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学长如何把对日常性的观察转译为精神性场所....
在未来,我们是否仍居住于城市却向往着自然生活;抑或我们将离开城市,选择自然环境并建构乌托邦生活?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过去二十年中发生极大的变化,随着交通方式的提升、城乡网络的串联、数位产品的改变,不管是居住品味或视觉喜好皆发生扁平化的现象,在今日,我们是否仍有必要讨论著差异性的存在?
“隐像感知:同济建筑的未来性”参展建筑作品来自两个国家,分别是中国上海城隍庙片区和泰国春武里府深山。在这两个区域中,相异的文化背景、气候条件和社会发展,间接或直接地表达建筑物如何回应地域特色,甚至在建筑图像中,设计师透过捕捉城市与自然两者日常的景象,呈现建筑设计的另种可能性──书写当下进而设计未来。
——洪人杰
01
收集和挖掘老城厢区域传承的文化要素
▲图中黄色部分为基地所在地
这个设计是我大三上设计课程的作业,指导老师是来自台湾的洪人杰老师(HAS事务所创立人、中泰建筑研究室创始人、曾任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设计经理和项目负责人)。
基地的选址位于老城厢西北角的白云观、大境阁边上的绿地广场,也是上海老城厢旧城墙的一处遗址所在地,承载了老城厢的记忆和文化。我们的任务是通过调研(Research)和图解(Diagram)的方式,收集和挖掘老城厢区域传承的文化要素,并从中获得启发,从而创造出结合传统和当下的具备潜质的空间形式。基地的选址贴近寺庙,建筑创造的空间便成为了城市中的精神性场所,人在其中的活动以观看展览和静坐冥想为主。
02
从小吃到饮食空间,再到围合空间的坡屋顶元素
老城厢,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见证了上海市的历史变迁。
谈起今日的上海,映入我们脑海的第一印象便是繁华的陆家嘴、高耸的摩天大楼、热闹的商业综合体、发达的交通体系等等。而老城厢,作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伴随着相伴相生的城市文化却在城市面貌更新换代过程中持续走向破败、衰落。老上海地区的建筑,以石库门建筑为代表,里弄的天井、狭窄的弄堂、屋顶的老虎窗、红色的坡屋面,共同构成了老上海人的记忆。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里弄区域急需改造。对于老里弄区域的改造,新天地和田子坊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范式,从本质上来它们都是基于商业化的目的。
来源:现场拍摄及网络图片
因此对老城厢的“调研”过程中,我抓住了“饮食小吃”这一商业性质元素。在老城厢关于“小吃”的研究之中,我发现老城厢小吃区域既有已经改造成熟的城隍庙小吃广场,也有零星分布在居住区中的自家经营的小吃店。承载“饮食”这一行为的空间形式既有城隍庙中的仿古建筑,也有里弄住宅。
这些建筑的共同特点形式便是坡屋顶,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有的形式要素。然而往往在商业化改造过程中和现代化生活的今天,坡屋顶成为了空洞的外表形式。仿古建筑内用平吊顶遮住了坡屋顶下的结构形式。并且人们在小吃店内外的活动更多地关注店铺内发生的商业行为,而忽视了坡屋顶的文化记忆。
通过对人在小吃店或者小吃广场的行为观察,我发现老城厢区域的小吃店鲜有外摆饮食的区域,进餐饮食的空间几乎都位于室内。城隍庙小吃则是类似于“大食堂”的空间模式,饮食空间为大空间,人的行为序列为排队取餐、付账、到空餐桌进食。
来源:现场拍摄及网络图片
当我在街上行走时,经常看到的场景便是人们在临街店铺的橱窗外排队等候、购买食物,而人们排队所处的空间一般均为屋檐下或者上方体量和雨棚悬挑出来而形成的灰空间。这也是悬挑的体量为城市创造出来的有活力的空间。
03
对日常性的观察转译为精神性场所的过程
©赵嘉豪
如何从调研的成果得到设计的形式,成了我做这个设计遇到的难题。
我研究的侧重点是“饮食小吃”,而光从“小吃”入手是难以得到建筑形式的。洪老师告诉我们建筑师在研究社会现象时应该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一个社会学家的角度出发。
而我在早期研究的过程中把侧重点放在了“食物”上,这偏离了老师的意图。后来,我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了小吃店的空间特征和人群活动上。我把早期的调研成果绘制成了几张剖轴测图,并且这些图纸都表现了饮食店的坡屋顶形式以及人在饮食店内外的活动。在与洪老师探讨之后,我们觉得坡屋顶这一传统元素可以成为决定我的方案形式的主要要素。
我希望我的方案,能够让人们重拾对坡屋顶的记忆,同时也为传统与当下在未来的共存形式探索一种可能性。在对坡屋顶形式的考虑上,我采用了连绵曲折的坡屋顶,这样的屋顶形式既可以呼应老城厢的肌理,同时也是对坡屋顶元素在建筑形式上的强化。
曲折的屋顶,呼应了老城厢建筑的共性,也呼应了基地旁边的寺庙建筑。我在建筑布局上大胆地采用了对角的轴线,即从西南到东北的对角线。如此强烈的对角轴线是我当时思考如何处理这个基地时的第一反应,并且我希望屋顶正脊有一个强有力的指向,而指向的终点便是大境阁和白云观,从而使这三个精神性建筑联系更为紧密,共同构建一个为居民服务的精神性场所。
©赵嘉豪
从现在看来,这条斜向的对角轴线并没有太强的说服力,也为建筑平面布局造成了不少的困难,但是总觉得设计需要加入一些非理性的不合乎常理的东西,这也可能是当时做建筑设计时的不成熟和固执吧。
斜向的轴线将建筑体量一分为二,位于西北的体量贴近城市道路,人留较多,因此我置入了展览的功能;位于东南的体量贴近寺庙,因此我置入了冥想的功能。斜向的轴线转化成了两个体量之间的道路,曲折屋檐的悬挑构成了许多有意思的灰空间,可以让市民进行活动,也传达了坡屋顶形式的意义和作用。
这些灰空间被精心设计,有体量的凹进,有不同的铺地,还有绿化植被的围合。在基地的西侧,在曲折屋顶的覆盖下,形成了一片小广场区域,可供人们进行多种活动。
©赵嘉豪
在建筑的中部置入了一个院落空间,希望冥想的空间与入口的室外空间之间夹有一层自然介质,同时庭院也是对天井空间的模拟,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休息活动的室外空间。我希望斜向轴线两边的界面可以变得十分丰富有趣,就好比老城厢内部街道的感觉一样。
在内部空间的处理上,吊顶形式延续了坡屋顶的曲折形式。我希望人们在建筑内部行走、在冥想或者在看展时,能够时刻关注到坡屋顶这一要素的存在,并重新回忆起在传统住宅中的生活。
©赵嘉豪
我将方案命名为“忆屋”(Reminiscent Roof),便是希望建筑的坡屋顶形式能够承载传统文化的记忆,唤起人们对传统生活的回忆,并对当下和未来展开更多的思考。
其实对于这个方案的认知和思考是逐步推进的。而“忆屋”的名称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得来的。在设计课程中,洪老师一直让我去思考坡屋顶、小吃、冥想建筑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在大三做完设计之后,当时我并没有得到一个十分明确的答案——正如我在第二部分中所说的那样,坡屋顶似乎只是一个表面上的形式而已,而小吃更是与坡屋顶更没有必然上的联系。而随着学习时间的不断增加和对建筑学理解的不断深入,我逐渐寻得了答案。
从小吃到饮食空间,从围合空间的坡屋顶元素到我的设计,其实就是从把对日常性的观察转译为精神性场所的过程,而转译所使用的语言便是建筑学语言,同时我还赋予了其文化层面上的意义。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我认为建筑师不仅需要用自己语言去描述建筑的合理性,同时也要在建筑中融入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这是我从中获得的最大感受。
04
隐像感知:同济建筑的未来性
非常荣幸设计的成果能够被洪老师选中并在复星艺术中心展出。展览的名称为“隐像感知:同济建筑的未来性”。建筑的发展具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而我的设计成果以及设计过程可以说是展现了“同济建筑未来性”中的一种可能性。
©杨滚
这个成果的设计过程是独特而有趣的,我们一开始并没有直接从设计着手,反而是去探索城市的现象和本质,探索传统在当下社会中的位置和意义。我们从研究的成果中获得启发,从而构建出新的空间形式。这种形式是自然的,或者说一种新的自然,因为它扎根于传统,来源于现存的城市景观,并试图努力去反抗当下粗暴的城市发展。它又是未来的,因为它在预示着一种新的建筑生成方式,并试图重新构建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样的设计过程与寻常的设计过程大不相同。在大一大二,我们的设计往往都是循规蹈矩,从某个概念或者某些想法入手,然后直接开始布置平面、剖面,最后完善方案。而这样的过程很可能导致设计出来的作品只是应付课程作业,而缺乏更多的生命力。
©韦辰熹
时至今日,我仍一直在思考“忆屋”这个方案的设计过程带给我的体验和感受。它虽然不是一个可以落地的方案,但是它是可以让我感知到它的生命力的。在“忆屋”的诞生过程中,有十分厚重的铺垫(即研究和图解),有做寻常设计课作业所不具备的社会文化层面的思考,同时让我觉得建筑设计不应该只是形式和材料的玩弄,而应当具备更多的社会性。
从普奖近几年的颁发对象可以看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夸张酷炫的造型、浮夸前卫的概念已经越来越不是当今建筑学所要追求的价值。在未来的建筑学习和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建筑对社会、对人的效应。
隐像感知:同济建筑的未来性
Invisible Sensibility
─ Futurity of the CAUP Tongji University
向上滑动阅览
主办 Hosts
复星艺术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Fosun Foundatio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ongji University
策展人 Curators
洪人杰、Kulthida Songkittipakdee
Jenchieh Hung, Kulthida Songkittipakdee
协办 Co-Organizer
ARTZHOU
空间与视觉设计 Overall Design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参展学生 Participants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席雅、韦辰熹、
赵嘉豪、余经纬、窦中君、戴昕雨、崔晋源、焦晨慧
CAUP Tongji University╱Xiya Jiang, Chenxi Wei,
Jiahao Zhao, Jingwei Yu, Zhongjun Dou, Xinyu Dai, Jinyuan Cui, Chenhui Jiao
展期 Duration
2021.03.18 – 05.31
开幕活动 Opening Event
2021.03.18 16:30-20:00
开放时间 Opening Hours
周二至周日 10:00-18:00
Tuesday – Sunday, 10:00AM – 6:00PM
地点 Venue
外滩金融中心S1 ‧ ANNEX空间(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600号)
Bund Finance Center S1 ‧ ANNEX Space (600 Zhongshan East 2nd Rd,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特别鸣谢 Special Thanks
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Royal Thai Consulate-General, Shanghai
展览正在进行中
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到现场观展!
也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哦~
本文作者:赵嘉豪
大家好,我叫赵嘉豪,现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四年级学生。从高中的理科生到如今的建筑生,大学的学习生活把对建筑学懵懂无知的我带入了这门学科的世界里。喜欢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和思考,并且时常保持理性的态度。在课程学习中也参与过一些设计竞赛和社会实践项目等。平常的兴趣爱好有很多,比如说听电子音乐、看小说、看猎奇的电影、打篮球、打电子游戏等等。
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分享学习经验,共同进步~
编辑部有话说:
非常感谢嘉豪的分享,诚如嘉豪所说:“在“忆屋”的诞生过程中,有十分厚重的铺垫(即研究和图解),有做寻常设计课作业所不具备的社会文化层面的思考”。这是非常特别建筑教学侧重,同时让我们看到了“同济建筑的未来性”以及建筑教育的未来性。
嘉豪同学在文章中不是简单的作品分享,也花了大量篇幅阐述作品推进过程中的思考,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建筑学习思考,希望能够带给大家共鸣。
最后,也欢迎大家去现场看展哦!
编辑:W
审稿:W
校对:小E
*本文为Dunier赵嘉豪同学原创,作品版权归赵嘉豪同学所有。编排由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编辑部完成,版权归赵嘉豪和Duni迪优尼设计学院共同所有。照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禁止以任何形式的私自转载。
相关阅读:
Duni社群持续招募和征稿中,欢迎所有同学们的加入!
招募和投稿联系优优:
新浪微博关注@Duni设计独角兽
b站关注@Duni设计学院
获得更多设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