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邢台市1月13-17日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导 读
2018年1月12日起,受系统性偏南风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多城市出现中-重度污染。针对邢台市的污染过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淑兰研究员对此次污染过程进行分析解读。
邢台市经历了2018年以来污染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严重的污染过程。在此期间,邢台市PM2.5和PM10最高日均浓度出现在1月15日(AQI 336),分别达到286 微克/立方米和358微克/立方米。从污染成因来看,邢台市本次重污染过程,燃煤影响特征明显。同时,受系统性偏南风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污染物易在本地堆积。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重污染过程中有明显的燃煤排放累积和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
邢台市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积极开展区域应急联动,自2018年1月14日零时起将重污染天气预警由橙色(II级)预警升级为红色(I级)预警。
1
总体情况
(图1 邢台市空气质量与常规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图)
2018年1月10至1月17日期间,邢台市经历了2018年以来污染持续时间最长,污染程度最大的一次重污染过程。该过程从2018年1月13日持续至1月17日,空气质量等级分别为13日中度污染(AQI 196),14日重度污染(AQI 262),15日严重污染(AQI 336),16日重度污染(AQI 226),17日重度污染(AQI 238)。
本次污染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在此期间(1月13日-17日),邢台市PM2.5和PM10最高日均浓度出现在1月15日,分别达到286 微克/立方米和358微克/立方米。PM2.5/PM10的比值均大于0.6(图1)。邢台市SO2和CO在本次污染过程中的浓度值均略高于“2+26”城市的平均水平;同时,邢台市NO2浓度也处于较高的水平。
1
2
成因分析
(图2 邢台市主要监测站点的空间分布)
(1)监测数据
图2为邢台市主要监测站点的空间分布图,其中达活泉、路桥公司、市环保局、邢师高专这四个站点为国控点,内丘县文化活动中心和沙河市环保局站点为本次邢台跟踪研究工作所设置的大气攻关源解析采样点。
通过对四个国控点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如图3),各个监测站点的PM2.5和PM10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PM10在邢师高专和路桥公司站点略高于其余二个站点的数值。邢台市在本次污染过程中SO2的排放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推测主要来自冬季采暖燃煤的贡献。NO2各站点的浓度水平较为一致,然而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各站点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时NO2的浓度会出现波动,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车辆拥堵、低速行驶所导致的。
SO2/NO2比值(S/N)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燃煤和机动车排放的相对重要性,S/N的数值越大反映出燃煤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贡献越大。通过对邢台市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邢台市在重污染过程中的S/N值是0.4-1.0,说明了邢台市大气污染受燃煤影响较大;同时,邢台市S/N值与PM2.5浓度变化呈现较好的相关性,因此邢台市在持续的重污染过程中受到燃煤排放累积的影响(图4)。
(图4 邢台市主要监测站点常规污染物浓度变化时间序列图)
(图5 邢台市气象要素变化时间序列图)
(2)气象参数
2018年1月12日起,受系统性偏南风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本次污染过程期间,如图5所示,1月10至17日,邢台市基本处于无风的气象条件下(< 2 m/s),重污染过程中(13日-17日)湿度较大(> 55%)。风速弱有利于PM2.5污染累积,湿度较高则促进了污染物的非均相反应和液相反应的发生。后向轨迹表明邢台市在重污染期间,污染物扩散条件极为不利。
(图6 2018年1月16日气流24小时后向轨迹)
3
应急措施
本次污染过程中,在系统性偏南风的主导下,山东、河南一带污染排放对京津冀区域的贡献较大。因此,邢台市及时启动重污染天气预警,积极开展区域应急联动。自2018年1月14日零时起将重污染天气预警由橙色(II级)预警升级为红色(I级)预警。在预警期间的工业企业应急响应措施:(1)错峰生产和限制高排放工业企业为主,针对玻璃、钢铁、焦化等排污企业采用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2)扬尘源管控为停止建筑施工工地的土石方作业、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车、砂石运输车辆禁止上路;(3)实行“封土令”,除重大民生工程之外的建筑工地全部停止作业;(4)市主城区、县(市、区)城区对机动车实现单双号限行。
4
专家简介
往期精彩回顾
【专家解读】区域应急联动,打好"2+26"城市蓝天保卫战2018年第一役!
【专家解读】12月27-30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污染有多重?
【专家解读】冬至时节,“2+26”城市应对重污染的脚步不停歇
【图说环保】快来看,2017年10-12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