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分散投资?
年少记忆
俗语说,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潇雨老师说,避免因“年少记忆”让你的投资过于集中。
“年少记忆”是指,我们年少时身处的市场,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产生的投资偏见。
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提到,他的长辈们经历了1929年股市大崩盘和30年代的大萧条,不论是投资者还是市场,均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他们家里没有人会购买股票。
尽管50-60年代,股市上涨了5、6倍,但那个时代的成年人,依然把股市想象成赌博游戏。
80年代,美股继续爆发式增长,但美国家庭财产投资者股票上的比例却是下降的。原因在于美国70年代的经济和股市实在是太烂了。
接着,美国普通投资者再次错过了90年代的大牛市,美国家庭财产投资股票的比例,从60年代的40%,到80年代的25%,下降到90年代的17%。
美国普通投资者在年轻时留下了股市崩盘,经济危机的“年少记忆”,错过了财富增长的列车,那如果是经济繁荣的“年少记忆”呢?
我们再来看看二战后出生的日本普通投资者(jiucai),他们青年时期恰好经历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对未来无限乐观。
他们在80年代各种买买买,三菱甚至买下了洛克菲勒大厦,插上了日本国旗。
然后呢?然后就是站在高岗上,苦涩的经历“失落的20年”。
分散投资
潇雨老师给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忘掉投资偏好,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配置各种资产大类的目的不是分散风险,更重要的是获取回报。
中国人民经历了过去房价高涨的黄金20年,有人依然会有闲钱就投资房产,但这要因人而异的。
年轻人首套房产确实需要早配置,尤其要在一线城市、准一线城市的核心区域买,用高杠杆贷款买(买房最重要的就是位置,其次是一定要尽可能低利率长时间按揭贷款,用时间来撬动价值)。
比如,十年前我在京置业,幸运的搭上了经济(fangjia)高速发展的列车。
但对于已经有房产,甚至多套房的中年人来说,将自己的全部资产都投在流动性差,增长潜力低于其它金融资产的房子上,并非明智之举。
比如,我从2017年开始涉猎各个投资领域:
A股,ETF和低估的白马股;
美股,阿里、好市多等;
港股,腾讯和打新股;
区块链,BTC和EOS等。
截至2019年6月,这些投资均为正收益(半年前却惨不忍睹),且远远跑赢这两年北京的房价。
敲黑板,这些投资未来均有腰斩/翻倍的可能。我的原则是绝不公开推荐任何单一投资标的,除了500/300/50ETF,因为连我这个“菜场大妈”都推荐,一定是本人无限膨胀,该标的绝对高估的时候,请切记。
不要分散投资
但是,我们的股神沃伦·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却说投资不要过于分散:
用一张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终的财务状况;这张卡片上有20格,所以你只有20次打卡的机会。
当你把卡打完之后,你就再也不能进行投资了。在这样的规则下,你将会真正的慎重考虑你做的事情。
没有绝对正确的投资方法论,因为我们每个人生长的时代,教育背景,所处的市场环境都不一样。
巴菲特也有“认知局限”,不投看不懂的公司,错过了早年投资苹果和亚马逊的机会。不过,当他认为苹果和亚马逊符合他投资原则的时候,就坚定的买入,他的投资策略几十年来依然简单而又正确。他像一名等待良机猎人,只在千钧一发之刻扣动扳机,做大概率正确的事。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老巴也能再次评估区块链资产,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毕竟,BAT早已布局区块链,美国已经发行了锚定美元的数字加密货币HUSD,Facebook马上就要发行Libra了(老巴和芒格目前均看空BTC)。
我认识几位投资牛人,他们的投资其实非常集中,专注于自己的领地。
他们有资产过亿的区块链大佬,有常年稳定获利的香港打新第一人,有A股追涨杀跌的股神,他们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熟悉的领域,稳稳的在专属领域内TOP5%。
但他们的成功,一方面是幸存者偏差筛选出来的,一方面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地里深耕细作,付出了无比的艰辛,这都是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无法复制的。
那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怎么办呢?我个人的做法是:
在分散的领域里,集中投资。
我作为普通投资者在A股、每股、港股及区块链的领域里达到前49%,就能实现:
49%×49%×49%×49% = 请自己算……
这只是一个类比,我们不需要精确的正确,我们需要的是大概率稳赢:
在分散的领域里,集中投资优质标的,我们普通投资者就不会错过“幸福的闪电”。
小结
1.规避“年少记忆”,拓展投资领域,实现分散投资。
2.在每个投资领域,集中投资优质标的。
当然,我的方法未必是对的,可能并不适合某些普通投资者。非常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投资经历,供大家借鉴。
参考文章:
《张潇雨个人投资课》
《我的2018》
《投资ETF极简避坑指南》
《穷查理宝典》
《普通投资者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