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通世界,构筑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新格局!

砥砺前行的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8-28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6月12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就国际组织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调研。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区办公室主任马涛,中国民用航空适航审定中心主任、中国常驻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候任代表吕新明出席调研活动。全球治理英才班全体同学围绕个人素养提升、创新意识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全球航空治理和国际组织任职等多个问题与三位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交流环节由国际组织创新学院执行主席刘浩教授主持。

马涛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国际组织任职的感悟经历,勉励学子们要提升综合素养、强化知识储备,把握当前学习发展的良好机遇,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吕新明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国产大飞机适航审定工作实际,介绍了民用航空运行研发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希望同学们成长为具备合作意识和扎实知识基础的高素质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人才。

张军表示,本次调研体现出四个“特别”。一是特别的时刻——正值国际民航组织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并开展深度合作。二是特别的地点——我们在北湖论道,共同探讨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三是特别的话题——围绕青年人才成长、航空产业发展和全球治理,同学们与具有丰富阅历的权威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体会到了青年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意义。四是特别的效果——通过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两位长期工作在航空全球治理领域的嘉宾为榜样,勤勉努力,学有所成,将来为全球治理贡献北理力量。

张军强调,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学子要不断强化学习能力、提高创新素质、锤炼合作意识、拓展国际视野,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全球治理的舞台上报效国家、服务世界。他与同学们分享了个人成长经历,鼓励青年学子注重团队协作、坚守前进方向、正视挫折失败,坚定走好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民用航空局国际合作服务中心、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光明日报等媒体记者,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部、研究生院、学生工作部、后勤基建处、校团委、徐特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国际组织创新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



此前

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

会见了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

胡安·卡洛斯·萨拉萨尔

双方围绕教育培训、数据管理、航空创新、航空安保、网络安全、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开展高层次管理和治理人才培养、设立专门奖学金、强化碳减排等合作达成共识。


深度参与全球治理

广泛深入联结世界

北京理工大学

积极响应国家和时代号召

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

不断探索高端国际化人才

特色培养路径与方案

构筑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高地

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北理工智慧和力量



共彩

培育国际化人才,强化全球竞争力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

对标世界一流大学

持续建设高质量的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一方面加强在地国际化教育

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全球胜任力

同时,积极吸引各国学生来华留学

构筑来华留学“引力场”

推动构建全球高等教育“共同体”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国际化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重要选择。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国际化工作,本科在校生参加年度国际交流比例达42.42%,开设全英/双语课程逾400门,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全英文教学专业,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础。

北理工“飞鹰队”连续两届获得穆罕默德·本·扎耶德国际机器人挑战赛冠军并在2022年日内瓦国际发明特别展上斩获两项金奖

北理工学子在202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3项特等奖(Outstanding Winner),实现连续四年“特等奖”不断线

北理工学子多次斩获合成生物学领域国际顶尖赛事——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

北理工学子囊获德国红点奖最佳设计奖、德国 iF 新秀设计大奖最佳设计奖、美国IDEA 大奖金奖、意大利A'Design设计大赛优秀奖、CDN 中国汽车设计大赛“最佳外观设计奖”、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特等奖暨艺术家大奖、UXDA国际用户体验创新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国际大奖

北理工学子在首届国际空间科学与载荷大赛斩获唯一金奖

北理工学子获世界大学生立方星挑战赛中国区总决赛特等奖

北理工学子三年两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学校成为全国唯一独捧两冠的高校

学校高质量高标准开展来华留学工作,面向全球培养知华友华高层次国际人才,构建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出了“留学北理”行动计划,建立了90多所本科的生源基地,接收了来自149个国家的留学生,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来华留学重要目的地高校,为助力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北理力量。

培养6000余名国际校友,其中在中国就业校友近200人

“十三五”期间,留学生以第一作者/共同作者公开发表SCI/CSSCI论文358篇,多篇被各领域内的顶级刊物录用,优秀博士生受邀参加2023中国航天日活动,并作为参会代表发言

2016年至今,留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2项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兰娜在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秘书处担任项目助理,见证中土友谊

多名留学生担任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绽放北理学子青春风采


共育

打造国际化师资,走向国际大舞台

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一方面,通过国际任职

参与国际化科研合作等

不断提升教师国际化影响力

同时,通过丰富的引育机制

吸引一流海外人才来校工作

做大做强人才“蓄水池”

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不断扩展全球视野,深入实施“海内外学术影响力提升计划”,积极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外人才来校工作,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影响力、竞争力。

2014年,福田敏男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福田敏男教授在微纳操作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公认的国际机器人领域权威,是生物医学微纳操作机器人领域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2019年,廣田薰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廣田薰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智能、模糊理论、情感建模与感知、智能优化与控制、机器人等领域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在国际人工智能领域首批提出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的科学家之一。

2023年,亚历山大·斯杰里马赫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亚历山大·斯杰里马赫教授主要从事机械摩擦、磨损及润滑与纳米摩擦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专著2篇,专利30余项,其研究成果在工业生产等领域广泛运用。

学校聘请2021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蔡贤德为兼职教授。蔡贤德主要研究为微波遥感和应用电磁学,在国际期刊等发表文章280余篇。

学校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推动青年人才赴国际组织开展学术访问、科研合作等,更好地表达中国声音、贡献北理工方案,构筑国际组织人才高地。

北理工刘浩教授担任无人系统规则制定联合体(JARUS)秘书长,同时他还担任了国际民航组织遥控航空器系统专家组成员、亚太区无人航空器专家组主席,国际民航组织和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空间研究组法律组主席、国际航天安全促进会法律和监管委员会副主席

北理工刘国福教授担任联合国国际移民组织移民研究和出版高级别顾问

学校成为国际电联的学术成员,胡伟东教授赴希腊参加国际电信联盟(ITU)会议

学校博士研究生Nabil Naoumi,曾担任国际民航组织航行委员会主席(2020.01-2021.12);另外,还有多位研究生在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专家组担任重要关键职务


共赢

构筑育人大平台,打造全球“育人网”

北京理工大学

围绕国家外交战略布局和

“一带一路”倡议

积极打造更高层次的

全球旗舰合作伙伴关系

建设了国际创新组织学院

鲍曼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

多个育人平台

加快培养全球治理人才

让更多青年人活跃在国际舞台

使世界更多地

感受到北理工形象

聆听到北理工声音

受益于北理工智慧

2021年7月,学校成立国际组织创新学院,旨在立足理工院校特色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复合人才,重点在管理、法学、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机械、电子、通讯等方向布局,着力建设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高地、国际交流合作枢纽和全球治理高端智库。建设了一支包括院士、学部委员、资深文科教授和国际组织高层领导和资深专家学者在内的教师团队。已同全球60多家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学校也成功获批教育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成为首批基地建设高校。

学院跨管理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学科招收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针对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差异化培养,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对于应届生,推广贯通培养,鼓励研究生阶段到国际组织实习实践;对于已经在政府、产业和国际组织工作人员,打通专项能力培养与研究生学位教育要求,协助推送到国际组织任职晋升。

2022年,学院设立全球治理英才本科生班,招收本科生25人。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2017年9月13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举行首届开学典礼,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分别致贺词,标定了其令人瞩目、卓越不凡的建设原点。作为国内首所中俄合作大学,五年来,深北莫锚定建设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国际化综合性大学目标,充分发挥北理工和莫斯科国立大学学科优势以及区域科技优势,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和国际领先的前沿交叉工程技术学科,培养了一批有为、善为、敢为的时代新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书写了学校发展历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鲍曼学院举办“师生面对面”座谈会

2021年5月,北理鲍曼学院获批建设,这也是继深北莫之后,学校对俄合作的又一有力之举。深耕细作、厚积薄发,北理鲍曼学院的成立,并非横空出世。2018年和2019年,学校派代表团两次访问俄罗斯,与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签署学生联合培养协议及合作办学协议;2021年,学校与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合作开展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国际化学历教育。两年来,鲍曼学院依托两校办学优势,联合培养精通俄语英语、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工程领域领军领导人才,成为了中俄顶尖高校合作的新典范。



在积极构筑育人平台的基础上

学校深度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承办多个学术会议和高峰论坛

汇聚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

有效提升了学校的

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知名度

2022年7月29日,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经济全球治理规则”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论坛以“新规则,构建数字经济健康生态”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嘉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数字经济治理愿景,数据跨境流动,数字税收和货币、数字监管,以及数字争端解决四个专题共同开展讨论。发布了《数字经济生态全球治理北京宣言》,发出了完善数字经济生态全球治理体系的共同声音,提出了共同方案,为全球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2年8月26日至28日,WMC2022世界元宇宙大会在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举行。本次大会以“洞见元宇宙,数字新空间”为主题,由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多家单位主办。5位院士、50位元宇宙领域专家和300多家元宇宙知名企业家共同交流元宇宙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展示元宇宙生态链科技成果和互动体验,推动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

2022年8月20日,2022中国教学学术国际会议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会议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就“跨学科的教学学术与教学创新”“多主体参与的教学学术和教学社群”等议题展开学术交流。



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

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人才

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治理

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坚定走好建设中国特色

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丰富的国际化资源

浓厚的国际化氛围

多元的国际化平台

参与全球治理

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高考学子

你心动了吗?


欢迎报考北京理工大学

与世界对话

收获精彩未来!


官微推荐






绽放!@高考学子,来这“理”放飞青春梦想!






倒计时1天|北理工校长龙腾院士为高考学子加油!






北极星 | 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招生宣传片






倒计时七天 | 和“理”,顶峰相见!






重磅| 北理工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倒计时20天 | 校长龙腾院士写给未来的“理”






等你来电!北理工各招生组联系方式公布!






30天!奋发向上,踔厉前行!

出品:党委宣传部

素材:国际组织创新学院、学生工作部、留学生中心、教务部

摄影:郭广泽、郭强

编辑:崔雨涵

审核:蔺伟、刘晓俏

为优秀的北理工点亮666“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