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依托课堂学习活动设计,中小学生必备的问题解决能力如何培育?

思维智汇 2023-03-17




问题解决能力是人的一项重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是21世纪国际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2016年,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明确了“问题解决”是中小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
培养中小学问题解决能力须以“学习活动”为依托,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主要课堂学习方式,并依托水平化的层级评价标准实施课堂评价。本文着重探讨问题解决能力的本质,以及如何在课堂中设计旨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活动。



本文共4347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周二

策略


问题解决能力的本质:思维是核心

1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不同于常规练习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不同于“常规练习”。理解“问题”的内涵,可从两个角度来看。

一方面,“问题”与“练习”或“习题”不同。“练习”或“习题”是一种技术上的巩固或机械性的训练——教师已经提供了标准解法或规范程序,学生只不过是对这种解法或流程进行翻版,一般不需要进行太多思考。问题解决中的“问题”与之不同,仅靠巩固训练无法解决,而是需要学生在发现、探索、思考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结果。

另一方面,“问题”与学生的情境状态有关。当学生在已有的认知结构下还不具备解决该问题的一般认知,还没有完全掌握确定的解答方法或法则,那么此时他面对的就是“问题”,需要进行问题解决。


2

问题解决的过程本质是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能力的概念界定是:

 

个体在真实的、跨学科情境中运用认知过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且问题解决方法并非显而易见,所应用的知识范围和覆盖的课程领域并非局限于单一的数学、科学或阅读等学科领域。

在这一内涵界定中,有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思维过程。个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思维活动,包括推理、分析、综合、表征、反思等。这也是问题解决能力的核心部分。


第二,跨学科。即问题解决能力不只是在单一的某一学科中体现,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一般能力,也可称为综合能力,涵盖阅读、数学、科学,也涵盖其他学科、交叉学科等。


第三,真实性。问题解决能力强调个体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或具有现实情境的模拟问题,体会知识的再现与灵活应用,以及与他人的交流和个人反思。



3

中小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须以“学习活动”为依托


指向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是指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为旨归的,学生在与其密切相关的学习群体(包括学习伙伴和教师等)交互协作下所实施的所有内隐的思维活动和外显的操作行为。为了准确理解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需要分析问题解决活动过程的基本特征:

一是目标指向。一个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有清晰明确的目标指向,即一个问题解决活动必须要完成一个具体任务,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泛泛而论。


二是步骤序列。一个问题解决活动必须有层次清楚的操作序列,即完成问题解决活动的学习者必须找到能够达成目标任务的一系列操作程序。


三是思维成分。一个问题解决活动必须包含具有推理、类比等思维成分的认知活动,即一个问题解决活动是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



学习活动设计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


1

学习活动设计指向学生的学


从学习活动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关系来看,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但学习活动设计的出发点与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存在差别。
教学设计指向教师的教,主要目标是完成教学内容;而学习活动设计指向学生的学,主要目标是扩充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使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充分地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使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2

基于活动理论建立学习活动设计分析框架


学习活动设计以活动理论的基本思想为理论基础,基本假设有两个:一是意识与活动是统一的,活动是人类与客观世界的交互过程,是带有明确意图的有目的的行动,思维是活动的内化形式,学和做是不可分的;二是工具中介改变了人类活动的性质,工具被内化后,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发展。


基于活动理论的基本思想,学习活动设计应秉持几项基本原则:

 

第一,以目标为导向。


第二,呈现层级结构。


第三,内外化结合。


第四,工具中介介入。


第五,以问题促进发展。


3

学习活动由活动目标和活动方式构成

基于活动理论对学习活动的框架进行分析,可进一步确定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成分构成。概括而言,一个完整的学习活动一般包括学习活动目标、学习活动方式。学习活动目标可分解为活动任务活动规则,学习活动方式可分解为活动形式活动环境


4

学习活动要突出情境性、互动性、工具性、表达性

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本途径。在我国中小学以课堂为主要途径的教学环境下,需要重点研究如何在课时教学中设计旨在提升中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活动。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设计思路,其中,问题是起点,情境是载体,思维是基础,工具是支持,协作是方式。理解这一概念有四个要点:

第一,情境任务。

第二,互动协作。
第三,工具支持。
第四,思维外化。


学习活动实践应用:突出情景性和任务性


1

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实施流程

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活动实施流程分五步,具体如图所示。


创设实践任务,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及问题解决能力的指标框架,创设需要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的实践任务。

制定规则要求,即教师根据问题解决能力目标,结合创设出的实践任务,制定出学生解决任务的规则要求。

形成解决思路,即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与其他同学形成学习共同体,讨论形成预设的任务解决思路。

合作探究实践,即学生在集体中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沟通和分工合作,充分运用语言文字知识共同探究解决实践任务。

总结反思评价,即在“任务性活动”完成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目标引导、工具运用和结果反馈来审视自己在解决任务活动中的表现,并总结规律,反思不足,思考能够改进的地方。


2

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设计策略

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能够将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能力培养完美自然地统一起来,但设计出将学科知识融入实践任务的活动,将知识以活化的形态融入任务当中,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科知识与实践生活之间建立连接点,寻找触发点。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关注社会热点,拓宽文化视野,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生活相连接,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活动任务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学”,增强课堂的知识张力和实践活力。

例如,电影《四大名捕》很多观众看完后却感觉非常失望,认为电影中的悬疑设置非常失败,教师据此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


策略二:根据学科教学要求,结合多种文学体裁特点,挖掘说明文、散文、小说、文言文等不同文体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摸索学习任务设计的方法。

比如,针对语文八年级说明文《苏州园林》,教师可设计学习任务:


策略三:学习任务可由难度不同又有联系的若干个小任务组成。小任务难度由低到高,内容相互衔接,总体构成一个具有梯度的大任务,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度。

例如,针对八年级文言文《醉翁亭记》,教师设计了由三个难度从低到高的小任务构成的大任务:

近日,滁州市琅琊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发出通知,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醉翁亭古迹受到一定损毁,管委会决定将重新整修这座千年醉翁亭,并公布了一个整修方案,征询各界热心人士的意见。


该案例设置的系列任务,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即便是学业基础比较弱的学生,也能参与“猜”图任务,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组织方式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集体性的,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形态是合作性的。合作性学习活动的组织策略涉及活动创设、规则制定、如何分组、角色转换、成果总结等。

第一,在活动创设时,就要设计适合学生合作解决的任务,即有合作的必要性。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通过合作来解决,合作学习活动必须依据教学目标、素材和内容来设计。


第二,对于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教师需要给出明确具体的规则。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若干表现方式,让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进行选择,同时规定时间、内容、呈现形式等具体细则。

第三,学习小组的组建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基础、认知倾向、性格特点等各方面情况,以及考虑学生个体的集体能动性、学生间的社会关系和集体内部的人望,力求达到小组内多元力量的平衡,为实现彼此促进奠定组织基础。

第四,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通常都有一名发挥主导作用的学生,这一领导角色的承担人需要定期更换,以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体验和历练。


第五,在合作“过程”完成后,务必不能省略的一个环节是对合作成果进行统整。这也是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学习概括、提炼、归纳、整理的环节中,不应只有学生的合作参与,更要有教师的适时指导。

指向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学习活动课堂评价

在创设和实施指向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活动的同时,需要实施学生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调控作用。

一是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设定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目标,可从对问题解决能力指标分解的角度,设定提取与理解、分析与表达、推理与实践、总结与反思四个维度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


二是教师要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表现划分为不同水平,配合具体的学习任务活动,建立层级式的学生评价标准。

例如,在课文《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2022年张家口北京冬奥会征集开幕式文艺演出节目,为安塞腰鼓写一篇推荐语”这一任务活动,同时,设计了从高到低的四级水平评价标准,依次如下。


三是教师要建立课堂评价机制,可依托口头赞赏、组间竞赛、积分奖励等方式实施学生评价,以评价机制带动课堂节奏,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度。 


来源 | 基础教育课程
         文章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杂志2022年第7期(上)
作者 | 王薇,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 | 思维智汇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