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为什么被人民抛弃——从《集结号》、《芳华》说起
请点击上面蓝色
资深调查记者 为你拨开世界与人生迷雾
期待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如柳说”
作者/如柳
来源公众号/如柳说,ID:ruliu3166
01
冯小刚的《十问崔永元》出来后,网民一边倒地驳斥嘲讽,表明冯小刚被人民彻底抛弃。
世上万事都有因果。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从冯小刚此前有代表性的两部大片《集结号》、《芳华》的价值观剖析,我们就能明白冯小刚为什么如此不得人心,不仅仅因为他处于崔永元炮轰的舆论漩涡。
要剖析《集结号》、《芳华》的价值观,我们先要简单了解西方强调“人性”的艺术观的来龙去脉。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文艺界就开始向西方以“人性”为核心的“普世文艺”看齐,不论是小说、电影、绘画等都强调“庸俗人性”。
普世文艺的大框架是反社会、反传统、反文明,主要表现为反国家、反政权、反体制(反体制在西方不允许,在别处则受鼓励),具体艺术表现是强调颓废、压抑、堕落、丑恶、怯懦、叛逆、自我中心等所谓“人性”,而英勇、忠诚、崇高、善良、正直、奉献、无私等被排斥到艺术边缘,用边芹的话说“言恶不言善、追丑不追美”。
“戛纳电影节”是宣扬“普世文艺”的大本营。
有人可能会以好莱坞电影作反驳,因为许多好莱坞电影宣扬的是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比如扬善惩恶、抑强扶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赞美爱情等,这是因为好莱坞电影必须在表面宣扬一些人类普遍的价值观,才能让全世界观众都能真正接受,才能实现在全球电影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
但是,即使被特别允许有正面英雄的好莱坞电影,那英雄一定是反国家机器的个人主义的“超人”,因为反国家、反政权是“普世文艺”的底线。
为什么要反国家、反政权?
“普世文艺”是国际金融资本集团为有意或无知无觉抛弃祖国的人设计的套路,宣扬“普世文艺”的真实目的是解构,解构国家、民族、文明、传统,为金融资本打破边界。
国际金融资本集团是一群无祖国却欲夺人之国的人,是“游猎”世界的“国际人”。强大的国家、政权是他们统治世界的阻碍、是他们真正的敌人,必须除之而后快。
这群人是世界上最抱团、自我属性最强的族群,即他们是“精神集体主义”最强的族群,他们靠血缘和宗教结成纽带、寄生在各国上层建筑,可以在各国上层建筑间随时挪移。
他们有最强最隐秘的“精神集体主义”,却对外宣扬“个性”及“个人主义”,实际上是为了瓦解其它民族的凝聚力,所以,以宣扬“人性”为核心的所谓“普世文艺”实际是国际金融资本集团为征服世界抛出的烟幕弹。
中国人自古没有宗教信仰传统,最大的弱点就是一盘散沙,最缺的就是“精神集体主义”(即自我属性认同、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尊严),却被西方垄断资本集团诱导去宣扬“个性”(个性即人性),相当于拉肚子的病人被人建议去吃泻药一样,是被人往死里治,被人卖了还不自知,这就是今天中国文化界的现状。
02
我们看看《集结号》怎样宣扬“人性”的。
《集结号》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1948年的淮海战争中,执行掩护大部队转移、进行阻击敌人进攻的47名解放军战士在连长谷子地率领下被要求坚守4小时,听到集结号后撤退。但他们坚守了十几个小时,也没有听到撤退的集结号,最后47人全部战死,仅剩连长一人侥幸生存。但胜利后,这些牺牲的烈士却被列为“失踪”人员。幸存下来的连长谷子地为了让牺牲的战友获得烈士的名分,费尽了周折。
《集结号》开头就是战争的残酷场面,用了很大篇幅描写战争的惨烈及猥琐“人性”。
在战争中,解放军组织纪律涣散,边打仗边吃馒头;战斗开始时,有的战士竟然求神佛保佑,指导员吓得屁滚尿流、鼻涕长流(胆小怕死);战争中,有的军人没听到军号吹响却愣说已经听到了,想尽快撤退、贪生怕死;有的在战争间隙去敌人尸体上抢手表被打死(贪财);连长直接枪毙战俘(无组织纪律性)。
电影里解放军军官跟土匪没什么两样,开口就是“他妈的,你他妈混蛋”,解放军没有一点正义之师的精气神,自由散漫、无勇无谋、被打得血肉横飞、哭爹叫娘。
整个战争戏看下来,就是战争很惨烈、人性有弱点,士兵都是炮灰,至于军人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电影都没有交代。电影里的解放军穿着美式服装(崇洋媚外)、无组织纪律性、无英勇、无谋略,贪生怕死、贪食贪财,军人都是被动的炮灰,是被迫无奈去打仗,没有什么信仰和信念。
正如有网友所说:“电影给我带来的感觉就是,战争让很多人死得无名。(他们无名地死去后,家人可以为他们追功绩为理由改嫁)战争很残忍,要死那么多人。战争很愚蠢,这些人死的不明不白,不知所谓。他们不再是为了什么事业而战争,而只是为了寻求一条生存的道路。”
强调“人性”,实际是强调人的“动物本性”,必然解构崇高、英勇、信念、奉献牺牲、组织纪律性这些传统价值观,解构正义与正气。
人是靠理想和信念而活,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人可以舍生忘死,可以成为大无畏的英雄。
解放军正是有“解放全中国、解放各族人民”的强大信念支持,才能用“小米加步枪”打败国民党“飞机加大炮”,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仅用三年时间就把国民党军队彻底打败,如果解放军真象电影里演的那样,解放军恐怕只会被国民党军队打败。
正如电影的主创人员所说,他们就是要淡化政治、强调人性和人道主义光辉,总之,要遵循“普世文艺”的那些套路。
编剧刘恒在《南方周末》上谈到《集结号》的主题思想时说:“第一,我们不讨论战争有没有意义;第二,我们不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导演冯小刚说:“传统的战争片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个电影,还是从市场切入,希望在市场上能够赢得大部分观众。”“我的立场很鲜明。电影里的人不是自愿成为烈士,在被动情况下,他们把命都搭进去了。”
正是由于电影主创人员有意淡化政治、模糊和抹煞解放战争的正义性 ,强调动物本能的“人性”,所以电影里把为解放全体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的解放战争视为“狗咬狗”:“你怕被咬死,我们九连全给咬死了,就剩下我一个人,我早就想把自己给咬死了,我他妈一直等你的号,我的弟兄们一直等你的号,一个一个到死,都在等着你的号”。
把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解放战争解构成“狗咬狗”的无政治意义之战、无正义之战,这是怎样的历史观?
否定了解放战争的正义性,等于否定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否定了那些为解放全中国而牺牲了的无数革命烈士和人民群众。
也由于过分强调庸俗“人性”,电影中无法解释谷子地为什么百折不挠地为战友们挣得“烈士”名分,因为那些“烈士”牺牲得并不伟大,都是迫不得已、毫无意义地送死。
电影里只有一个桥段能解释谷子地为战友争“烈士”荣誉的原因:“死也不能白死啊,烈属一家补七百斤小米,失踪呢,只给补二百斤,差五百斤呢!” 烈士荣誉的意义在于“五百斤小米”。
在冯导演等人眼中, 猥琐“人性”才是正常的,不过,这确实符合“普世文艺”艺术观,“追丑不追美”。
有前面“人性”是猥琐丑陋的铺垫,最后,“组织不可靠”也顺理成章:团长为了保护全团不被咬死,故意没让号兵吹响集结号,即一开始团长就是欺骗连长、准备让全连去送死。
“组织不可靠”,暗示着“国家不可靠”,这正符合好莱坞电影政治正确的底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电影的主题是“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但是电影揭示出的却是每一个为战争的牺牲都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唯一的价值好像是“五百斤小米”。
正如有网友所说,看了《集结号》,青年一代会怀疑革命烈士的可信度,会怀疑英雄的可信度,无法产生爱国主义情感;《集结号》揭露了解放军的种种黑暗内幕,是在搞反宣传。
以“人性”为烟幕弹,解构崇高、解构英雄主义、解构理想和信念、解构爱国主义、解构历史,这正是“普世文艺”的真实目的。
解构是为了颠覆,颠覆政权、颠覆国家、颠覆文明,为金融资本打破边界。
03
《芳华》又是一部突出“人性”、暗示“组织不可靠、国家不可靠”的“好莱坞模式”的电影。
在《芳华》中,文工团女兵嫉妒成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相互排挤倾轧,毫无集体友爱与集体团结,因为在电影主创人员心目中,只有这样,才能表达真实的“人性”,不管这些“人性”符不符合人物的时代和身份,符不符合真实。
在《芳华》中,做好事的学雷锋标兵刘峰被演成一个大傻帽,众人只享受他的奉献和“好处”,内心却充满鄙夷,最终,作为战斗英雄的“刘峰”命运凄惨飘零。
刘峰“好人没有好报”的故事彻底颠覆传统价值观,做好人却没有好下场,谁还会去为集体为国家奉献付出?谁还会去冒着生命危险上战场保家为国?
在《芳华》中,战斗英雄刘峰、何小萍都是因为曾犯过错误被处分而“发配”到前线,给人感觉是上前线不是为保家卫国,而是因为犯错误“受处理”或斗争中“受迫害”所致,上前线等同于“流放”,如果这样解构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谁还有崇高的信念去上战场保家卫国?
何小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成为英雄,受人拥戴尊敬却变成“神经病”,“英雄”变成“神经病”不知符合什么“人性”?但是给人的暗示,就是英雄并不崇高伟大,是压抑扭曲的,只是命运造化的不正常受益者!这条完全符合“普世文艺”的解构崇高、解构英雄主义套路!
《芳华》里最让人象吃了苍蝇一般恶心的角色就是政委。何小萍一直受到郝淑文、林丁丁等人的欺辱,唯一关怀她、帮助她、让她感到温暖的刘峰却因为“犯错”被“发配”到伐木连,何小萍因此万念俱灰,在高原演出作为替补上台表演时,她装病拒绝演出,政委知道装病实情后,不是对何小萍做思想工作,而是将计就计,把她捧成带病演出的英雄。
当何小萍正沉浸在高原战士们的欢呼声中时,政委这时却在背后捅一刀,把何小萍立即“发配”到野战医院,让她的心情象坐过山车,从天上跌落到地下。
前一秒还是一个亲切、慈祥、正义的政委,后一秒就让何小萍“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不寒而栗,如此腹黑阴毒的政委形象,让每一个看完电影的人也不寒而栗,谁还相信组织?“政委形象”就是“组织形象”。
组织在我受到伤害和不公时非但没有给予我保护,还偷偷在背后补一刀,这样的组织谁还去爱?
“组织”代表着“政府”和“国家”,“组织不可靠” 暗示着“国家不可靠”。这正是“普世文艺”政治正确的底线。
之所以把“反政权、反国家”作为政治正确底线,因为“普世文艺”是为了让金融资本打破边界。
04
如柳(公众号“如柳说”)简单分析了冯小刚比较代表性的大片《集结号》和《芳华》,这两部电影都是遵循西方“普世文艺”套路,强调动物本能的“人性”、暗示“组织不可靠”、“国家不可靠”,进而解构英雄主义、解构崇高、解构理想和信仰、解构爱国主义、解构正义和正气、解构传统文化价值观、解构历史。
西方所谓宣扬“人性”的“普世”艺术观,是跨国金融资本集团为“统治世界”、“征服世界”而精心“导演”的烟幕弹,最终目的是为了颠覆国家、颠覆文明,实现跨国垄断资本集团在全世界的永久统治,是为他们的政治经济战略服务的文化征服战略。
天佑中华!
过去三十多年被误导、被洗脑、被渗透后,在有识之士的呐喊启蒙下,广大人民群众慢慢认识了西方的文化战争阴谋,许多民众开始觉醒,很自然,《战狼》、《我不是药神》这样宣扬主流价值观、宣扬正能量的电影受到民众的拥护,也很自然,以冯小刚为代表的抱西方所谓“普世文艺”大腿的以解构传统主流文化价值观为特征的文艺作品受到鄙弃。
所以,冯小刚被人民抛弃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作者介绍:如柳,资深调查记者,名校硕士。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家国情怀。个人公众号:如柳说,ID:ruliu3166,私人微信:ruliu316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长按以下二维码加个人微信:如柳,或ID:ruliu316,入粉丝交流群
(本文版权属于作者,未经授权,禁止任何网络媒体及平面媒体转载,转载联系微信:ruliu316)
看往期更多原创文章(点击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