崖。据韩国统计厅数据,韩国2023年出生人口23.5万人,创下历史新低,生育率已经降到0.65,在经合国家中位列倒数第一。一个拥有5000多万人口的国家,每年的出生人口只有20多万,折算出生率只有4.4‰,在东亚地区垫底。与之对比,最先遭遇人口危机的日本,经过30多年的下滑,如今出生人口跌破80万人,但出生率仍有6‰左右的水平。当然,大哥不说二哥,韩国和日本,在人口减少的路上一去不复返。韩国人口或将腰斩。目前,韩国人口已经连续3年下降。根据官方预测,如果趋势不改变,韩国人口将会在2041年跌破5000万大关,到2070年减少到3800万人。日本人口已经遭遇13连降。根据日本官方预测,到2056年,日本总人口将从1.24亿人跌破1亿大关,而2070年左右将减少到8700万人。日韩竞相奔向“人口悬崖”,唯一的悬念,不过是谁“消失”得更快。02不只是韩国日本,整个东亚地区的生育水平,放在全球都是最低的。研究显示,目前东亚地区总和生育率只有1.17,远低于欧洲的1.51,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地区。不只如此,东亚地区还是全球生育下降最快的区域。过去60年,东亚生育率从6.53一路断崖式下降到1.17,近几年更是呈现加速下滑态势。总和生育率,指的是育龄妇女一生中平均生育数量。考虑到夭折因素,总和生育率超过2,才能保持正常的世代更替。可见,东亚地区遭遇的不是某个地区的人口危机,而是整个区域的人口断崖。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欧美发达国家的生育率过低,已经影响了人口的可持续性,但事实可能不是如此。欧美发达国家生育率仍然维持在中等水平,近年来更是出现局势反弹,而借助移民带来的增量,整体人口并未滑向下降轨道。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人口达3.35亿人,相比前一年增加了160万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来自国际移民。抛开移民,美国的生育率也不算低。OECD的数据显示,美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7,法国为1.8,而日本为1.3,韩国更是只有0.7。当然,美国的生育,多数都是新移民贡献的,尤其是亚非拉地区的贡献。受限于文化和地缘因素,亚洲国家不会轻易放开移民,唯一剩下的路子,就是提振生育。03东亚地区,为何都不生娃了?东亚国家基本都属于儒家文化圈。儒家文化最大的特点当属“家”和“孝”,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生育是人生大事,也是国之大事。在传统社会,生儿育女,不只是出于养老防老的动机,更被赋予传宗接代、宗族延续的重任。东亚地区生育率大幅下滑,原因是什么?一个经典的解释是,经济越发达,受教育水平越高,观念就越进步,社会保障体系就越发达,养儿防老的必要性就越低。同时,发达地区生育成本过高,因此父母倾向生育更少的孩子,而在既有的孩子身上付出更多的投入。这一规律确实存在,放之全球而皆准,但欧美国家的生育形势远远不及东亚地区严峻,说明还有别的原因。学术界提供了文化层面的解释。研究表明,儒家文化圈排斥非婚生育的道德严肃主义、集中在女方的育儿负担、重视社会成就的立身扬名文化、制度传统导致的学历主义等,限制了生育。这些因素多数集中在文化层面,其实在经济社会层面,东亚不同国家和地区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一个字是“卷”。《朝鲜日报》曾分析称,就业、房子和教育是韩国年轻人的三大压力来源,也是让他们远离约会、婚姻与生育的“幕后推手”。在网上,有人总结了典型韩国人的一生:从小开始上补习班,在各类考试中厮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再去争抢位数不多的工作岗位,等到60多岁仍旧“退而难休”,不得不继续工作补贴家用。然而,物极必反,卷到极致,就是卷无可卷,躺平主义、低欲望社会乃至单身社会的诞生,就不难得到理解。最早遭遇人口危机的日本,正是这些概念的发明地。与韩国相比,日本还有一重经济因素:上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之后,日本陷入“失去的30年”,漫长的经济萧条和通缩经济,以及过度内卷导致的逆反,共同带动低欲望社会的到来。相比于经济因素,这或许是更重要的。04日本、韩国,正在抢着“消失”。“人口消失”,只是就危机而言的,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总体人口的断崖式下滑乃至腰斩。人口,往往被视为综合国力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既关乎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也关乎民族兴衰、国际竞争等方方面面。当全球人口仍旧保持增长态势,而日韩人口在全球的比重却节节败退,影响显然是深远的。“消失”的第二层含义,指的是劳动力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占比的惨烈滑坡。人口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相比于总量,更重要的是结构。当年轻人不断减少而老年人逐渐增多,无论对经济增长、养老金可负担程度都会带来影响,甚至还会波及资产价格。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年轻人口越多,越容易形成资产泡沫,而老年人增多之后,当初的资产泡沫没有这么多人来接盘,房价等资产价格就难以维持。日本之所以陷入“失去的30年”,除了自身经济泡沫破裂导致的额资产负债表问题外,人口见顶,尤其是少子化的影响不容低估。事实上,无论日本还是韩国,都耗费多年提振生育,但结果都不如意。要扭转趋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END-国民经略创始人
6月21日 上午 11:41
其他

中国为何不惜花费700亿,再造世纪运河?

文|凯风时隔千年,中国再造人工运河。日前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水运主通道。对于备受关注的人工运河,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平陆运河建设,指导深化湘桂、赣粤及浙赣运河前期研究论证。平陆运河、湘桂运河、浙赣粤运河,被誉为21世纪三大人工运河,总投资额或将高达数千亿元。其中,平陆运河已经先行一步,总投资727亿,有望于2026年底完工。三大运河一旦建成,将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再造陆海新通道,重塑区域经济格局。01海洋贸易时代,为何还要建人工运河?目前,三大人工运河,先行一步的是广西平陆运河,官方有许多“第一”之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联通的运河工程,也是我国自京杭大运河后一千多年来的首条人工运河。这些“第一”,都是名副其实的。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时代到来,海港、空港、铁路崛起,内河航运不免陷入衰落,连京杭运河都未全线贯通,人工运河更是长期搁置。然而,随着国内大循环时代的到来,加上基建补短板、稳投资稳经济的需求,内河航运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海港是海洋贸易时代的弄潮儿,内河就是国内大循环时代的刚需。毕竟,水运的优势,不是一般货运所能比拟。根据测算,水运成本是铁路运输成本的1/2,公路运输成本的1/5,航空运输成本的1/20。用官方文件的话来说,水运具有运能大、单位运输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等比较优势,更适合大宗货物运输。近年来,内河航运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从东部到中西进步,众多省份都在大力布局。不过,我国的内河航运,主要集中在长江、西江(珠江)、京杭运河南段、淮河等干线,覆盖范围相对有限。在长江与珠江之间,还有广阔的内陆腹地,尤其是位居大江大河支线的众多地市,由于内陆河运萎缩,从繁华陷入衰落。所以,三大人工运河工程的横空出世,不只在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更在盘活更广阔的内陆地区。平陆运河连通的是广西内陆与北部湾港,湘桂运河打通的是湖南与广西、广东的水系联系,浙赣粤运河更将江西与浙江、广东两大发达地区连成一体。这些运河一旦建成,不仅为长三角、珠三角扩大经济腹地,也为广西、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再造发展机遇。02广西平陆运河,为何先行一步?日前,广西方面透露,投资额超过700亿元的平陆运河建设过半,有望于2026年底正式建成。平陆运河,位于南宁与钦州之间,连通西江流域和北部湾港口,将打通广西内陆腹地的出海口,从此通江达海,意义非凡。运河建成后,广西内河将新增一个出海通道,首府南宁经平陆运河由北部湾出海里程仅291公里,较由珠三角出海缩短560公里。要知道,广西是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省份,北部湾港是我国最靠近东南亚的大型港口,其集装箱吞吐量已跻身全国前十。不仅如此,广西的水资源相当发达,作为珠江上游的西江横贯而过,给广西带来巨大的水运优势。吊诡的是,水运优势如此之大,广西却活成了“内陆城市”。原因是,西江虽然经行广西,却不向南流向北部湾,而是一路向东直抵珠三角,在珠江口奔流入海。这就带来巨大的尴尬,过去广西南宁、贵港等地的货物想要出海,首选的不是100多公里之外的北部湾港,而是800多公里之外的广州港。所以,劈山开河,通江达海,打破山川地理带来的阻隔,再造世纪运河,就成了广西的首要之务。然而,广西经济体量相对有限,偌大的人工运河,仅靠广西一省显然难以承担。所幸的是,西南地区迎来了一大国家战略,让平陆运河的价值不再局限一省一地。这一战略就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条通道,起于重庆、四川,经贵州向云南、广西一路而过,通达世界各地。换言之,作为西部唯一的沿海大省,广西自然而然成了大西南地区的最大出海口,而打通南宁与北部湾港的迫切性与日俱增。所以,单看广西一省的得失,700多亿造运河自然有待商榷,但立足于大西南的长远发展,这条运河的性价比只高不低。03湘桂运河、浙赣粤运河,让谁受益?湘桂运河,连通湘江、桂江,最终北连长江、南接珠江,最大受益者当属湖南。一旦建成,湖南不必再绕行1000多公里的长江口出海,而是可直抵北部湾或珠三角港口,为湖南再造第二条出海通道。在2023年两会上,湖南代表团集体提出建议,将湘桂运河纳入“十四五”规划,并尽早开工建设。浙赣粤运河,南连广东,北接浙江,最大受益者是江西。这条运河,将打通江西与珠三角、长三角的出海通道,江西省内货物,无论是通过上海宁波出海还是广深出海,都不必再辗转铁路、公路,从九江沿长江一路辗转。从长远来看,浙赣粤运河,连通的则是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两大世界级城市群,且通过京杭大运河,遥接京津冀地区。所以,江西多个规划都在大力推动。《江西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提出,要加速浙赣粤运河的建设,构建向东向南的出省出海新通道。04湘桂运河、浙赣粤运河,为何比平陆运河慢了一步?三大运河同步纳入官方规划,但平陆运河已在路上,而其他两大运河仍处于研究论证阶段。一方面,湘桂运河、浙赣粤运河的造价更为高昂,而任何投资都要考虑性价比。根据研究测算,湘桂运河将按2000吨级标准建设,总投资约1500亿元;而浙赣粤运河由于要翻山越岭,全线总投资可能超过3000亿元,堪称超级工程。在《中国最长的跨海通道》一文中,我曾提出“超级工程”的三大衡量标准:战略上是否重要,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有性价比。目前,全国已经落地的千亿级工程,包括三峡工程、川藏铁路、港珠澳大桥,要么有战略上的重要性,要么有经济上的高预期。随着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债务约束越来越紧,千亿级工程能否上马,要考虑的因素只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建运河不是一省之事,湖南、江西、广西积极性很高,但广东、浙江等发达省份的响应度不及预期。无论是湘桂运河还是浙赣粤运河,庞大的投资都非一省所能承担,但不是所有省份都有兴趣。然而,对于运河两侧的广东、浙江来说,虽然能进一步拓展经济产业腹地,但对于自身只是锦上添花,所以积极性不高。毕竟,广东、浙江都有众多世界级海港,广州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均为全球十大港口,两大城市群同样可通过海港连接,对于内河贯通的需求不高。因此,两大人工运河想要落地,仅靠地方层面的协调恐怕难以推进,只能寄望于国家层面力量的推动。-END-国民经略创始人
6月19日 下午 12:13
其他

中国最富的省,正在拼命制造“千亿县”

文|凯风万亿大市、千亿大县,历来都是高能级的体现。自从国家层面提出“推进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县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全国共有1800多个县城,既有“富可敌市”的千亿GDP大县,也有仅有万人的人口小县。拼经济,哪些县域在领跑?01千亿GDP大县,再次扩容。日前,全国各地陆续披露最新GDP数据,千亿GDP县城俱乐部扩容到58席,比前一年新增5县。与前一年相比,河南郑州巩义市、陕西榆林府谷县、浙江宁波宁海县、浙江嘉兴平湖市、新疆巴州库尔勒市GDP首次迈进千亿大关,巩义更成为河南首个千亿县。与往年一样,最新10强县格局仍然保持不变:昆山、江阴、张家港、晋江、常熟、慈溪、神木、宜兴、长沙县、义乌。这些县域,GDP总量全部突破2000亿元,第一强县昆山的经济总量更是超过5000亿元,超过乌鲁木齐、呼和浩特、兰州、海口等众多省会城市。在地域分布上,57个千亿县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为最,而中西部地区13席,东北仅有1席。据统计,在内地27个省份中,还有12个省份千亿县挂零,包括广东、四川、云南、广西、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多数在西部和东北地区。具体来看,江苏多达21县入围,浙江11席,福建6席,山东5席。可以说,全国最富的省份,正在批量制造“千亿县”。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再次颗粒无收。其实,江苏历来都是“强县经济”的代表,而广东则是“强区经济”和“强镇经济”的领跑者。广东最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强县几乎都已完成撤县设区,而粤东西北县域的综合实力不够突出。在江苏,就连作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仍下辖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4大县级市,而广东的四大龙头——广深佛莞,都已没有县域存在。东部地区百花齐放,中西部地区13个千亿县都分布在哪里?整体来看,湖南3席,陕西、内蒙古都是2席,贵州、江西、安徽、湖北、河南、新疆各有1县入围。这些县城不同于东部地区的制造大县,多数是强省会下辖的区县,或家里有矿的特色强县。而偌大的东北地区,只有辽宁大连瓦房店一个千亿县,成了东北仅存的县域经济种子。02千亿县,到底强在哪里?千亿县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制造强县,产业实力强劲,足以独当一面。这类县域,主要集中在江浙闽等沿海发达省份。江苏苏州昆山市、江苏无锡江阴市、福建泉州晋江市、浙江宁波慈溪市、浙江金华义乌市,都属此类。这些县城,基本都位于大城市周边,属于大都市圈、大城市群的一部分,本身不乏良好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又能享受大城市的溢出效应、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效应。这些县城多数都有优势产业,昆山的电子信息,晋江的纺织鞋服,长沙县的工程机械,义乌市的小商品,都不乏全国性的影响力。作为中国最强县级市,昆山GDP总量高达5140亿元,放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可排在60名左右,超过80%左右的城市。昆山隶属于苏州,又与上海毗邻,本身就是长三角和大上海都市圈的核心成员,近水楼台先得月,发展自然如虎添翼。目前,昆山工业总产值已突破1万亿大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正在奔向万亿级,新显示、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剑指千亿级。一个小小的县级市,3家千亿级特大企业、10家百亿级骨干企业、125家十亿级“专精特新”企业、1083家亿元级企业,其能量远超普通地级市。这样的县域还有很多,苏州下辖的4个县级市(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无锡下辖的2个县级市(江阴、宜兴),宁波下辖的2个县级市(余姚、慈溪),都是如此。可以看到,这些制造强县,基本都是县级市。县级市与县,行政级别一样,但县侧重于农业功能,而县级市以二三产业为主,通常被视为城市的一部分。这样的县,已超出我们对于县城的传统认知。无论是经济体量、人口规模,还是城市建设,都相当于独当一面的城市,只是在行政体制上仍旧依附于大城市而存在。这些地方,未来不乏撤县(市)设区的可能,与超大特大城市,彻底融为一体。03第二类,强省会下辖的县域,本身就是省会的一部分,只是仍维持县域的行政区划。湖南长沙县、安徽合肥肥西县、江西南昌县、河南郑州巩义市,均属此类。前些年,随着城镇化突飞猛进,“撤县(市)设区”成为潮流,大批县城消失,我国诞生了一批“无县城市”。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南京、天津、厦门等10多个城市,率先进入“无县”模式,只有市辖区,而无县和县级市。然而,还有一众省会,或因为市域面积太大,或由于发展水平不一,仍旧存在部分县域。长沙下辖6区1县2县级市,合肥下辖4区4县1县级市,郑州更是坐拥6区1县5县级市,县域规模仍旧庞大。虽然在各地出台的十四五规划中,纷纷表示推进撤县建市设区,积极向着“无县城市”迈进。然而,行政区划改革已经全面从紧,无论是城市合并式扩张,还是城市内部的“撤县(市)设区”都已搁浅。2021年,国家发改委首提“慎重撤县设区”,到了2022年初,这一表述升格为“慎重从严把握撤县(市)改区,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这还没完。在2022年中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严格控制撤县建市设区”。从“慎重”到“慎重从严”再到“严格控制”,标志着撤县建市设区的空间所剩无几,一众城市错失了最好的扩容时机。下一次政策“开闸”,恐怕还要等上很多年。04第三类,家中有矿,或存在特色经济产业,主要集中于中西部。陕西榆林的神木市、贵州遵义的仁怀市、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准格尔旗,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中西部县城,论区位优势普遍不及沿海地区,制造业多数又相对薄弱,想要“出位”,只能拼家底。家里有矿,坐收黑色经济之利,资源型城市多数由此发迹。陕西的两个千亿县神木、府谷,内蒙古的两个千亿县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都是不折不扣的能源大市。其中,神木、准格尔都是产煤大县,其所在的榆林、鄂尔多斯,均为我国10大产煤大市,而内蒙古、陕西则是我国TOP3产煤大省。过去几年,借助煤炭经济的红利,榆林、鄂尔多斯一路狂飙,双双跻身全国50强城市之列,创下前所未有的记录。当然,资源型城市,近期面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困扰,远期则存在资源枯竭、城市收缩的风险,转型的迫切性远比一般城市更强。与神木、准格尔相比,贵州遵义的仁怀市则以白酒产业闻名,大名鼎鼎的贵州茅台就产自于此。遵义是贵州省的副中心城市,GDP总量直追省会贵阳,与省会形成了“双城记”。白酒不只是仁怀和遵义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也是贵州省的最大支柱产业,白酒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贵州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30%。可以说,一条赤水河,改变了茅台镇、仁怀市、遵义市的命运,也重塑了贵州的产业格局。05有县城在突围,也有县城不进则退。此前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这份文件将县城划分为5个大类: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根据文件,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全国1800多个县城,57个GDP突破千亿,但还有大量的县城经济总量不足200亿,乃至更低。经济强县毕竟只是少数,而人口流失县城占了绝大比重,这些地方何去何从备受关注。前几年,国家发改委首提“收缩型城市”的概念,要求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这意味着,一些人口持续流失的县城,失去了城市框架继续大扩张的可能,且不乏会被撤销合并的可能,这在凯风新书《中国城市大趋势》中有详细论述。根据龙瀛团队的最新研究,全国共有1507个人口收缩的区县,占比超过一半,总面积为44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中国近46%的领土。毕竟,当人口持续流失,不仅大规模公共建设无从谈起,连财政自给自足都会成为问题,遑论房价这样需要人口作为强支撑的房价等资产价格。同时,人口小县开启机构编制改革,缩减铁饭碗,多个行政部门被撤并精简,部分事业单位编制被缩减,有县域缩编人数超过千人。据统计,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单位中,人口在20万以下的多达400多个,其中5万人以下的袖珍县(市)有80多个。这些县域,未来恐怕都要进行机构改革,缩减“铁饭碗”,可谓大势所趋。-END-国民经略创始人
6月17日 上午 11:49
其他

泼天的富贵,这条超级街道居然接住了

文|凯风中国龙舟看广东,广东龙舟看桂城。今年端午,全国最火的地方当属佛山桂城。素有“水上F1”之称的叠滘龙船,再次上演极速甩尾、S弯漂移、急刹倒挡的速度与激情。龙年赛龙舟,最炫中国风。作为“银河唯一”的龙船漂移,叠滘龙船登上新闻联播、两上《人民日报》,而且霸榜抖音等各大平台热搜,累计吸引全网近34亿人次围观,带动佛山热度大涨100%以上,整个端午假期来佛外来人员超过1000万人次。无论“外省的龙舟是怀念屈原,广东的龙舟是救屈原”的戏评,还是“输给谁都不能输给隔壁村”的“豪言壮语”,都凸显了龙船漂移的传播力之广、影响力之大。“宁可煲烂,不准扒慢”,这项发源于佛山桂城街道的龙船漂移,诠释的不只是民间版的“文艺复兴”,更是一场从龙舟文化到文旅经济再到网红城市的全新探索。一次出圈是运气,两次出圈是偶然,N次出圈是必然。这场“泼天的富贵”,为何佛山桂城接住了?从“网红”到“长红”,桂城做对了什么?01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现象级城市横空出世。从“进淄赶烤”的山东淄博,到借助“村超”、“村BA”强势出圈的贵州榕江、台江;从“讨好型市格”的黑龙江哈尔滨,再到“龙船漂移”的佛山桂城,不一而足。无论是淄博烧烤还是台江“村BA”,要么是意外出圈,要么是突然兴起的民间热潮,在短视频等社交媒体催化之下,形成“泼天的流量”。与之对比,叠滘龙船并非新鲜事物,也不是第一次出圈,而是经过500多年历史的淬炼,融传统与现代为一体,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叠滘所在的佛山桂城街道,地处广佛之心,水网密布,河流纵横,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珠三角龙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叠滘龙船,发源于500多年前的明朝,史有“端阳吊屈,龙船竞渡”之说。近年来,得益于半梢半杉龙船的出现,龙舟得以在百转千回的狭窄水道急速穿越,“龙船漂移”自此成为叠滘龙船的代名词。2017年,叠滘龙船被纳入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随着央视纪录片《扒龙船》的热播,叠滘龙船漂移由此走向全国,近年来更是在“新国潮”热中逐立上游,晋级“顶流”。发达国家的经历表明,大国崛起,必然伴随本土文化复苏和消费本土主义的回归,千年龙舟成为新国潮、《长安三万里》带火西安无不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就此而言,叠滘龙船的走红,不是陡然爆得大名,也不是昙花一现的流量经济,而是地方文化、民间特色与网红经济碰撞而出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发展一日千里,桂城从城乡结合部一跃成为准千亿级的超级街道,叠滘置身于时代浪潮之中,人口汇聚,经济飞速发展,但始终没有改变其文化底色。“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文化与经济的相互赋能,人文经济的积极实践,让叠滘和桂城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突围之路。当然,短视频等社交媒体的催化不能低估,但没有数百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没有持续数十年的民间竞速热潮,没有时代大潮中文化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就不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圈。因此,人们关注叠滘龙船,看的不只是龙精虎猛的竞速比赛,也是奋楫争先的精气神,更是一座超级街道借助人文经济的独特突围之路。02桂城叠滘龙船漂移的连番出圈,折射了网红城市的时代迭变。“网红城市”虽然是新概念,但城市营销早已有之,“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的称号更是屡见不鲜。最初一代的网红城市,拼的是自然风光或历史景点等资源禀赋,桂林、丽江、西安等地的走红就是如此。第二代的网红城市,伴随经济崛起而生,“高大上”的城市形象成为追逐和学习的榜样,对香港、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的想象就是典型代表。到了第三代,城市营销开始成为一门“显学”,如何借助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的聚光灯效应吸引“泼天的富贵”,就成了关键,许多中小城市的出圈多属此类。然而,流量经济来得快去得也快,网红城市如过江之鲫般层出不穷,但最终能“长红”的并不多。毕竟,不是每个城市都有一流的文旅资源,也不是都能将文旅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更不是都能将高人气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这一时期,更多城市开始意识到,想要真正“长红”,靠的不是一次两次的出圈,也不是昙花一现的噱头营销,而是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元的文旅产业生态和一流的经济产业实力。这些要素合在一起,就是人文经济,这成了网红经济4.0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佛山桂城等地能真正接住“泼天的流量”并持续出圈的根本原因所在。何为人文经济?早在20多年前,一本重要著作就对此做过精辟论述:“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如果说过去的网红城市,更多停留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初级层面,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那么以人文经济为支撑的网红城市,则提高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新高度。这样的网红城市,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本身就能塑造一个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而人文经济与高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结合,将会进一步丰富城市竞争的软实力,为吸引人才、留住“智力”、鼓励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可以说,把握住人文经济,就抓住了网红城市的“长红”之道,也瞄准了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关键。03佛山桂城,为何能接住这场“泼天的富贵”?虽说网红城市“你方唱罢我登场”,令人应接不暇,长则三四月短则一两周,都会陷入消停。但仍有一批城市,无论传播手段如何变化,无论网络热点如何转移,始终活跃在舞台上。杭州、苏州、成都、佛山,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并未刻意追逐流量,但流量总是不期而至。一次又一次的高频曝光,一轮又一轮的“泼天的流量”,让这些城市成为“长红”的代表。不难发现,这些城市都有一些共同点:都是经济大市和产业大市,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都有相对完善的文旅产业生态,都有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无独有偶,近年来,杭州、苏州、成都、佛山纷纷将人文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相得益彰,将文化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桂城叠滘龙船的出圈,这条超级街道的“逆袭”,都是这一逻辑的体现。说起桂城,许多人都知道这是与深圳粤海街道、广州猎德街道、东莞南城街道并成为大湾区四大“超级街道”。目前,桂城GDP总量超过800亿元,税收高达155亿元,坐拥26栋“亿元楼”,一条街道的经济实力,超过90%以上的县城,税收更是超过北上广深部分市辖区。你能想象,就在亿元楼的包围之下,离千灯湖核心区10分钟左右的车程,就是叠滘龙船的竞技场。龙船漂移的呐喊声,回荡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编织出一曲传统与现代、烟火气与时尚感、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的交响乐。其实,桂城本来就是从厚重的历史文化中诞生的,而随着经济日益发达,不仅传统文化焕然出更强的生命力,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高质量文化供给相伴而生,与物理上的高楼大厦一起拔节生长。人文与经济相互激荡、彼此生发,带动城市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对“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现代版演绎。这个端午,桂城出圈的不只是龙船竞渡,一场顶尖的WBC职业拳王争霸赛,同样带来上亿人次的围观,双双登顶抖音热搜TOP3,而平洲玉器街、千灯湖也双双上榜佛山TOP10热门景区,共同将桂城推向“顶流”。事实上,这些年桂城不只一次登上流量“C”位。从历久弥新的平洲玉器、洪拳武术、名伶粤剧,到“千灯夜精彩”、千灯湖国潮音乐节、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不一而足。文化、旅游、赛事齐头并进,在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同时,还带动桂城文旅经济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桂城限上零售业销售额、限上住宿业营业额、限上餐饮业营业额、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居南海区第一。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城市发展也是如此。正因为有深厚的文旅底蕴,所以整个城市遍布出圈的场景;正因为有完善的产业基础,所以“泼天的流量”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增长动能。而能将文旅底蕴与经济产业相结合,当流量来了,才能真正抓得住、接得起。04文旅经济,只是桂城践行“人文经济学”的一环。人文经济之于桂城,更被寄托着塑造城市品质、推动产业升级、凝聚人口并吸引年轻人的重任。当前,佛山已成为中国工业第四城,南海晋级为全国十强区,桂城也正朝着千亿镇街进军,经济都面临着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再跨越。作为传统工业强市,佛山千亿级产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但传统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制造业与服务业何以协调发展,城市界面、品质和环境吸引力何以提升,始终是一大考验。这种背景下,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桂城,将人文经济作为重要突破口,以人文价值以依归,打造大湾区粤潮青年文化新聚场、广佛青年精神消费胜地,以人文经济带动总部经济等高端产业拔节生长。人文经济的提出,打破了简单拼大项目、大投资的传统发展模式,也摆脱了过度依赖劳动力、资源投入的要素驱动模式,在文化的意义上呵护创新、鼓励创造、吸引人才,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强的动能。一方面,人文经济的存在,让桂城成了大湾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区域之一。过去10年,桂城新增常住人口20万人,多数都是年轻人,其中不乏以“广佛候鸟”、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各类人群,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居全区之首。来源:南海区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这背后,得益于桂城打造的三大城市名片:公园城市、教育强镇、人才乐园,从自然环境、人才环境、营商环境乃至广义上的人文环境,重塑区域吸引力。对于年轻人来说,这里不仅具有“大城资源,小城成本”的高性价比,也有充满人情味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场景,更有实现人生抱负的无限机遇。真正的理想城市,既要托起柴米油盐,又要呵护“诗和远方”,桂城通过人文经济正在积极践行这一点。另一方面,人文经济,打开更大的产业想象空间。当部分城市仍在投入重金打造中央商务区(CBD)时,桂城早已形成中央活力区、中央科创区、中央人文区齐头并进、联动发展的格局。千灯湖中央活力区,聚焦的是总部经济和高端服务业;文翰湖中央科创区,瞄准的是科技创新;而映月湖中央人文区,则是大湾区首个以“人文”命名的区域,着眼的是人文经济。在不远的将来,处于大湾区极点的桂城将成为广府文化价值转换中心、广佛青年精神消费胜地、文化和制造业协同发展高地、公共文体服务示范区。文化吸引力就是最强大的吸引力。一个有温度又有质感、有产业又有人文的城市,怎不吸引年轻人蜂拥而至?05佛山桂城等地的“长红”之路,给网红城市带来什么启示?近年来,网红城市也越来越套路化,呈现出人工生产、批量定制的痕迹,到处都是“想你的风”,遍地都是“宠客N件套”,随处都是噱头式营销。一首歌、一部剧、一顿烧烤乃至一碗麻辣烫,固然能带火一座城,但如果自身没有城市特色,没有能承接庞大流量的产业,没有系统而长远的发展布局,再“泼天的富贵”,往往只会是昙花一现。所以,一座城市要想“长红”,首先得有独特的城市IP和文化符号。成都背后则是“蜀里安逸”的城市特质,苏州背后是“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的江南文化,佛山桂城则是龙舟文化、竞技文化与现代经济的深度融合。可见,回归本土,回归城市本身,寻找最具本土特色的文化IP,打造最为独特的城市形象认知,才是关键。其二,要想接住“泼天的富贵”,得有一流的文旅产业和支柱产业作为支撑。网红城市出圈,不仅能带动源源不断的消费热潮,更能成为展示城市形象、营商环境、产业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舞台。只有文化、旅游、赛事、美食、商贸等多元业态协同发展,才能最大程度让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而只有本地拥有相对较强的产业集群,才能把城市知名度转化为招商引资的“磁吸力”。其三,人文、经济需要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如果说经济是城市的体格,文化就是城市的灵魂,两者融合,才能最大可能发挥“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双重效应。克制短期的流量焦虑,告别“千城一面”的模仿,回归文化,回归产业,拥抱人文经济,才是真正的“长红”之道。对于桂城来说,“网红城市”不是目标,只是人文经济繁荣之下水到渠成的结果;同理,千亿镇街也不是唯一追求,千亿之上,能否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人文经济新样本,才是关键。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传统经济迈向人文经济,既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图源:南海桂城宣办,佛山传媒-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中国最大都市圈,又要扩容了最大城市群,正在变成一个“省”164万大学生!中国高校第一城诞生连升14位!长江第一城,为何这么猛
6月14日 上午 11:29
其他

三年连升14位!长江第一城,为何这么猛?

文|凯风在中国,一批“腰部城市”正在崛起。如果说省会和经济强市是头部城市,那么省域经济副中心、工业大市可视为“腰部城市”,堪称承上启下的中场力量。头部城市的比拼,决定着区域发展的高度;而腰部城市的强大与否,则决定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后劲。过去几年,全国经济增长最猛的,不是头部城市,而是一众“逐立上游”的腰部城市。01拼经济,谁在领跑?近日,随着各地统计公报陆续披露,2023年全国GDP百强城市排行榜正式揭晓,有城市不进则退,有城市大幅逆袭。整体来看,呼和浩特、宜宾、包头进步最为明显,在全国的经济位次分别上升10位、9位、9位。其中,宜宾以3806.64亿元的GDP总量,位列全国第86位、四川省第3位,赶超山东德州、广东湛江、湖南株洲等地。如果将时间周期拉长,过去三年,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哪些城市仍旧逆势向上?根据统计,2020-2023年,包头、宁德、鄂尔多斯、榆林、宜宾在全国的经济位次分别上升31位、24位、21位、17位、14位,连续迈上多个台阶。这些城市几乎都是“腰部城市”和省域经济副中心城市,在关键时刻挑起“稳经济”的大梁,为全省乃至整个城市群再造新的增长极。包头、鄂尔多斯、榆林都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型城市,家里有矿,是全球地缘、能源大变局的受益者,存在明显的周期红利。不同的是,宜宾早已摆脱传统资源型城市的单一定位,这几年带动经济高增长的,不是传统的资源型产业,而是含金量最高的先进制造业。数据显示,2023年,宜宾工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9%,其中晶硅光伏净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长71.5%、动力电池增长19%、智能终端增长18.5%,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更关键的是,对宜宾经济拉动最大的不是“一黑一白”的传统工业,而是以“一蓝一绿”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一黑一白,说的是煤炭和白酒,五粮液的威名可谓无人不知;一蓝一绿,指的是数字经济和新能源产业。在“一黑一白”为主导的时代,宜宾虽然工业实力跃居西部前列,但相关产业存在明显的天花板,限制了工业增长的空间。随着“一蓝一绿”的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崛起,宜宾工业增加值几乎一年一个台阶,从600亿元一路飙升到1500亿元,而工业营收也达到5000亿元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市。这从宜宾主要工业品的变迁也可见一斑。10年前,宜宾主要以白酒、烧碱、水泥等传统工业品为主,如今多了锂电子电池、晶硅光伏、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新兴工业品。如今,宜宾已拥有白酒、动力电池两大千亿级产业,光伏、数字经济正在迈向千亿级,形成了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齐头并进的新格局。02绿色,是宜宾最大的城市底色,也是最亮眼的产业符号。金沙江与岷江汇流,万里长江到此始称“长江”,宜宾又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独特的地理区位,给宜宾带来四通八达的港口航运和水电资源优势,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也意味着宜宾必须担起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的重任。图源:宜宾投资指南2024正因为这一点,宜宾不可能像一些能源城市坐享“黑金”红利,更无法沿袭搞大投资、大开发的粗放式发展路径,也难以像一些兄弟城市一样随意承接转移性产业。压力即动力,这些高标准约束的存在,不仅没有限制发展空间,反而倒逼宜宾转向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主线的产业升级之路。彼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但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型可谓大势所趋,加上碳中和、碳达峰“双碳”战略的前瞻性布局,一个以新能源为主的万亿级新产业呼之欲出。宜宾恰逢其时,抓住了全球能源革命变迁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以“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为起点,用了不到10年时间,成功打造了覆盖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晶硅光伏、新型储能、数字经济在内的绿色全产业链体系。可以说,几乎每一个万亿级大产业的风口,都有宜宾的身影。从最初的动力电池,到当下的光伏新能源,再到剑指未来的新型储能,宜宾先后拿下“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等称号。这条产业链最为特别之处,在于它几乎都是围绕新能源产业而建立,基本都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低碳产业,无不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为依归,既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方向,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绿色低碳产业,宜宾趟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正因为这些优势的存在,宜宾于去年7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赋予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使命,在生态保护、绿色低碳产业、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绿色转型集成改革等方面全面探索。在区域战略中,以“先行区”作为定位,最出名的当属深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所谓先行区,往往承担的都是先行先试的重任,是探路者,也是率先示范者,更是区域发展的领跑者。向“绿”而行,向“新”而行,宜宾不仅重塑了产业的四梁八柱,还带动了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全面提升。03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腰部城市”何为?无论大国博弈,还是城市竞争,终究都是科技之争,新质生产力正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过去,科技创新往往都由头部的超大特大城市主导,中小城市只能通过引进、模仿到创新,寻求“弯道超车”的可能。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产业格局迎来大洗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正在重塑产业体系,新产业、新赛道层出不穷,“腰部城市”也有了重点突围、换道超车的可能。近日,四川印发的最新发布的文件提出,推动省域经济副中心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承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宜宾何以担起重任,又靠什么突围?正如国家层面所反复强调的,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确实,大而全的创新不是“腰部城市”的专长,但正如无数“隐形冠军”之于产业链的重要性,“腰部城市”在细分领域不无成为领跑者的可能。以绿色低碳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是宜宾发力的重点。当前,宜宾已建成“4+4+4”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四大主导产业、四大传统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机械制造、轻工纺织、能源化工、建筑材料四大传统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领域,如何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引领,加大技术改造、产品迭代升级力度就成了关键。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则是宜宾工业强市的主战场。这些产业不仅形成规模优势,而且在技术创新上有了领跑之势,是宜宾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而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辅助产业四大未来产业,则是依托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而来,抢滩新质生产力的未来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落脚在产业,但需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撑。“腰部城市”或许产业上都不乏一争之力,但大学、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平台匮乏,成为共同的短板。宜宾正在打破这一刻板印象。近年来,宜宾通过全力建大学,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培育产业创新中心,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双箭齐发的新格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新增在宜办学高校10所、总数达12所,在校大学生达10万人,引进人大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等12所产研院和欧阳明高、邓中翰院士等1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全市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累计达148家。人随产业走。千亿级产业的崛起,提供了众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带动人口不断融入,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而大学、科研机构、高新人才等高端要素资源的汇聚,再次带动产业升级,从而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可以说,宜宾“因地制宜”的探索,或将成为“腰部城市”逐鹿新质生产力的样本。04逐立上游,万里长江第一城,剑指万亿工业大市。日前召开的宜宾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力争到2027年,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取得新成效,全市工业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进入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60强。近年来,从上海、广州、深圳到成都、武汉、苏州,无不将“制造强市”放在经济发展的“C”位,而宜宾更是喊出“制造业当家”的口号,凸显了以制造业带动城市升级的决心和信心。一流的城市为何都在重回制造业?这背后,既是大国博弈、科技产业竞争的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产业空心化”全面反思之下新一轮城市竞争逻辑的体现。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工业重镇,宜宾本身就是老工业基地,在三线建设时期就已打下良好的工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革命,一众老工业基地陷入沉寂,但宜宾却逆势走出一条从“老”向“新”的跨越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工业强市。近年来,宜宾工业一直保持高增长,短短5年时间,规上工业营收从2700亿元飙升到5000亿元以上,按照这一速度,全市工业未来站上万亿大关,不存在太大悬念。要知道,宜宾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晶硅光伏、新型储能等产业都处于爆发期,诸多百亿级产业即将陆续投产,有望带动工业产值持续飙升。正是得益于新动能释放出的强劲增长动能,宜宾经济增速连续多个季度领跑全省和全国。今年一季度,宜宾GDP同比增长8.2%,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放眼中西部,目前规上工业营收超过1万亿的城市只有7个,全部都是省会或直辖市,宜宾一旦站上万亿大关,整体工业实力将会跻身中西部第一梯队。工业突围,宜宾的经济实力和城市能级也会随之抬升,不仅在四川省乃至中西部“逐立上游”,乃至在整个长江经济带都将有一席之地。“逐立上游”,既是宜宾重要的方位坐标,也是新时代城市精神的体现,更是一座“腰部城市”的自我期许。在不远的将来,万里长江之上,一座集省域经济副中心、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工业强市、创新强市为一体的“上游城市”呼之欲出。封面图源:宜宾市政府官网-END-第5个一线城市,呼之欲出中国最大都市圈,又要扩容了?最大城市群,正在变成一个“省”抢滩万亿产业!谁是西部第一城164万大学生!中国高校第一城诞生
6月12日 下午 12:23
其他

抢滩万亿级大产业!谁是西部第一城?

文|凯风又一个万亿级大产业呼之欲出。今年年初,国办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今年国办“1号文件”,也是中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银发经济,因应对人口老龄化而来,但又不局限于养老,而与备老、文娱、医疗、康养、抗衰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具有扩大消费、刺激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多重效应。目前,我国广义上的银发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7万亿元。根据预测,到2035年将达到19万亿元,届时将占总消费的28%,占GDP的9.6%。每一个万亿级新赛道的诞生,都会带动产业格局和区域格局的大洗牌。这一次,谁走在前列?01国办“1号文件”,为何聚焦银发经济?在我国,“1号文件”历来备受关注,向来都有着政策风向标的信号意义。今年国办“1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银发经济元年。银发经济的横空出世,大背景是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回应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在刚过去的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9亿人,占全部人口比重首次突破20%,正式步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随着1960年代出生的“婴儿潮”一代逐步迈向老年,我国老龄化将会快速攀升,离重度老龄化只有不到10年左右的窗口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老龄化是压力也是动力,是危机也是机遇,而化危为机的关键就在于银发经济。银发经济,最早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一开始只是“养老服务”的统称,更多着眼于公共服务属性。作为全球老龄化率最高的发达国家,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9.1%,平均每3个人中都有一个高龄老人,养老负担成了难以承受之重。面对重重压力,日本率先将养老与医疗、康养、金融等产业全面融合,做大银发经济,试图变“夕阳经济”为“朝阳产业”。与日本不同的是,我国还处于老龄化中期,仍有一定的时间窗口。但极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又决定了养老集事业、产业为一体的特殊属性,银发经济也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全球最大规模的老龄人口,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空间。无论是“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要,还是“康养文旅服”等服务需求,都远超其他国家。根据民政部有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预计2035年前后,全国老年人将突破4亿人,到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将达到5亿人左右。当前,内需驱动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扩大新型消费则是提振内需的重要手段,而养老服务正是其中重要一环。如何在重度老龄化到来之前,利用重要的窗口期,打通银发经济的大循环,以事业带动产业,用产业反哺事业,就成了关键。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银发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能。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带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的全面跃迁,进一步拓宽了银发经济的发展空间。新时期的银发经济,不仅与医药健康、智慧养老、康复器具、养老金融相融合,而且随着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的突破,有望不断扩展。银发经济,既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公共事业,也是立足于长远发展的新兴产业,万亿级的大市场,将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02逐鹿银发经济新赛道,谁走在前列?任何新经济新产业新赛道的竞逐,既要考虑顶层设计和国家战略布局,也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城市综合实力息息相关。一般而言,银发经济的发展,需要庞大的“银发”人口、一流的养老环境和强大的医药健康产业作为支撑。今年国办“1号文”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这些区域,恰是我国发展最成熟、综合实力最强的四大城市群,经济实力一流、人口规模庞大、产业基础深厚,历来都是新经济的领跑者。与其他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相比,成都优势何在?其一,成都和四川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本盘,超大市场规模优势相对突出。成都是我国常住人口第四大市,也是我国仅有的4个2000万人口大市之一,人口总量离北京只有一步之遥。成都所在的四川,则是中国人口第五大省,其老龄人口数量超过1800万人,总量位居全国第三,银发经济市场空间极为广阔。规模优势只是一方面,而消费能力更为关键,两者结合,才能将人口优势转化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作为天府之国,“蜀里安逸”的氛围,造就了四川人“能挣钱,敢花钱”的性格,形成“不负人间烟火”的消费文化,助力四川走在消费升级的最前沿。成都能跃居全国第6个万亿消费城市,四川得以跻身中西部消费第一大省,与此不无关系,而这也为银发经济的蓄势勃发奠定基础。其二,成都是天府之国,气候适宜,医疗等公共服务完善,且连续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古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之说,今有“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之誉,指的都是成都从生态环境到生活品质再到产业方方面面的吸引力。外揽山水公园之秀,内得人文历史之胜,市井烟火之气与现代都市之美相得益彰,成都人的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根据《瞭望东方周刊》发布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成都连续15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一榜单,不只着眼于生态环境,而覆盖居民收入、生活品质、城市吸引力、公共安全、教育等方方面面。确实,成都的优势也是全方位的,医疗资源极为发达,三甲医院多达61家,其中中国百强医院4家,双双位居西部地区之首。在城镇体系上,成都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超高定位;而在医疗体系上,成都则被赋予打造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双重重任。从气候到环境,从医疗设施到生活品质,再到广义的居民幸福感,成都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养老康养地之一,并不令人意外。其三,新经济的形成,离不开科技赋能,更依托于产业升级。银发经济之所以被称为10万亿级的大市场,不仅因为消费市场庞大,更因为它能带动产业升级,助力无数千亿级乃至万亿级产业的崛起,从而形成新的增长极。成都是西部医药健康产业的重镇,坐拥成都医学城等众多园区,在医疗、康养等领域实力稳居中西部首位,在生命科学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走在前列。目前,成都坐拥国家级医药创新平台达40余个,多家企业跻身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荣膺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等众多“国”字头称号。庞大的人口规模,巨大的消费潜力,一流的生态环境,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底蕴,深厚的产业基础……共同将成都推向银发经济的最前沿。03顶尖城市,正在加入银发经济竞逐战。在长三角,上海浦东新区日前召开首届银发经济供需大会,并制定相关行动方案,依托张江科学城建设智能养老产业园,以科技创新抢滩银发经济。在大湾区,广州黄埔区先是推出全国首个区县级“银发经济10条”政策,随后又打造了广州首个银发经济产业园,凸显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条优势。就连一向相对超然的香港,在其《2023施政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银发经济”,标志着银发经济发展正式列入官方议事日程。而在西部,成都市温江区率先举办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峰会,前瞻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筹建四川全省首个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积极打造银发经济消费体验区……这些代表各自区域竞逐银发经济的城区,都有一些共同点:都有庞大的经济人口腹地,都以生物医药为支柱产业,都不乏跨市域乃至跨省域的影响力。事实上,在国际上,银发经济起步最早、发展最成熟的城市,无不如此。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高的发达国家,东京及其周边聚集了全日本1/3左右的人口,老年人口也为全国之最,是全球银发经济的主要探路者之一。过去几十年,东京历经从“银发服务”到“银发产业”再到“银发经济”的升级之路,将传统养老产业做成了一个规模高达万亿级别的超级产业。东京从传统的养老服务入手,逐步向文旅休闲、医养康养、保健食品等产业拓展,进而带动养老金融、智能制造、抗衰老等新兴产业的崛起。目前,东京已形成以公共养老机构、高端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组成的多层次养老体系,“医养护融合”是其最大特色之一。同时,借助银发经济带来的机遇,东京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制造和科创中心的优势,通过技术引领,带动保健产品、护理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飞速发展,干细胞抗衰老技术更是领先于全球。银发经济的存在,不仅让东京得以对冲超老龄的冲击,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一片新的空间。与日本相比,中国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银发群体,而银发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无论是传统的养老产业,还是新兴的银发服务、银发制造产业,都有待开拓。这也意味着,谁能率先布局银发经济,谁就能更早一步抢占这个万亿级市场。04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温江离“西部地区银发经济首位城市”有多远?如果说浦东新区的科技创新实力首屈一指,广州黄埔区的全产业链基础最为深厚,那么温江则有“医药+医疗+康养”的多重竞争优势。从医药健康产业来看,中国西部看成都,而成都首要看温江,温江是成都打造万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主战场之一。作为制造大市,成都目前已拿下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其中唯一来自生物医药领域的特色产业集群,就来自温江。去年成都新增的7家上市企业,2家来自温江,均为生物医药企业;而为成都刷新创新药出海记录的两大药企,以及创下港股生物医药领域近两年最大IPO记录的药企,同样来自于温江区。对于温江来说,医药健康是名副其实的地标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温江剑指制造强区的主动力,更是竞逐银发经济“西部首位”的最大支撑。数据显示,温江已形成了涵盖医学研发、医疗服务、医药制造的完整生态体系,聚集了以药明康德、科伦、百利、百裕等为代表的大健康产业领军企业和上下游协作企业590家,产业规模超过4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温江还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区,多所双一流高校的存在,通过产学研融合,带动养生养老、医疗器械等银发经济相关产业的拔节生长。据悉,温江已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驻温高校开展银发经济相关校地合作的内容,充分利用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依托院士团队药物筛选平台、锦弘医疗器械等平台,打造更完善的银发经济产业生态圈。从医疗基础设施来看,温江正在形成以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城市医养中心构成的多层次医疗设施。据悉,温江汇聚了华西医院、八一康复中心、市第五人民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等三级医疗机构,成都杉泰等互联网医院65家,正加快建设华西医院城市医养中心等项目。在康养方面,温江既有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带来的优势,又不乏国家战略赋予的超高定位。成都是天府之国,而温江素有“金温江”之名,地处成都平原的腹心,因“江水至此始温”而得名,一马平川,河网密布,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越。同时,温江以“幸福之城”作为定位,获评“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这也是温江连续五年登上“幸福”榜单。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营商环境带来的“环境优势”,让温江成了养老、康养的优选地,五大保险康养项目纷纷落子温江。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在温康养旅居人数达18万人次。而在国家战略上,温江先后获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康复辅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地区等称号,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竞争优势。在新赛道上,一众温江本土企业已经脱颖而出。科伦药业的大分子药,浩恩医疗的康复机器人,翔宇医疗的康复辅具,康景生物的干细胞技术……都已走在全国第一梯队。从医药到医疗再到康养,温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银发经济发展之路,未来有望引领西部银发经济的潮流。05做大银发经济,温江正在再造一个新的增长极。不同于传统养老产业,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横跨一二三产业,从保健产品到康复器具再到大健康,从生物医药到到细胞产业再到生命科学,可谓无所不包。换言之,做大银发经济,既能壮大医药健康、康复器具、保健产品等优势产业,又能借此切入新质生产力的主赛道,竞逐未来产业。无论是优势产业,还是未来产业,温江都不乏基础和底蕴。目前,温江正在打造
6月11日 下午 5:12
其他

164万大学生!中国高校第一城诞生

文|凯风得大学生者,得未来。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同年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人,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正如机场、高铁、海港之于客流、物流的重要性,大学就是名副其实的“人才港”。在校大学生的多少,决定了各地在抢人大战中的先发优势。谁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城市?01百万大学生之城,不再是传说。随着各地陆续披露最新统计公报,中国2023年大学生最多的城市正式揭榜。广州、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北京、西安、南京8城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为我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其中,广州以164.2万的在校大学生总量,蝉联全国第一,郑州、武汉分别以146万、137万,位列第二和第三。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及研究生,为广义上的大学生。广州是高校最多的城市之一,其中包括7所双一流大学。近年来,广州仍在拼命建大学,“大学生第一城”之位未来愈发稳固。广州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如果看大学生密度,郑州、武汉、南京、兰州、南昌、太原都不遑多让。在这些城市,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大学生已成为常住人口的重要一极。有意思的是,这些城市几乎都是强省会,即使经济实力并不出色,但无论是高校数量还是大学生人数,都超过一些经济强市。可以看到,深圳、苏州、宁波、佛山、南通、东莞处于垫底位置,不仅远低于同能级城市,甚至不及石家庄、南昌等普通省会。偌大的深圳,贵为中国经济第三大市,但只有15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只有20.19万人,不到广州的1/8。不过,凭借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产业吸引力,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强市,正在拼命建大学,不断拉近与省会之间的距离。02大学生众多,只能说明高校规模之大,难以说明综合实力之强。一些城市并非传统的教育强市,但大学生数量稳居前列,或许得益于专科院校的井喷。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各大城市只笼统公布了本专科学生数量,未将本科生单列,但多数城市都披露了研究生数量。硕士博士设立门槛更高、招生标准更高,不是每个学校都有培养资格。所以,在学研究生数量,可作为各地高校综合实力的参考指标。北京堪称独一档的存在,在学研究生数量45.5万人,超过很多城市的本专科生数量的总和。而在去年,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历史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其招收的研究生数量占全国1/10左右。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第一城,北京985高校、双一流高校、大型科研院所数据全部位列榜首。其科技服务业占GDP比重高达8.3%,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北京之后,上海、南京、武汉在学研究生数量均超过20万人,西安、广州也超过15万人,位居前列。这与各大城市本科高校及双一流高校相匹配。上海、南京分别拥有15所、13所双一流大学,而武汉、广州、西安都是7所。与之对比,一些大学生数量居前的城市,研究生数量却不足10万人,暴露出其高等教育“大而不强”的尴尬。郑州、石家庄、南昌、昆明都是如此。郑州所在的河南,高校数量全国第一,但985高校挂零,双一流高校只要2所,而本科院校占比仅为1/3,更多是大专院校。论规模,以河南为代表的“山河四省”高校数量不算少,但一流高校付之阙如,则是长期发展的制约。不缺大学,缺的是好大学,这也是许多经济大省共同的烦恼。03省会教育实力,为何普遍盖过经济强市?从在校大学生数量和双一流大学分布来看,位居前列的几乎都是省会和直辖市,经济强市则是全面垫底。“一二线的经济,三四线的教育”,是经济强市普遍面临的尴尬,深圳尤其如此。究其原因,高校格局是历史遗留产物,受到三轮大调整的影响。第一次是1950年代的全国院系大调整。一众名校拆分重组,部分工科院校脱颖而出,传统大区中心成了最大受益者。第二次是三线建设时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基于备战和均衡发展的需要,大量高校、科研单位、工厂向中西部地区迁移,成都、重庆、西安等成了最大受益者。第三次是京校外迁。1969-1970年,基于当时特殊形势,包括中科大在内的13所在京高校外迁到安徽、陕西、河北、湖北、河南等地,基本落户在省会。当前,新一轮京校外迁大幕拉开,但这一次主要是在京部属高校迁移,而目的地是雄安新区,不涉及其他地区。可以说,省会作为传统的教科文卫中心,不仅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优势,而且一开始就在教育资源分配上抢得先机,从而奠定了作为教育大城的优势。如今,随着强省会战略的推进,省会的资源汇聚能力只强不弱,即使GDP或制造业被经济强市超越,但在教育及医疗上的领先优势,却非一时所能赶超。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些经济强市,短短数年间借助工业或外贸一路飙升,但教育短板却非短时间就能弥补。当然,借助拼命建大学,深圳等城市也在努力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高等教育水平已经跻身全国中游。过去10年,深圳几乎以1年1所的速度,疯狂建大学,不仅打破双一路挂零的尴尬,而且部分高校已跻身第一梯队。除了本土的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之外,深圳引进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更打破了“高校荒漠”的刻板印象。深圳一有财力,二有经济产业优势,三有港澳合作办学的政策优势,不出10年时间,其教育实力,有望追上强省会。04留不住大学生,是许多省会面临的最大挑战。大学是人才港,也各地名副其实的人才蓄水池,但这个池子里的水最终却未必都能留在本地。前些年,“二线城市为何留不住985高校毕业生”的说法一度刷屏,自己培养的大学生,最终为发达地区做了嫁衣裳。作为大学生第三城,武汉本科生数量为全国之冠,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留在湖北本省就业的约为3成左右,而20%左右的毕业生首选广东,其次为上海和北京。合肥也是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毕业生,留在安徽就业的约为1/3,绝大多数都去了江浙沪包邮区,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主。相反,深圳虽然没有几家本土高校,但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外地大学毕业生“投奔”而来,大学学历人口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究其原因,人随产业走,大学生更是如此。没有高新产业,没有与大学生相匹配的薪酬,没有创业所亟需的产业生态和创投基金,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面对这一局面,武汉喊出了“留住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口号,安徽则将“中科大和合工大毕业生留皖率达到40%”作为目标。这几年效果也相对显著,武汉留住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合肥不仅留住了人还抢到了一批人,原因就在于经济产业实力和城市能级的同步提升。未来,随着人口大盘见顶,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更加白热化,从大学生到普通劳动力,都是如此。所以,有多少大学生不是关键,能否留住乃至抢到更多人才,才是关键。-END-国民经略创始人
6月7日 上午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