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发了朋友圈后会忍不住反复去看点赞数与评论?


之前网络上流行一句话:后来的我们,联系仅仅只剩下朋友圈的点赞了。


你会不会有这种感受?


「每个社交平台的每个状态,别人给我点赞评论就很开心,没有回复就感觉好像被所有人屏蔽在世界之外,非常孤独。」


如果有一天,你精心设计的朋友圈没有获得一次点赞,你是否会有一种被众人抛弃的崩塌感?


原问题:为什么查看社交网络对一些人来说是件「着迷又焦虑的事」?

知友@叶壮                                                                                   
(2500+ 赞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话题优秀回答者)                                      收录于 编辑推荐、知乎圆桌、知乎周刊 


我想,我们的着眼点不应该太集中在社交属性上,或许抽离一点更为合适,我想我们应该聚焦在个人特质上尝试分析一下。


在我最初玩知乎的时候,我在乎每一个赞和评论,当我拥有第一个超过 50 赞的回答的时候,我甚至都想给每一个点赞的人发一封私信说谢谢。


因为我把我写的那千把字,看成了我的作品。


我现在依然很在乎我朋友圈里面的某些内容的点赞数量。


如果我拍了一张照片,修了半个小时发出去,我很在乎人们点赞与评论的状态;如果我就是随手转发了一则熟人拜托我转发的招聘广告,就算我美言了几句,我也不在乎收获了多少以及怎样的回应。


我关注人们对我的作品型内容的评论、转发、赞同、感谢、赞和一切可能互动形式,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对我和我的作品的评价,而这种评价与我自身期待的差异,将会进一步督促我去关注,甚至去焦虑。


请允许我说句不中听的话:
对于包括我在内的那些人而言,那么在乎赞与评论,本质上都是自尊水平低的表现。


《心理学原理》的作者 William James 是美国心理学的奠基人,他最早用这样的语句定义了心理学意义上的自尊(self-esteem):自尊,是我们对自我价值的感受。


焦虑地关注社交状态下的互动,就是某种形式的追求价值。因为价值这个东西,不能光你自己觉得自己有,要别人有所表达与互动的时候,才真正表达出来。


就像皇帝们,总要有无数人对他喊万岁他才高兴。可是真正伟大的帝王,没事哪有空闲时间听一群人高呼万岁,总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已经足够的自尊不需要这帮太监来添柴加火。


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从 1999 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研究「自尊」问题的 Chris Murk 教授,取得了相当有说服力的成果,他提出了自尊的两因素模型。


在Murk的研究体系里,一个人的「自尊」由两种东西构成,一个是对自身能力的认同,一个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01

如果一个人同时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也很有价值,那他就获得了比较高的自尊水平。


他从多个方面都认可自己,如果他是个学者,那他既有做大学问的本事,也真正做出了大学问;如果他是个商人,那他既有赚大钱的本事,也真正赚到了大钱;如果他是个政客,那他既有当大官的本事,也真正当了大官。


这个类别的人不需要别人来称赞或者表扬什么,甚至都不要别人表达,都可以维系相当好的自尊状态。因为「我就是哪哪都好」的高冷心态已经扎根在心中,不服不行。


所以,真正厉害的人,鲜少花太多时间来经营私人领地性质的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不过,绝大多数人都在下面两种状态里。


02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有价值,但是缺乏能力,就是「第一类防御性自尊者」,通俗地讲——绣花枕头。(我就偏向这类)


对于「第一类防御性自尊者」来说,认为自己价值足够,于是需要各种方式来增加对自身能力的肯定。


所以总喜欢发一些与能力有关的社交信息:我又看什么书啦,我又参加什么高大上的活动啦,我又写了篇什么文章啦,我又去哪玩啦一类的。


发布这些消息只是一些方面,只是这些人寄希望于通过在这些消息下的社交,获得更多的「能力认同」:

「哇!原版书你也看得懂~」

「哇!你也受邀去了 XX 发布会!」

「哎呀!你的文章写的真好。」

「哎呀!你一定很能赚钱才出去玩的。」


为了弥补心理的需求,你说会不会沉迷社交软件,如果没回复的话,会不会焦虑?


图源:电影《唐伯虎点秋香》


03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但是缺乏价值,就是「第二类防御性自尊者」,通俗地讲——觉得自己是被埋没的人才。


这些人能力突出,但是总担忧自身没法创造太大价值,与成为在 APP上的晒命党相比,更容易成为工作狂。


因为能力上已经得到自我认同,缺的只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就来证明价值。


不幸的是,绝大多数人都偏向于上面第二种或者第三种人的某一类。


04

还有第四类人,认为自己既没有能力,又缺乏价值,程度轻的是消极,程度重的也就成了抑郁。


他们在不认为自己能干好任何事的同时,也不愿意做任何尝试或者努力,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在成年前早点介入,还是有救的。


Haney 和 Durlak 对 116个研究样本做了元分析后发现,在提升自尊方面,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项目是中等有效的(d=0.57


归根结底,沉迷社交媒体,焦虑地刷刷刷的人,本质还是在偏斜的自尊状态下,自大到了自己都心虚的地步。


附:Mruk 双因素自尊模型说明图


知友@李松蔚  心理学 话题的优秀回答者      收录于编辑推荐、知乎圆桌、知乎周刊

问题描述里,因果顺序弄反了。不是社交网络让我们焦虑,而是我们本来就焦虑。查看社交网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

我在《朋友圈与拖延症有什么联系》里,提到过这种情绪:


很多时候,我们刷朋友圈的动作是无意识的。在没有手机的年代,我们用电脑在论坛上刷新,这个动作也是无意识的。但如果我们要细细地琢磨,在那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自己的经验,先是有一种微小的烦躁。然后,伴随着刷新的这个动作,朋友圈上的那个小红点消失,那种难受的感觉立刻被更大的空虚所融解。


这时候我会舒服一点,仿佛从憋闷的生活中打开一个口子,可以透一口气。


这里提到了「憋闷的生活」,其实用问题描述中的那句话会更精确:「被所有人屏蔽在世界之外」。这种情绪,中文找不到一个很好的词,姑谓之「孤独」,英文叫 isolated,其实和 lonely 还有微妙的不同,有阻隔之意。这个人可能既不孤单,也不孤独,但就是隔了一层,体验不到与他人的联结。


我们知道,联结产生的是意义感。所以这种焦虑,本质上是意义焦虑。


用大白话说就是:「我 tm 现在这样有什么意义?谁在乎我?」


这个时候就要掏手机了。有什么用呢?手机上的各种社交 app,会提供一种快速的保证说:你跟世界还是有联结的。比如说,发个自拍,过一会儿总有人点赞。其实你不会在意哪些人点了赞,只是看着那个红圈里的数字心里美:你看!你看!我只是暂时找不到人了,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爱我的!


所以我们跟心仪的对象约会时,不会想要掏手机刷朋友圈,因为这场约会就已经让我们心满意足,它本身就成为了意义。但如果我们是在应付一场毫无乐趣的相亲,每当冷场的时候就恨不得掏出手机,把微信邮箱微博陌陌甚至支付宝全都看一遍。


跟好哥们喝酒扯淡,跟加班开会,想掏手机的冲动是不一样的;


和几个同事一起工作,跟自己在家工作,想掏手机的冲动是不一样的;


被众星捧月的场合,跟无人问津的场合,想掏手机的冲动是不一样的;


已经坚定了前进的方向,跟还在迷惘纠结,原地打转,想掏手机的冲动也是不一样的。


后面这几种情况,会更容易让人感觉到被整个世界屏蔽。


「我 tm 现在这样有什么意义?谁在乎我?」


这当然不是社交网络的错,而是时代的特点使然。但社交网络做了什么呢?它提供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解法。感觉不到意义?赶紧上朋友圈,互相点赞啊,发自拍啊!你与世界的联结分分钟就来了,妥妥的。这么方便的工具,当然很容易让人「着迷」。着迷这个词还不贴切,不如说是「上瘾」。


所有短平快的情绪处理方式,都可能让人上瘾。上瘾的一个指标叫耐药性,就是随着时间增长,所需要的剂量会不断增加。就以朋友圈来说,我们都知道它是不太走心的,换句话说,吃了不顶事。这个耐药性的增长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了。


打个比方,我孩子幼儿园的阿姨发了一张自拍,配一段人生感悟,我好意思不点赞么?反正赞一下也耗费不了半秒钟。这个点赞可能会有助于她缓解即刻的焦虑感,但她何尝不知这只是别人随手点下的呢?她不会真正因此感到踏实。几分钟——说不定是几秒钟——过后,焦虑感还会卷土重来。那时候就只能更多地求助于社交网络。


长此以往,一个人的生活简直没法和手机分开。这种情况我们见得不少。很多人走路吃饭都忍不住刷刷刷,朋友聚会也各自刷刷刷,两口子在家也分头刷刷刷。我们就说你看你看,这手机太害人了。但手机是无辜的。问题不在它身上,而在它背后的情绪。


我的建议是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这种情绪。沉迷于社交网络是一个信号,它提示我们有意义焦虑。但它是暂时的,还是长久的?如果跟特定的情境有关,比如开一个冗长的工作会议,埋头刷手机就很正常(虽然老板不这么看)。而如果是一天当中的大多数时间,你就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了。


你需要思考一下最近的生活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东西让你和世界之间产生了一层所谓的「屏障」?你正在做的事情有意义吗?如果没有意义,是什么让你还在做它?你有没有高估或者低估它的价值?还有,你最近跟别人的关系怎么样?有没有谁变得特别近或者特别远?在他们眼里你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你在意吗?最近是否发生过什么对你有影响的事情,而你又不愿意承认?


你可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不是在朋友圈里发一条状态等着大家点赞,那样只会让你更深地沉迷。一般来说,你需要找个人谈谈。是很认真地谈一谈,不是在通讯录里随便找个「好友」充数。找一个你真正信任的人,最亲密的亲人或伴侣,心理咨询师,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就在网上找一个不认识又谈得来的陌生人。——在陌陌上找一个也好。


说真的,跟陌生人聊点掏心窝子的东西,也比在遍布同学同事亲戚的社交网络刷状态秀幸福强。对着可以说真话的人,拿出整段时间,用两个小时,甚至二十个,两百个小时,跟他(她)聊聊你现在的生活。这种诚实的,深度的交流可能会很累,但它可以确认我们的存在感,我们能从对方眼里看见自己的真实处境。这是意义焦虑的解法。


否认这些问题当然也容易。现在停下你的手机,就可以撇撇嘴说:「我没有那么严重的意义焦虑,我能说停就停」。但是你等上一段时间,也许会不自在:「好无聊,这有什么意思?」于是不知不觉地,你又掏出手机了。——意义焦虑可以有一百个名字,最常见的名字就是「无聊」。


无聊时你未必是无事可做,但你就是不想做事。这时候请你想起我说的:你是失去了和别人的联结。你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既可以找一个人,约个时间好好谈谈。也可以立刻在朋友圈上刷出存在感。我不推荐后者,虽然效果来得快,但我们并不能真的从中确认自己,最终只会让生活变得更加无聊。


知乎实验室热门文章



长按扫码进入「知乎实验室」,回复「读书」即可获得往期精选图书周刊合集。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去知乎和作者聊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