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切体验的总和
我为什么要寻找他呢?
我不就是
他吗?
他的本质透过我而显现。
我寻找的,只是我自己!
——鲁米
武志红老师非常喜欢鲁米和他的诗,这首诗是他最喜欢的诗之一。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诗时,也非常受触动。
我们生而为人,不就是要活出自己,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吗。
我去学校读书学习,是为了让自己更有智慧;
我踏入社会工作,是为了让自己有更丰富的实践;
我上山下海,是为了建立与自然的连接;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
当然,我在成长,生活的过程中,活出自己,自然会为他人,为组织,为社会带来正向的影响。
人性本善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说:
人最宝贵的,就是你自己。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把你自己活出来,而不是被文化规范所教化。
英文 be yourself,这个说法就是源于罗杰斯。
要倡导“成为你自己”这个想法的时候,我们本身应该抱着这样一个假设:你“自己”就是非常好的。
这也是人本主义的假定,人本主义相信人性本善。
自我实现者,或成为自己的人,都是道德最高的人,而不是最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我,是体验
罗杰斯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诠释,他说:“我”,不是别的,就是一个人在过往时空里一切体验的总和。
这里的一切体验,包含着三个部分:“我”,“你”,和我们之间的动力。这个“你”,指的是万事万物,是“我”之外的一切存在。
举个栗子,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我很开心”,这好像是说他自己很开心,但其实,他是想表达:“我在和你的关系中很开心”。
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你刚刚经历了一件开心的事儿,但是当你面对不好的关系对象时,你并不会与他分享你开心的事儿。
罗杰斯这个对“自我”的定义,特别强调了“体验”这两个字,在他看来,定义一个人是谁,要看他的体验。
再用大白话翻译下,你招聘员工,你要的是他的过往“体验”,而非他的简历或思想。哪怕你招聘的是应届毕业生,也需要看他过往的“体验”,如实习经验,学生会经历等等,而非成绩本身。
手把手教你了解一个人
现代社会我们社交范围广了,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深了。
但不论是职场,生意场,还是情侣之间,我们若想深入了解一个人,一定需要深入了解对方的关键体验。
如果你是单身人士,请打起精神来,我马上要送福利了
当你去相亲或者准备追求某个人时,可以问询对方人生几个阶段的关键事件,比如你什么时候上的小学,你在小学中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等等。同时,你需要尽可能的与对方四目相对,专注于倾听和看着彼此,这样成功率会非常高。
武志红老师在课程中讲到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做的相亲测试。双方在回答了几十个问题之后,每一对男女四目相对,专注地看着彼此4分钟,最后的结果是,任何两个人都可能爱上彼此。
这几十个问答题,全是对一个人生活历史的调查,而且调查的就是那些关键事件。
这样一来,双方的体验就会被看到,就相当于,“我向你敞开了我自己”,而你把我作为关系的中心,听到我的体验,我就感觉,你给了我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等等,这就是爱的初体验。
为啥呢?
因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常常是几个月、几年,甚至一辈子去了解彼此的体验和现象场,他们又同时拥有彼此的现象场,和共同的现象场,这就是爱产生的过程。
心理学家对短时间相亲的设计,就是把这个漫长的历程给缩短了。
任何两个人如果全面了解了彼此的体验,都会爱上对方。
那么,有没有这种可能?如果“我”能懂得任何一个人的全部体验,就会发现,“我”和“你”,是一回事?
好,我们今天就聊这么多,下一篇我们聊一个我更感兴趣的话题:如何让你的野性本能喷涌而出。
参考文章: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