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去角色化观察事物

崔淼 淼思秒行
2024-09-21
梁宁产品思维课读后感之三

我跟随梁宁老师的思路,写了《待人处事的好方法》《通过情绪深入了解一个人》两篇文章,介绍了如何更深入的了解一个人,并更好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篇将分别从潜意识以及角色化的角度,与你进一步聊一聊人与人之间,人与产品之间的那点事儿。

情绪和潜意识

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遇到这几种情况呢?

他一表人才、谈吐非凡,对你百般殷勤,但你一提到婚姻大事,他就顾左右而言他;

他将产品的功效描绘的近乎完美,但自己却不用,或依然在用竞争对手的产品;

他对所在的行业或公司百般诟病,但却没有用脚投票……

所以,我们不要被言辞迷惑,而要想办法看到他真实的选择。

梁宁老师给出了她的建议:

体会各种人的情绪与潜意识;

不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

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

我们先来聊一下情绪和潜意识,角色化放到后面说。

情绪,我曾在《通过情绪深入了解一个人》中,对愉悦、不爽、愤怒、恐惧四个基本情绪进行了描述。

需求被满足就愉悦,不被满足就不爽;

被侵犯就会愤怒,但若侵犯你的对象比你强大N多倍,比如大自然的不可抗力,你只有恐惧。

潜意识,是很难描述的,甚至你我都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潜意识的形成,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个是在你童年的时候,一个是通过“催眠”。

童年时,你还没有建立意识和防御去辨别。这时的观念就会直接进入你的潜意识,成为你最内在的感知、你本能情绪的一部分。所以为什么说要了解一个人,需要了解他的童年。了解他童年时与亲近的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几乎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模式。

微笑是一种催眠,会让你放下防御。

重复是非常重要的催眠。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脑白金和恒源祥。

我们可以通过情绪和潜意识,更深入的理解一个人言辞和行为背后的逻辑,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人与物之间的交互,比如我们要做一个产品,好的产品经理根本不让用户启动防御。如果一个产品引发用户启动意识,让用户思考,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推开用户。因为意识即防御。

不论人与人之间还是人与物之间,不需要触发思考的交往和交互,是最自然的。

人与人之间不需要深度思考的交往,是最亲密的。产品要迎合用户潜意识下的选择。熟悉的感觉就是潜意识里觉得安全的感觉,这样就不会触发防御。

角色化

我们再来聊一聊“角色化”。我们要理解自然和角色化是相反的两个词。首先,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

比如有的人是军人、公务员、国企领导、出租车司机、演员……我们和不同角色的人打交道,能明显的感觉到这个人身上角色的痕迹。

就好像生活中,你会认识一个李处长、一个王司令。但你其实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你认识的只是他的角色而已。

但我们应注意的是,每个人都拥有多重角色,这是第二点。

比如一位女性,她的工作是公务员,那么她在工作期间,与她交往的人都是在跟她“公务员角色”打交道,她的言辞,行为都会围绕自己的这一角色展开。

她下班后是孩子的母亲,这时她的角色又切换为“妈妈”,她对女儿的言辞、思维和行为与工作时不一样。

你如果想与他人建立牢固的关系,就应去角色化。去掉他的角色化,去掉自己的角色化,甚至去掉多重角色化与他交往,这样的关系才会更加自然,更加牢固。

第三,集体就是一堆角色。

如果我们有共同的童年,曾经在同一个单位里,在同一个文化场景中,被反复灌输一些观念,其实我们就被共同催眠了。我们会有类似的观念,被类似的观念束缚,有了共同的样子,这就是集体人格。比如广东人有广东人的样子,东北人有东北人的特点。

再比如阿里、腾讯、百度,虽然都是非常牛的互联网公司,但业界对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是会贴“角色”标签的,比如阿里出运营的人才,腾讯的产品经理更抢手,百度的技术人员更牛……这就是集体人格,集体角色。

我从小是在部队大院长大的,所以我和我儿时的小伙伴们,有着共同的“角色”行为和回忆。

当我们都被角色训练好,收敛自我,钻进一个同质化的壳里,我们就成为了一个集体。这群钻进了同质化壳里的人,就会呈现出来一种集体人格。

但你真的了解属于集体人格下的他吗?了解集体人格下的我吗?了解集体人格下的你自己吗?

所以我们要去角色化,了解真实的他人和自己。我们可以通过情绪、潜意识来切入。

去角色化生存就是我们真实的生存处境,只有去角色化的认识、沟通、交往,你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感情,理解真实的世界。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

怎么样,通过情绪、潜意识和去角色化,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是不是又多了一些?与人交往是不是可以更自然和真实了一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淼思秒行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