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上的院士毛二可: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千里眼”
北京理工大学
公众号ID:BIT_1940
关注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位移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相比其他观测手段,雷达能探测更远距离的目标,而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因此有“千里眼”之称。如今雷达已经是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北京理工大学,师生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道风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骑着一辆老旧的28寸自行车穿梭于校园,无论春夏秋冬,从不间断。初入北理工的人不会想到,这位朴素的老爷子就是新中国雷达研究领域的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毛二可。工作半个多世纪,他为我国雷达系统及其信号处理作出了创造性贡献,培养了无数雷达应用人才。在古稀之年,他推动创业,让科学造福生产科研。
从无线电“玩”到了雷达
1934年毛二可出生在北京,当时他的父亲正在清华大学机械系教书。此后的几年时间,随着父亲的工作变动,毛二可一家辗转于广州、重庆等地。作为家中第二个儿子,年少时的毛二可性格腼腆,凡事不争不抢,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有些懦弱。这与性格活泼、胆大张扬的哥哥毛大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重庆,毛二可度过了他人生中大部分的童年时光。这里也是他梦想的起航之地。因为抗日战争爆发,重庆成为陪都,很多兵工厂、维修厂因此也搬到重庆。在哥哥的带领下,毛二可和小伙伴们到处搜寻各种零件、配件,从美军、日军的电子废品中,从各种小地摊中捣腾出能用上的东西。他们一起用废旧漆包线做了“土电话”,用电子管做了收音机,还在学校里面做起广播……这个从小玩起来的无线电,毛二可从重庆带到北平,直到再次回到重庆读高中都没有放弃。
因为对无线电的爱好,毛二可报考了当时的华北大学工学院,“因为当时听说学校设有电机系,可以继续学习与电有关的知识。我就毫不犹豫报名了。”毛二可对记者说。
初入华北大学工学院,毛二可所学专业为电机制造专业,学习发电机、电动机等方面的设计。1951年,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53年,当时的重工业部决定在已经更名的北京工业学院设立雷达专业,为国防工业培养人才。于是毛二可所在班级从电机制造专业转到雷达专业,他的无线电兴趣和天分得到充分释放。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与雷达专业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茫茫天空锁定“绣花针”
1956年,毛二可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他带领着团队坚持用最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研发出的一批技术成果为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以“矢量脱靶量测量系统”最具代表。
什么是脱靶量?毛二可通俗地给记者打了一个比喻:导弹在打靶的时候,它可能打到靶心上,也可能擦着边儿打飞了。如果打飞了,我们需要知道它偏了多少角度,偏离时的速度是多少,以便在后续设计中予以改进,提高命中率。“打靶时,人肯定不能待在靶弹、靶机或者靶船上实测,所以必须得要有一套测量手段,雷达就是很好的方式。”毛二可对记者说。
时速几千公里的导弹,相对于目标靶,几乎就是一闪而逝。要追踪它的踪影,谈何容易。西方曾对脱靶量检测作过一个形象的评论,形容它是 “从干草堆上找一根针”,或者说就是在茫茫天空中锁定一根“绣花针”,由此可见要做这样的雷达难度非常巨大,相关技术资料也是一些国家的最高机密,极难获取。
1992年,海军试验基地提出研究矢量脱靶量测量系统的需求,要求做一个空间上几乎全方位的测量雷达,能测量导弹与靶标交会的方向和距离。面对这样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毛二可并没有被吓倒,带领团队全力投入攻坚。很多实验要求去外场。已经60多岁的毛二可不顾海上风浪的颠簸,坚持跟着靶船到海上航行,就像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经常亲自爬到船上的悬梯上查看每一个细节。经过八年的不懈的努力,课题组突破了层层乌云,终于完成了雷达定型,这些新式雷达装备部队之后,使导弹能够更精确地命中目标,为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下海”建公司,推动科研走入民间
1964年,毛二可带领团队创立了雷达技术研究所。经过四十多年的奋斗和发展,北理工雷达技术研究所在航空、航天、导航、制导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成员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国家/国防发明专利300余项。 在当今世界雷达科技前沿中,已经有了中国雷达科技工作者的一席之地。
2009年12月,搞了一辈子科研的毛二可带领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所近一半的研究成员组建起学科性公司——理工雷科。在以创新闻名于世的中关村,还是掀起了一股波澜。这是北理工依据《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等新政策成立的第一个学科性公司。
如今已经过去近10年,对于当时为何成立公司,毛二可记忆犹新。“随着任务型号增多,雷达所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我们的团队需要搞科研,也需要耗费大量精力面对‘人财物’等并不擅长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许多成果其实完全可以服务社会生产生活,但我们不懂如何转化,只能束之高阁,太可惜。因此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力量。”他对记者说。新公司组建后,雷达所负责基础研究、原理性试验和样机制造,后续工程化试制、推出正式产品、市场营销等,都交给理工雷科,“产学研”真正实现了一条龙。
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带来的转化效率令人惊叹。雷达所的嵌入式实时信息处理等技术迅速转化为产品,在市场上热销。2013年,成立仅4年的理工雷科就实现营收破亿元。
如今,公司的不少产品都已经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领域。毛二可说,比如公司研发的一种边坡雷达,可以实时监测山体、矿山堆料的位移情况,及时发现坍塌、滑坡风险的苗头,提高安全保障。此外,利用小型雷达还可以深度观测动物迁徙,对于掌握动物习性发挥重要作用。
边坡雷达应用于毕节纳雍救灾现场抢险
年过八旬骑车上班成为校园风景线
记者最近见到毛二可是一个冬日的下午,在北理工校园内一幢不起眼的科研楼里。他在办公室写字桌前研读最新的科研材料。毕竟已经85岁高龄,很多时候他需要借助放大镜的帮助。即使如此,他也看得很慢,逐字逐句。时不时停下来,用笔在旁边的本子上记下几句要点,“现在的年轻人创新精神非常不错,很多观点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学习。”他说。
采访中,毛二可一直是轻声细语,态度总是谦和有礼。谁能想象他羸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澎湃激情。他告诉记者,只要不出差,他几乎天天都会来到实验室里,没有寒暑假和周末的概念,“有一年,学校为了强迫我和我的团队骨干休息,专门立了个规矩,大年三十至初五,教学楼拉闸限电。可他们不知道,每当我成功地解决了一个科技难题,我就会获得一种巨大的满足感。”他说。从家到实验室,毛二可一直努力坚持骑自行车,这也成了北理工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经常有学生掏出手机,记录下一位如年轻人般充满激情穿梭校园的老人。
耄耋之年的毛二可院士仍然会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毛二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带学生,现在他培养出的博士生、硕士生已达60多位。不少人已经走上重要岗位,为国家作贡献。这些年来,毛二可有了新的目标,多和年轻人在一起。2016年北理工开学典礼,毛二可作为教师代表上台发言。他告诉台下的3000多名“95”后大学新生自己从教60年的经历,鼓励他们梦想要与家国情怀相伴。去年4月17日,“北理讲堂——院士进中学”系列学科讲座活动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毛二可为超过500位师生作了专题学科讲座。“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希望以我的经历去告诉他们,民族振兴就在他们肩上,要敢于挑起这个担子。”
内容来源:北京晚报
外宣策划:党委宣传部
图片来源:党委宣传部
编辑:张艺馨 戴晓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