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的人总吃亏?这样老掉牙的观点可以翻篇了好吗?
摩米 Momself
知乎认证官方账号
我说说自己的成长经历吧。内向这个词从小就伴随着我,也曾经认为大家对于内向的人总有偏见。小时候,我经常听到爸爸妈妈为了我的内向而道歉,「对不起啊,这孩子就是太内向了,也不太叫人。」
不幸的是,我身边总是有别人家的孩子,妈妈会说,「你看看人家亮亮哥哥,跟小朋友们玩得多好。」
我上幼儿园的那天,看着一屋子陌生的小朋友,他们的尖叫声让我感觉到惊恐——我从小就不喜欢太吵闹的环境——我只想回到自己熟悉的房间,跟喜欢的漫画作伴。我大声哭喊,这让妈妈很苦恼:怎么人家小朋友就能高高兴兴去幼儿园,你一哭就是一个星期呢?
在我整个成长过程中,大人们一直致力于跟我的「内向」抗争。
「你太内向了,要多出去跟不同的人接触。」
「我不想跟你去那个聚会,太无聊了,我想在家里呆着。」
「你看你,从小就这么内向。长大可怎么办?」
无限循环。
最后,我还是被拉去聚会了。在一桌人的觥筹交错中,我觉得时间过得好慢。偏偏跟我同岁的表姐,特别擅长应对这样的场合,她常常会说出一些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妈妈看看表姐,再看看我。眼神里忽而羡慕,忽而失望。我也很羡慕。毕竟,大家都喜欢机灵的孩子,而不是闷坐那里发呆的家伙。妈妈给我使眼色,提示我该去给长辈敬酒了。敬酒真的是记忆中的噩梦。因为我只会结结巴巴地说:「祝你身体健康」。「内向」这个标签就这么一直贴在我身上。
然后我慢慢长大。第一次在全校面前担任升旗手,第一次在全年级面前演讲,我忘记怎么走上台,又怎么走下来,我紧张到肚子痛,然后默默叹气。
除了应付考试,我人生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在跟人说话时不脸红?
再一转眼,我已成年。选了外地的大学,收拾了几大箱行李。妈妈有点儿意外,她一直觉得,内向的孩子一般不会远行。临走前,她叹口气:出门靠朋友,鼻子底下就是嘴,你要多张嘴问啊,别一个人憋着。
我一个人去了外地。跟一群天南海北的同学住在一个宿舍。我花了很长很长时间去适应,终于可以与他们一起上课、吃饭。可只有我自己知道,在人群中走着的时候,心里常常觉得孤单,想要逃跑。
在一次活动上,我认识了一个男孩,看着他在全校歌手大赛上跟漂亮活泼的文艺委员合唱了一首歌,那天,我格外想要成为一个外向的女孩。没想到的是,我收到了他的信,他说常看到我一个人在图书馆发呆,这是第一次,我听到的评价是「有丰富的内在」,而不是听了十几年的「言谈没自信而且欠缺社交能力」。我们谈恋爱了。他常在我怔怔想事情的时候,笑称我是「思想家」,而以前我一直被攻击为「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我觉得什么东西在松动。我开始去琢磨,那张标签背后是什么。
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我看了一些书。看到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这个世上没有纯粹的内向者或者外向者。同时,一些心理学家发现,有创造力的那些人,他们最擅长的是变换思维和提出想法,但是他们同时也有着极为显著的偏内向的痕迹。 因为内向对于创造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还看到,一些研究者提醒大家,不要忘记独处的力量。在人类的历史上,如果看看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会发现,那些探寻者,比如摩西、耶稣、佛祖、穆罕默德,那些独自去探寻的人,在大自然的旷野中独处、思索,在那里,他们有了深刻的思索和发现,之后他们把这些思想带回到社会的其他地方去。
我慢慢觉察到,在那张标签的背后,有一些我从来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小时候的我跟妈妈一样,只是看到了「内向」这两个字,我们都很害怕,却不知道害怕的那些,是一个盲区。
我们害怕内向,也许是因为害怕不擅长社交,获取不到更好的资源,不被老师喜欢,在同样的机会面前赢不过更积极的人。
即便成绩还不赖,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喜欢,但也有欣赏你的师长让你做班长,因为她看到你写的文章,知道你善于思考。但很多时候,我们好像都看不到这些,所有的精力,都在「内向」这两个字上。
作为一个成年人,最终还是走入了社会,开始正面迎战这个世界。摸爬滚打,现在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但如今,偶尔我还是会拒绝别人的饭局,因为实在是更想窝在家里。虽然我还是会感到抱歉。晚上我常常睡不好,因为周一要开周会,我要对全体员工(哪怕一开始只有不到十人)发言——是的,直到今天,但凡要演讲,要跟一堆人说些什么,我还是会紧张,担心跟别人有冲突,但凡被人质问或者反驳,我往往反应不过来,愣在原地,大概要两天之后在洗澡时忽然懊悔不已:「我当时应该这样说的!」
反应迅速、气场强大、嗓门高亢,把谈判对手或者不够格的员工说到哑口无言,一直是大家更熟悉的管理者的形象。但我试过好几次,做不到,你经常脸红,大脑空白,声音低沉,常常为了要不要参加一个聚会发愁,社交压力一直存在。但我后来还是聚集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团队,在商业社会打过几次胜仗。
沃顿商学院的亚当格兰特教授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结果表明,内向的管理者总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因为当他们管理主动积极的雇员的时候,他们更倾向于让有主见的雇员去自由发挥。
反之,外向的领导就可能,当然是不经意的,很容易激动,他们在事务上有了自己想法的印迹,这使其他人的想法可能就不会很容易地在舞台上发光了。这个试验结果让我心里一直有的一些模糊的想法得到了印证,好像看见了月亮的另一面。
我越来越发现,内向还是外向,都不是什么决定性因素,它既不会决定你成功,也不会决定你失败,人最终的样子,是由性格和人格决定的。性格是天生的,基于生物学上的行为与情绪模式,可以从婴幼时期观察得出。人格是指经由后天的文化影响与个人经验等因素混合而成的。性格就像地基,而人格则是建筑在它上面的建筑物。它们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人现在的样子。我们就像一条有弹性的橡皮筋,虽然总有一个界限,但是可以往外伸展、扩延。
我最近要进行一次演讲,虽然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但我已经开始陷入焦虑。全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在告诉我,别去了。但最终我还是会站到聚光灯下,向无数的人说出我想要表达的东西。不是因为我喜欢指挥别人,不是因为我享受众人目光的聚焦,相反,这些东西常让我感到无法呼吸。我只是没有其他选择,因为我走在一条我认为必须要走的路上,那是我生命存在下去的意义所在。
很多时候,我们早已把标签踩在脚下,只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改变的过程,从看见开始。而看见的过程,从去掉标签开始。
简单心理
知乎官方账号
前几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扎心的、关于内向者的漫画:
你身边有没有像漫画里这样的内向者?
在一群人的聚会闲聊时,显得很笨拙或者冷漠;
比起和同事们聚餐,更愿意自己待在家里;
如果被逼无奈一定要参加集体活动,那之后一定会花一些时间恢复情绪;
他们并没有严重到社交焦虑的程度,只是对社交没有热情,更享受独处;
……
市面上有太多的词来形容这种人:闷、不爱说话、孤僻、傲慢、不合群、反应慢、社恐……这都是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但却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定义他们。
内向者(introverts)——这个占人群比例 30%-50% 的庞大群体,却似乎从未被大家真正认识过。
「你怎么不说话啊?」可能是内向者最怕听到的一句话,通常发生在一群人聚会的时候。有些温和的人出于善意,会不经意把话头儿递到你嘴里,让你发言;而爽快一点的,则会直截了当问出这句话。
内向者通常很难和他人解释:我们真的只是单纯地没那么需要和别人说话而已啊……
外向者通过社交来充电,他们在人际互动中获得能量,且会本能地避免长时间独处,比如四处找人闲聊,因此他们也主导了社交活动。这变成了一个绝望的悖论:外向者因为更喜社交,而掌握了定义社交环境的权利,使得内向者在其中更加难以自处。
而对于内向者来说,社交是一个十分耗能的过程!他们会本能地回避无意义社交(闲聊)。我的很多朋友,他们在上班接触一堆人之后,周末只想宅在家看书、刷剧、不想出门。这并不是孤僻或社恐,也不代表他们讨厌社交时的那些人,独处仅仅是他们「回血」的手段,就像吃饭可以提供能量,睡觉可以恢复精神一样。
「喵星人」VS「汪星人」
以往的研究者们将「什么不是外向」作为内向的定义:如果外向是指坚定自信的(assertive)、积极热情的(enthusiastic)、喜爱社交的(highly stimulative in social environment)……那么内向则是将以上词汇取反的集合。
但这些无一可以真正描述内向者。准确地说,内向/外向是关于一个人如何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外向者喜欢并且会主动创造很多刺激:形形色色的人们、各式各样的社交活动,都是他们的精力来源。而长时间的独处和沉思会令他们感到孤单、不安。他们就像小狗一样,喜爱互动,也容易被理解。
而内向者更像是喵星人,他们对自身感受更加敏锐,被自己内心的思考和感受所吸引。他们有着丰富的脑内活动,只是不需要时刻与他人分享这种体验。
反而是在那些不被注意的时刻,他们感到更加自在,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本事。过多的外部刺激只会让他们的紧张水平迅速飙升。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内向者。美国人格心理学家 Jonathon Cheek 和同事们把内向者细分为了四种不同类型,并提出了 STAR 模型。
一个人可以由一种类型主导,也可能同时是几种类型的结合:
1、Social introvert 社交型内向者
他们倾向于与小群体社交(small groups)。比起朋友数量,他们更追求朋友的质量,希望有少而亲近的密友。
2、Thinking introvert 思考型内向者
思考型内向者通常不习惯与他人分享对于事件的看法(喜好或厌恶),更偏向于内省(introspective)、沉思(thoughtful)、自我反思(self-reflective);
3、 Anxious introvert 焦虑型内向者
常常在社交场合中感受到难堪、不自信以及痛苦而清晰的自我意识:总是执着于担心自己是不是冷场王、毁掉了整个谈话?别人会怎样看自己?
4、Restrained introvert 克制型内向者
这种类型的内向者倾向于在说话、行动前先思考,他们的做事方式缓而稳,打腹稿是日常,拒绝冲动。我是一条内向的小鱼,游历在外向者的水域
我作为一个内向者,从小身边的人就常常传递出这样无厘头的担心:这孩子这么不爱说话,是不是自闭症?在老师和家长的观念里,安静的、喜欢独处的孩子就是不合群的、不好的。从小到大,学校环境不断强调的团队协作、集体意识,迫使每一个人都努力变得活泼开朗,来让自己更「合群」。
一个在国外念书的朋友表示,她最受不了聚会时四处游荡找人完全不认识的人尬聊。内心只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在呐喊:怎么还不结束!请让我回家!职场中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大部分在开放的空间工作,持续暴露于嘈杂的噪音和同事的目光中。
有些人会在办公桌上摆些花草,美观的同时也遮挡视线,营造安全港,而我,只想在工位旁种一排芭蕉。头脑风暴的时候,外向者们思维活跃。然而并不是只有积极发言、不断交换意见才能想出新点子。孤独是激发创造力的关键,很多时候,短暂的会议讨论可能并不足以让习惯深入思考的内向者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
现实如此,学校、职场……重点场所似乎都是为外向者设计打造的,社会环境都在提供尽可能多的刺激给每一个人,无论是否适合 Ta 的需求。甚至生活中那些日常场景,都会令内向者微感不适,比如:
屈臣氏时刻:我知道我要买什么,能不能让我自己逛……
打车时刻:师傅,我实在不想聊美国政治……
(作为内向者,你经历过其他类似的「时刻」吗?)
在这些时刻里,我常常会疑惑:为什么「交谈」变成了默认的正常状态?而内向者成了需要被宽容、被体谅的存在?这些不成文的社会惯例,或者使内向者在崇尚自我展示的文化中被忽视,或者让他们因为想要有独处的时间而感到无所适从。
内向者一定要变得更外向吗?
因为表面上看似缺乏良好的社交能力,内向逐渐变成了一种「性格缺陷」。很多内向者自己也会苦恼于这种「劣势」,开始寻求变得外向,以便在外向的世界中生存。
而那些企图「帮助」内向者改变的人,是怎么做的呢?我曾经参加过一个类似于「挑战自己」的小活动,内向的我在活动中抽到了以下噩梦:
请和 1 个陌生人做自我介绍
向路过的 3 个陌生人微笑
热情拥抱身边的朋友
大喊我不是社恐……
我不知道这是否挑战了自己,但想切腹自尽的心情是真实存在的……
在我国的文化下,这些行为的尴尬之气简直透屏而出。无非还是以外向者为目标模板,制定一些令人尴尬的小挑战,逼着内向者来做一些突破自己安全区的行为。
人是如此社会性的动物,在一个环境之中,尤其是在无所适从的时刻,人们就会下意识地对其他人的行为进行学习模仿。但也许内向者从来都不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内向者,那会缺少多少的科学家、音乐家、艺术家、哲学家、诗人……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品质,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
内向者们只是每天需要那么一点属于自己时间,不需要治疗,不需要改变,只是请在我想要安静的时,不要逼着我聊天。我就是我,不一样的内向者
我上研究生时选过一门人格的课程,老师有一次把外向的同学和内向的同学(自评)分为两组,然后让我们内部讨论,话题是:最想让对方理解自己的一件事。
内向组的成员纷纷抓住机会阐释自己:我们并不是「一点想法都没有」的书呆子;我们也是有社交能力、有亲密朋友的;……这些告白都不出所料。令我意外的是,从外向者的组员口中,我听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事情,他们说:
我们并不是鲁莽,而只是习惯于通过说话来思考;
当我们看似主导着整个谈话时,并不是有意显得很无礼、有攻击性;
当我们找人闲聊时,只是为了想让场面热闹一点;
……
那使我意识到了,一直以来我认为是外向者和他们所创造的环境在逼迫每一个内向者。而事实上,外向者对于我们的陌生,和我们对对方的误读一样多。
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独特的个体,而内向/外向,就如文初那些词语一样,不过是另一个我们贴在自己身上的标签罢了。
毕竟,内向和外向并不是绝对的二分法,而是一个连续光谱,我们每个人都坐落在光谱的不同位置上,甚至有些人恰好坐在中间——被称为 「中间性格」(ambiverts)。
我们只需要了解,孤独(solitude)是很重要的,对一些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活得也很好。如果你是那条喜欢独处的、内向的小鱼,其实一直内向也很好。
知乎实验室热门文章
*文末提问*
看完文章,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在留言区说说你对自己性格的体悟吧?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有趣的「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