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毋庸置疑,这样的项目才是真正面向高中新课改,面向学生核心素养

孙习涵 思维智汇 2021-12-23

学生自己看书一定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吗?


学生互动真的是有效的吗?


撇开中考和高考,你认为哪些品格和能力对孩子的终生发展最重要?

……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提出的锋利问题屡屡让现场的教师们陷入深思。


1月25日、26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头两日培训在育新学校举行,来自中学部语文、数学、物理、地理四门学科的骨干教师参与了培训。胡卫平就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及思维型教学的原理及应用作了专业分享,他所提到的诸多观点都让老师们对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


去年一月,新的高中课程标准颁布,其中提出了各门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标志着高中教学目标有了对核心素养的明确指向。


“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颁布,考试也开始顺应政策,教育部中高考出题专家越来越基于素养去考量出题的方向。”胡卫平介绍。


胡卫平出示了美国的一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体力劳动和常规的认知未来需求越来越少,对专家型的思维和复杂交流的需求则越来越高。一位美国教育专家认为,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大脑。


对于大家所关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他提炼出其中最核心的三个素养:学习素养、思维素养和创新素养,而在他看来,而每一种素养的形成都需要思考。


总而言之,从国内外教育的发展趋势看,教育理应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大脑,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深度研究了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的教学思想之后,胡卫平得出了“教学的本质是思维”,他认为,所有的教学方式,如果脱离了学生的思考,那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无效的。他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时刻用这个标准去衡量自己的课堂,即到底学生有没有思考。


“思维有多积极,学习的深度就有多深,思维有多深度,学习有多深度。”胡卫平强调。


基于”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这一理念,胡卫平介绍了思维型教学的基本原理:情境创设、认知冲突、自主建构、元认知、应用迁移。这五个基本原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成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思考,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为了消除教师的误解,他强调这五种原理是教师对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的时候理应遵循的原则,但并非每一堂课都必须套用这一模式。最终评价一节课好赖的标准是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让学生积极思考。




在现场,各科的老师们提供了自己真实课堂教学的录像,对教学的整体设计进行了简单陈述。胡卫平从思维型教学的角度对每一节课都提出了中肯建议,明确了教学可提升的空间。犀利的评价也让老师们频频点头。


卫平简单向所有参与培训的老师介绍了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例如如何确立研究的问题,研究课题的类型、课题选择的原则等等。随后,不同学科的教师按照事先分成的课题小组向胡卫平初步汇报课题想法,并接受胡卫平的指导。


他希望老师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教育课题研究中来,“不要拒绝研究,研究是提高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胡卫平说。



这些年来,首师大附属育新学校一直很重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在校长陈国荣的积极引领下,学校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构建了“551”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孩子的主动思维。


从今年开始,学校制定了为期三年的基于思维型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正是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真正作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后续,思维型教学专家将阶段性地对教师进行教学及课题研究的持续跟进指导。三年是一个项目周期,也将会是教师们的一次蜕变。


改变是为了提升,而唯有不断提升才能让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的需求和挑战。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投稿邮箱:siweizhihui@yeah.net

小编推荐


独家 | 成都红专西路小学——16年上下求索,建成一座思维大厦
独家 |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独家 |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于晓雅——如何让stem教育真正融入到科学课堂中

独家 | 胡卫平——要培养孩子的各项核心素养,先决条件是培养孩子的思维

独家 | 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